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296章 气哭朱由检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最新章节 第296章 气哭朱由检 http://www.ifzzw.com/375/375290/
  
  
    耿如杞询问得知,小队长竟然不姓曹,反而是他的本家,名字叫做耿忠,他是曹文诏的家丁,边将家丁来源多为同乡子弟、军中精锐或降卒勇士。

    万历年间,兵部尚书黄嘉善奏报:“边将家丁多为精锐,宜令各将扩充数额,以备防秋”。

    家丁其实是朝廷承认的将领私兵,朝廷规定边镇总兵官家丁不得过三百,参将不得过二百,游击不得过百人。

    但在实际中,将领家丁的数量往往是超规制的,毛文龙便是个中佼佼者,他不仅家丁多,义子的数量也多到令别的将领叹为观止的地步。而曹文诏其实并不是很喜欢收义子,他一共就七八个义子。

    耿忠不是曹文诏义子,但很早就跟随曹文诏了,资历深,能力强,能服众,因而能成为这支临时拼凑的战斗小队的队长。

    小队里也只有曹三刀和曹大嘴是曹文诏义子,因而与死去的曹二以兄弟相称。不过他们十五人都是曹文诏的亲卫,所以关系很亲密。对于耿如杞来说,就是这些人身份特殊,他根本没有能力悄无声息地把他们处理掉,这盖子他捂不住!

    曹文诏籍贯是山西大同镇,他弟弟曹文耀在宣大保卫战中军功卓著,现在任大同中路分守参将。跟曹氏兄弟比,耿如杞这个山东籍的巡抚才是外人!

    耿忠他们下决心要给袍泽报仇的时候,是按照一场有去无回的突袭战准备的,因为他们才十几个人。

    在他们的设想里面,双塔寺这样的大寺怎么也得有百十个护寺僧;去找县太爷算账,县城驻军怎么也有个七八百人吧?

    他们一开始担心的是他们全死了都没有办法达成复仇的目标,结果半天功夫就打通关了,一路上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遇到。

    十五人全须全尾,受伤最严重的是曹大嘴那厮,额头被人敲了个包。报仇全凭一股血勇,可之后呢,他们突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收场了!

    耿如杞崇祯二年就想进京了,结果没去成。现在的情况,按理来说他作为山西巡抚,也不应当擅离职守的,可是他觉得这件事太尼玛扯淡了,递奏本只会越抹越黑。

    自己要是不亲自面圣跟皇帝解释清楚,那他就真的完蛋了。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事急从权,就算被治以擅离职守之罪,也不会更糟糕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奏本是朝廷的正式公文,要从六部、通政司过一手,再从内阁过一手,到时候这件事就彻底公之于众,再无回旋的余地了。他还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态度,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公事公办。

    县令确实该死,但曹二还真不一定是他杀的,对于这些人的手段,耿如杞也是有所耳闻的:面对苦主,先是屈打成招,再从苦主家人那里敲上一笔买命钱,实现一鱼两吃,利益最大化;

    然后留着苦主的命,再敲打敲打事主,看能不能再赚点钱;最后的最后,再想办法消除后患。所以曹二死太早了,不符合程序。

    而真正杀害他的人也不难猜,无非就是双塔寺的和尚为绝后患买凶杀人而已。或许是出于对曹二的忌惮,又或许只是习惯性行为,作为当地一霸,掌握大量的财富,为了震慑觊觎者,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特异化的行事逻辑的。

    这几个边军的大头兵还是单纯了些,并没有想到这一茬。他们闯进县衙,杀了县令和几个不开眼的衙役,但大部分县吏都放跑了。

    耿如杞一声令下,将曲阳县衙的三班衙役全部给拘了回来。他的做法赢得了耿忠等人好感,在众人的赞誉声中,耿如杞犹豫要不要告诉他们,自己这样做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牢头交代了自己下毒的事情,他的供状顺利补足了案件卷宗的重要一环。

