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林浩然并没有去公司。
汇沣银行的事情他已经与渣打银行谈妥了,具体的对接自然不用他操心了。
回到香江的第二天,他特意去了一趟刘晓丽那边。
这位刚刚成为他女人不久的绝美佳人,如今已经住进他手中的一套物业,湾仔半山的一栋别墅里。
那边,他也安排好了忠诚度足够高的佣人。
他已经安排好刘晓丽的一切,回到香江休息三天后,刘晓丽将会正式到康乐大厦51楼,在他的私人办公室担任秘书。
说是秘书,实际上工作很简单,就是林浩然到公司的时候,帮他端茶倒水,伺候他。
如此一来,他的四位女性伴侣,倒也都有了各自的去处与安排。
郭晓涵,作为他的正牌夫人,如今担任林浩然慈善基金会的董事长,凭借自身能力与热忱,全力协助林浩然打理慈善事业,为他的声誉添砖加瓦。
关嘉慧正一门心思地经营着一家服装销售品牌连锁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对置地集团有着极高的依赖度,发展态势也与置地集团紧密相连,林浩然既不用操心她,也不用担心她有异心。
山田惠子是林浩然在日本时的秘书,她对林浩然忠心耿耿,忠诚度高达100,如今,她肩负重任,在日本协助林浩然监管企业,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林浩然汇报。
至于刘晓丽,林浩然让她担任秘书一职,并非看重她有多强的能力,主要就是身边想有这么个养眼的存在,就像摆个好看的花瓶似的,偶尔她还能来段精采的独舞助助兴,也能让林浩然时不时地放松快活一下。
转眼间,林浩然回到香江第四天了,也就是十月二十五日。
清晨的阳光透过康乐大厦顶楼会议室的落地窗,洒在光可鉴人的长条会议桌上。
桌上摆放着两份厚厚的合约文件,以及数支昂贵的签字笔。
林浩然坐在主位。
他的左侧是恒声集团的核心高层,何善恒等人赫然在列,个个神色肃穆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他的右侧,则是以泰伦为首的渣打银行香江高层。
相比起恒声这边的沉稳,渣打众人虽然竭力保持镇定,但眉宇间那份急于完成交易的迫切,以及一丝甩掉包袱后的轻松,还是隐约可辨。
总督麦里浩作为特邀见证人,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面带微笑,姿态从容。
在他看来,这场最终能够达成的交易,他前期的“协调”功不可没,既维护了英资体面,又满足了林浩然的需求,堪称完美。
“林先生,何先生,麦里浩爵士,”泰伦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声音比几天前在何善恒办公室时平稳了许多,但也有一股迫切感。
他迫切地希望这份合约尽快签署。
“经过我们双方团队的最终核对,所有条款均已确认无误,根据协议,渣打银行(香江)有限公司,以总价十亿港元,向恒声集团转让其所持有的汇沣银行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恒声集团将成为汇沣银行的控股母公司,并自动承接汇沣银行在香江的发钞权资格。”
他顿了顿,继续宣读核心条款:“同时,汇沣银行现存的所有企业客户关系、相关贷款合同及债权债务,将整体剥离并转移至渣打银行。
据此,汇沣银行对渣打银行的关联债务,将冲抵五十八亿港元。
汇沣银行将保留其品牌、发钞权、全部海外分行网络,包括中东英格兰银行及美国海丰银行、汇沣银行在美国、英国、印度、日本、南非、南洋等地的分行,以及所有个人储蓄业务。”
念到这里,泰伦内心其实松了一口气。
十亿港元虽然远低于最初的野心,但比起那羞辱性的一亿或者赔付三十亿巨款,已是眼下最好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汇沣银行旗下仅剩的“肥肉”,那些重要的企业客户,尤其是佳宁集团这类“巨头”终于顺利接手,甩掉了海丰银行这个持续亏损的海外包袱。
在他向伦敦总部的汇报中,这已被描绘成一次“成功的止损和战略聚焦”。
而渣打银行总部,经过数天多轮的会议,最终还是被泰伦说服了。
毕竟,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面对林浩然这样实力雄厚且步步紧逼的对手,若不接受这份协议,渣打银行极有可能陷入更深的泥潭。
想要卖个更高的价格?
