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啊,呜呜,二姐,好没好啊?”下午时分,天气还热着,二妮就在院子里架了个炉子,上面放着小铁锅开始做咸菜饼了。
这做饼的家什都是二妮特意去打铁匠那里定做的,这勺子分两种,一种是类似汤勺的,不过号头要小一些,还有一种勺子是底是平的,边缘部分是齿子形状的多边形。
只见二妮先在汤盆里舀起一小勺浓疏适宜的面粉糊糊,倒在多边形勺子上,然后把咸菜倒在面粉糊糊上,又在上面加一勺面粉糊糊,放下去的时候均匀倒下,再把这勺子放在油里炸,待四五秒之后,勺子轻轻一震,面粉就能脱离勺子,掉入油中。
二妮坐在高凳上做的动作很是优雅,不过这铁锅小,一次只能放下四个咸菜饼子,放多了就要相互黏在一起了。
二郎和三郎围着二妮,一个拿着盘子,一个伸着筷子。
锅子里发出“噗噜噗噜”地油炸声,咸菜饼子四周开始冒泡。
三郎探着头看,二妮忙拦住了,“油溅身上了很痛的,快走开些,好了就能吃了。”
三郎虽然很不甘愿,还是听话地后退三步。
“兹哩兹哩”地声音让外头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一探究竟,看着二妮坐着不知道捣鼓什么,阿焱便走进来。
“你们在做什么呢?”
三郎见到他很高兴,跑上去抓着他的手就往炉子便走去,指着炉子里的饼骄傲地说道,“阿焱哥哥,二姐在做咸菜饼子哦,不过不是摊的,是炸的,你看这边上还有花边呢,是不是很好看!”
锅子里的咸菜饼子正慢慢从淡黄色发展成金黄色,阿焱一看,四个饼子“呲哩呲哩”地,把人的口水都勾出来了。
二妮正把炸好的用筷子一个个小心夹起来,便让他们先吃吃看,“二郎去拿碗和筷子,你们快尝尝。”
二郎和三郎早就忍不住了,不由得想用手抓,让二妮一巴掌给拍掉了,“不要用手,还烫呢。”
二郎这才急匆匆地往厨房里跑,三个人一人一个碗一双筷子,阿焱也不客气,轻轻咬一口,松脆甜香,面粉里还有淡淡的不知道怎么说出来的味道,里头的馅料也是让人食指大动。
二妮自己没吃,又开始捞面粉做下一锅的了,二妮提起锅子,让二郎往炉子里加些木炭,再放下去的时候里头的油好像是激活了一般,“劈哩啪啦”冒出来,二妮身上穿着倒穿衣,脸上还蒙着口罩,忙去够锅子,阿焱已经率先去提铁锅了。
二妮眼见着油崩了他一身,不好意思地说,“阿焱哥哥,你还好吧,没被烫到吧!”
阿焱抹去脸上被溅到的油星子,摆摆手说,“没事,这油都溅身上了,没弄到脸上,不烫。我回去换身衣服就成。”
二妮因为站在他身后,没见到他摸脸的样子,只见到他衣角处的油渍,忙说道,“那你快回去吧,等炸好了让二郎送去。”
阿焱笑笑,“不用了,我已经吃好了,你自己也小心些,少放些木炭,温火就好了。”
二妮也没放心上,继续炸咸菜饼了。
这咸菜饼要把面粉都炸透不是很简单,所以做起来很慢,二妮把大家伙的食量都算好了,所以用的面粉整整两汤盆,这咸菜都有整整一大盆。
所以炸起来特别慢,她这边炸好了刚好够二郎和三郎吃的,待赵氏和大妮都尝过一块,二妮自个儿还一个没吃到呢。
二郎见着二妮炸饼的样子想来挺简单的,便自告奋勇地上手了,二妮正好趁着机会尝一下。
还不说,这咸菜因为不是很咸,用来做馅料正合适,与面粉自带的淡淡甜味相融合,这饼子才真不是一般的香。
林二婶来找赵氏编端午节的手链,尝了一块咸菜饼之后就赞不绝口,“这东西二妮是想拿去卖吗?”