    由于当事人几乎全死了,耿如杞所知道的消息都只是道听途说,卷宗残缺,想要原原本本地还原案件的始末,还是有些困难的。

    况且这一查,很多与本案无关的破事也被牵扯出来了,搞得耿如杞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他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山西巡抚真的白当了,山西表面看起来还挺正常的,但事情就怕深究,扒开花团锦簇的表面,山西上上下下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曲阳县令不是第一次枉法了,双塔寺的和尚也不是第一次作奸犯科,双方合作已经很多次了。

    把曲阳县的老底一翻,又牵扯出县中的几个大户,命案一桩桩、一件件。双塔寺被屠,双塔被焚,但双塔寺不只是两个塔,他们还有占地十几亩的居住区,名下还有几千顷地,这些地很多都是当地士绅挂靠在他们的名下的。

    牵扯到朝廷亡故重臣之家,又和当朝官员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查查查,还牵涉到侵占卫田的事,曲阳县本来就是用来安置卫所的,周围的田地都是卫所屯田;

    甚至查到最后,都扯到晋王身上去了,双塔寺僧里面,居然还有晋王的旁支子弟。而曲阳县令也不简单,他的官,是买的!

    耿如杞在曲阳县滞留了三天,抓了几十号人,拉走三大车卷宗。耿如杞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还需要历练,几天下来他心力交瘁,这些事情他是真的理不清啊,山西巡抚谁爱当谁当吧,他没这本事!

    耿如杞将山西两镇军务托管给大同总兵渠家桢,叮嘱他要提高警惕,严防边患;让大同中路分守参将曹文耀暂时进驻太原城,并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他,让他给曹文诏写封家书说明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出发的时候,耿如杞不仅带上了耿忠等十五人,还让宫琼也一起去。宫琼如丧考妣,问他不去行不行,耿如杞皮笑肉不笑回答:“不行。”

    耿忠等人被收缴了兵器甲胄,却并不佩戴枷锁,也无关押囚车,众人奇之,耿如杞解释:“你们想走的话,早就走了,压根就不会等到本官来。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用枷锁、囚车来折辱你们呢?你们固然是有罪之人,但也是为国征战的忠勇之士兵,理当得到敬重。”

    他这话讲得耿忠等人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可惜耿忠不善言辞,憋了半天才说了句:“大人,你是个好官。”

    耿如杞苦笑不已,他觉得自己算不得什么好官,他甚至觉得自己就不应该当官。这三日办案对他来说是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他忍不住去思索,最终得出一个答案:大明要完!

    他对耿忠等人的情感有些复杂,他不知道应该恨他们,还是感激他们。如果不是这群人将拦路的人直接砍了,让各类账本、信件等证据毫无掩盖地暴露在他的眼前,他真要走正常的办案程序,还真就不会查得那么顺利,也查不出这么多东西来。

    耿忠见耿如杞对他们那么好,得寸进尺,希望进京之前能够允许他们先将曹二和他妻子埋葬。

    耿如杞摇头,表示这两位也是重要的证据,需要一起带到京城,现在天气冷,遗体不会这么快腐坏。他给二人配备好棺椁、平车,保证会妥善安置他们。

    ……

    崇祯四年十月十五日,朱由检开完早会,正在后宫吃着火锅哼着歌,突然听闻山西巡抚耿如杞在宫门外求见。

    朱由检懵了,煮熟的羊肉片在他的嘴边滑落:这不年不节的,山西巡抚跑回来干啥,难不成建奴从山西打进来了?!

    不过仔细一想,朱由检又觉得不大可能,如果山西在打仗,那耿如杞必然是在组织抵抗,不可能脱身跑到北京来的。

    虽然说北京跟山西很近,快马加鞭,也就几天的功夫,朱由检左思右想,也想不出耿如杞在发什么颠。

    “王伴伴,这耿如杞可有说他求见所为何事?”朱由检随口问道,但他也没指望能有答案,因为如果王承恩知道的话,这种关键信息他不可能忽略不报的。

    果然,王承恩摇了摇头,回答道:“耿大人只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面奏于陛下。”

    朱由检心中一个咯噔:“这么神神秘秘,难不成山西的藩王反了?!”

