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582章:疲惫的刘保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最新章节 第582章:疲惫的刘保 http://www.ifzzw.com/368/368351/
  
  
    “刘氏背叛了刘氏!”

    “楚人背叛了楚人!”

    当泰西楚国的使者,携带着昂贵的礼物来到宋国,对宋帝进行叩拜时,

    上帝亲自执笔,在史册上挥毫记下了这一幕。

    被抢走工作的史官在旁边提醒他:

    “这写的不对!”

    “今汉建立时,世人对‘大一统’已然认同,太史公那样以古国之地称人的笔法,早就不被使用了!”

    前汉一直到武宣年间,还保留着战国的残余观念。

    出身魏国大夫,生长在楚地,长大后担任秦朝小吏的汉太祖,更是如此。

    他平时听人歌舞,都要听楚地风格的。

    “那好吧!”

    何博从善如流,又提笔将自己的错误修正。

    史笔如铁,字字珠玑,可不能随心所欲。

    当然,

    野史除外。

    “楚国为何要向西海称臣?”

    汉和帝看着神情恭敬的楚使,心里甚是不快。

    他想起自己生前,接见八国联使时,后者何其顺从柔和。

    怎么三十年过去,

    泰西群国竟然翻脸无情,投向大汉对手的怀抱了呢!

    “感情归感情,人家还是要生活的嘛!”

    对此,上帝只是向史官交还执笔,随口回道。

    八国联使朝贡中原的时候,

    匈奴人也没有绕过西海,对泰西进行挤压啊;

    邻近的大国罗马,在之后也紧急复刻起了“四代乱政”,哪来的功夫对泰西的诸夏国家发起进攻,带去压力?

    但现在不同了。

    被宋国驱赶到泰西的匈奴人,发扬起了他们那“怎么打也打不死,赶到哪里都能扎根”,犹如蜚蠊野草一般的生命力,

    短短十年,便对太乌山以西,瑞纳河以东的黑森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他们的弓箭射的又准又快,

    他们的鞭子粗壮有力,

    马蹄踩踏在寒冷北原的凄凉草地上时,能够轻易破开积雪薄冰的封锁,能够轻易挺进黑森林的内部,让其中蕴藏的水分,猛猛飞溅起来。

    日耳蛮被这群来自远方的引弓之民捅的很难受,听到匈奴人的消息,便忍不住两股颤颤,腿间浊液横流。

    没办法,

    至今还没有完成统合,树立共识的日耳蛮,看上去人数众多,族群庞大,但细细论之,的确比不上经历多年风霜,遭受诸夏君子数代捶打,被迫增强了许多凝聚力的匈奴人。

    而双方在激情碰撞中增进了解后,日耳蛮便为游牧之中的佼佼者,史上第一草原帝国的建立者,能跟诸夏君子交锋三回合而不亡的匈奴人,冠上了“上帝之鞭”的名号。

    从诸夏那里传来的教派,

    即便靠近太乌山这边的日耳蛮,也是有所听闻的。

    所以他们知道诸夏有着上帝的庇护,是上帝的子民。

    被诸夏驱赶到这里的匈奴人,自然可以视为上帝挥出去的长鞭。

    别说,

    这可比西海某个自称“上帝选民”的族群,合理多了!

    而随着匈奴人的箭矢不断射入黑森林,其掀起的涟漪,也逐渐荡开。

    有些想着日子跟谁过不是过,于是转身向匈奴人的怀抱走去。

    有些则是由东向西,开始迁移,拥挤到了诸夏之国身边。

    这可为后者带来了不少麻烦。

    诸夏君子安土重迁,很难像游牧蛮夷一样,穿着兽皮,快乐的到处奔跑。

    但守着祖宗之地,不肯让给蛮夷侵占,需要消耗的精力,自然也就多了。

    如此,

    泰西的诸夏分支,怎能不依靠西海,从宋国吸取养分呢?

    总不能真的向罗马称臣吧?

    它那个“大秦”,可不是真的大秦啊!

    而且罗马现任的奥古斯都,是个十分狡猾的人物。

    先是装疯卖傻,让企图“携疯王以令元老院”的禁卫军,为之夺取了皇位。

    随后又利用罗马派系的复杂,在其中左右横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将杂乱的毛团逐渐梳理清晰,并捏在自己手中。

    再之后,

    听说流落在外的王孙当上了罗马奥古斯都的北秦,理所当然的派人过来打了秋风,也理所当然的被屁股决定脑袋的君主一把抓住,炼化为了罗马新的行省。

    他呵斥北秦使者,宣扬自己继位法理的话语犹在耳边,可转头跟强大的宋国勾搭起来的身段,也显露出十分的灵活。

    反正泰西的诸侯们会盟碰面,说起罗马当代君主时,总忍不住皱眉摆手,并会互相警告盟国,不要被其血统言语迷惑,以至于丢失了祖宗传下来的社稷。

    南边的亲戚不认也罢!

