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不仅连接着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同样也是黑海进出地中海的重要桥梁。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0公里,最窄处却只有700米。达达尼尔海峡全长超过60公里,最窄处也只有1.2公里左右。
正是这两条非常狭窄的海上交通要道,严重限制了俄国向南扩张的步伐,让俄国始终受到海峡掌控者的限制和威胁。
俄国不断向外殖民扩张的历史,其实也是俄国不断寻找不冻港的历史。
虽然俄国在波罗的海拥有大片的海岸线,在这里地处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在冬天是会结冰的,寒冷时期是无法任由船只通航的。
黑海的条件要好一些,但受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限制,让俄国的船只无法自由地通行海峡。
唯有远东的港口没有这般限制,但远东距离俄罗斯东欧地区太远,港口对俄国本土的加成是没有那么大的。
再次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俄国海军的一众官兵,此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眼前就是俄国梦寐以求的海峡,如今俄国似乎有了掌控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机会,甚至有希望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通过谈判占领君士坦丁堡。
根据俄国和法国政府的约定,双方海军将分别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达成对君士坦丁堡海峡的完全控制,以此来发动对小亚细亚半岛的登陆。
对俄国海军来说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就在黑海的最南端,需要面对的也就只有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而已。
反倒是要控制达达尼尔海峡的法国,不仅需要面对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还需要面对英国海军有可能的干涉。
清晨的爱琴海上,淡淡的灰色烟雾如同幔帐一般,笼罩在广阔的海面之上。
一艘看起来硕大的军舰缓缓行驶在爱琴海,身后每间隔数百米的距离,便有着一艘看起来同样庞大的军舰。
为首的法国战列舰正义号上,舰队总司令阿兰·德·贝纳尔少将面色沉重的用望远镜观察着周边的情况,做好了应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英国舰队的准备。
身后的法国舰队跟随正义号战列舰缓缓行驶,向着北边的达达尼尔海峡前进。
虽然英国没有加入到战争当中,但不管是法国还是俄国,都认为英国有可能干涉法俄联合舰队占领君士坦丁堡海峡。
没办法,君士坦丁堡及其海峡实在太过重要,重要到有可能导致英国人直接翻脸。
为此,法俄两国政府也是做好了相关的准备的。
西班牙的地中海舰队已经做好了准备,正在地中海的东部区域以巡逻的名义暂时停留。
一旦法俄联合舰队和英国舰队爆发了海战,西班牙的地中海舰队就会立刻北上支援,先将英国人派出的舰队全部击沉再说。
不管是法俄还是西班牙,都已经做好了英国有可能加入战争的准备。如果英国加入战争的话,这代表着从1914年开始,世界大战将变得名副其实,参与世界大战的列强国家也会变成6个。
军舰已经行驶了数个小时,仍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英国舰队的足迹。这让阿兰·德·贝纳尔少将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猜测着英国舰队是否放弃了对法俄联合舰队的干涉。
但没过多久,突然听到传令兵的急切来报:“司令官阁下,后方军舰来报,在我舰队后方十多公里处,有一支数量不少于10艘军舰的舰队正在快速向我方赶来。”
听到传令兵的汇报,阿兰·德·贝纳尔少将面色猛的变得严肃,暗自说道:“英国人还是来了吗?”
没有过多思考,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立刻下达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命令:“命令所有军舰一字排开,将炮口全部给我对准后方舰队。
同时联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法国舰队,让他们做好海战发生的准备。
希望到来的不是英国人,否则世界大战的局势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动。”
随着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的命令,法国舰队的各艘军舰立刻调整了自己的阵型,将主炮口全部对准了后方不明舰队的位置。
突然调整方向需要很长时间,好在后方的舰队间隔了十多公里的距离,到达附近也需要一段时间。
过去了大约10多分钟后,传令兵又来汇报消息,语气急促的说道:“司令官阁下,后方的舰队已经确定了,正是英国人的舰队。
他们正在快速向我们驶来,预计最多三分钟,我们就能看到英国舰队的踪影。”
听到汇报,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的脸色再次变了变,随后吩咐到:“所有军舰做好开火准备,给我优先瞄准英国人的战列舰。
如果谈判不成,一场海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必须要在海战中抢占先机,如果让英国人取得先手,再想要赢得海战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大约三分钟过去,法国舰队这边也能清晰看到英国舰队的大概。
一艘英国军舰冒着浓烟靠近,随后向法国舰队打出了旗语。
“司令官阁下,英国舰队要求我们不得向达达尼尔海峡靠近,他们说参战国家不允许靠近公共的交通要道。”传令兵在看清楚对方的旗语之后,一字不差的汇报道。
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的脸色阴沉,回应道:“告诉英国人,掌控达达尼尔海峡的奥斯曼帝国是法国的敌人。
既然奥斯曼帝国参与到了战争当中,那法国自然有权力占领奥斯曼帝国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
反倒是英国,问问他们凭什么拒绝我们靠近达达尼尔海峡?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英国此时应当还是中立国吧。
如此光明正大违背中立国家条约的行为,英国就不怕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口诛笔伐吗?
