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钱大夫和小秦大夫却是在他们煮好粽子之前来了。
钱大夫见了二郎在烧火,忙兴奋地对二妮说,“快,煮了浆糊,咱的风筝还没糊呢!”
二妮脚下一个趔趄:天老爷呢,这时间起码也得晚上七点了吧,在早睡早起的古代不是一家人都应该和周公约会去了么!
三郎因着两个哥哥都不在屋子里,抱着一只小布偶小老鼠来厨房溜达,一听钱大夫要糊风筝,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三郎见钱大夫手里还拿着竹条子,立刻拽着大郎的手就往外跑了,“哇,纸在楼下书房呢,我去拿,大哥,你帮我那个油碗来,我一个人害怕!”
二妮忍不住撇嘴:这大晚上的糊风筝,这是得多闲啊!不是她不看好这个项目,相反对于没有娱乐节目没有八卦的古代,有个放风筝的游戏真心好,而且这也是古老的艺术了吧。
史书上说,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风筝在历史上多次被用于战争和通讯,而清明节的风筝因着华夏一直以来的文化熏陶,它的意义大多是在求福上,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妮心思回转之际,手下却是熟练地撒米、倒水,煮起了黏糊糊的米粥。
钱大夫和小秦大夫自动自发地把手里的竹篾、麻绳、棉线等都拿去了东次间。
二郎点上了家里的大红烛和几只白蜡烛,瞬间,东次间里就亮堂了。
楼上和赵氏说话的森爹也听到动静下楼了,三郎兴奋地跪在长条凳上,看着钱大夫和森爹裁纸。
大郎回来帮二妮把锅子里的粽子一个个撩起来放到篮子里,厨房里的天花板上放了绳子,绳上拴着铁钩子,这篮子是要放到铁钩子上去的,这既是为了保鲜也是为了不让老鼠有一点机会。
二妮烧火,很快就把浆糊煮好了。
二郎、阿焱和三郎围着森爹和钱大夫,看着他们比划来比划去,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站在一旁。
森爹也是不知道要做什么类型的,遂问道,“这要做个什么风筝?”
钱大夫动作娴熟,用竹篾在纸上上下比划,“先做个最简单的试试手,若是还成就做有图案的!”
一看就是之前做好的,钱大夫给几个人都分配了任务,讲好了就做最简单的四方四正的风筝,二妮和大郎接着刷锅子、洗灶台,把厨房收拾干净。
一屋子的异性,二妮干好了活就端了热水桶去浴室洗漱,然后就钻到床上去了。
大妮已经睡着了,二妮也没关心楼下做得如何了,翻个身找了个舒服的位置也睡着了!
楼下东次间里却是越做越上手,越做越兴奋啊,好像一件作品即将问世的时候,那种兴奋感没法形容了!
当然,几人第二天都顶着巨大的熊猫眼出现,还是小小地震撼了一把,哎,男人的之间的友情啊,跟一起熬夜看世界杯一样,女人是永远无法理解滴!
****
第二天一早张家老大就提着篮子上门了,是一篮粽子,正好和前去送粽子的大郎玩了个捉迷藏。
二妮拆开一看,这粽子居然是腊肠做的,当下感叹张家这回还真是下血本了啊。大郎回来却说,“我去的时候牛牛正在吃朝食呢,也是粽子,白粽子上头有几个红豆,用筷子叉了,在一个碗里放了糖,正在蘸糖吃呢!”
大妮一惊,手里拿着腊肠粽子都觉得沉甸甸的,“天,那这腊肠粽子难道只是做来送我们的!”
森爹便趁此机会教育他们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懂得感恩,又谈起张家人的实在,“想必是家里没啥好东西就拿着这个了吧,算了,咱家的肉粽肉片也大,分量也足,也能让他们吃回肉了!”
正说着,慧悟和尚就上门了,小和尚见到两篮子的粽子都有些傻眼了,得知是送给他们吃的,眼圈都红了,朝赵氏深深地行了礼,倒是露齿笑了一回。
二妮见慧觉没跟来,便问道,“慧觉小师父和怀恩大师下山还没回来吗?”