    “还真像嬴秦的子孙。”

    “当年嬴驷跟张仪到处骗人时,也是这样理直气壮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恬不知耻。”

    “不过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辜负治下的国民,扼制了国中日益泛滥起来的蛮族势力,也算能坦坦荡荡见屋大维这位祖先了。”

    对于这位奥古斯都的言行作为,

    上帝并没有表露出厌恶的情绪,反而觉得对方当真是嬴秦与罗马混出来的精华,就像自己菜园子里那又大又圆又绿的豌豆一样,尽挑着好的传承。

    至于其统治的罗马,给周遭的诸夏带去了多少压力,上帝则是不管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呢?”

    “泰西的分支已经成长到了足够的地步,也应该走出舒适区,迎接一下磨练了。”

    欺负日耳蛮这群野人,算什么本事?

    继续跟罗马进行“文明间的较量”,才是正理!

    匈奴那里?

    哼,

    等上帝的长鞭捅穿黑森林的幽暗神秘再说吧!

    ……

    “九鼎原在洛阳,其后被秦人向西迁去。”

    “如今国事艰难,难道它又要被宋人迁去吗?”

    永和五年,

    站立在倒塌的官属之前,不顾身边臣子“离开危墙”请求的皇帝,只轻声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的神情之间,带着明显的疲惫与无奈,往日的振作精气,仿佛被不久前的那场地震,直接震去,徒留一丝残影。

    “边境群戎叛乱不止,国中贼民狂暴难停。”

    “人祸已经连连,如今天灾又接踵而至。”

    “难道我这个皇帝做的,竟如此让上天厌倦弃置吗?”

    说罢,

    他直接挥袖而去,连天子车撵都未曾再登。

    近侍们只能匆忙带着仪仗跟上,动作也不敢太大,生怕惊扰了正情绪低沉的皇帝。

    只留一地废墟在其身后。

    缩在街巷角落中的百姓怀抱着受惊难寐的孩子,用沾染了土灰的手,轻轻拍着儿童的背部,让其能够获得些许安宁。

    但孩子仍旧哭个不停。

    大人们为此苦恼,邻居间碰了面后,也叹息不止。

    有人说:“震震震,总在震!”

    “难不成真要做‘周天子’?”

    旁边的同伴当即捂住了他的嘴,“莫要说胡话!”

    “洛阳地震也不是罕见之事,今年不过厉害了些……活着就行了!”

    别没有被地震弄死,

    转头便因为口出狂言,被朝廷治罪处死了!

    那人闷闷的不再言语,只低头捡起了震塌下来的瓦片与砖块,修补起自家房子。

    而这样的场景,

    在此时的洛阳城中,极为常见。

    虽然说,

    自今汉定都洛阳以来,并非没有发生过地震。

    甚至在建武二十二年,这座庞大华美的国都,还接连发生过夏季日食,秋季地震,冬季飞蝗的灾祸。

    等到汉和帝去世,邓太后执政,洛阳周边的灾祸更是频发。

    只是都不像这次,

    震的房屋倒塌,官暑倾颓,吓得当时正在与群臣商议,对太原等发生了旱灾的郡县进行赈济的皇帝,连鞋子都来不及换上,急匆匆的跑出殿门,看着浑浊的天空。

    脚下的大地在颤抖,

    一片琉璃瓦片划过皇帝的冠冕,在他面前摔的粉碎。

    皇宫内部,

    那由张衡携同弟子制造,用来检测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上,盘踞着的金龙也张开大口,将口中含着的宝珠,吐落到昂首等待多时的金蟾嘴中。

    更让皇帝感到悲伤的是,

    他亲自前往府库,想要调集物资来赈济天子脚下的百姓,却发现其中空虚的厉害——

    不是因为有人胆大包天,连位于洛阳的太仓都敢搬空。

    而是这些年忧患实在太多,

    皇帝又并非吝啬的独夫,会死死抓着手里的钱袋子不放,宁愿饿死天下万民,也不愿舍弃囤积如山的财物粮食。

    每当有灾情传来,

    他便会下令开仓放粮。

    每当有战事爆发,

    他便会给予保家卫国的将士赏赐,为前线提供大量的军需。

    可四处漏风的大汉朝,

    修补起来是很艰难的。

    这场地震,

    不是皇帝继位以来的首次,

    但它的烈度,它带来的破坏,

    却压的皇帝有些喘不过气来。

    “难道朕十多年的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吗?”

    来到张衡的府邸,皇帝像个晚辈一样,对着自己信任的老臣哭诉起来。

    已经病重多日,又被地震弄的更加虚弱的张衡勉强开口,安慰着皇帝:

    “哪里无用呢?”

    “现在好一点,总能为子孙分担些压力。”

    “若一味享乐,那今日之事一起,便不仅仅是震动洛阳了。”

    如果皇帝像他的生父一样,只知道糟蹋着前人的心血,只知道享受作为皇帝的权力与快乐,却丝毫不承担起作为皇帝的责任,

    那么十多年过去,

    大汉江山也要跟着震动瓦解。

    “当年和熹太后便是如此,还望陛下莫要妄自菲薄。”

    皇帝听了,烦恼仍未褪去。

    他说,“天灾要降下,并非人力可以阻止的,只能在事后弥补损失。”

    “因此我没有太过幽怨。”

    “只是想到内外的叛乱,暗中对抗朝廷的那些人,心中难免抑郁。”

    大汉永和年间局势的恶化,

    是从西北羌乱开始的。

    在短暂的将之镇压下去后,

    皇帝曾着手调查过这次羌人叛乱的缘由,

    最后查出来,并非羌人之中,出现了野心勃勃,意图以胡乱华的人物,而是边境的官员,对其盘剥的实在严苛。

    诚然,

    诸夏一直看不起蛮夷,对其存在着各种限制与压迫。

    但后者在蛮夷群体中,本就无处不在,有时候奴隶连牛羊的地位都比不上呢!

