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漠那份“光年之外的礼物”,如同一剂温和却效力持久的舒缓剂,悄然抚平了姜窈连日积攒的焦躁与疲惫。她并未就此松懈,反而以一种更为沉静、更富韧性的状态,投入到最后阶段的冲刺中。项目组的成员们都隐约感觉到,姜总工身上那种迫人的锐气似乎内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令人心安的气定神闲。
Beta测试的日期日益临近,整个元宇宙项目中心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高速且有序地运转着。对外宣传的预热悄然启动,精心制作的预告片和概念图在官方渠道发布,再次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和期待。“足不出户,沉浸式畅游敦煌莫高窟”的概念,点燃了无数文化爱好者和科技迷的热情。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蒸蒸日上的氛围中,一股潜藏的暗流,正借着外部关注的东风,悄然回流。
这天下午,姜窈正在与秦漠及内容团队最后敲定Beta测试的体验路线脚本,院长一个电话将她叫到了办公室。
推开门,姜窈发现办公室里除了院长,还坐着一个她意想不到的人——李哲。他依旧是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笑容可掬,但眼神深处那抹精明的算计,丝毫未变。
“姜组长,好久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李哲站起身,主动伸出手,语气热情得仿佛是老友重逢。
姜窈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与他轻轻一握:“李经理,别来无恙。”
院长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容,但眉宇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李经理这次来,是代表总部,对元宇宙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察,并对后续的运营和商业化规划,做一些……深入的沟通。”
姜窈立刻明白了。元宇宙项目引发的巨大关注和潜在商业价值,显然再次惊动了北京总部,或者说,惊动了她那位不甘寂寞的叔叔。李哲此行,名为考察沟通,实则是携着更大的“势”,前来进行新一轮的施压与布局。
“姜组长带领团队取得的成就,真是令人惊叹!”李哲坐下,率先开口,满是赞誉之词,“总部方面非常重视,认为‘数字敦煌’元宇宙项目,已经完全具备了从‘技术研发’向‘市场化运营’跨越的条件。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能与研究院、与姜组长达成共识,尽快推动项目落地变现,抢占市场先机。”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姜组长,我知道你注重文化品位,担心过度商业化。但今时不同往日,项目影响力这么大,关注度这么高,如果我们不尽快拿出成熟的商业产品,岂不是浪费了这大好的局面?也会让总部质疑我们市场化能力的。”
他抛出了一份新的“合作建议书”,比之前的方案更加“完善”,也更具侵略性。除了之前提过的VR付费体验、IP授权,还增加了“虚拟物品交易”(如虚拟灯笼、虚拟香火等)、“会员等级特权”(如优先进入特窟、与专家虚拟见面等),甚至提出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共同成立商业化运营公司的构想。
“尤其是这个运营公司,”李哲重点强调,“必须由总部控股,确保战略方向和利益分配的主导权。姜组长你可以担任CTO,负责技术,运营和市场交给专业的团队来操盘,这样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姜窈静静听着,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收紧了。李哲的方案,核心目的昭然若揭——不仅要快速榨取项目的商业价值,更要彻底掌控“数字敦煌”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她和她团队的努力,变成姜世维派系资本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院长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姜窈:“小姜,你的看法呢?”
姜窈迎上李哲看似诚恳实则咄咄逼人的目光,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李经理,感谢总部和您的看重。但我们的立场没有改变。元宇宙项目首先是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创新传播工程,其次才考虑商业价值。您提出的这些运营模式,很多都与敦煌文化的严肃性和研究院的公益性定位相悖,尤其是虚拟物品交易和引入外部资本控股,我们无法接受。”
李哲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姜组长,做事不能太理想化。没有强大的资本推动和专业的市场运营,再好的项目也可能昙花一现。总部投入了这么多资源,总要看到回报吧?”
“回报有很多种形式,李经理。”姜窈寸步不让,“提升敦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标准建立,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些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至于商业回报,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原则,有序、有度、有品地开展,收益反哺保护与研究。”
“那点反哺,够干什么?”李哲语气带上了几分讥诮,“姜组长,你别忘了,你这个项目总负责人的位置,以及所有的资源投入,最终都需要总部的认可和支持。如果项目迟迟不能证明其巨大的商业潜力,恐怕……下次董事会,我就很难再为你说话了。”
又是这一套。威逼利诱,毫无新意,却依旧有效。姜窈感到一阵深深的厌烦,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力。她可以应对技术的难题,可以协调内部的纷争,却难以摆脱这种来自体系高层的、以资源和权力为武器的掣肘。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秦漠拿着一份文件站在门口,神色平静:“院长,您要的关于北朝洞窟彩塑数字复原的伦理审查报告,我整理好了。”他的目光扫过室内的三人,在姜窈脸上停留了一瞬,仿佛洞悉了一切。
“哦,好,秦工你来得正好。”院长似乎找到了打破僵局的机会,“我们正在讨论元宇宙项目后续运营的事情,你也听听。”
秦漠走进来,将报告递给院长,然后自然地站在了姜窈身边的位置,如同一种无声的支撑。
李哲看到秦漠,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又堆起笑容:“秦老师也在,太好了。您作为文化方面的权威,更应该明白,让敦煌文化借助商业的力量走出去,惠及更多人,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秦漠看向李哲,目光沉静如水:“李经理,文化的传播,需要的是尊重和正确的打开方式,而不是被资本裹挟,扭曲变形。我们做的,是搭建一座通往千年文明的桥梁,而不是开一家兜售文化快消品的店铺。如果为了所谓的市场和数据,丢了敦煌的魂,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他的话,清晰、坚定,带着学术的严谨和不容置疑的道德高度,瞬间将李哲那套商业逻辑衬托得格外苍白功利。
李哲的脸色终于沉了下来。他知道,有秦漠站在姜窈身边,他今天很难达到目的了。
会谈最终不欢而散。李哲带着明显的不悦离开,表示会将研究院和项目组的态度“如实”向总部汇报。
办公室里只剩下院长、姜窈和秦漠三人。
院长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这个李哲,来者不善啊。总部那边,压力恐怕不会小。”
姜窈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秦漠看着她微蹙的眉头,低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把Beta测试做好,拿出无可挑剔的成果,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
姜窈抬起头,对上他沉静而坚定的目光,心中那丝无力感悄然消散。是的,恐慌和焦虑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必须用更出色的成绩,来捍卫自己的理念和阵地。
“院长,秦工说得对。”姜窈重新挺直了脊背,眼神恢复了锐利,“我们会确保Beta测试万无一失。至于总部那边……我相信,事实胜于雄辩。”
院长看着眼前这对并肩而立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点了点头:“好!院里会全力支持你们。放手去做吧!”
走出院长办公室,已是傍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也给冰冷的戈壁滩镀上了一层柔光。
“谢谢。”走在回项目中心的路上,姜窈轻声对身边的秦漠说。
秦漠目视前方,语气平淡:“我只是说了该说的话。”
姜窈没有再说什么。有些感激,无需宣之于口。她只是觉得,在这条看似孤军奋战的路上,能有一个人如此坚定地与自己同行,真好。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此刻,沐浴在夕照余晖中的他们,步伐坚定,仿佛任何暗流,都无法阻挡他们奔向既定的目标。Beta测试的晨光,就在前方。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