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从泥堆里爬回来的?”
等云娘和孙景同走后,赵氏才看着泥巴似的三郎无奈地摸着脑袋。
三郎知道自己闯祸了,一个劲儿的卖萌,“娘,我不是爬回来的,我是跑回来的!”眼睛眨眨,也只有眼睛是黑白分明的了。
二妮一出屋子也吓了一跳,“你这是被揍了?”
三郎立刻不开心了,撅着嘴巴,“我很厉害的好吧,哪里会挨揍!”
赵氏掸掸他身上的泥土,也只是抠下一小点,这泥土都烙在衣服上似的,“算了,男孩子皮一些总比秀气的好,二妮带他进去洗洗吧,这么一个泥虫,小心晚上你两个哥哥都不让你进屋睡觉!”
三郎才不怕,“那我就和二姐睡!”
二妮拉着他的手,揉揉他的脑袋,“得了吧,二妮才不要你!”
三郎咧着嘴傻笑,二妮拉着他就去浴室了。
不大会儿,杨氏领着一个男人进来了,“嫂子,你在家不?”
赵氏忙从屋里迎了出去,“在呢,在呢。”
杨氏领来的那个高高瘦瘦的,和她眉宇间还有几分相像,杨氏介绍道,“嫂子,这是我娘家哥哥,你上回不是跟我说要抓两只猪仔呢,今天我娘家哥哥给送来了!”
赵氏忙说道,“哟,杨家大哥,快里面请。”
杨氏忙拦住,“不了,这小猪就在外面,嫂子,你要不看一眼,满意就留下来,不满意让我哥回去再选两头!”
大妮、大郎、二郎也忙从楼下跑下来了,杨氏听到楼梯跑动的声音,便道,“这下楼梯的声音真响。”
赵氏笑道,“那两男娃子脚步重,好似要踩塌了似的!”人却跟着往外走了。
杨氏的大哥是挑着两个猪笼来的,正好扁担上一前一后,两只小猪在猪笼里,粉色的猪皮看起来挺健康的。
赵氏也不能说出不满意的话来,“你娘家领来的我还能不清楚,不好的你也就不往我家领了,杨家大哥,男人不在家,我也扛不动,您帮着我直接给投到猪圈里去可行!”
那男人知道赵氏这是收下了,忙憨厚地笑了一下,挑起猪笼就跟着赵氏走了。
猪圈早两天就收拾好了,木栅栏也让李大庆给做好了,麻绳绑得牢牢的,因着两只猪放一起可能会打架,猪圈那屋子就挖了一个平地低两尺的坑,又在正中央做了一道墙,把分隔成两块,里头铺上了稻草,放上了石槽。
杨家大哥把猪一放进去,这猪被颠了半天,还有些蔫吧,哼哼唧唧的,小会儿功夫就起身了。
几个孩子都觉得新鲜,都来看。
猪还很小,大概也就十几二十斤左右,不过这小猪也放几个孩子萌了好一会儿。
赵氏便迎着杨氏和杨家大哥出去了,“不知道这两头什么价?”
杨家大哥说道,“四百文。”
赵氏也是问过价的,一般一只猪仔三百文左右,没想到这直接便宜了一百文,想着是看在秀春面子上没赚他们一分钱,不好意思说,“杨家大哥,我家和秀春关系好是一回事,这是买卖可不能让您亏本啊。”
杨家大哥连连摆手,“不,不亏了!”
“嫂子,我哥都愿意,你还犹豫啥啊,我娘家嫂子家里就是专门养猪的,他们还念着上回二妮子的好主意,让我大哥好赚了一笔呢,你痛快的。”
话说到这份上,赵氏再推辞也就过分了,迎着两人在东次间坐下,就从荷包里数出了一百个铜钱一捆的钱串子四串来!
毕竟是外男,杨氏领着他哥喝了口茶就走了。
等二妮帮着三郎洗完澡出来,两人也忙去看小猪了,这“哼哼哼”的东西肥头大耳的,倒真是好玩,这会儿猪圈里也不脏,几个孩子就拿了稻草给猪仔“挠痒痒”了。
****
小秦大夫跑进来,跟赵氏说道,“婶子,今天的点心做好了吗?”
赵氏这才想起来厨房灶上还蒸着包子呢,“哟,差点忘了,做好了,是韭菜鸡蛋包子,在厨房呢,走,婶子去拿!”
自从阿焱救了二妮之后,这家里人跟师徒俩的关系就更亲厚了,本来赵氏和森爹商量着是给钱还是买贵重物品感谢阿焱的,谁知钱大夫知道了一律不肯收,赵氏正愁着这人情没法还了,正好赶上师徒俩来造新屋子了,赵氏便把每天下午的点心给包了,还不让师徒俩出一分钱。
刚蒸出的包子还热腾腾的,赵氏先捡了两个递给阿焱,“你先尝尝看。”
阿焱也不客气,接过便咬了一大口,韭菜很香,鸡蛋很嫩,这包子皮又松软,阿焱边吃边点头,不大一会儿这两个已经下肚了。
赵氏再拿给他,便摇摇手不接了。赵氏拿了干净的小竹篮子,衬了一层白棉布后,就往里一个个堆包子。
阿焱把手按在篮子上,阻止了赵氏再放进去,“婶子,够了,留着二郎、三郎他们吃。”
赵氏看这一篮子也足够了,“行,那不够了你再来拿!”又找了盘子把包子装起来,想着兄妹四个中饭都没正经吃,这会儿应该也是饿了,垫肚子正好!
