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三十五章 清凉境界

烟火岁月 最新章节 第三十五章 清凉境界 http://www.ifzzw.com/380/380852/
  
  
    林家庄西南有座青山洞,是个天然的大岩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在洞里塑了佛道神像,渐渐成了些规模。

    林秋水小时候常听人说起青山洞,却一直没去过。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得机会去了一趟。那地方偏僻得很,路也不好走,真正是荒野中的荒野,深山中的深山。

    说得准确些,青山洞是在一片山崖下凹进去的山体,既能遮风避雨,也能供奉神佛。山崖顶上长着典型的太行崖柏,年年岁岁在那里生生不息。那些年太行崖柏值钱,不少人铤而走险来砍伐,把这里折腾得枝残根断、一片狼藉。几百年的老崖柏就这么毁了,人们为了钱,什么道德规矩都不讲了。而且就是在神佛的头顶上,明目张胆搞破坏。看到这种利欲熏心的行为,想必佛也无奈,神也难管。叫人看了,心里疼得直流血,却又无可奈何。

    集体生产那会儿,村里的放羊倌嫌来回跑太麻烦,索性就住在这洞里,既能遮风避雨,又能安心休息。羊倌多是光棍汉,回村也是一个人,没什么牵挂。这里离村远,水草丰美,环境也好,野果飘香,山花烂漫,住在其中倒也快活自在。

    林秋水唯一一次去青山洞,是跟家人一起去的,一行七八个人。走到半路,碰见一个中年妇女,脸上惊魂未定,脚步踉踉跄跄。她看见林秋水他们,惊恐地说:“你们是去青山洞吗?我前两天去拜佛,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在山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来的路,两天没吃没喝,还听见好多鬼哭狼嚎的声音。我劝你们别去了。”说完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表情很是怪异。林秋水他们这一行人大多是青壮年,没人把她的话当回事,反倒觉得她有些好笑。

    走着走着,他们就离开大路开始爬坡。小路是被人踩出来的,两边长满了蒺藜圪针,他们用手中的镰刀,一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才到了青山洞。这里果然别有洞天,大门口的石圈门虽然沧桑破落,却依然巍然屹立,独自傲然。

    里面是一片宽阔的场地,长长的山崖下,是十几个人工修建的小庙。这些小庙大多只有隔墙,很少有大门的,一眼就能看见里面塑的佛祖菩萨和神仙像。当然,主殿除外。主殿规模最大,供奉着佛祖、菩萨,还有玉帝、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等。从供奉的供品和香火看,还是有人常来照管的,或者是香客隔三岔五会来上香。供品中有饼干、蛋糕、水果,也有馒头、猪羊模样的面点,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让照看这里的人、或者路过的人、迷路的人有东西可吃,能救个急。石崖前的院子里还有一口井,井里储存着雨水,打水的工具就放在旁边一个小庙里。所以说很有人情味,很有生活气息。

    石崖顶上的崖柏,奇形怪状,突兀错落,有的如蛟龙探海,有的如猛虎出山,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弯如弓曲线。让人仰望之余,无不赞叹生命力的顽强,从石缝中发迹,在悬崖间成长,经风雨而挺立,历酷暑而不屈。这种精神,这种风采,真让林秋水钦佩不已,感慨万千。

    沿路返回时,他们采摘野果,折取山花,听蛐蛐鸣叫,看飞鸟掠过,一路欢声笑语,倒也不觉得累。偶尔有人提起来时那个妇女说的迷路的事,大家更是笑成一片,她该有多迷糊、多害怕,才会在山里迷路啊!

    村庄东头最为开阔,南北两山像两扇门,慢慢敞开,留出一条通道。按八卦说法,东南是巽卦,主风,象征顺畅和好消息,村里娶媳妇的仪仗队都从这儿进村,图个吉祥。明代万历年间,林家先祖在这儿建了清凉阁,是村子的标志建筑。原计划盖九层,盖到三层时建造者去世了,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林家庄的标志性建筑,非清凉阁莫属。林秋水曾写过一篇《清凉阁记》,里头是这样描写的:

    “清凉阁,位于林家庄南北山脉的隘口处。山势雄厚,庙宇古朴。南北两山由西向东绵延而至,在村口几乎相交;阁楼居于两山之间,为村庄东门之要塞屏障。南面有龙泉喷涌,甘甜滋味引无数香客争相趋附;此地藏风聚气,卧龙栖凤,好一派升腾之大气象。

    清凉阁,高三层,巨石垒筑。来此之人,莫不赞其乡村之瑰宝,山野之奇葩;莫不叹其布局之奇妙、气象之厚重。

    清凉阁之奇妙,在其建筑。巨石阁楼相传为明代先人独力建造。此阁不筑地基,直接起于石坡之上,巨石干垒而成。所谓一块石,一面墙。自然与人力浑然一体,虽无基础,却牢固无比,五百年不曾动摇。

