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爹回来,听二妮因为买了耕牛没有奶差点哭出来后,在院子里哈哈大笑,引得跟在后头的钱大夫、阿焱和二郎都嘿嘿直笑。
二妮扁着嘴巴怒视,叫你们嘲笑我,叫你们嘲笑我。
手里抓着个石块无情地砸下去。
阿焱见二妮撅着嘴巴生气,忙走上前蹲在她边上,“二妮,我帮你敲吧,别那么用力,手痛不痛啊!”
二妮又砸开了一个杏核,就是不说话,笑都笑完了还没献殷勤,哼,姐姐才不稀罕咧。
阿焱和二郎自觉地在一旁帮忙,俞晟睿和童远去李大顺家为了竹席子练笔去了,家里就剩大妮、二妮和大哥砸杏核了,还有帮忙捡杏仁的三郎。
钱大夫还想打趣二妮几句,蹲在她跟前,一一查看这杏核,二妮见到春风满面的钱大夫,忙说道,“世叔,您的纳采可备齐了?”
钱大夫拿过她的石块,帮她敲了起来,“这可不用你操心了,小丫头片子,仔细着手!”
“哟,您昨天不是说去县城采买了么,我也没见到东西,我想着您肯定是去山上打猎了,不过啊没猎到,怕是出门之前就想到了所以才跟我们说去县城的,是不是?”二妮戏谑地看着钱大夫,因为昨天师徒俩回来时已经是夜幕降临了,背篓里却什么都没有,二妮便起了逗逗他的心思。
哪知钱大夫竟然难得的脸红了,扔下石块,狠狠地看了二妮一眼,“小丫头片子。”
二妮虚抬着头挡住脸,一副“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揭你的底的”样子,“哎,您别恼羞成怒啊,我就是猜测一下,不过看您这样,我就知道让我猜对了,哈哈!”
一旁的大郎、大妮都竖着耳朵,侧着身子听着呢,听到这话都小声地笑起来,钱大夫也不和他们一般见识,拿了石块继续砸杏核。
其实之前说钱大夫和冬月定亲只是口头说法,这年代的礼数很多,光是订亲就有很多规矩,到了最后的成亲,其中的要走六个阶段,也就是俗称的“六礼”。
六礼一曰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再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因为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之意。
二曰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曰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也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按照古俗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首饰、彩绸、礼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曰纳征:是订盟之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曰请期:是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曰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
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这是孙大娘告诉她的,孙大娘是个合格的媒人,她促成过许多人家,而且儿女双全,也算是有福之人,这媒人也是有忌讳的,若是寡妇,对不起,直接不在考虑范围内,若是家中孩子夭折,也不是个有福之人,也不能选择的。
二妮见钱大夫不生气,就笑着问他昨天是不是去打大雁了。
钱大夫哼哼哧哧的,被一个小女娃子为难了,这让他很为难,跳着脚跑开了。
众人就把视线移到了阿焱身上,在后面的钱大夫似乎感觉自家那个不靠谱的徒儿一定会出卖他的,赶紧把他拉走了,紧走两步,清咳了下说道,“回去背医书去,不聪明还不知道要勤奋!”
被推着走的阿焱撇撇嘴,跟痴傻期的钱大夫表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就让他开心下吧。
****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稻田里的农人播种、翻地,忙得不亦乐乎。家里的耕牛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大郎牵着他先去了柳树湾村,在那里犁了三天的地,又牵着去了刘家村。
耕牛辛苦,大郎和二郎伺候起来也不马虎,没有晚上都清清爽爽地给他洗刷一遍,然后喂些干净、新鲜的青草。
二妮对着家里可爱的奶牛和山羊,心情真是好得没话说啊,一个字:惬意,偶,不,是两个字了。
那日大郎陪着二妮去集市买奶牛和山羊,其实是大郎去买的,二妮一个人找李琼儿和小琬儿姐妹说话去了。
李琼儿的伤早就好了,但是最近二妮家里忙,也很少上镇上来,见的面都少了。
小琬儿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二妮,不过李琼儿已经在教小琬儿识字了。
李琼儿送了二妮自己绣的绣帕和荷包,不好意思地说,“上回还没来得及谢谢你们呢,这些都是我自己绣的,送给你和大妮。”
不过这藏南的荷包底面,上面还绣着苍翠的竹子,这样三个荷包,确定要送给她和大妮?
