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三人一走,似乎安静了许多,特别是大郎、二郎,他们原本每天下午会一起念书、习字,现在忽然少了两人还真是不习惯。
二妮也有些微微的不适应,好像一下子少掉了很多的声音似的。
古代的路当真是靠脚走出来的,即便他们用马车、走水陆,也不知道这一个月之内能不能赶上家里的年夜饭。
二妮对古代的交通工具还是很想吐槽的,苏州到杭州现代两小时不到的距离在这里起码要走上一个月,哎,可见是有多不方便,想想都是泪。
这样一来,她周游世界的心思都被打退了大半,难道要像唐僧似的走上十几年么,那样的话,就是赵氏和森爹不打断她的腿她自己都要懒死了。
哗啦啦一阵冬雨,温度果断下降了一些,身上穿着夹袄都感觉不够用了。
待天气放晴,林二婶几人就找上了门来,目标很明确,“二妮,你上回说的那些丝棉怎么拉啊,如今天冷了正要做棉袄了呢!”
对哦,蚕宝宝吐出来的丝还没利用呢。赵氏也说道,“我也想着呢,给孩子爹和五个孩子一人一件,也不知道够不够用,那几个绵似乎还是少了!”
李婶也深有想法地点点头,“诶,那时候不知道这东西这么好呢,明天再多养些就好了,我还想给大晖媳妇和大明媳妇弄床新的丝棉被子呢,那个绵,啧啧,真是软的,贴手心里可暖和了!”
二妮忽然想起来小时候穿过的丝棉棉袄,好像是买的棉袄套子,奶奶那丝棉拉开裹在里面,那棉袄就直接套在身上非常软和。
那种棉袄套子是长长的,里面一层外面一层连在一起,把绵放上以后,掉个个儿,从棉袄的下头开始往里窝,一直窝到最里边,然后再翻出来就是了,再把领子和两个袖口缝上就成了。
二妮便立刻去书房拿了纸笔把自己记忆中的东西画下来,细细思索之后再改动了其中的几处,她不懂设计,只会画成品和分开的东西,等到她拿着图纸找到赵氏的时候,几个妇人都回家烧饭去了。
“娘,我给你看个东西,你看看!”二妮把图纸给了赵氏,虽然二妮画得不是很明白,但是赵氏做惯了衣裳,多少也知道一些,看着脑袋、胳膊这些就明白了。
“这款衣服的领子怎么这么奇怪?”赵氏指着画纸上说,二妮画的是圆领的衣裳,没有衿子和交领。
“娘,这种衣裳就是这种样子,把丝棉完全拉开后放在里面,这棉袄套着头穿下去绝对比以前的棉袄暖和,而且只要把手臂和身长都量准了做这种衣服也不难。”
圆领做不出来还可以做鸡心领嘛,二妮指着画纸好一通解释。
赵氏看着这新奇的模样,想着不用衣带系住,把棉袄穿在中衣外面和以前的棉袄里面,兴许真的可以。
下午赵氏就在堂屋里把大桌子拼在一起,拿家里的布匹开始裁剪衣裳了。
这种连在一起的衣服着重的是翻个身之后的正反面问题,就跟人的逻辑关系顺序一样要把握好,所以赵氏上手很慢,直到第一件试验品昨晚后尝试着翻来覆去几下才确定掌握这门衣服的制作要领了。
第二天,赵氏喊了李婶过来帮着拉绵,本来赵氏要准备把单个的丝棉自个儿随便拉拉扯扯开就成了,没想到二妮说这样完全没有效果,得把丝棉完全拉开。
只见堂屋里隔着一张大桌子的赵氏和李婶,一人一头,手里握着丝棉,听得二妮告诉了要领之后,两人就跟拔河似的往后拽。
“不是这样的,是受力均匀,这两边要差不多大小,不能太长了……”二妮跑来跑去的讲解,终于在三个丝棉之后见到了记忆中的模样。
一件棉袄只要用上三个丝棉就够暖和了,这样算下来不仅赵氏也可以做一条,还能做出两床薄被子来。
周家自来是重女轻男的,两床新的丝绵被给了姐妹俩一人一床,三兄弟一句话都没有,这好像都已经是内定的事实了,倒是把上门来的冬月惊呆了,没见过哪家宝贵闺女超过儿子的,做周家闺女也真是幸福啊。
棉袄套子做起来也简单,不用绣花不用怎样,就是把布块都缝上,这活二妮都能做。
一时间几个妇人又开始齐聚周家了,大家约着相互帮忙拉绵啊,学着做棉袄套子啊,还时不时地打趣新媳妇冬月几下。
做被子的绵要两张长桌子拼凑起来正好,绿菁和绿莜也让赵氏指点了针线活,帮着开始缝衣服了。
大概十几天之后,周家一家人都穿上了新棉袄。
大郎拉拉袖子说道,“还别说,这棉袄确实暖和,贴着衬衣,好像背上有团火在烧一样,整个人都暖和了!”
