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787章 物超所值!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最新章节 第787章 物超所值! http://www.ifzzw.com/369/369823/
  
  
    林浩然之所以愿意拿出十亿将汇沣银行买下来,自然有他的道理。

    因为他觉得,如今的汇沣银行,值这个价。

    否则的话,他没有必要与对方扯那么多。

    到了他这个地位,说实在话,他已经不用给总督脸色看了。

    当然了,不得罪也是最好的。

    毕竟,他的主场,如今终究还是在总督府的管辖范围。

    至于为何想要拿10亿买下汇沣银行,原因也很简单。

    比如,汇沣旗下那个海风集团,汇沣银行当初买下51%的股分,便花了17亿多港元。

    如果真想卖,短期内想要卖出去确实难,可如果给他时间,他相信早晚会卖掉。

    至于是卖是留,他目前还没有确定。

    按照51%来算,即便按原价出售,也值个八九亿港元。

    除此之外,中东英格兰银行也是一家能够盈利的银行,每年能够为汇沣银行创造数千万港元的利润,看似不多,可长期来看也是一一笔稳定的收入。

    而且,这家银行在中东地区有着独特的人脉资源和业务渠道,这背后隐藏的商业机会是不可估量的。

    而如今的恒声集团,可还没有打入中东市场。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各国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东英格兰银行凭借其本土优势,已经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林浩然深知,若能进一步挖掘其潜力,拓展业务范围,或许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收获巨大的财富。

    所以,仅仅是中东英格兰银行,在林浩然看来,就价值十亿港元以上!

    渣打银行之所以不看重中东英格兰银行,是因为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一样,早已经进入中东市场了。

    所以,中东英格兰银行对渣打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但对恒声来说,却是打开中东市场的关键钥匙。

    此外,汇沣银行在南亚的印度市场已深耕多年,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这正是恒声集团一直想要开拓却尚未涉足的领域。

    更值得一提的是,汇沣银行在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都设有分行。

    虽然这些网点在欧洲市场的业务规模有限,但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际网络,恰好弥补了恒声集团全球化布局中最关键的一环。

    可以说,通过收购汇沣银行,恒声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将实现质的飞跃。

    除此之外,即便到如今,汇沣银行看似市场份额大减,可即便是在香江,也依然还有一部分忠实用户。

    这是汇沣银行用一百多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信誉和口碑,这种无形的品牌价值,是再多的钱也难以衡量的。

    汇沣银行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香江的兴衰变迁,其招牌在老一辈香江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

    即便经历了最近的动荡,仍有一批忠实的客户选择坚守,这份忠诚,正是恒声集团最需要的时间沉淀。

    十亿港元不值吗?

    简直物超所值!

    这笔交易不仅让恒声集团一举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全球业务网络,更以最小的代价打开了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在林浩然看来,这无疑是恒声走向世界级金融机构的关键一步。

    放在以前,林浩然根本不可能买得了汇沣银行。

    毕竟,就算他想买,英国人也不可能让他买。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英国人主动求他买的机会,而且连总督府都明示让他收购,他怎么可能会错过?

    更何况,林浩然倒是想要那30亿违约金,可他知道,这根本不可能要得到。

    毕竟,他也同样知道,英国政府那边早被渣打银行买通关系了,已经允许渣打银行为东亚银行弄一个发钞权,只是之前时间充足,一直没有落实罢了。

    真到了最后的时间段,眼看林浩然没有收购汇沣银行的念头,最终渣打银行还是会让总督府这边为恒声集团搞一个发钞权的。

    所以,所谓的三十亿港元赔偿金,也就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罢了。

    林浩然对此心知肚明。

    渣打银行如今正是缺钱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拿出一笔高达30亿港元的巨款出来赔偿?

    如今,这笔交易达成,林浩然是非常满意的。

    首先,拿下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汇沣银行这个招牌,而且花的钱也是物有所值。

    其次,也没有得罪总督府。

    最重要的是,发钞权也顺利拿到手。

    虽然谈判过程有些波折,但结果可谓圆满。

    渣打银行那边自以为顺利丢掉了一个麻烦。

    可林浩然何曾不觉得是捡了个大便宜?

