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个呀,我在琢磨着怎么做出竹席来,以前也见过用蒲草编草席的,这竹子比蒲草耐用啊,而且草席容易长虫,竹子却是极少有虫子的,我就想着怎么给做出来,这不想了很多天了也没啥头绪,不过你刚刚说的那编笼子的编法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些。”
蒲草便是水烛,因为上头有黄色小圆柱形的果实,倒是和蜡烛样子差不多,也称为水蜡烛,是这边天然的野生蔬菜,大多吃茎的部分,鲜嫩爽口。而蒲草则是编草鞋、草席和蒲扇的重要物件。
李大顺用竹条子变成十字形后指着上头说,“其实都差不多,跟编箩筐都大致相同,之前是我想茬了,这席子的周围不就是给围上就行了吗,呵呵,多亏二妮你今天来让叔见识这个。”
竹筐粗糙,且每个格子之间的空隙较大,这席子却是要密实的,明明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却困扰了他多时,李大顺挠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古代人的智慧不是二妮能想象的,没想到李大顺在见到草席之后就想着怎么做凉席了,倒是让她吃了一惊,她眨着眼睛笑笑说,“大顺叔,这凉席的竹片可是要很薄的,大概这样才能让人睡得舒服一些,不然香竹筐一样的一大块,可是很难受的呢!”
困扰李大顺的瓶颈消失了,他笑得更加欢实了,“对,对,就是这样,嗬,叔现在就给你编长笼子,弄好了就给你再编个竹席子。”
这地方的夏天似乎还没有凉席盛行,那么这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二妮由衷地佩服李大顺的目光长远,笑着说道,“大叔,那您可要快些了,如今已经到五月份了,再热下去就要睡草席子了,六月的时候最后能把凉席卖了。”
李大顺乐哈哈地说,“说的是呢,成,叔知道了。”
二妮回了家大拍脑袋,刚刚急急忙忙地出门去,忘了把鳝鱼给放到木桶里去了。
鳝鱼是不需要水养的,干养着就行,不过却是不知道养到晚饭时候会不会死,死掉的鳝鱼带着微毒,是不能吃的。算了,下午肯定能捕到不少,死个一条两条的,姐姐完全不怕!对,就是这么任性!
二妮便找大郎、二郎搭伙上山去了,为了遇见蛇的时候能全身而退,又把阿焱给叫上了。
钱大夫的屋子已经快到收尾的时候了,阿焱也没什么活干了,自然是满口应下了。
大妮由于要和秋儿姐一起做鞋子,便不能上山了,不过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二妮要小心、注意之类的。二妮烦并快乐着,有个温柔的姐姐真是幸事!
吃过午饭,四个人就提着竹篮背着竹筐上山了。
忘了说了,竹篓是下面小、上面开口大的,有些为了追求美观,还把背篓做成了带圆形的,而竹筐大多是方形的,竹片直接的空隙较大。还有篾箩筐,也是竹篾编制的,不过大多用于盛放谷子,因为空隙小,且制作精良,开口较大,开口大多呈正方形,不过筐身是带圆形的。而笸箩的帮很浅,也就是小蚕匾。
这黄鳝喜欢钻洞里,二妮便想着用竹筐拦住它的去路,抓到它。还有种法子便是用蚯蚓做饵,钓黄鳝。
显然这两种法子都受到了大郎几个的强烈支持,二郎拍着小胸脯保证,“挖蚯蚓的事就交给我了。”
天气渐热,走到半山腰的时候,身上已经出现微汗。
“走吧,这条路进去有许多个小水塘,咱们进去看看。”在路口,阿焱指了方向说道。
大郎点点头,阿焱常年在山上挖草药,对地形也是很熟悉的。
四人来到一个稍微水深一些的水塘前,把身上的家伙都一一放下来,走近一看,水塘里边大大小小的石头遍布水底。
大郎三个卷起裤脚就要下水了,却是什么都不同意二妮下去,大郎皱着眉头,“二妮,你就在岸上待着,娘说了不能让你下水,你在岸上,水里指不定还有蛇呢。”
一提到蛇,二妮本能地向后退了两步,看得一旁的阿焱和二郎轻笑。
二妮瞪他们:笑什么笑,没见过怕蛇的啊。
二郎在水塘里笑望二妮,贝壳般的牙齿在阳光下灿然发光,“二姐,你还是用竹篮子在岸边水草旁堵吧,说不定还有黄骨鱼呢!”