    山西有晋王、代王、沈王三支,朱由检对藩王可不算友好。无论是当初讨钱找藩王借钱,给木匠哥哥修陵,还是后来取消了藩王的免税特权,这可都是在戳藩王的肺管子啊。

    说实话,朱由检都已经做好了派兵平叛的心理建设了,哪曾想几年过去了,藩王静悄悄,一个闹事的都没有,甚至他放出去搞事情的唐王也没了声息。

    俗话说“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朱由检觉得自己的这帮叔叔辈们肯定在谋划着干大事呢!

    朱由检还在胡思乱想,而耿如杞已经按照他的吩咐,被王承恩带到了面前。

    耿如杞并非典型山东大汉的样貌,整个人偏矮,长得精瘦,倒像是西南那边的人,不过五官还是很立体的,鼻梁高,眼窝深陷,顶着个熊猫眼。嗯?朱由检总感觉有哪里不对!

    他确信自己与耿如杞是第一次见面,然而这厮眼睛却瞬间红透了,像是受到了什么莫大的委屈一样。只见耿如杞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带着哭腔喊道:“陛下,臣有罪,万死不辞,请陛下责罚!”

    “啊?!”朱由检在他的快乐食堂召见了那么多大臣,还是第一次有人见面就大哭加滑跪的,“他这是受了多少委屈啊!”

    朱由检有些心疼,连忙上前搀扶,安慰道:“看来爱卿受苦了啊。你在太原,那就是受了晋王的委屈吧?你放心,就算是藩王,也不能随意欺辱朝廷命官,有什么事你跟朕说,朕定还你一个公道!”

    这下轮到耿如杞蒙圈了,他眼泪都没抹,抬头道:“这不干晋王的事啊,不对,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干系。”

    “那到底是有没有关系啊,你找朕到底干嘛来的啊?”朱由检无语了。

    “臣……”耿如杞张了张嘴,突然感觉喉咙被黏住了。他从怀里取出一个卷轴,举高到头顶,而他本人则又从站姿变成了跪姿,他垂着头,一言不发。

    妈的,不会给老子来个图穷匕见吧?朱由检扭头看向王承恩。王承恩快步上前,从耿如杞手中夺过卷轴,再交到皇帝的手中,其实耿如杞进宫之前已经被搜身过了,他还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皇帝解开卷轴上的绳子,任由卷轴随重力滚落。耿如杞额头皱出褶子,挑眼去偷看皇帝的反应,只见皇帝的脸上原本还有些许笑意,渐渐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后铁青,最后彻底崩坏。

    朱由检两手并用,将卷轴迅速收回,但他还是等不及,暴躁地将未完全卷好的卷轴一把抓起来,而后用力朝着耿如杞的脸上砸了过去。

    “王八蛋!他妈的真就邪门了,历史线收束是吧,你耿如杞就这么命贱吗?!我都救了你一次了,你还来,你是什么非死不可的人吗?!?”朱由检语冲着耿如杞劈头盖脸一顿骂。

    骂完,尤不解气,又对着耿如杞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耿如杞不敢反抗。他理解皇帝的暴躁,他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这么暴躁的,可是他完全听不懂皇帝的话,什么叫“已经救了他一次”?!不过皇帝骂他命贱,他倒是挺同意的,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确实是倒霉透顶。

    耿如杞年纪不小了,朱由检打他也没敢下重手,发泄完一后,朱由检将他从地上扶起,指着一旁的餐桌说道:“来都来了,先吃饭吧。”

    耿如杞顺着皇帝的指向看去,才发现咕嘟嘟翻滚、冒着热气的汤锅后面,还坐着几位俏丽女子,想必是宫中娘娘,耿如杞哪里敢坐,连忙推辞!

    然而朱由检没有心情跟他在这里推来推去,他从地上捡起卷宗,蹒跚回到座位上,他推开面前的碗碟,将已经皱巴的纸张在桌上摊平。

    他再次看向这封卷宗里的内容,刚才因为生气,他看得太快,没仔细看,如今再看,却不忍卒读,看着看着,朱由检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签不了约的小说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最新章节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全文阅读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5200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无弹窗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签不了约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