赵氏见他往外走,又说道,“对了,阿焱,跟你师傅说声,晚上来婶子家吃饭,今天你大庆叔去镇上了,你们师徒也省得做饭了!”
阿焱应了一声,“那谢谢婶子了,婶子家的饭菜就是香!”
话说那日阿焱从水中救了二妮的事儿在村上不说人人都知道,也传得差不多家喻户晓了,也有人私下里小声议论这周家二妮莫不是要对小秦大夫以身相许了。
当然这也是他们在家的时候无聊的想法,正经可不敢说,特别是大郎废了吴小凤一双手,平日里嚣张至极的郑大红这次连个屁都不敢放了,大家伙儿不管出于什么心理,都不敢背地里说了。毕竟这小姑娘才九岁,说这些闲话不是要和周家决裂呢。
可是才过了几天,这钱大夫师徒就来和周家做邻居了,而且大手笔地直接请了当初给周家做工的工人,砖石也捡好的买,更有甚者听说钱大夫造个好屋子是为了以后给徒弟娶媳妇的,这下大家的心思又开始活泛了。
这时候别说抓个袖子了,这周二妮在手里都让小秦大夫抱上了,看吧,这下钱大夫直接带着徒弟住过来了,难道不是来守着周家的女娃子长大么,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还有好多人见到钱大夫身家如此雄厚,都恨不得把自己家的闺女、侄女、外甥女的嫁给小秦大夫啊,虽然小秦大夫是个孤儿,可是学了钱大夫这一身的医术,以后别说在乡间看病了,就是去镇上做个坐馆大夫都成啊,更何况这钱大夫还是个深藏不露的,说不准这家财还有多少呢,钱大夫又无儿无女的,以后的家财还不都是小秦大夫的。
这一来二去的,这村上的风向就变了,嚼耳根的人渐渐就有了。
先是一妇人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说起了小秦大夫和二妮的闲言碎语,让英子听着了,若说英子最信谁,那就是二妮了,二妮又是在她面前掉的水,心里本来就愧疚,这直接就在河边把这妇人记恨上了,她经过春桃和吴小凤那些事儿也学乖了,不能硬碰硬。
回家的时候便在饭桌上和林二平夫妇两一说,林二婶对周家除了感激还有维护,一听就红了脸,林二平想起了那妇人的男人还在钱大夫家做工呢,第二天直接告诉那汉子不用来上工了,那汉子还一脸懵懂,想着自己勤快的很,也没偷懒啊。
林二平直接说了:你家婆娘又不满意东家,为了以后少生事端,你还是回家去吧,我以后也不敢用你了!
那汉子也不是个能的,在外头也不会说话,见林二平一点通融的意思都没有,老实巴交地回了家。回了家家里的老人就急了啊,周家干了这两月,挣了足足一两银子啊,这一天的日子都不用愁了,还想着在钱家再挣上一两,年底自家的屋子也好好修缮的,一问原因,汉子便说了。
家里老人就拷问上儿媳妇了,那儿媳妇其实人不坏,就是爱嚼舌根,这么一说出来,家里老人都变了脸,那婆婆直接对着儿媳妇就骂上了,这不是败坏家里日子吗,跟着林二平混得好了,以后干活还不是头个想到啊,这下好了,倒手的一两银子飞了。
那婆婆第二天一早就拎着鸡和鸡蛋带着那哭了一晚上的儿媳妇去了周家,赵氏早听林二婶把这事说了,脸色也不太好,不过也没说用不用那汉子的话。
倒是钱大夫和林二平坚持不用了,这人都会周家说七说八的了,还有什么可用的!
村长为着这些个柳烟也很生气,天知道村上多了一个学堂之后他有多高兴,和其他村的几个老头子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感觉自己脸上倍有面子,这冷不丁的有了个大夫住村上,这下心里就更开心了,见谁都笑呵呵的。
可就是有这么些人啊认不清形势,不巴结着钱大夫把关系处好了,还去说人家的闲话,你不是脑子让驴给踢了么,这下可好,连钱家和周家一起得罪了。
正在村长想着召集村上每家每户的当家人坐下好好聊聊的时候,这件事出来了,效果特别明显,那些说闲话的人一夜之间都沉默了。
特别是那些个自家男人或儿子在钱家做活的,更是不敢在外头多说一个字了,这一两银子得卖多少麦子才挣到啊,人傻了才会去得罪钱家和周家呢。
这时候的劳动力特别多,知道地里不忙的时候,大多男人都想多赚几个钱养家糊口,要是这活在镇上或邻村,因着顾不上家里可能还有些犹豫,只是如今活就在自己村上,走两步就到了,多方便啊。
早上早些起来能去河里捕了鱼卖掉,一天少说也有十几文钱赚下了,等到地里要浇水的时候,去趟地里再去帮工,哪边都不耽误,更何况,钱家不供中饭后还多给五文钱一天,这么好的活白白拱出去那不是傻子么!
倒是二妮对阿焱态度和往常一样,还是唤着“阿焱哥哥”,有了新的菜品也都惦记着,也没因为他救了她而把他当成菩萨一样供起来。
只不过二妮知道这份恩情她会一直记在心里的,等到需要她还的时候她也会毫无犹豫地。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