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君封地这个最大的“钉子户”被扶苏以柔克刚地拔除,如同为淤塞的河道清除了最顽固的礁石,天工苑这台庞大的工程机器终于得以全速开动起来。勘测队根据最终确定的线路,开始进行更精细的测量和打桩标界;鲁午带领的工程署则依据勘测数据,日夜不停地计算着土方量、绘制着详细的施工图纸;墨非改进的几种新式勘测工具和简易水平仪也投入了使用,效率提升了不少。
然而,就在赢昊以为最大的难关已经过去,准备大展拳脚之时,一个更为基础和棘手的问题,如同潜藏的冰山,猛然浮出水面——物资供应,尤其是水泥的供应,跟不上了。
这一日,少府令章邯亲自来到了天工苑设在咸阳城外的临时工程指挥部。这里原是皇家的一处旧苑囿,如今被赢昊征用,搭建起了连绵的工棚,堆放着初步集结的物料,人来人往,俨然一座新兴的集镇。
章邯的脸色不太好看,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焦虑。他屏退左右,与赢昊单独在指挥部那间简陋的木屋内交谈。
“昊公子,”章邯开门见山,声音有些沙哑,“下官此来,是向公子告急的。”
赢昊心中咯噔一下,放下手中正在核算的物料清单:“章少府请讲,何事如此紧急?”
“水泥!”章邯吐出两个字,语气沉重,“公子规划的第一期工程,自咸阳至云阳段,全长约两百里。按鲁大匠核算的用量,仅是铺设路基和路面所需的水泥,便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不包括沿途桥梁、涵洞以及必要驿站的建设所需。”
他拿出一卷简牍,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数字:“目前,少府名下及协同供货的各大窑场,开足马力,日夜烧制,日产水泥也不过百石(秦制,一石约合现代30公斤)左右。而工程初期,每日消耗预计便需五十石,随着工程全面铺开,耗量还将倍增!这还仅仅是水泥一项!”
章邯指着窗外远处堆积如山的青石、木材:“石料、木料、麻绳、铁器……哪一样不是海量需求?运输这些物料的牛马、车辆、民夫,更是将关中各地的运力几乎抽调一空!渭水河道上的船只,如今十有七八都在为公子这项工程运送物料!即便如此,运抵工地的速度,仍旧远远跟不上消耗!”
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难色:“公子,非是下官不尽心,实是……实是这‘新型驰道’所需物料之巨,远超以往任何工程!少府仓储几乎见底,各郡县征调也已接近极限。照此下去,不出半月,工地上便要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了!”
赢昊听着章邯的汇报,看着简牍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之前光顾着攻克技术难题和协调人际关系,却严重低估了在这个完全依靠人力和原始生产力的时代,进行如此大规模基建对物资供应链造成的恐怖压力。
OS:“卧槽!光想着怎么把路修好,忘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日产百石,日耗五十石还只是开始?这库存和产能,连一个月都撑不住?供应链要断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前方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无数民夫和工匠因为缺少水泥而被迫停工,刚刚开挖的路基在风吹雨打下重新变得泥泞,整个工程陷入停滞的可怕场景。那不仅仅是延误工期,更是对士气的致命打击,也会让那些原本就对他和这项工程持怀疑态度的人,找到攻讦的借口。
“章少府,少府名下,可否再增设窑场?或提高现有窑场的产量?”赢昊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章邯苦笑摇头:“公子,增设窑场非一日之功,选址、建窑、培训工匠,至少需数月。提高产量……各窑已是满负荷运转,工匠疲惫,燃料(木柴、煤炭)供应也紧张,再强行提升,恐生事故,且质量难以保证。”
屋内陷入一片沉寂。窗外,民夫号子声、牛马嘶鸣声、车辆辚辚声不绝于耳,更反衬出屋内的凝重。
赢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抱怨和恐慌都无济于事,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工程进度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标注着物料囤积点和运输路线的符号。
“章少府,目前物料运输,主要依赖渭河水运和官道陆运,对吧?”赢昊问道。
“正是。”
“陆路运输,牛马大车速度慢,载重有限,且对道路损耗大。可否尝试改进车辆?比如,增加车轮数量,或者制作更大载重的四轮车辆?”赢昊提出设想。
章邯沉吟道:“四轮车辆转向不便,且对道路要求更高。改进车辆非短期能见成效。”
“那水运呢?”赢昊追问,“可否增加船只?或者改进码头装卸效率?”
“船只打造亦需时日。码头装卸……已是人挑肩扛,效率低下,却也难有速成之法。”章邯再次摇头。
赢昊深吸一口气,知道在运输工具上短时间内难以有革命性突破。那么,只能在生产效率和资源调配上下功夫了。
“章少府,水泥生产这边,天工苑会立刻介入!”赢昊斩钉截铁道,“鲁午他们对水泥烧制工艺最熟,我让他们派出技术骨干,分赴各主要窑场,指导改进窑炉结构,优化燃料配比,看看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将日产量再提升一两成!”
“另外,”赢昊目光闪烁,“我们不能只指望少府一家。可否以朝廷名义,鼓励关中富商大贾,投资兴建私营水泥窑场?朝廷可以承诺优先采购,并给予一定的税赋优惠?以此调动民间力量,扩大产能!”
章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利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工程,这想法颇为大胆,但并非不可行。他仔细思量片刻,点头道:“此法……或可一试。下官可草拟章程,禀明陛下与丞相。”
“好!”赢昊精神稍振,“还有,物料调配需要更精细的计划。我们不能让物料堆积在咸阳,再慢慢往前线运。应该在沿途关键节点,比如泾水、洛水与驰道交汇处,设立中转仓库,根据工程进度,直接将物料运抵最近的中转库,减少二次搬运,提高效率!”
他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快速标注了几个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可以优先设立!”
章邯看着赢昊迅速做出的应对,心中暗暗称奇。这位昊公子,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非但没有慌乱,反而思路清晰地提出了好几条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虽然其中一些见效需要时间,但至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人看到了希望。
“公子思虑周详,下官佩服。”章邯的语气恭敬了许多,“下官回去后,立刻着手安排技术指导、筹划招商以及设立中转仓库之事。同时,也会再尽力从其他非紧急工程中,挤调一部分运力支援此地。”
“有劳章少府了!”赢昊郑重拱手,“此路能否修成,后勤保障乃是命脉!你我必须同心协力,共渡此关!”
送走章邯,赢昊独自站在指挥部外,望着远处如同蚂蚁般忙碌的民夫和蜿蜒如同长龙般的运输队伍,心情依旧沉重。
他知道,刚才提出的那些措施,或许能缓解一时的危机,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大秦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支撑如此庞大的集中式基建,实在太吃力了。
“供应链跟不上!光靠行政命令和人海战术,效率太低下了。”赢昊喃喃自语,内心OS汹涌,“必须搞技术革新!水泥窑要改进,运输工具要改进,甚至……管理方式也要改进!流水线?标准化?对!天工苑内部可以先搞起来,形成范本,再推广到合作的窑场和工坊!”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向鲁午和墨非所在的工棚。
“鲁师傅,墨非!先把手头的事放一放,我们有更紧急的任务了!”
帝国的车轮无比沉重,拉动它前进,不仅需要方向,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而赢昊此刻面临的,正是这动力核心——物资供应链的严峻考验。一场围绕生产效率与物流体系的革新,迫在眉睫。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