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经济风波,以李璘的雷霆手段告终。
上百家商铺被查封,近千名商人管事或被斩首,或被流放。背后牵扯出的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数个二流世家,被李璘以“意图谋反”的罪名,直接下令抄家灭族。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的世家门阀,都噤若寒蝉。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是在跟他们开玩笑。他是一头真正的猛虎,任何敢于挑衅他权威的人,都会被撕得粉碎。
没有人再敢在明面上搞小动作。市面上的物价,不仅恢复了正常,甚至比以前还要低上几分。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李璘的拥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而李璘,并没有就此收手。
他很清楚,商业上的打击,虽然能让世家元气大伤,但却动摇不了他们的根本。
世家真正的根基,在于他们手中掌握的大量土地,以及依附于这些土地的佃户和部曲。
只要土地还在他们手里,他们就能源源不断地吸血,培养自己的势力,随时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所以,李璘的下一步,就是要对土地下手。
御书房内。
李璘召集了以夫子为首的几位心腹重臣。
“陛下,您真的决定要推行‘计口授田’和‘摊丁入亩’?”夫子看着李璘,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作为当世大儒,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土地问题,是历朝历代最敏感,也最危险的问题。自古以来,任何试图触动土地兼并的改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改革者本人,更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商鞅、王莽、王安石……一个个鲜血淋漓的名字,仿佛就在眼前。
“夫子,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李璘的语气很平静,“但这件事,非做不可。”
他走到那副巨大的地图前,指着上面广袤的疆域:“我大唐如今的疆域,不可谓不广。但我大唐的国库,为何常年空虚?百姓为何常常食不果腹?根源,就在于土地!”
“根据户部统计,我大唐七成以上的土地,都集中在不足一成的世家豪强手中。他们坐拥万顷良田,却只缴纳极少的赋税。而占人口九成以上的自耕农和佃户,却要承担国家九成以上的赋税徭役。如此畸形之国策,岂能长久?”
“长此以往,百姓无立锥之地,只能卖身为奴,或揭竿而起。届时,国将不国!”
“所以,朕要改!必须改!”
李璘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朕要将所有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再根据人口,平均分配给天下所有百姓!无论贵贱,人人有田可耕!”
“朕要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只收农业税和商税!并且,推行‘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平摊到田亩之中。谁的地多,谁交的税就多!谁的地少,谁交的税就少!无地者,不交税!”
“朕要让耕者有其田,多劳能多得!朕要彻底斩断那些世家门阀吸血的根!”
夫子等人听得心神激荡,他们知道,李璘描绘的,是一个何等理想,何等伟大的蓝图。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陛下,您的想法是好的。”房玄龄站了出来,他是中书令,主管政令的起草和颁布,考虑问题最为周全,“但是,阻力太大了。这些土地,都是世家传承了数百年的祖产,让他们交出来,无异于要了他们的命。他们一定会拼死反抗的。”
“没错。”杜如晦也点头附和,“到时候,恐怕不仅是朝堂动荡,地方上,那些世家豪强,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发动叛乱。我大唐……经不起这样的内耗啊。”
“反抗?叛乱?”李璘冷笑一声,“他们敢吗?”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军报:“李靖的十万大军,已经开赴各地,接管矿山。沿途之上,但有反抗者,无论豪强士绅,皆以雷霆手段镇压。旬月之间,已斩首三千余级,抄没田产百万亩。如今,关中、河东、江南之地,各大世家噤若寒蝉,谁还敢言‘反’字?”