林浩然根本不可能松口了。
虽然十亿港元对他们渣打银行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价钱,但若因僵持不下而流失,再加上海丰银行持续亏损的拖累,渣打银行的处境只会愈发艰难。
如今这份协议,虽在价格上做出让步,却也成功止损,将风险和包袱转移,还保留了汇沣银行的部分优质资产和业务,为未来可能的重新布局留下了一丝余地。
这也是渣打银行总部最终同意的原因。
林浩然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合约最终页的签名处,淡然地笑道:“既然条款无误,那就签署吧。”
很快,双方代表在数份文件上逐一签名、用印。
两家集团的御用摄影师手中相机镁光灯适时亮起,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当林浩然放下签字笔的那一刻,意味着这家历经百年风雨、曾执香江金融牛耳的英资大行,在短短三个月内两度易主,最终纳入了华资财团的版图之中。
麦里浩总督笑容满面地起身,与林浩然和泰伦分别握手:“祝贺你们,林先生,泰伦先生,这是一次体现香江金融界活力与合作精神的成功交易,我相信在新的管理下,汇沣银行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他的话冠冕堂皇,内心则为自己成功化解了一场潜在纷争而自得。
泰伦挤出的笑容略显僵硬,但还是保持着职业化的风度:“谢谢爵士,渣打银行将继续深耕香江市场,服务好我们的客户。”
他所说的客户,自然包括了那些刚从汇沣接收过来的企业。
这几天,泰伦为了说服总部那边,着实不易。
总部有不少人反对这笔交易,特别是渣打银行香江前大班布朗先生,更是在内部会议上拍着桌子,言辞激烈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为了收购汇沣银行,我们花费了沉重的代价,如今仅仅十亿港元就将汇沣银行控股权拱手让人,这简直是我们渣打银行的耻辱!”这是布朗最不满的地方。
毕竟,在布朗看来,收购汇沣银行,是他在渣打银行最完美的一场战役,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
如今却被继任者以如此“屈辱“的条件转手,无异于否定了他过去的功绩。
他虽然如今失去了董事会主席接班人的资格,可依靠在香江的战绩,他被调回总部,依然成为无可替代的重要高层之一。
不过,最终在渣打银行董事会主席德里克·巴伯勋爵的支持下,泰伦的方案还是获得了通过。
巴伯勋爵看得更远,他明白在当前局势下,与林浩然这样的强敌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
及时止损,保留实力,才是渣打银行在全球布局中的上策。
更重要的是,虽然汇沣银行卖给恒声集团了,可汇沣银行在香江剩余的市场份额,大部分都转移到了渣打银行身上。
如此一来,相当于他们在香江的市场份额没有损失多少。
认真思考后,他确实认可了泰伦与林浩然谈成的方案。
林浩然则只是淡然一笑,与麦里浩轻轻一握:“多谢总督先生关心。”
签约仪式结束,更大的重头戏还在后面——恒声集团收购汇沣银行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设在康乐大厦的宴会厅,此时已是人声鼎沸。
收到风声的香江各大媒体记者早已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嘈杂的议论声充斥着整个空间。
谁都明白,恒声集团与渣打银行居然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大新闻,可能让两大金融巨头联合发布,不用想都知道,绝对是重磅炸弹级别的新闻!
上午十时整,林浩然、泰伦、麦里浩总督以及双方高管团队缓步走入会场,踏上主席台。
瞬间,所有的灯光聚焦,快门声如同疾风骤雨般响起。
主持人简短开场后,首先由渣打银行香江大班泰伦代表出售方发言。
泰伦站在话筒前,面对着台下数百双灼灼的目光,努力维持着平静,宣读了早已准备好的声明:“基于渣打银行全球战略调整及优化资产结构的需要,经与恒声集团友好协商,并获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渣打银行(香江)有限公司,已于今日正式将其持有的汇沣银行百分之五十一股权,转让予恒声集团。
渣打银行相信,在恒声集团的领导下,汇沣银行将继续为香江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尽管措辞官方而委婉,但“战略调整”、“优化资产结构”这些词汇,听在熟知内情的记者耳中,无异于承认了渣打消化汇沣失败,不得不断臂求生。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哗然。
然而,更让记者们震惊乃至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泰伦随后公布的交易细节。
“十亿港元?仅仅十亿港元就买下了汇沣银行的控股权?”
“剥离了所有企业客户和关联债务?那汇沣还剩下什么?不就真是个空壳加上海外资产了吗?恒声集团为什么要将这些企业客户让给渣打银行?”
“我的天!恒声这是捡了多大的便宜?还是说渣打已经急到这种地步了?”
“佳宁集团那些大客户都不要?林浩然到底怎么想的?”
台下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疑惑和探究。
这笔交易的条件,完全超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理解范围。
在他们看来,渣打似乎是亏血本甩卖,而恒声则像是捡了个天大的漏,但以林浩然一贯的精明,他为何会主动放弃那些看似核心的企业客户?
