清蒸黄骨鱼,就放了料酒、姜片和盐,其味道却鲜美地能把自己的舌头给吞了。
钱大夫还在饭桌上给二妮建议,“侄女,下回要不做豆腐吧,上回的鱼头豆腐汤的鱼肉也和这鱼一样,又嫩又滑,鲜得没边了!”
二妮一想也是,今晚的清蒸黄骨鱼她并没有翻食谱呢,等回头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的做法出来,“成,我明日再做一回。”
如今她更坚定了要养黄骨鱼的想法,这南淮本就是个靠水的地方,她卖鱼之前是仗着鱼新鲜,毕竟这边的人还不大用渔网捞鱼,后来是仗着鱼多,如今渔网用得越来越多,势必会导致鱼价的下跌,她的鱼塘养鱼和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最多再过一年就不能和最初想比了。
若是养黄骨鱼,这鱼毕竟比鲤鱼、鲢鱼的来得稀少,若是养好了就能成功占住这边的市场,二妮有信心能养好,她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一定要养多少多少,,她不追求数量,追求质量总行吧。
晚饭后,二妮把摘的杨梅用淡盐水泡了,在每个碗里放下七八粒当作饭后水果。
这法子本是为了泡出藏在杨梅里边的虫子来,只不过那小小的肉色虫子对人体也没有伤害,二妮倒不是讲究这样,而是这杨梅还泛着微酸,据说用淡盐水泡过之后酸味就会下降许多。
这新鲜的吃法又是让大家一顿好奇,不过这水灵灵的小杨梅饭后吃几颗倒是享受啊。
钱大夫近乎享受的表情,微眯着眼动了两下嘴巴,吐出一个小核后,便朝森爹说道,“呵呵,玉森家俨然是地主家的待遇啊,吃的菜别说是镇上的殷实人家了,就是县城里的有钱人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呢,我算是捡着大便宜了,天天来蹭吃蹭喝。”
森爹今日心情甚好,家里孩子给他的惊喜一天比一天多,若是在原来还吃着糠咽菜的日子,他定是要劝着二妮把那银耳给卖了还钱了,如今他的想法却是银钱什么的够用就成了,关键得食补啊,把家里的孩子都补得壮壮的,身体棒棒,而二妮的做饭水平都忍不住让他称道,“都是孩子们的功劳,还别说我都感觉我长胖了,这不是我夸啊,以后我家的闺女定是百家求啊!”
“那是那是……”
钱大夫还没说完呢,赵氏就拂了森爹的袖子一下,“没喝酒就说醉话了,两闺女还在呢,由得你瞎说。”又朝钱大夫不好意思地笑笑,“颐中兄弟,你们两聊着,我过去收拾去了。”
森爹说话的时候,二妮正和三郎埋着头讲今天摘杨梅的经过呢,小三郎一如既往地愤懑,为什么每次都不带上我,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所以二妮在隐约间似乎听到了提到她名字的时候茫然地抬头,便见到一直没什么笑颜的阿焱哥哥朝她微微一笑,二妮下意识地摸摸嘴角,还好还好,没有留下汤汁,转眼白了一眼朝他瞪去:笑屁啊,嫁人不是很正常吗,反正她爹娘都说好等她多挣些银子招个佳婿入赘了,她急什么!
反观大妮到底是年纪大些,面上已是绯红一片,二妮忽然气愤起来,这阿焱哥哥比大郎和大妮都大一岁,他天天在他们家晃悠,莫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她大姐!