    就是不知道,等每年香江地产危机真正爆发,佳宁集团,乃至其它地产公司暴雷的时候,渣打银行会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追悔莫及?

    视线回到恒声董事长办公室里。

    “很好。“林浩然重新坐定,对何善恒使了个眼色,“何叔叔,此事就由您负责了,尽快与渣打银行完成。”

    “好,我会把好关的。“何善恒立即应道。

    泰伦长舒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

    虽然这场谈判让他备受羞辱,但最终结果还算可以接受。

    还好没有放弃。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努力维持着职业化的表情:“林先生果然爽快!这个方案确实体现了双方的诚意。”

    虽然只有十亿港元,可对他而言,如今汇沣银行最重要的资产,那些企业客户可以全部让给渣打银行,这笔交易已经远超预期。

    交给对方的,不过是汇沣这个百年品牌,以及海外资产罢了。

    如果是放在收购汇沣银行之前,渣打银行对海丰银行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实际上也企图跟汇沣银行争夺海丰银行。

    毕竟,进入美国市场是很不容易的,收购了海丰银行之后,无疑在北美洲建立了一个进一步扩张的桥头堡。

    然而,为了吞食汇沣银行的市场,渣打银行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上汇沣银行收购海丰银行之后,在海丰银行连年亏损之下,汇沣银行不得不连年向海丰银行注资。

    这样的一家银行,更让渣打银行望而却步。

    所以,收购汇沣银行之后,渣打银行多次寻求出售海丰银行。

    不过,或许是时间太短,又或者是喊价过高,这三个月以来,渣打银行都没有为海丰银行找到合适的买家。

    刚好与恒声这边签署的帮获发钞权合约即将到期,这才让泰伦有了将汇沣银行塞给恒声集团的想法。

    如今,虽然最终谈成的价格远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但能够将海丰银行这个烫手山芋一并甩给恒声集团,对泰伦来说已是意外之喜。

    泰伦强压着上扬的嘴角,故作沉稳地开口:“林先生,何先生,如果没有其它事情,我便先回去了,我需要尽快将此事禀告给总部那边,尽快将此事落实下来。”

    林浩然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茶汤,语气淡然:“希望渣打银行能够信守承诺,按时完成交接。”

    “一定,一定!“泰伦连连点头,“我会尽早组织团队与贵方对接。”

    随即,泰伦便匆匆地离开了何善恒的办公室。

    看着泰伦彻底消失的身影,何善恒这才将目光放回到林浩然身上。

    他不禁感慨道:“浩然,你这谈判能力,我自愧不如啊!”

    林浩然笑了笑,他之所以能如此有魄力地去谈,不过是他有底气罢了。

    如果没有底气,他怎敢在谈判桌上如此从容?

    这底气,来源于他如今庞大的财富。

    “对了浩然,你为何想要舍弃汇沣银行仅存的那些企业客户?只要拿下这些客户,我们的金融市场份额将会再次增加不少,这让我们的霸主地位更为稳固?”何善恒提出了一个他想不通的问题。

    刚刚他便想要插话了,不过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林浩然愿意舍弃汇沣银行那些企业客户,肯定有他的原因。

    俗话说,瘦小的骆驼比马大。

    汇沣银行在这几个月确实损失惨重,自身的底蕴大部分被渣打银行与恒声集团吸走了。

    可它毕竟还是百年老店,那些扎根香江数十年的企业客户关系,依然是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因此,即便之前的汇沣银行差点沦落到破产的地步,依然还有不少的重要客户继续与汇沣银行合作。

    佳宁集团将在不久的将来暴雷,这事情,除了林浩然,估计也没人知道了。

    他自然也不会说出这种让人难以置信的话,所以不管是面对马世民,还是何善恒等人,他都没有提起过。

    “何叔叔,作为银行负责人,您应该也感觉到香江的地产业如今处于一个很不妙的地步。”林浩然笑着说道。

    何善恒点了点头,说道:“确实,现在香江的房价虽然还算稳,但是成交量却是大幅度下跌,之所以能稳住现在的价格,还是香江地产联盟齐心协力的结果。”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抿了一口,眉头微蹙:“不过这种局面恐怕维持不了多久,最近已经有几家中小型地产商开始撑不住,在私下寻找买家了。”

    林浩然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目光深邃:“那么何叔叔,您觉得汇沣银行的企业客户中,有多少是和地产行业相关的?”