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
紧接着,轮到恒声集团方面发言。
代表恒声出面的是集团主席何善恒。
何善恒沉稳地走到台前,他的资历和威望让现场稍微安静了一些。
“各位媒体朋友,我代表恒声集团,郑重宣布,自即日起,恒声集团正式成为汇沣银行的控股母公司,此次收购,是恒声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他详细阐述了此次收购对恒声的意义: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本地发钞权,极大增强了在香江金融市场的公信力与稳定性;
承接了汇沣银行百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和庞大的个人储蓄基础,这是银行最稳定的资金来源;
一举获得了包括中东、美国、伦敦、东京、纽约等在内的完整国际银行网络,弥补了恒声全球化拼图中最关键的一环。
“通过此次收购,恒声集团旗下的银行机构,将包括恒声银行、东亚银行、道亨银行以及汇沣银行。
若计入汇沣银行旗下的中东英格兰银行与美国海丰银行,我们的金融网络已横跨亚、欧、北美、非、澳五大洲。
恒声集团,正朝着世界级金融机构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何善恒的话语铿锵有力,描绘出一幅令人振奋的蓝图。
台下记者一边飞速记录,一边心中感慨。
曾几何时,恒声银行还是汇沣的子公司,如今却乾坤颠倒,母公司成了子公司的子公司,这其中的戏剧性与时代变迁,令人唏嘘不已。
随后,麦里浩总督也发表了简短讲话,赞扬了交易体现的“合作精神”和对香江金融稳定的积极意义,为其“促成”之功暗暗自得。
最后,在所有记者翘首以盼中,林浩然终于缓步走到了话筒前。
整个会场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他。
这个年轻得过分,却已掌控着庞大商业帝国的男人,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市场的神经。
林浩然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并没有立刻说话,那种无形的气场却让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不需要靠言辞来强调什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告。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疑惑,”林浩然终于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疑惑恒声为何要以看似不菲的代价,收购一个被剥离了核心企业客户的汇沣。
也有人在疑惑,我们为何看重那些海外的,甚至暂时亏损的资产。”
他微微停顿,留给众人思考的时间。
“在我看来,银行的根本,在于信誉,在于稳定,在于长远的布局,汇沣百年招牌在香江市民心中的分量,是无价的;
遍布全球的金融网络牌照和准入资格,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个人储蓄业务所代表的民心基础,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压舱石,而这些,正是恒声未来发展的基石。”
他并没有直接解释为何放弃那些企业客户,但话语中的导向已经非常明确——他追求的是更基础、更长远、更稳定的价值。
“至于海外市场,也正是如今恒声集团最为紧缺的,我们收购了汇沣银行,正好弥补了我们在全球布局上的短板。”林浩然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宴会厅每个角落。
“中东英格兰银行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在中东地区深耕多年,拥有我们急需的人脉和渠道;
美国海丰银行虽然暂时亏损,但它拥有完整的银行牌照和三百多家分行网络,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恒声集团要成为世界级的金融机构,就必须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
汇沣银行这些海外资产,正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回应了外界的核心疑问,又展现了强大的自信和深远的战略视野。
台下不少记者纷纷点头,虽然未必完全理解其所有布局,但林浩然过往辉煌的战绩,让他们下意识地选择相信这位“香江商界霸主”的判断。
当然,也有敏锐的记者试图追问关于放弃佳宁集团等具体客户的深层原因,但林浩然只是以“基于对汇沣银行未来清晰定位的战略选择”一语带过,不再多言。
真相,或许只有他这位重生者,以及即将到来的时间才能完全揭示。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通过电波、报纸、电视,迅速传遍了香江的每一个角落。
《恒声十亿鲸吞汇沣,香江金融格局巨变!》
《百年汇沣终入华资,林浩然完成惊天逆转!》
《渣打断腕,恒声接盘,汇沣易主背后的谜团》
《惊爆!恒声十亿港元“捡漏”汇沣,香江金融圈大地震!》
各种各样的标题充斥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整个香江都为之轰动,街头巷尾,茶楼餐厅,所有人都在热议这场突如其来的收购。
普通市民大多抱着看热闹和钦佩的心态,惊叹于林浩然和恒声集团的强大实力,竟然能将昔日金融霸主收入囊中。
许多老一辈的香江人,看着报纸上“汇沣银行”那熟悉的招牌下,印着“恒声集团成员”的字样,更是感慨万千,时代真的变了。
在湾仔的一家老式茶餐厅里,几位老街坊正围着报纸热烈讨论。
“阿强,快看!汇沣银行被恒声集团收购了!“一位白发老伯激动地指着报纸头版。
被称作阿强的五十多岁中年男子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端详着报纸:“真的假的?汇沣银行啊!就算经历了一番波折,它依然是香江的老牌大行,居然被我们华人收购了!“
“这个林浩然真是了不起!“旁边一位穿着唐装的老先生拍案叫好,“记得我年轻时在汇丰存钱,那些洋人职员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现在好了,汇丰变成我们华人的了!“
茶餐厅老板端着奶茶走过来,笑着接话:“我老豆以前常说,什么时候我们华人能当家作主就好了,现在林先生做到了,真是给我们华人争气!“
在中环的写字楼电梯里,几个白领也在议论纷纷。
“你们看到新闻了吗?林浩然十亿就买下了汇丰!“一个年轻女白领兴奋地说。
她的同事插话道:“最厉害的是什么知道吗?他这次收购汇沣银行,那可是得到总督先生的支持,这放在以前,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就是!“另一个同事附和,“我以前在汇丰办业务,总觉得低人一等,现在好了,以后去汇丰,可以挺直腰板说这是我们华人的银行!“
在九龙旺角的巷弄里,一群老人家坐在小板凳上闲话家常。
“阿娟啊,你儿子不是在恒声集团工作吗?这下可威风了!”一个老婆婆对邻座的老太太说。
被称作阿娟的老太太脸上笑开了花:“是啊,我儿子刚刚打电话回来,说公司里大家都高兴坏了,林先生这次可是给我们华人出了口恶气!”