OMG!纳尼!思密达!她家姐姐温柔贤淑、智慧美丽、聪明善良、秀外慧中……不过都是小学生啊,这样是不是不太好,不行,她得防着他,不能让她姐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阿焱坐在大郎身边轻轻地吐着杨梅核,无意间就让一道锐利的眼刀子扫到,整个脊背一冷,一种仇家已经找上门的感觉袭来……
晚上照旧是大郎洗碗,二郎在另一个锅里烧水,今日他们上山、下山又爬树的,出了一身汗,得烧些热水好好洗洗。
二妮则是把聚拢在小蚕匾里的桃花花瓣放到篮子里轻轻拨开,随后把篮子吊在仓房的房顶垂下来的绳子上,待平日放在房间的后窗里多些风吹,吹干了水分。
****
“咦,冬月姑姑,你怎么来了?”早上,二妮正在院子里给花圃里的花苗浇水,就见冬月姑姑提着个篮子上门来了。
“家里菜地里的胡豆熟了,我一早摘了,想着今年过年后你家就建屋子把菜园都踏平了,就送些过来,新鲜着呢。”胡豆就是蚕豆,也叫佛豆或罗汉豆。
上头的露水还提溜着呢,当然新鲜啊,一株株小胡豆荚子像是一只饱满的小落苏,青翠的颜色看着都神清气爽,更别提那清爽的淡淡田园味道了。
二妮提过篮子,就拉着她往里走,“谢谢冬月姑姑,我家今日早上做了粢米饭团子,我去给你拿,用的是鸡蛋和腌豇豆做的馅料。”
“真的呢,上回你拿来的,让长水和长福见着了,吵着要吃还差点哭上了,等下我可得好好问问你娘是怎么做的,回去我也做去。”冬月姑姑笑着说,眼神却细微地朝西边转了一圈,二妮低着头在前面引路自然是没有看到。
二妮笑着说,“这事不用问我娘,挺简单的,一学就会了。就是前一天晚上把糯米泡上,第二天早上一蒸就好了,简单着呢,不过得少吃些,我娘都不让我和二郎多吃,三郎都只能吃一个小拳头大小的,这糯米吃了不好克化容易肚子疼!”
冬月姑姑点点头,“这倒是,是得仔细些!特别是三郎这种年纪的,脾胃还弱些,吃多了伤了脾胃以后可是痛苦。”
二妮见到她点头的时候脸上的白纱一抖一抖的,只是仔细看就能透过白纱见到她脸上的伤疤,虽然好了很多,但是痕迹还是明显地摆在那里,二妮每次见到这伤疤都忍不住把林春桃给往死里捶一顿,作孽哦!
冬月姑姑见了赵氏,赵氏就挥挥手让二妮离开了,二妮也不擅长听壁角,毕竟又不是国家机密和皇室秘辛,她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
倒是冬月姑姑走了之后赵氏茫然地叹了口气,随后就接下身上的围裙朝李婶家去了。
这冬月姑姑带来的胡豆很是饱满,颗颗肥大,这外壳是不能吃的,二妮两个大拇指灵巧地帮它剥下外衣。
新鲜的胡豆便是清炒也够味,倒是二妮想着前世春天吃过的蔬菜,竟是想不起来哪些是原生的哪些是大棚的了,可见这反季蔬菜已经让时令蔬菜逊色了许多。
不过这冬月姑姑也太实诚了吧,这一篮子的胡豆剥好了都能炒三四盘了,莫不是他们家种的多,还是想着可以明后天吃啊。
二妮撇撇嘴,招呼二郎一起来剥壳,这胡豆不比黄豆,不会伤害到指甲和手指,剥起来也简单多了,姐弟两就隔着篮子,低头剥胡豆了。
倒是赵氏不大一会儿又进屋来了,脸上还带着笑容,看得二妮心里发毛,出去的时候还是紧张兮兮的,进来就这么眉开眼笑的,难道是捡到银子了?
“娘,您是不是碰到什么好事了?怎么笑得这么开心?”大妮也见着了,遂问道。
赵氏嘴角的笑容更大了,却摇摇头说,“呵呵,是有些事,不过还不能让你们知道,等过些日子你们就知道了!”
二妮、大妮:……
中午这一篮子的胡豆终究是只剥下了一盘的分量,赵氏说这胡豆摘下了不剥开一两天之内是不会坏的。
下午秀春婶又送了些麻豆来,二妮才知道第二天便是立夏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其实这时候只不过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离真正的夏天还有日子呢。
只不过立夏一般是在四月初一左右,不知道今天怎么都变到初十开外了,二妮不会天文学就索性不想了,想不通的事情容易费脑细胞!
立夏是要祭祖的,也叫尝新。
立夏这天,要准备六荤七素,六荤为鲫、咸蛋、螺鰤、鸡、虾、肉;七素包括梅子、笋、胡豆、麻豆、胡瓜、草头、萝卜。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便是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过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细麻绳袋,挂于孩子颈上。民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吃笋则是寓意人的双腿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