    讨好诸夏君子,能够从其手中得到部族中极为缺乏珍贵的财宝和物资,更有甚者,还能获得一些敢于用人的上位者提拔,变夷为夏,得到扶持。

    而诸夏的文明程度,早已将蛮夷甩到身后不知道多远的地方,刻意为之的压迫,也许还比不上其部族中的习俗——

    即便是对羌人存在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渴望小羊人下锅的殷商,对贵族乃至于王室,也是会采取同样措施的。

    顶多贵族在为祖先献身时,可以独享一口锅罢了。

    蛮夷的可汗、单于,又怎么会落到锅里呢?

    因此四方蛮夷们对于君子们的歧视,接受良好。

    对边境开放的市场中,那高价到买回去,都能成为传家宝的布匹、锅子,也能够忍耐。

    奈何当地的肉食者仍未满足。

    他们还要抓捕羌人为奴,或者强迫羌人成为自己的打手,像驱使猎犬那样驱使他们。

    性情本就激烈的羌人就此掀起了叛乱。

    其人本就犹如野兽,

    先前的恭顺,是因为强弱的对比悬殊,还有中原物资的弥补,才得以彰显。

    如今物资给的越来越少,鞭子却是越来越重。

    如此,

    即便明知对面是强大的敌人,

    即便是没有了牙齿的老狼,也会尝试着扑咬,为自己做出殊死一搏。

    当地的官员没有对这样的行动表示重视。

    因为开国以来,羌人叛乱的次数并不少。

    只要镇压下去,

    那日子就会变回以前的模样。

    奈何皇帝却施以了格外关注。

    当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

    当地太守面对天使的质问时,还十分委屈的说:

    “羌人向来不服王化,多有叛乱暴动之举,怎么能说是我治理的过错呢?”

    等天使将他利用边境榷场,从中牟利的证据展露出来后,官员又说:

    “蛮夷而已,怎么能算罪过呢?”

    皇帝因此气的将他装到囚车里,带到洛阳亲自审问。

    结果对方还是一副倔犟的样子,不服气的说:

    “为什么不去调查江南的民变,难道当地官员做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差别吗?”

    论说盘剥,

    那以诸夏血脉的忍耐程度,可比野兽般的羌人要高多了。

    而且中原内部民变的影响,难道不比边疆蛮夷的暴动要严重吗?

    只查边境干什么?

    难道内地除了要在察举上享受优待,在监察考核上,也要享受优待吗?

    皇帝被他说的激动,便又派人去江南民变之地,调查起了其中内情。

    前些日子,

    消息送了回来,

    的确和对方说的没什么差别。

    真要算的话,那也只能说江南的官吏,做的要“温柔”一些——

    他们不像一口气,没做多少掩护的,将自己的需求强压在羌人,乃至于治下百姓头上的边疆太守,

    而是缓缓的,由上而下的,不约而同的向着百姓伸手。

    秉持着皇帝一直强调的“节俭”原则,

    以及皇帝派遣出去,巡查地方的耳目,

    那些官员们手头略微收紧了一些,不敢像安帝时,明目张胆的索要贿赂,盘剥民财。

    可内地的管制,比边疆要细致许多,设立的官吏人手,也要多上一些。

    而且内地为官,升迁的希望,可比受到暗中歧视的边疆要多不少。

    他们收钱攒钱,是真的有急事大事要办的!

    于是一层层,一个个的,都“拿一点”,

    那财富即便如同山岳一样巍峨,也要被其侵蚀殆尽。

    等到南方交趾叛乱,

    朝廷要从江南调集物资储备,送去岭南交州,作为军饷赏赐,

    当地官员一时拿不出钱,便只能再次伸出有形的大手,让百姓本就贫苦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庶民的抗争便再次出现。

    明白一切的皇帝,也跟被欺辱多时,忍耐多时的百姓一样,气的红了脸。

    接着,

    他便失望颓唐起来。

    “我想起《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题目。”

    沉默许久,皇帝忽然扯着嘴角笑了起来,“具体的数字,记不大清了,不过对提问还有着大致的印象。”

    “若一个装满污水的池子开渠引水而去,又开另一个渠道,为之注入活水,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让池子清澈起来呢?”

    他看着衰老的张衡,将手撑在膝盖上叹息着说道:

    “自章帝以后,汉室没有活过三十五岁的君主。”

    “而您马上就要老去,我至今也没有生下儿子。”

    “我们所期待的,会有实现的一天吗?”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雪山藏狐的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全文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5200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无弹窗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雪山藏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