    何善恒闻言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

    “没错,”林浩然放下茶杯,“汇沣的企业客户里,至少有四成是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公司,还有三成是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这些客户现在看似稳固,实则已经站在悬崖边上。”

    “可是,像佳宁集团,可是在香江地产业中能够排名前五的巨头,即便真的出现地产危机潮,它们应该也能熬下去吧?香江的地产业,短期内看是有风险,可长期而言,我觉得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像1973年,香江也经历了严重的地产危机,当时的房价跌幅一度超过90%,价格几乎是腰斩了,可没过多久,香江地产又开始复苏,并且创下新高,这一次,想必也不会例外。

    别说现在地产市场还没有陷入真正的危机,即便陷入了,只要熬过去,这些客户依然是香江经济的支柱,所以将他们让给渣打银行,未免太可惜了。”何善恒疑惑地说道。

    1973年,香江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后突然崩溃,恒生指数从高位大幅下跌,跌幅超过90%。

    这一事件对香江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地产市场作为与股市紧密相关的行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同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香江经济的衰退。

    地产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未能幸免。

    在股市崩溃和石油危机的双重打击下,香江地产市场陷入了低潮期。

    地价、楼价大幅下跌,市场成交量萎缩,许多地产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滞等困境。

    何善恒作为香江银行界的大佬,自然经历了这场地产危机,对这场地产危机非常了解。

    林浩然静静地听着,等何善恒说完,才缓缓开口:“何叔叔说得不错,从长远来看,香江地产确实会复苏,但问题在于,这些地产公司的可靠性。

    其它地产公司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这个佳宁集团,我深入调查过这家公司,我觉得它的资金来源很有问题,虽然向汇沣银行贷款的几十亿港元有抵押,可抵押的资产价值虚高严重。

    如果我调查的这些是真的,那么一旦香江地产出现1973年的那种情况,那么何叔叔,您觉得佳宁集团能熬下去吗?

    到时候,汇沣银行作为放贷方,必定会被佳宁集团拖入深渊。”

    调查自然是他随便扯的,连渣打银行、汇沣银行都调查不出,说明佳宁集团的陈嵩青手段确实高明,想要调查出蛛丝马迹可能都难。

    不过林浩然作为重生者,自然清楚佳宁集团即将爆雷的内幕。

    何善恒沉吟片刻,说道:“若真如你所说,那这些客户确实是个隐患,这事,我听你的。”

    林浩然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晚上九点钟了,于是便笑着说道:“何叔叔,很晚了,今天辛苦您了,咱们便先各自回去吧,关于与渣打银行那边的交接,便辛苦您了。”

    “好,你也是,刚坐飞机从沪市那边回来,就马上投入工作,你也该早点回去休息了,晓涵那姑娘,估计在家里等得着急了,那咱们就先回去,交接的事儿我肯定盯紧了,你也别太累着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林浩然也起身,和何善恒一同走出办公室。

    穿过楼道,很快来到了电梯口,他们边走边简单又聊了几句工作上的后续安排,直到电梯停在康乐大厦的地下车库。

    两人相互道别,林浩然这才坐上劳斯莱斯的后座。

    李卫东启动发动机,数量私家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地下车库,随即很快便融入车流,往施勋道别墅而去。

    “嘟嘟嘟。”

    汽车停在施勋道别墅的私人停车位上,早已经听到动静的郭晓涵,激动地来到了停车的院子里。

    看到林浩然从车位上下来,郭晓涵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入了林浩然的怀抱。

    保镖们都自觉地转过头。

    抱着郭晓涵,林浩然笑着说道:“怎么,这么想我了?”