“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在大唐的军队面前,他们那点部曲家丁,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朕比谁都懂。”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他们没想到,陛下竟然早就开始布局,用军队先行威慑了。
“军事上的威慑,只是其一。”李璘继续说道,“要让世家乖乖交出土地,还要给他们一条活路。”
“朕准备成立‘大唐皇家工商总会’,凡是主动上交土地的世家,都可以根据其上交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换取工商总会的股份。”
“这个工商总会,将垄断我大唐所有矿产的开采、冶炼和销售,所有海贸的经营权,以及未来所有新兴产业的优先投资权。其产生的利润,将无可估量。”
“他们失去了土地,但可以成为大唐的‘股东’。从地主,转型为资本家。只要我大唐仙朝不断发展壮大,他们能得到的分红,将远远超过他们当一辈子地主所能获得的收益。”
“这是阳谋。朕相信,那些聪明的世家,会知道该如何选择。”
听完李璘的全盘计划,夫子、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全都呆住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心中只剩下两个字:妖孽!
军事威慑,经济利诱,胡萝卜加大棒。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他根本不是在跟世家商量,他是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逼着所有人,都按照他规划好的路线去走。
“老臣……拜服!”夫子对着李璘,深深一揖。他知道,自己之前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位陛下的智慧和手腕,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跪拜下来,心悦诚服。
“好!”李璘大笑,“有诸位爱卿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很快,一份名为《大唐土地改革法案》的圣旨,以最快的速度,颁行天下。
圣旨的内容,与李璘在御书房所说的别无二致:土地收归国有,计口授田,摊丁入亩。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无数的底层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不敢相信,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人人有田种了!”
“再也不用给地主老爷当牛做马了!”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他们扛着锄头,从田间地头跑出来,跑到官府的告示前,一遍遍地确认着,然后激动得泪流满面,跪在地上,向着长安的方向,不停地磕头。
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而各大世家,则是一片愁云惨淡,哀鸿遍野。
“完了……天要塌了……”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这么做!”
“这是要掘我们的祖坟啊!”
许多激进的世家家主,当场就叫嚣着要起兵造反,和李璘拼个鱼死网破。
但是,当他们看到驻扎在城外,那黑压压一片,军容鼎盛,杀气腾腾的朝廷大军时,所有的勇气,都瞬间烟消云散。
李靖的屠刀,还悬在他们的头顶上呢。
反抗,就是死。
就在他们绝望之际,另一份来自朝廷的公文,送到了他们的案头。
《关于成立大唐皇家工商总会的说明》。
当他们看清了公文的内容,明白了可以用土地换取股份,成为“国家股东”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稍一盘算,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璘已经把路给他们铺好了。一条是死路,一条是看起来充满无限希望的活路。
怎么选,还用说吗?
“罢了,罢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家主,长叹一声,“时代,变了。我们这些老骨头,也该换换活法了。”
“传我命令,将家族名下所有土地,全部登记造册,上交朝廷!”
第一个世家妥协了,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在绝对的武力威慑和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门阀,最终还是选择了低头。
一场足以引发滔天血海的土地改革,就这样,以一种近乎和平的方式,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基本完成了。
李璘站在皇宫的观星台上,感受着体内那股因为万民归心而疯狂暴涨的国运之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叮!检测到宿主完成“土地改革”,国本稳固,万民归心,国运暴涨!】
【当前大唐国运值:100000点!】
十万!
仅仅是完成土地改革,就让国运值直接翻了五倍多!
李璘能清晰地感觉到,整个大唐的气运,仿佛被拧成了一股绳,化作一条金色的巨龙,盘旋在长安城的上空,发出震天的龙吟。
“根基,已稳。”李璘喃喃自语,“接下来,就是让这棵名为‘仙朝’的大树,开枝散叶,茁壮成长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城南的仙武院。
“半年之期,也快到了。”
“朕的那些小家伙们,都成长到什么地步了?”
“长孙冲,你可有长进?秦风、陈默,你们,又给了朕什么样的惊喜?”
“还有,玄儿……”
李璘的嘴角,勾起一抹期待的笑容。
“你的万丈道台,筑到第几层了?”
一场即将决定无数人命运,也即将向整个大唐展示仙朝第一批成果的大比,就要拉开帷幕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