让这些英国人离我们远一点,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处于战争状态,我们将会对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采取军事行动。
如果英国舰队靠得太近,受到战争波及可不关我们的事情。”
不管是英法上百年的仇恨,还是英国正在支持法国最大敌人德国的行为,都严重降低了法国人对英国人的好感。
别说语气强硬的回应英国人了,要是能让法国找到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相信大多数法国人还是不介意好好招待英国人的。
更何况,在这支法国舰队出发之前,法国政府就已经特意嘱咐过舰队的总司令阿兰·德·贝纳尔少将。
虽然还是要尽可能避免英国加入这场战争中帮助德国,但这并不代表法国就要因此而退让了。
如果英国人实在态度强硬,那法国也就只能用更加强硬的态度来回应,让英国人明白卷入这场世界大战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当法国舰队将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的话用旗语转达给英国舰队的时候,如此强硬的态度自然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
对英国人来说,他们绝不能接受法国人如此强硬蛮横的态度。英国的皇家舰队可是世界规模最大、拥有战列舰数量最多的舰队。
就凭法国世界第五的海军地位,凭什么敢跟英国人如此强硬蛮横的说话呢?
英国舰队的指挥官面色铁青,他下令道:“告诉法国人,法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状态绝不能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正常通行。
如果法国舰队仍然不听劝告,将视为对大英帝国利益的重大破坏,我们将有必要采取军事手段,来确保大英帝国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
为了让法国人看到英国的态度,英国的舰队指挥官还下令,让所有军舰将炮口都对准法国的军舰,以此来达到威慑的目的。
当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用望远镜看到英国军舰将炮口纷纷对准自己的时候,他明白英国人已经下定了决心。
可法国人就是软弱的吗?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少将,但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的心中是有着极大的野心的。
对他而言,这场战争就是不容错过的一次时机,可以快速积攒军功,从而谋求中将甚至上将的军衔。
至于眼前的英国人,不过只是自己军衔上升的踏脚石罢了。俄国舰队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北,西班牙舰队也在地中海东部区域随时等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兰·德·贝纳尔少将是根本不会惧怕英国舰队的威胁的。
甚至他巴不得爆发一场海战,只有战争,才能创造更大的机会。
“最后一次回复英国人,我方正在对奥斯曼帝国展开军事行动,请所有无关国家的舰队立刻撤离,否则将视为对法兰西军事行动的阻碍。
如果英国人不想卷入战争,就让他们滚的越远越好。我只给他们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一个小时后这些英国军舰还没有撤离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们对其采取军事行动了。”阿兰·德·贝纳尔少将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远方的英国舰队,随后下达了命令。
法国人的强硬态度让英国人完全没想到,英国舰队的指挥官,对此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相较于早有准备的法国人,英国的地中海舰队更像是紧急出动。英国政府对此并没有任何准备,自然也不会和舰队的指挥官提前讨论是否发动战争。
这就让英国舰队的指挥官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到底是退让还是强硬的发动战争?
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不是一场海战就能解决的。一旦此时此刻,英国舰队和法国舰队爆发战争,就代表着英国和法国大概率也会爆发战争。
自己的一条命令可能让英国卷入世界大战,除非是非常激进的主战派,否则都是要在自己的内心好好思考一番的。
“希腊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吗?”英国舰队指挥官看向了传令兵,有些迫切的催促道。
此时已经是1914年,无线电也早就应用到了战争当中。
实际上,早在十年前的日俄战争当中,就出现过搭载了无线电的指挥舰艇,方便海军各艘军舰的交流。
但当时的无线电技术还是比较原始的,在十年后的现在,无线电技术经过了新一轮的发展,算是有些成果。
当然,靠着目前无线电实现超远距离的通讯,明显还是无法做到的。
这也是英国舰队询问来自希腊方面的消息的原因。他们靠着无线电联系位于希腊的英国大使馆,然后再通过英国大使馆与英国国内取得联系。
听到指挥官的询问,传令兵无奈的摇摇头,表示并未收到任何来自希腊的消息。
虽然无线电的通讯是比较快的,但希腊的英国大使馆和英国本土之间的联系,仍然是靠着有线电报来进行的。
有线电报的通讯延迟相较于无线电,明显要大得多。再加上英国大使馆接到消息再发出,英国政府接到消息再发出,然后再经由英国大使馆接收并且发出,这么一来二去之下,所需要的时间自然也就更长。
听到希腊方面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英国舰队的指挥官面色变了变,最终不敢下达命令。
一方面,英国到目前还不清楚法国和俄国齐聚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目的。
占领海峡不是那么容易的,奥斯曼帝国凭借海峡两侧的陆地,也能间接性的控制海峡。
不管是法国还是俄国的舰队,都不可能一直待在海峡内。只要这些舰队驶离,海峡控制权就会回到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手中。
如果法国和俄国舰队的目的只是在短时间内拥有海峡的控制权,对于英国来说倒不是无法接受。
毕竟只要君士坦丁堡还在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海峡的控制权最终还是要回到奥斯曼帝国手中的。
现在为了海峡和法国海军爆发冲突,似乎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划算。毕竟英国以中立国的身份,在这场战争中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眼下还没有完全榨干德国的价值,要是此时加入战争的话,英国难免要付出一些代价,这对于英国政府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接受的。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