    “嗯,浩然哥,我好想你!”郭晓涵重重地点头道。

    “先进去吧,这里这么多人,都不害羞!”林浩然摸了摸郭晓涵的脸蛋,笑道。

    郭晓涵这才红着脸从林浩然怀中抬起头来,挽着他的手臂往别墅里走。

    客厅里已经备好了宵夜,温暖的灯光下,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浩然哥,你先喝碗汤,我特意让厨房煲的。“郭晓涵细心盛了一碗汤递过来,“这次去内地还顺利吗?“

    林浩然接过汤碗,简单说了说内地之行的收获。

    看着郭晓涵专注倾听的模样,他忽然觉得,无论在外经历多少商海浮沉,回到这里总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你呢,这次到粤省去有什么收获?什么时候回来的?”林浩然反问道。

    他去京城的时候,郭晓涵早他一天前往粤省了,目的是为了救灾,一场台风,让粤省沿海地区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郭晓涵作为林浩然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代表着林浩然,亲自带队前往灾区赈灾。

    “我也是前几天才回来,这次去内地,我去了好多个地方,粤西、还有香山等地方,都去了,这个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郭晓涵轻叹一声,继续说道:“特别是粤西的几个渔村,很多房屋都被冲垮了,不过让人感动的是,当地政府和群众都在积极自救。“

    林浩然点了点头,他倒是知道,其实整个粤省都是台风重灾区,每年都会经历不少台风,而粤西,显然就是被台风光顾最多的地方。

    这个年代,可不像几十年后,家家户户都有小洋楼。

    更多的是那些泥砖土瓦房,这种房子的牢固度,显然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没法比。

    基本上,只要风力超过一定的程度,吹倒也是很常见的。

    这点,是自然灾害,是天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天灾面前,人力确实有限。

    别的不说,仅仅是香江,便几乎年年都有台风,只是影响程度不同罢了。

    还好,台风在这个年代,靠着卫星已经可以提前监测到了,所以倒是可以做好提前的准备,所以伤亡情况并不严重,主要是财产损失。

    “我们在鼍城的时候,“郭晓涵继续说道,“看到很多村民都在自发清理道路,有位老伯说,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海边,早就习惯了与台风共存。

    很多老百姓都特别感谢我们,是我们带来了救灾物资,还给他们每家每户房子重建补贴,他们还说,要把浩然哥你的名字刻在祠堂的功德碑上呢。“

    林浩然闻言不禁莞尔:“这些乡亲们太客气了,我们做的不过是力所能及的事。“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明白自己能力终究有限,根本不可能去帮助每一个受灾家庭重建房屋。

    如果真这么做,那无疑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更糟糕的是,还可能让受助者养成依赖心理,这般看似善举,实则后患无穷,实在做不得。

    可以说,做慈善,也是一门学问。

    所以,他更倾向于捐赠学校这类公共设施。

    如此一来,既能广泛地惠及更多人,又能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受灾地区,在自己的能力范畴内,多捐赠些物资,给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捐些钱,也就尽到心意了。

    他清楚自己并非救世主,没有普度众生的超凡能力。

    在这个时代,整个内地需要帮扶的人如繁星般众多,他只能依据自身能力,尽力而为。

    两人坐在沙发上,就这些话题聊了许久。

    或许是已经成为了林浩然的未婚妻,已经有了名分,只是十几天没见,郭晓涵显得格外依恋,依偎在林浩然身边,轻声细语地诉说着这些天的见闻。

    抱着这位小娇妻,林浩然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他轻抚着郭晓涵的长发,柔声道:“这些天辛苦你了,听说你在灾区时,还亲自帮着搬运物资?“

    郭晓涵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是啊,我觉得能亲手帮助别人,心里特别踏实,那些村民虽然生活困苦,但都很坚强,有位阿婆还特意给我煮了红薯,说是家里最好的食物了。“

    林浩然微微点头,郭晓涵虽自小养尊处优、家境优渥,却心地十分善良。

    而且,她极具经商天赋,把林浩然慈善基金会交由她打理,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林浩然凝视着怀中未婚妻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心中满是欣慰。

    郭晓涵不仅本性善良,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迅速融入到了这份事业当中。

    虽说如今两人尚未正式结为夫妻,但郭晓涵已然懂得如何提升未婚夫的影响力。

    有这样一位佳人相伴,夫复何求!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柠檬炒辣椒的小说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全文阅读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5200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无弹窗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柠檬炒辣椒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