“要我说啊,”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伯感慨道,“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人开心,想想我们年轻时,洋行的大门都不容易进,现在倒好,以前最大的英资银行都被我们华人收购了!”
在维多利亚公园,晨练的人们也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这个重磅消息。
“你们说林浩然怎么这么厉害?才三十出头吧?”一个打太极的大爷问同伴。
“这就叫英雄出少年!”同伴一边活动筋骨一边说,“最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华人看到了希望,原来我们不仅可以和洋人平起平坐,还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在渡轮上,一个父亲指着报纸对年幼的儿子说:“仔啊,要记住今天这个日子,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华人骄傲的一天!“
小男孩仰着头问:“爸爸,是不是以后我们去汇丰银行,就不用说英文了?”
父亲笑着摸摸儿子的头:“不但不用说英文,还能堂堂正正地说我们自己的语言!”
这些普通的香江市民或许不懂复杂的金融操作,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汇丰银行的易主,不仅仅是一桩商业交易,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华人企业家终于在这个曾经由英资主导的金融中心站稳了脚跟,甚至超越了昔日的统治者。
汇沣银行虽然衰落了,但毕竟也只衰落了三个月时间,它的影响力,依然还刻在市民们的心中。
在街角报摊,当天的报纸被抢购一空。
报摊老板笑着说:“好久没见到市民这么关心财经新闻了,大家都说,这是华人的骄傲!“
这种自豪感,弥漫在香江的每一个角落。
从茶餐厅到写字楼,从市井巷弄到高档住宅区,人们都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林浩然收购汇丰,华人扬眉吐气!
这一刻,汇丰银行不再只是一家金融机构,它成为了一个符号,象征着华人商业力量的崛起,象征着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而林浩然,则成为了这个变革中最耀眼的标志。
金融圈和商界则反应各异。
华资商人在振奋之余,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林浩然的崛起速度太快,格局太大,已让他们难以望其项背。
而剩余的英资财团则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汇沣的“陷落”,标志着英资在香江金融领域绝对统治时代的终结。
哪怕实际上三个月前恒声集团便已经成为霸主。
可在这些英资财团看来,恒声集团即便成为霸主,最起码他还没有能力收购英资银行。
可汇沣银行的收购,彻底击碎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英之杰、太古、中华电力等老牌英资洋行的高层们,在私下聚会时都难掩忧虑之色,开始重新审视与恒声集团的关系。
渣打银行内部,虽然成功甩掉了包袱,避免了更坏的结局,但以一种近乎“贱卖”的方式失去汇沣,依旧让不少员工和高层感到失落和屈辱。
而那些刚刚从汇沣银行转移到渣打旗下的企业客户,包括佳宁集团董事长陈嵩青在内,则大多感到庆幸。
在他们看来,渣打银行实力更为雄厚,与之合作显然比跟一个刚刚经历动荡、且已被华资收购的“新”汇沣银行要稳妥得多。
这些地产企业老板也不是没有和恒生集团接触过,显然都没有渣打银行那么好说话,想要从恒生集团这边贷款,难度太大了。
因此,他们欣然接受了业务的转移,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全然不知自己已被林浩然视为需要规避的“风险”,而渣打则接手了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恒声集团内部,则是一片欢腾鼓舞。
成功收购汇沣,获得发钞权,意味着集团金融业务的根基被彻底夯实,国际化道路铺平。
站在康乐大厦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林浩然俯瞰着脚下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以及远处中环那些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
其中,原本属于汇沣银行的那栋标志性建筑,汇沣大厦如今也属于他的产业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