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0日,上午。
春日的阳光透过中影集团大楼略带岁月痕迹的窗棂,在韩三坪宽大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办公室会客区。
王盛坐在韩三坪对面的沙发上,身前的茶几上摊开着一份厚厚的、装帧精美的项目计划书,封面上是手写体的《博物馆奇妙夜》五个大字,旁边还摞着一迭剧本复印件。
他没有急于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韩三坪一页页仔细翻阅着项目书,时而眉头微蹙,时而指尖在某项预算数字上稍作停留。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喧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韩三坪看得非常仔细,从项目概述、核心创意、剧情梗概,到详细到令人咋舌的预算分解、特效方案、制作团队构成,乃至风险控制和市场预期。
他的表情始终严肃,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
终于,他合上了项目计划书的最后一页。
韩三坪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质座椅里,抬手揉了揉眉心,然后看向王盛,嘴角牵动了一下,似乎想笑,又没完全笑出来,最终化作一句意味深长的感叹:
“野心不小啊,盛子。”
王盛闻言,脸上露出一丝预料之中的淡然笑容,他身体前倾,拿起茶杯呷了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老师,既然决定要跟张导那边可能搞的《英雄》那样的大片对垒,甚至想压一头,就不能小家子气了。
场面、创意、技术,都得往顶了做。咱们现在,有这个机会,也有这个底气。”
他放下茶杯,手指在项目书上点了点:“咱们这几年,从婚庆电影起家,到电视电影联盟,再到组建‘中影盛世’院线,制片、发行、放映,不敢说铁板一块,至少实现了内部闭环。相当于是练了几年内功,算是小成了。”
他顿了顿:“也就是说,就算退一万步,这部片子只靠国内市场,以咱们现在的渠道控制和观众基础,也赔不起,至少能收回大部分成本,搏一个名声。
但如果……算上成龙老师的全球号召力,能打开北美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呢?”
王盛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憧憬:“那赚回来的,可就不仅仅是票房分成了。那会是实打实的美刀,是能在国际上挺直腰杆的文化影响力,更是咱们下一步发展急需的资本弹药!”
他看向韩三坪,眼神灼灼:“老师,您想想,有了这笔钱,咱们之前聊过的,捣腾一个真正现代化的数字电影拍摄、制作基地,还只是空想吗?”
提到“数字电影基地”,韩三坪的神色动了动,显然被触动了心思。
王盛知道火候到了,便顺着这个话题深入下去:
“这不是我异想天开。老师,您肯定比我更清楚。电影技术的未来,必然是数字化的。从拍摄期的数字摄影机,到后期的非线性编辑、CG特效,再到放映端的数字影厅……这是大势所趋。”
他结合着自己前世的知识和当下能接触到的信息分析道:“好莱坞那边,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还有《星球大战前传》系列,已经展示了数字技术的威力。咱们国内呢?上影厂那边好像已经在筹备搞数字技术中心了,但规模和前瞻性都还不够。”
“如果我们能抢先一步,投入重金,建立一个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特效研发、甚至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数字电影基地,那意义就太大了。”
王盛的声音带着一种战略家的清晰,“首先,它能极大降低高质量影片的制作成本和周期,像《博物馆奇妙夜》这种依赖大量特效的电影,以后就不用把大把的钱和主动权交给海外团队了。
其次,它能成为吸引国内外项目来华制作的磁石,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最后,这也是为未来全面铺开的数字影厅储备内容和技术,掌握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韩三坪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何尝不知道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只是……
“盛子,你说的这些,国家层面不是看不到。”韩三坪叹了口气,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现实的沉重,“广电总局的《电影科技‘十五’发展规划》里,也提到了要推进电影数字化。但是,没钱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车流:“国家现在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科技研发……哪一样不是吞金兽?
电影产业,说到底在很多人眼里还是‘文化娱乐’,优先级排不到最前面。指望财政拿出大笔资金投入数字电影基地、数字影厅这种前瞻性项目,难啊。”
他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着王盛:“要不然,你以为我这把年纪,凭什么能像坐火箭一样,这么快在中影集团内部拿到实实在在推动行业改革的权力?