    奇哉此阁,巧思异想,胆大心细;妙哉此阁,顺依地势,取法自然。

    清凉阁的厚重,在其结构。底层为巨石拱门,供人行走;侧壁和拱顶雕刻有图像诗文,古朴拙实,苍劲凿深,供人瞻仰。

    二层东面三皇庙,供奉尧舜禹,崇尚圣贤,期盼清明;南面三义堂,供奉刘关张,敬重英豪,呼唤忠义;西面观音祠,供奉观音菩萨,信仰佛法,保佑平安;北面阎王殿,供奉阎罗王,警惕地狱,惩罚邪恶;

    三层供奉玉皇大帝,仰望天堂,向往仙境,追求富足,渴望自由。

    清凉阁,规模虽不大,但是集天、道、佛、儒、圣、人于一阁,又各安其分、各显其能。阁楼的构造,一层以“人”为核心;二层以“神”为宗旨;三层以“天”为象征,昭示着“天润泽,神保佑,人努力”的含义和期望。

    厚哉此阁,精英荟萃,兼收并蓄;大哉此阁,道德化育,宗教自信。

    清凉阁的供奉,集天下信仰于一体,说明了立世之道,要旨在于自信、包容。清凉阁的巨石,显示着人的一生,犹如一块石头,敲打磨练得越多,就越成材,任你锤击,我犹自信;刀刻斧凿的越久,就越成器,任你雕琢,我自包容。

    清凉阁的风景,在于其秀美。站在楼阁,远眺群峰,只见山势巍峨,陡峭险峻,崖高谷深,飞瀑直贯,清凉之感,扑面而来;登临山顶,俯瞰全景,只见山川锦绣,松环柏绕,桥殿飞虹,炊烟入云,村庄之美,尽收眼底。

    清凉阁之秀,秀在天然。劈断的悬崖,岩石突兀嶙峋,峭壁高耸直立;幽静的山谷,溪水顺流山涧,百鸟随风歌唱;忠诚的古柏,身姿虽呈百态,枝头皆望阁楼;奇特的黄栌,虽然出身贫瘠,却也根深叶茂;山岳之秀,尽揽其中;山村之奇,皆入画里。

    清凉阁之美,美在人力。古朴的楼殿,白云飘移楼阁,旭日光照灿烂;蜿蜒的阶梯,两侧悬崖危立,一线天隙通过;壮观的寺庙,巧妙跨壁飞檐,神奇勾栏斗拱;人力之美,精彩缤纷;思想之能,叹为观止。

    站在清凉阁,四处远眺,只见:山下的小河沟,静谧平顺,宽阔浅流,不急不缓,不惊不扰;河岸的小村庄,石屋错落,炊烟袅袅,欲走还留,欲静还闹;对面的大山上,草碧树茂,风轻影摇,且歌且舞,且思且说;弯曲的道路中,车流点缀,音稀声弱,若隐若现,若光若梭。

    据村民说,自从修建了清凉阁,这里就风调雨顺,人们祥和安宁。都说是巨龙显灵,安镇一方、保佑众生呢。

    从北山到清凉阁,再从清凉阁到南山,走出一个漂亮的“v”字型,它饱含着胜利的寓意,象征着光明的未来。

    同样的景观,出发点不同,心境自然也大不相同。

    从下向上爬,则有努力进取,期待未来,攻难克险,实现目标的奋斗之感。就像人的成长经历,从小到大,正序展开。步步都反映出“期盼未来”和“努力奋斗”的心境。

    从上向下看,则有全局尽握,经脉在胸,游刃有余,复盘回味的总结之意。就像人的历程回顾,由老及少,倒序进行。幕幕都体现出“曾经沧海”和“渡劫修炼”的意味。

    是啊!山水如此,世界如此,时空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啊!”

    村里的大戏台,顶上写着四个红色大字:群芳争艳。这四个字,把戏曲舞台的主题概括得明明白白。

    林秋水后来回村,每次路过戏台,看到这四个字,心里就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心想:不光戏曲舞台是群芳争艳,日常生活中各色人等、各种故事,又何尝不是群芳争艳呢!这四个字,真是传神又贴切!

    大戏台这块地,原来是学校的操场和林秋水所在十一小队的土地。每次走到这里,从前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他眼前。

    林秋水的小学体育老师,是大队书记林明锁的儿子林国才。在林明锁的关照下,国才来到学校教书。一开始教自然常识课。国才上课从来不讲解,光是念课文就算完事。可他认字也不多,常常念着念着就卡住了,因为遇到生字了。

    不过,这难不倒国才。因为他父亲和林秋水父亲是铁哥们,两家走得很近,林秋水常去他家玩。所以国才知道林秋水从小就爱读参考消息,认字多。这样国才就有了主意,每次遇到生字难字,就突然停止读课文,大喝一声,把林秋水叫起来,说:“你干什么呢?为什么上课捣乱?接着往下念!”