慧悟朝她行了礼才答道,“怀恩师伯受香客相邀去品春茶了,想必下个月就回来了。”
二妮有些小小的失望。秀春婶也一大早就和永贵叔挑着担来了,什么白菜、大头菜、生菜,又加上青菜、芹菜,装了满满两箩筐。
赵氏这几日清早八早就起来磨豆子了,等兄妹四个从山上回来正好烧火煮豆浆拉豆腐皮,拉好的就晾在堂屋里。
慧悟和尚赶着马车来的,装了满满一马车又收到了孙大娘的蜜枣粽子,满意地走了,走两步回头和他们摇摇手,嘴角还扬着笑容。
这天上午,林二平带着人把木料、砖石和瓦砾也弄来了,就堆在院子最东面的墙角里,满满当当地累了整个墙角。
大郎和小秦大夫帮着去堆砖石,细心地青石砖上铺了一层稻草,林二平擦了汗,就和森爹说起了安排,“正好趁着钱大夫的新屋要晒晒,等清明节后就先把你家的给起了,人手不需要多,找个五六个人,弄个四五天也就都好了,若不是二楼的难弄一些,三天时间都够了。”
森爹把林二平买木料的账单给收了,说着,“要是大家伙有空的话,多几个人也没问题,反正还是你看着办吧,缺什么就跟我说,对了,这工钱和钱大夫家一样,中饭也各自回家吃了。”
林二平摇摇头,“人数够了,就是三个屋子,三个打下手,三个正经干活,人多了闹腾,养闲人做什么!”人多了不是浪费钱么,真当他傻啊,什么人都能来啊。
林二平其实已经是长水村泥瓦匠心目中的工头了,就是因为他认识的人多,又加上干了周家和钱家大件大活,都是来银钱快又好的活啊,这微信一下子就树立起来了。
连带着上林家去找林二婶搭讪的妇人也多了,无非就是让林二平记着自家的男人或儿子,以后有什么好活头一个想到他们。
英子跟二妮悄悄说起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几分意味不明的笑意,“以前大娘和春桃姐欺负我和我娘的时候,那些妇人可都是指指点点的,也没人来说句好话,不就是干看着么,哼,现在路上见了我,就夸我长得可好看了,皮肤可白了,眼睛都水灵了。”
英子啐了一口,“又不是一晚上变天仙,没得让人觉得烦。”
二妮还不知道英子具有这么深厚的吐槽体质,这孩子愤青了啊,鄙视得很彻底,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以前周家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不还是只有林二婶和李婶时常上门接济他们,金花婶时不时拿些鸡蛋来么,这人啊就是容易看到别人的富贵,就不能对自己贫穷的人平常心对待。
不过看开了就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英子和二妮一说完,心情就好了,和二妮说好过几天一起去山上摘山茶花,然后移植几株野月季好自家院子里来。
二妮手里的活多,不得闲,英子却和二郎、三郎、虎子一起去河边放风筝去了。
昨晚也不知道几人忙活了多久,做出了三只风筝,一只略显粗糙的长方形的风筝,一只燕子、一只蝴蝶,虽然没有上色,不过大致轮廓有了,几个孩子清早起来就迫不及待地想去放风筝了。
大妮见二妮望着蹦蹦跳跳的二郎往外走,见她脸上挂着笑容,以为她也想去玩,忙说道,“二妮,你也去吧,这里不用你,这些活都轻巧的很!”
二妮摇摇头,姐都是这么大的人了,这要出去跑一身汗回来自己都得嫌弃自己,而且她不是热爱运动的人啊,出去疯跑还不如往她往厨房钻呢!
二妮却不知道小河边,围着的小孩子越来越多,有几个是在附近玩耍,看到二郎拿着风筝出来就聚拢来了,眼里的羡慕不用说都明白,还有几个是家里也做了风筝,一看有人出来放了,立刻回家拿了,匆匆忙忙跑去搭伴放风筝了。
春天的河水淙淙流过,当真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意境,这热闹的人群立刻就让这份淡雅增添了色彩。大郎和小秦大夫都上去疯跑了一回,跑得酣畅淋漓。
家里下午就开始做青团子了,青团子做好了不蒸熟的话放上两三天都没事,只是时间一长外皮容易裂开。
苎麻叶的青汁沥干了就和糯米粉搅在一起,这青汁真的是青汁,因为很青,并不是青团子表现出的绿色。
清明节的青团子是要吃豆沙馅的,所以赵氏上午就煮了一锅红豆,把红豆煮烂后沥干红豆渣,就让二妮把红豆渣给放油放糖炒了。
随后赵氏和二妮做青团子,而二妮则和二郎一起挑螺蛳。
挑螺蛳肉就是挑上一把恨不得把螺蛳全都往地上一摔,往鞋底一踩的节奏,实在是太磨人了!
不过也没多挑,挑够了一盘子的量,二妮就让想着把其他的都爆炒了,再挑下去,她都要挑成精神衰竭了,为了一个螺蛳肉,这也是蛮拼的了吧。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