三郎摸摸胸前光滑的面料,还是决定吐槽,“不过就是穿的时候不好穿,脱的时候每次都卡着我的头,很痛的!”
二郎翻个白眼,“那是你笨,穿衣服都不会穿!”
二妮摇摇头,三兄弟每天吵吵嘴什么的就是生活调剂品了,棉袄套子做的比平常的衣服略微小一些,正好箍紧了里面的中衣,让风不容易吹进去,自然是比以前要暖和很多了。
赵氏买了几斤棉花,让姐妹俩和两个绿帮着做棉袄套子,给周家的丫鬟们和小厮们一人做了一件棉袄,可把几个孩子都喜得不知道姓什么了,这种过年就有新衣服穿的日子这才是头一回遇到呢,还是从来没见到的奇怪衣服。
这日天气好,天空湛蓝,二妮去了镇上,她想来想去,还是准备把棉袄套子的法子告诉惠娘,她知道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一批穷人,若是这衣裳能护住一人也算是她积德了。
二妮给惠娘看的是家中绿菁的棉袄,惠娘看了果然如同赵氏初见时的吃惊,摸着手里的衣服愣愣地问道,“这衣服要怎么穿?”
二妮脱了外头的棉袄,把套头棉袄的两只袖子先从下面伸进去,然后往头上一套,再往下一拉就成了,“惠姨你看,这种衣服可以贴着肉穿,若是里面再加上一层棉花,衣服就不容易透风了!”
惠娘才看出来这衣服的奇怪,竟然是里外连在一起的,所以下摆都不是单独分开的,里头里面充了棉花入手就软软呼呼的,摸起来还暖手,惠娘果然大爱,“这衣服当真是神奇,这样的衣服往里面加了棉花也不用系衿子,倒是可以做紧一些也暖和!”
二妮见她欣喜的模样,便说道,“惠姨也给自己做个,本来我娘还想给惠姨送一件的,但是我家这么多人都等着穿所以就暂时没做您的,如今您也看明白了何不快些让绣娘们照着做了!”
惠娘跃跃欲试,“正好给我儿子和相公、公公婆婆和大哥大嫂各做一件,呵呵,这么一来还真是方便了!”
二妮见她眼睛一亮,就知道她发现商机了,忙在她话前头说起了,“惠姨,这东西您可以放铺子里卖啊,既可以光卖这棉袄套子也可以卖成品棉袄,不过我有件事要跟您说。”
惠娘点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她,二妮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棉袄套子除了布料成本和绣娘的工钱,您可不能卖的太贵了,太贵了穷苦人家还是买不起,我就是想今年冬天少死几个人。”
说她感性也好,天真也好,她只是一个小小农家女,没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只是帮着尽自己的力量伸一把手罢了。
“扑哧”,惠娘一乐,摸摸她的头说道,“皱个眉头老气横秋的,这话你爹爹说我就信了,你说了我只能说软心肠的好姑娘哦,你放心,姨小时候也是穷过的,咱们铺子里不会卖得太贵,况且你忘了你那些好看的绣样子了,卖得贵的自然是有花样的,面料最好,棉布料子我会多做一些,就找耐用质地好的也不是很昂贵的布料,只要不绣花不做任何的加工这价钱也高不上去。”
呵呵,让生意人少赚钱二妮都不知道抽筋的她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想法来的,幸好惠娘答应了,二妮长叹了一口气。
她至今还记得去年去镇上卖吃食冻得整个人都没知觉的样子,能帮就帮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定是上辈子的善事做得够多了这辈子才没变成孤魂野鬼幸运地生存了下来。
解决好这事之后,惠娘就跟二妮讲了抱枕投入市场后的反应,惠娘整个人都恨不得标记上“我在得瑟”的记号,“这几日铺子里的人都成堆成堆的,想不到抱枕这么惹人喜爱,诶,等下你回去的时候拿几个,我已经给你包好了……仙绫绣阁的人见到抱枕都惊呆了,他们不说话我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无非本已是只有玩偶和连体衣,没想到还有后招啊……”
惠娘竖着食指像是骂夫似的样子实在太逗乐,二妮想象着那场面,然后把自己笑得肚子疼了,惠娘神秘地说,“如今仙绫绣阁就让咱们铺子给供货呢,底下的绣娘都是跟我签了契约的,若是敢私自走或是授艺的得赔偿一大笔银子。”
二妮也开心,凡是都是有利于她拿钱的都是她感到幸福的源泉。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