二妮嘟着嘴,腹诽着:二货,上回的溪流再小也是活水啊,这水塘里能有黄骨鱼就怪了,那东西可是比黄鳝难得多了。
那边阿焱已经翻开第一个石块,就发现了蛇鱼,二妮定眼一看,还真的是鳝鱼,首战大捷啊真是。而且这个头比大手指头还粗,一根想来就有二两多了,心里早已乐开了。
只是这东西太滑腻,撺得又快,阿焱和大郎捉了好一会儿,着实不好捉,三人忙活好一阵,还是一无所获,这徒手抓鳝鱼太难了。
二妮把竹筐递给他们,三人也不各捉各的了。二郎翻石头后,大郎和阿焱提着竹筐,一大半都没在水下。用竹筐围捕,傻啦吧唧的黄鳝真的钻进洞里就不会钻出来了。
轻松抓到了第一条,大郎接过二妮递来的另一个竹筐,把黄鳝倒进去。黄鳝在刚进去的时候,还一顿乱窜,二妮在里边扔了几片阔叶,鳝鱼咕噜咕噜钻进叶子里便安分下来。
三人的默契越来越足,二郎在前头翻石头,大郎和阿焱就在旁边围堵,熟能生巧,几趟下来,已经抓住小十条了。
这水塘已经抓得差不多了,三人又换了一个场地继续奋斗,这里的黄鳝确实很多,想来也是抓捕的人少,资源充足,便宜了二妮这个山寨古代人。
一连抓了三个水塘,不仅抓了三十多条黄鳝,还有四五条水蛇,阿焱直接甩石头上给砸晕了。
不得不说这里的泥鳅也不少,第一回见到泥鳅,因为这东西颜色青黑和黄鳝不同,大郎还以为是小黄鳝,还不想要来着,幸亏二妮阻止及时,才避免了这另一味鲜味逃脱。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能降脂降压,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美味又滋补,还易获得,价廉物美。
据说泥鳅中含有个什么来着,具有养肾生精之效,二妮狡黠一笑,说不定来年就能多个弟弟或妹妹呢,这年代不是讲究多子多福嘛!
不过这泥鳅的体液丰富,放在竹筐里,不大会儿就能冒出好多泡来,没法子,二妮只得用另一个竹筐来装。
三人已经沉浸在这种乐趣中,二妮只得喊停,“大哥,这黄鳝不要捉了,够了,多了会死的,捉些泥鳅吧,这泥鳅烘干就行!”再说一下子抓太多,破坏了生态平衡可就不美了。
大郎应了一声,三人便在水里找泥鳅了。好在这泥鳅虽然滑腻,不过胜在数量多,三人又掌握了技巧,很快就抓了二三十条。
如今虽然天气稍热了些,不过在水里待得时间长了,对人体也是没好处的,见三人没有上岸的打算,急忙说道,“这些就够了,快上来,再贪凉莫要着凉了!”
因着在水里泡了好一会儿,这脚底的皮都泡皱了,三人反应过来,赶紧上岸了。
“嘿嘿,看来今天又是一个大丰收啊!”二郎见着泥鳅和黄鳝便想着二妮晚上会做出什么美味来了,当然他想不出来,便眼巴巴地看着二妮。
二妮拍拍他的头,“回去不就知道了。”
不过难得进山一趟,加上二妮也惦记着杨梅,四人又去摘杨梅了,如今的杨梅已经成熟了,深红色、紫红色的挂在枝头。
二妮人太矮,只能找垂下来的或是低矮的攀着树枝用剪子剪,又提醒他们。
看着这一片杨梅,二妮的心思又活泛了,新鲜杨梅邻里之间分分再给张大有和李掌柜、惠娘送去一些也就不多,她还得储存一些做杨梅干和杨梅酒。
二郎看着二妮跳起来抓到树枝再抓着剪下来的样子真是头疼,忍不住说道,“二姐,你别剪了,我爬树抓就成,你这样剪不累吗?”
二妮脸一板,眼睛一瞪,眉毛一竖,双手叉腰,恶狠狠地盯着二郎,“怎么的,你是嫌我矮咯!”
哎呦,他可真没有这样的想法,二郎觉得自己好委屈啊,呜呜,他怎么敢嫌弃他二姐啊,就算有这心也是在心里默默的呀,借他十个胆子都不敢说出来啊。
“呵!”大郎和阿焱闻声一笑,大郎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二妮你歇下,我们摘就好了,对了,家里的酒可以酿了吗?”
“上回的米酒已经到时间了呀,不过大哥你回头还得帮我去买些酒罐子来,家里的酒罐子不够。”二妮知道大郎是刻意岔开话题的,也就顺着台阶下了,她本来就是嫌天气热了气氛太闷故意逗二郎的。
二妮当然也没歇下来,她沿着草丛找到了一些可食用的野菜和菌类。
只不过竹筐放着三种水生动物,竹篮子和最后一个竹筐又给放杨梅了,二妮很是庆幸自己还带着布袋子,一些不起眼的小蘑菇就在草丛里,二妮挖了很多。
大郎三个也是心狠的,看着杨梅熟了就恨不得都摘下来,直到竹筐和竹篮子都装得七七八八了,这才罢手,此时的日头已经渐渐西沉了。
三个竹筐都湿了,而且那滑腻的动物也不敢背在背上,幸亏上山的时候准备很充分,大郎拿出一根扁担,在三个竹筐上面拴了绳子挂在扁担上,他和阿焱一前一后挑着。
二妮又把杨梅平均分放在竹筐和四个竹篮里,二郎背着竹筐,大郎和阿焱一人一个竹篮,二妮再提两个,带着大丰收下山去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