    起初林秋水还有些发蒙,自己上课虽然有时爱交头接耳,但那也只是偶尔,不可能整堂课都在捣乱。有时候明明林秋水在认真看书,国才却突然把他喊起来,训斥两句,让林秋水接着读课文。等林秋水把生字念完,国才就会说:“停!坐下吧。”然后自己接着念。时间一长,全班同学都发现了这个秘密,每当国才遇到生字打磕巴时,全班学生就会齐刷刷看向林秋水。当国才点名喊林秋水时,大家就会爆发出哄堂大笑。后来不知怎么的,校长和老师们都知道了这个笑话,为避免尴尬,就把国才调去当体育老师了。

    国才当体育老师后,对林秋水态度很不好。林秋水私下猜想,国才可能是怀疑自己向其他老师告了状。实际上林秋水很冤枉,他从没跟任何老师反映过。或者是因为这个读课文的故事,让国才当不成自然常识老师,所以国才把怨气撒在林秋水身上。

    一次在操场上体育课,大家正在站队列。国才走到林秋水面前,不由分说踢了他一脚,说:“看你站的是个啥!”林秋水毫无防备,身体一歪就摔倒了。正好这时,十一小队的一个社员从这儿路过,看见这情形就大声说:“国才,你怎么欺负人!”

    国才扭头喊道:“我没有欺负他,他站得不对!”

    社员说:“站得不对,你可以教他,为什么要踢人!”

    国才又回道:“我没有踢人。”

    这时好几个同学也喊道:“他踢人了,踢人了!”

    这下搞的国才十分狼狈,体育课也教不下去了,气恼地大喊一声“下课!解散!”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其实国才和林秋水两家走动很近,他们两个本该成为朋友的。可是因为国才不爱学习,加上他父亲给他找的工作不太适合他,才会造成这种尴尬局面。说到底,这也不能全怪他。

    国才的父亲林明锁是林家庄的大队书记,和林秋水的父亲林承贤关系极好,经常来他家来找父亲聊天。一天傍晚,林秋水和母亲正在院子里待着,父亲还没有下班回来。林明锁一进院子就喊林秋水父亲的名字,林秋水的母亲樊玉珍说还没有下班。但林明锁不管不顾,就自己进屋去了。只听见他在屋里喊:“酒呢,拿酒来,酒呢,我要喝酒。”

    林秋水的母亲在院子里说没有酒了。他不信,到处找。

    林秋水回屋拿东西,看见他在抽屉、柜子、柜子底下,到处寻找。只见他从柜子底下,拿出一个杜康酒瓶,眉开眼笑地说:“还说没有酒,这不是酒是什么?想骗我?没门!”

    樊玉珍刚进屋,看见林明锁打开酒瓶就要喝,她急忙说:“那不是酒,是汽油。”

    明锁哈哈大笑:“你还骗我,这瓶子上写着字呢。”话音未落,拿着酒瓶,对着瓶口,就连着抢喝了几大口。顷刻之间,酒瓶中的液体下去了近一半。

    突然,他踉跄地跑到院子外,吐了起来,一边拍打胸脯,一边弯腰呕吐,其神态表情十分痛苦。

    樊玉珍说:“告诉你是汽油,你还不信,看看,真是汽油吧。”

    过了老半天,明锁才站起腰来,满脸的泪珠和鼻涕,眼睛充血,咳嗽不止,断断续续说道:“真是汽油啊!我以为你藏起来,舍不得让我喝呢。”

    这时候,林承贤下班回来了,看见这个景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听明白了,拍着林明锁的背说:“这汽油你也敢喝啊?你也不闻闻味是不是酒啊?几天没喝酒,馋成这样啦。”

    一边说着,一边掏钱让林秋水去商店买一瓶杜康酒。这个场景,太富有戏剧性了!这一幕,让林秋水多年来一直记忆犹新,就像高清回放一样,鲜活而又清晰。也让他小小的年纪,产生了对酒的好奇,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人们如此地痴迷啊!

    后来国才在太平市啤酒厂打工期间,在市里、村里又和林秋水见过几次。他们当然十分友好,又开玩笑又叙旧,小时候的事早就抛在脑后了,谁也没有记恨谁,友情又回到了他们身边。

    还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戏台还没盖,林秋水他们几个小孩站在地边玩。突然一个小孩对大家说:“昨天晚上,我看到我爹钻到了我妈的被窝,压到了她的身上。你们说,这算不算搞流氓?”

    有几个小孩气愤地说:“这就是搞流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妈应该反抗才对。”

    也有一个小孩说:“好像两口子搂抱不算耍流氓。”

    这位同学的爸妈,林秋水都很熟悉,林秋水很无知地说道:“这就是耍流氓!凭什么你爸要欺负你妈呀!人家又要下地干活,又要做饭的。”

    有人说应该向老师报告,有人说以后见了他爸,我们都不要理他。

    正在小孩们热烈讨伐同学父亲的所作所为时,一个过路人略带调侃的话,让他们转移了攻击方向。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三眼观天下的小说烟火岁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烟火岁月最新章节烟火岁月全文阅读烟火岁月5200烟火岁月无弹窗烟火岁月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三眼观天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