二妮愣愣地看了李琼儿,待看到她通红的脸颊后,心下了然,想必是送给阿焱、大郎和二郎的,她啊就是个传东西的,不过想着女子送东西不好,才打算经她的手的吧。
这种事也不算私相授受了吧,二妮心里叨咕了句,便爽快地道了谢。
芳娘做了绿豆芝麻糕,出了奇的好吃,二妮连着吃了四五块,才不好意思地罢手。
芳娘温柔地摇摇头,给她递了一碗桂花茶,“没事没事,想吃就吃,不过这绿豆性凉,也不能多吃了,家里还有些,一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姨都给你包上!”
二妮这下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忙说道,“谢谢芳姨!”
趁着有机会,二妮就和李琼儿一道儿上街去了。
上回说的新的糕点铺子就在古方街上,“王记糕饼”几个大字就立在门前。
二妮和琼儿进去看了一圈,伙计见有人来就堆着笑招呼上了,铺子里的糕点最出名的便是鸡蛋糕了,卖得也贵,几乎是一文钱三个的价了,不过架不住和鸡蛋糕的个头小啊,一个才和二妮的手掌差不多大。
其他的糕点也和别处的差不多,什么桂花糕、糖糕、绿豆糕的都有,二妮猜测应当是开铺子的人掌握了鸡蛋加面粉的一些用法,还有两样也是鸡蛋糕,不过却是样子不一样,一种是长方形的,一种更精致一些,是三角形的。
这番查看下来,二妮便心里有数了,这铺子的大师傅掌握了基本方法,却没掌握精髓。
伙计把铺子里的糕点通通介绍了一遍,二妮也不好空着手出去,便称了一些糕点,回去也能给小伙伴们分了吃。
倒是出了门后,李琼儿便皱着眉说道,“我刚刚一直拉你,你怎么都不理我啊,这家糕饼铺子除了鸡蛋糕,其他都不行,你还买,不是浪费钱呢。”
二妮笑笑,“嘿嘿,我是看那伙计也挺不容易的,跟我哥哥差不多的年纪,要时时对着笑脸对待客人,其实他的工钱还不如这几个糕点高呢,我就是一时同情心泛滥了!”
李琼儿挽着她的手,帮着拎着油纸包,“好吧好吧,你啊,出门就是容易被骗的,这么心软小心以后被欺负,不过这些点心都比不上我娘做的,回去让我娘发面做好,明日小林子去你家的再带给你。”
二妮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了,芳姨的手艺好,也不能天天给我做啊,越好的东西越难得,若是经常吃以后嘴巴吃刁了,别的地方的我就看不上眼了!”
李琼儿好笑地捏捏她的脸。二妮瞬间就愣了,这动作明明是她经常对三郎和虎子做的呀,怎么今日换成她了……唔,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风水轮流转么!
又到了月底,二妮又去程记绣铺交了木偶和睡衣的图纸,买了丝线,又把程记银楼的花样交给了惠娘,这才和大郎牵着牛、牵着羊一道回家。
家里一下子多了三种动物,一个猪圈住着怕打起来啊,临时把耕牛牵到了村长家,因为他家要借用,干脆就放在他家了,奶牛和山羊借放在钱婶子家,钱婶子经验足,先帮着照顾几天。
家里则是在猪圈的后面,临时让林二叔建个牛圈和羊圈来。
格纸哥的话:不好意思啊,今天先改文的,更晚了,大家早点睡觉哦!以后尽量早更新,妹纸们汉纸们都早点睡觉,早睡早起身体棒棒哟!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