额,二妮只是想吃了,她不是个会虐待自己的主儿,这家里有钱了日子过得滋润了,在能力范围内她就想着犒劳自己的嘴了,还没想过这东西拿去集市上卖呢。
二妮老实回答,“没呢,就是想着换个吃法。”其实这东西太费油,这年代虽然好多人家家里种油菜,可是这东西一大半都是要上缴的,而且还有好些人家没有多余的地,就先可着麦子和稻子来了,哪里还有空地种油菜啊,所以油太费钱,这东西若是真拿出去卖了还不知道怎么能赚钱呢,倒是心似百转之间就想到得失了。
林二婶兴奋地说道,“那婶子跟你打个商量成不,回头让婶子上街上卖去,这东西可不能答应别人了。”
她其实是真眼红金花婶的,她家没个老人照应,家里两个孩子虽然还小,但是这些年也就靠林二平四处打零工、造屋子的攒下几个子儿,但是这马上就要添张嘴了,等再过两年虎子也够年龄去学堂了,还得攒着束修费和买笔墨的钱,又是一笔大开支,虽说为夫家添丁口是大好事,可是这孩子不是只要养起来就好了,还想养的好啊,看看周家这日子,当初穷得还不如她家呢,这一切都是周家人一起凭着双手挣来的,她也得想想以后的路子了。
二妮想着这又没什么技术含量,笑着答应了,“好嘞,给婶子留着,我晓得了,到时候您要去卖的时候呀,我再教您几个新的法子,这一个一个地炸怪费劲的,还费油。”
林二婶没想到二妮还有后招,不怪她一心信任二妮,这整个东丰镇,不,是整个昌吉县有几个女娃子像二妮这么聪明的,什么东西到了她手里都变成了宝贝,跟着她呀保证有肉吃,而且二妮这么说定是有法子的,当下心里就更开心了,“得嘞,那等婶子生下孩子之后,可就靠着你发家了,到时候给你买县城里最好看的绒花戴。”
“呵呵!”为什么每个人都当她是肤浅的小女子,就不能给我买最好吃的糕点呢,唔,她是个有格调的吃货啊!
这饼子好吃地紧,幸亏大家伙都是懂事的,知道二妮做的分量有限,即便是三郎和虎子,也不吵着要多吃,二妮给秋儿姐和云娘等几家都送了,这下可好,这会想法子做好吃的二妮更是深得人心了。
吃完了就得干活,这端午家的香包,大妮已经和秋儿姐、英子一起在做了,只有偷懒的二妮给冬月姑姑和杨氏画了各种动物的样子之后就逃开了活。
按她的意思,只要赚个大致的钱就行了,什么垄断市场什么的,这样会很累的,每天计较着怎么出新花样,把别人的东西给比下去,所以二妮画了图纸之后就不管了,爱咋咋地,只要卖的时候她再出把力就成了。
不过她的琐事还是缠身啊,那****用面粉裹了鸡腿、鸡翅这些微炸之后就送去了飘香楼,李掌柜本来也想过做烤鸡腿、鸡翅这些的,但是又嫌这价格太高了卖不出去,如今却是有了新想法。
原来是飘香楼的生意太好,李掌柜的老父亲见了也是双眼流泪,总算这祖上传下来的家底没给败出去,只是他的心比李掌柜要大一些,想得也多一些。
如今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在模仿飘香楼做麻辣香锅、火锅、烤肉串的,但是因为飘香楼的秘方一直不得外传,还有好些材料又买不到,所以这些小铺子也就是模仿个大概,有了口碑和顾客群的飘香楼的生意只在起初那些店铺打价格战的时候受损了一些。
但是李掌柜听取了二妮的建议,绝不降价,却是搞了一些点一个菜送一个的小手段,又是开发新的菜式,飘香楼的生意在后来不管别人开多少铺子都不曾受影响。
这回这李掌柜的父亲的意思是在县城去开一个飘香楼分号,并且把老王师傅给调过去做大厨,这飘香楼也能打开县城的市场不说,还多了赚钱的路子。
李掌柜当然是同意的,只是这回县城的飘香楼的打理还是得靠李掌柜,毕竟那大儿子真不是做生意的料,李掌柜的父亲让大儿子去县城管账,这管事方面却是李掌柜统筹。
李掌柜和大哥的关系一直不错,只是他本来生性懒散,却是有手段有头脑,之前是为了不伤兄弟和气才一直不管这飘香楼,如今既然有了更好的合作,李掌柜也乐得多赚些钱。
所以在二妮提出推出精牌的烤鸡脖、鸡爪之后,李掌柜得知二妮手底下有个小型的养鸡场,连忙答应了。
最重要的是,这县城的飘香楼里面的分成和镇上的一样,二妮只是多了一份收益,活却还是一样,所以二妮就更得好好干了。
当然,这磋商的后果便是二妮又从吴牙侩那里弄来了五十个鸡仔,张家也找了人一同打理鸡舍,毕竟这鸡多了活也多,二妮的要求又高,必须保持清洁和卫生,何况如今天气越来越热了,更是容易生病的时候,春天最容易发病的时节,二妮可是花了好多心思保证小鸡仔一只都不生病的,什么大蒜头、生姜的都不知道买了多少。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