还不是因为上面看到了咱们这几年来,没怎么靠国家输血,自己愣是闯出了一条路子,证明了市场化改革能成功,能赚钱,能盘活资源!”
韩三坪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和自嘲。
他的快速晋升,固然有其个人能力和人脉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纪之交中国电影产业在面临入世冲击、市场低迷困境下的自救图存。
以北影厂联盟和盛影传媒为代表的改革实践,通过《家和万事兴》等电视电影打开市场,通过“中影盛世院线”重塑渠道,证明了即使在国有体制内,引入市场化机制、拥抱民营资本,也能焕发活力,甚至创造巨额效益。
这套成功经验,恰好契合了高层希望在不增加过多财政负担的前提下,推动电影产业改革的思路。
韩三坪,作为这套模式的核心推动者之一,自然被赋予了更大的权柄,成为执行改革政策的“尖兵”。
这权力,是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所以,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韩三坪走回座位,重重坐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老祖宗的话,到现在也不过时。”
话题重新回到了《博物馆奇妙夜》的项目上。
“说说吧,这个大家伙,你打算怎么搞?”韩三坪指了指那份厚重的项目书,“融资,是关键。”
王盛早有准备,直接问道:“老师,中影这边,北影制片公司,能出多少?”
韩三坪没有立刻回答,显然在心里快速盘算着。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道:
“北影制片公司这几年,跟着你的项目,确实赚了不少。
但你要知道,集团有集团的规矩,部分利润要上交,统一分配,这也是我能得到集团内部其他派系支持,顺利推行改革的原因之一,利益要共享嘛。
剩下留存在北影的利润,大部分也投入到了北影制片基地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了。毕竟,咱们的‘内功’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
他停顿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数字:“我能动用的,最多……五千万。这已经是极限了,还得上会讨论。”
王盛点点头,对这个数字并不意外。
国企的运作模式有其固有的程序和限制,韩三坪能挤出五千万,已经显示了极大的支持和魄力。
“五千万……”王盛沉吟着,“是个重要的基石。”
韩三坪看着他,继续说道:“除了这五千万,我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
比如,拿着你这个‘弘扬中华文明’的题材和创意,去游说一下其他几家跟文化口关系近的国企,看看能不能拉点投资。
另外,广电那边或者宣传部,对于一些重点的、有文化输出潜力的项目,偶尔会有一些专项补助或者政策扶持,虽然额度不会太大,但也是个补充。我可以去试试争取一下。”
王盛明白,这就是韩三坪作为体制内掌舵人的价值和能量所在,他能撬动一些王盛作为民营公司难以直接触碰的资源。
“那就辛苦老师先帮忙问问,探探路。”王盛从善如流,“至于最终的投资比例和具体方案……”
他顿了顿:“等下个月,成龙老师拍完《尖峰时刻2》就会来京城,我们约好了详谈。
到时候,听听他的具体意向,他对项目的看法,还有他那边能带来的资源,包括可能的海外投资或分账条件。
等他那边的底牌亮清楚了,咱们再最终敲定融资结构,落实各方的出资,这样更稳妥。”
韩三坪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嗯,稳妥点好。成龙毕竟是国际巨星,他的加入方式和条件,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和风险结构。等他来了,面对面谈清楚,再最终拍板不迟。”
两人又就项目的一些其他细节,比如与好莱坞特效团队(如工业光魔)的接洽进度、国内各电影厂技术力量的协调等交换了意见。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在这番关乎数亿投资、牵动未来产业格局的深入交谈中流逝。
窗外的阳光愈发炽烈,预示着春日的暖意正逐渐驱散最后的寒意。
王盛起身告辞时,韩三坪亲自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凝重:
“盛子,放手去干!这是个硬仗,但也是值得打的一仗。国内这块,我给你兜着底。咱们一起,看看能不能真把这‘博物馆’,给折腾出个名堂来!”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