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升高,将近午时,范小胖才在王盛坐在客厅沙发上翻阅文件的细碎声响中悠悠转醒。
卧室里窗帘依旧紧闭,只有门缝底下透进来的一线光,暗示着外界的天光早已大亮。
她慵懒地在柔软的被褥间伸展了一下酸软的身体,想起昨夜的窒息,脸上不禁飞起两抹红霞,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向上弯起。
她趿拉着拖鞋走出卧室,看到王盛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偶尔敲击几下,神情专注。
阳光透过拉开的半边窗帘,在他侧脸上投下清晰的光影。
“醒啦?”王盛头也没抬,听到动静便知道是她,“洗漱一下,出去吃饭。”
他的声音平静如常,仿佛昨夜种种只是寻常一日。
“嗯。”范小胖应了一声,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她走到他身后,双臂自然地环住他的脖颈,下巴搁在他肩膀上,看向屏幕,“在看什么?”
“《囧途》的项目大纲。”王盛随口答了一句,感觉到她温热的呼吸喷在耳侧,顿了顿,补充道,“快去吧,饿了。”
范小胖这才心满意足地直起身,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走进了洗手间。
半个多小时后,两人出现在公寓附近一家颇具格调的私房菜馆。
春节期间,许多店铺歇业,这家是少数还在营业且品质有保障的。
店内人不多,环境清幽,正合王盛心意。
简单点了几个菜,安静地吃完。
结账时,范小胖看着窗外熙攘的街道,突然提议:“哥哥,今天《左邻右舍》上映了,我们去看电影吧?反正下午也没事。”
“行。”
“太好啦!”
范小胖立刻笑逐颜开,戴上墨镜和口罩,全副武装起来。
两人上了车,司机径直将车开往位于东三环核心商圈的“中影盛世影城-国贸店”。
不过十几分钟车程,抵达目的地时,饶是王盛有所预料,也被眼前的人潮微微惊了一下。
影城所在的购物中心张灯结彩,洋溢着浓郁的春节气氛。
而通往影城楼层的直达电梯和扶梯口,都排着不短的队伍。
大多是携家带口,或是成双成对的情侣,人人脸上都带着节日的轻松与期待。
“这么多人……”范小胖压低声音,挽住了王盛的手臂,下意识地将脸往围巾里缩了缩,既是怕被认出,也是被人流量惊到。
王盛倒是很平静。
这说明看电影正重新成为一种主流且受欢迎的休闲方式。
他没有走员工通道,而是像普通观众一样,带着范小胖排队、乘扶梯上楼。
影城所在的楼层,更是人声鼎沸。取票机前队伍蜿蜒,售票处窗口也排满了临时决定看什么电影的人。
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的甜腻香气和嘈杂的人声。
巨大的电子排片表上,几部热门影片的信息不断滚动。
《特务迷城》和《垂直极限》的排片依旧占据绝对优势,黄金场次后面跟着一长串“已售罄”或“少量余票”的提示。
而《左邻右舍》作为新上映的影片,排片率大概在25%左右,下午场的上座情况看起来也不错。
王盛的视线扫过衍生产品售卖区。那里同样围了不少人。
除了他之前略有耳闻的那张《盛影留声:1997-2000影视音乐精选》合辑(被戏称为“王总首专”)被摆在显眼位置外,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虹猫蓝兔三千问》的周边。
自去年播出以来,这部科普动画凭借生动的角色、有趣的剧情和知识性,迅速俘获了大批小观众。
此刻,柜台前,好几个孩子正扯着家长的衣角,指着那些造型可爱的毛绒玩偶嚷嚷:
“妈妈我要蓝兔!那个蓝色的兔子!”
“爸爸,给我买虹猫嘛!你看它多帅!”
“我要那个会说话的智能蓝兔!同学都有!”
穿着玩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与孩子们互动,一只近一人高的“蓝兔”尤其受欢迎,被孩子们围着合影,忙得不亦乐乎。
家长们一边无奈地骂着,一边掏钱购买。
售货员手脚麻利地收钱、装袋,显然生意极好。
王盛驻足看了片刻,对身边同样在观察的范小胖低声道:“成人电影的衍生品还真是卖不过小朋友喜欢的衍生品。”
范小胖只道:“盗版太多啦。”
两人没有多停留,走向他们购买的《左邻右舍》下午一点场次的影厅。
影厅门口已经开始检票,队伍有序前进。
进入影厅,能容纳近两百人的厅坐了大约七成满,以中老年观众和家庭观众为主,也有不少看起来是文艺爱好者的年轻人。
这对于一部主打温情、生活流的电影在春节档下午场的表现来说,算是相当不错了。
找到位置坐下,灯光很快暗了下来。
公映许可证过后,银幕上出现了盛影传媒和北影制片公司的厂标,影片正式开始。
《左邻右舍》全片剧情:
银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一组充满年代感和生活气息的空镜:
九十年代末京城特有的、冬日清晨的胡同景象,灰墙黛瓦,屋檐下挂着冰凌,炊烟袅袅升起。
自行车铃声、收音机里传出的早间新闻声、远处传来的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都市底层生活画卷。
镜头推近,聚焦在一个略显破旧却充满人情味的大杂院。
这里住着七八户人家,共用着院中的水龙头和公共厨房,晾衣绳上挂着各色衣物,孩子们在狭窄的通道里追逐打闹。
主角沈师傅(由滕汝骏饰演)登场。
他是一位退休的机械厂工程师,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洗得发白但依旧平整的中山装,表情严肃,眼神里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执拗和……死寂。
一年前,相伴数十年的老伴因癌症去世,沈师傅的精神世界仿佛也随之崩塌。
他无法适应没有老伴的生活,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他变得孤僻、刻薄,拒绝与儿女同住(儿子在南方工作,女儿嫁到了城另一端),独自守着这间充满了回忆的老屋。
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死亡计划清单”——不是如何去死,而是如何在确保不打扰邻居、不给儿女添麻烦的前提下,安静地、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清单上列着诸如:整理好所有技术图纸和笔记、处理掉老伴的遗物、结算清楚所有水电煤气费用、甚至写好了给街道和派出所的情况说明信。
影片用一种略带黑色幽默又饱含辛酸的方式,展现了沈师傅执行这份清单的过程。
他试图用塑料袋套头,却因为担心塑料降解问题污染环境而放弃;
他打算打开煤气,又顾虑会危及一墙之隔的邻居;
他想上吊,看了看房梁,又担心老房子承重不行,塌了会连累别人;
他甚至跑到铁轨边,却因为看到一列运载着重要物资的火车而退缩,觉得自己不能死在这里给国家添乱……
每一次求死失败的荒诞背后,都折射出这个老派知识分子深入骨髓的责任感和善良,以及那份无法排遣的、巨大的孤独与悲伤。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