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华夏,舆论的海洋被投入了两颗重量不一的巨石。
一颗是《我的野蛮女友》以约9654万元的全国总票房(首轮放映取得),悍然撞线收官。
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王盛个人执导作品的票房纪录,更是一举冲上了内地影史国产片票房排行榜的第三把交椅,仅次于《横空出世》与《生死抉择》两部带有特殊时代印记与题材优势的鸿篇巨制。
若在往年,乃至仅仅数月之前,这样的成绩足以掀起一场持续数周、席卷全国娱乐版面的媒体狂欢。
“票房之王自我超越”、“王盛定律再现”、“北电98级双子星强强对话”之类的标题理应铺天盖地。
然而,这一次,情况却截然不同。
这颗巨石激起的波澜,在触及另一片更广阔、更深沉的水域时,竟显得有些后继乏力。
相关的报道虽然依旧出现在了各大报刊的文娱版,篇幅和位置却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缩、后移。
就连盛影传媒内部准备的小范围庆功宴,也因王盛的一句“低调处理,重心转移”而显得格外简约。
所有的声浪,几乎都被另一部作品——《潜伏》——那无声却磅礴的引力所吞噬。
自8月15日于泱视一套黄金档开播以来,《潜伏》便以一种近乎蛮横的姿态,攫取了全国亿万观众的注意力。
它不像《我的野蛮女友》那样依靠话题性和笑声病毒式传播,而是像一株根系深植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进每个家庭晚餐后的时光,渗透进街头巷尾的闲聊,最终蔓延至整个社会舆论的肌理。
最初的讨论,还集中在剧情本身。
“余则成太艰难了,看得我手心直冒汗!”
“翠平什么时候能不掉链子?急死我了!”
“吴站长到底是好人坏人?笑得我发毛。”
“李涯这个角色太可怕了,陈噵明演得绝了!”
“冯远正演的陆桥山,怎么这么逗。”
“马太太确实好看呐~”
随着剧集一天两集,稳定而高质量地推进,讨论的深度开始超越情节,触及内核。
报纸的评论版开始出现分析文章,《论〈潜伏〉中的人性挣扎与信仰力量》、《谍战外衣下的理想主义光辉》。
以往更多关注社会新闻、经济政策的主流报纸,竟也罕见地刊发了剧评,称赞其“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历史的褶皱中开掘出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西祠胡同、天涯社区等论坛的影视版块,几乎被《潜伏》的帖子“屠版”。
网友们自发梳理时间线,分析人物动机,争论剧情走向。
余则成的每一次化险为夷,翠平的每一次成长,甚至某个配角的一句台词,都能引发长达数十页的跟帖讨论。
一种奇特的“追剧仪式感”在网络和现实中同步形成,每晚八点,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默契,将无数人凝聚在荧屏前。
这股热潮甚至惊动了官方更高层级的媒体。
《人民x报》在文艺评论版块刊登了一篇重量级文章,题为《〈潜伏〉:主旋律叙事的美学突破与时代回响》。
文章高度肯定了该剧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认为其“成功塑造了有血有肉、信仰坚定的我党成员形象,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创新与精神传承的有机统一”,并赞誉其“探索出了一条让主流价值观看得见、听得进、信得深的有效路径”。
这几乎是为《潜伏》定下了官方认可的基调。
一时间,各级电视台、文化单位组织的研讨会、专家访谈层出不穷,“潜伏现象”从一个娱乐话题,迅速升格为一个文化事件,一个社会现象。
在这股席卷一切的洪流中,《我的野蛮女友》9654万的票房捷报,就像投入深海的浮标,虽然自身重量惊人,但在《潜伏》所引发的海面巨涛之下,只能激起一圈迅速被吞没的涟漪。
媒体的版面是有限的,公众的注意力更是稀缺资源。当整个社会的谈资都被“余则成”、“翠平”、“军统”、“地下党”所占据时,即便是“票房之王”的桂冠,也暂时失去了些许光芒。
……
时间在《潜伏》片尾曲《深海》日复一日的吟唱中流过。
8月29日,当晚最后两集播毕,余则成奉命继续潜伏宝岛,与翠平天涯相隔,片尾曲最后一次响起,无数家庭守在电视机前,唏嘘不已,意难平。
30集,半个月的陪伴,一朝落幕,留下的却是无尽的回味与空前的轰动。
收视率统计尚未完全出炉,但来自泱视内部的反馈和民间几乎一边倒的赞誉已经表明,《潜伏》创造了又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
也正是在《潜伏》大结局的第二天,8月30日,《假结婚》片场。
随着执行导演吴一一一声略带沙哑的“咔!我宣布,《假结婚》剧组,杀青!”,整个片场瞬间被欢呼和掌声淹没。
辛苦了近两个月的演职人员们互相拥抱、击掌,庆祝这部注定要征战贺岁档的电影顺利完成前期拍摄。
王盛站在监视器旁,看着兴奋的人群,脸上也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色。
他目光扫过,看到了正被几个工作人员围着道贺的王志纹。
此时的王志纹,与《潜伏》里那个深沉内敛、如履薄冰的余则成判若两人。
他穿着《假结婚》里略显休闲的戏服,脸上还带着些许未散尽的角色痕迹,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完成工作后的释然与喜悦。
王盛缓步走了过去。
周围的工作人员见到他,自动让开了一条路,声音也下意识地低了下去,带着恭敬。
“王老师,”王盛开口,声音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恭喜杀青。”
王志纹闻声立刻转身,看到是王盛,脸上的笑容更盛,但姿态却下意识地收敛了几分,微微躬身:“王导,同喜同喜,剧组顺利杀青,都是您领导有方。”
王盛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随意,却又仿佛重若千钧:“也恭喜你啊王老师,如果我没猜错,《潜伏》昨晚播完,你现在……恐怕是全中国最出名的男演员了。”
这话并非虚言。
《潜伏》的国民度是现象级的,余则成这个角色深入人心,王志纹的演绎堪称教科书级别。
随着剧集的热播和落幕,他的知名度与声誉已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街头巷尾,公交地铁,谈论的都是“余则成”,这种覆盖全年龄段、各阶层的影响力,是任何一部商业电影、任何一个票房数字都无法比拟的。
然而,在王盛面前,王志纹哪敢有半分托大。
他连忙摆手,语气诚恳,甚至带着几分惶恐:“王导,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折煞我了,真是折煞我了!”
他上前半步,声音压低了些,眼神里充满了真挚的感激:“没有您王导的提携,没有您给我余则成这个机会,我王志纹现在可能还在某个剧组里琢磨着怎么混口饭吃。
是您相信我,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一点一点地帮我抠戏,带我入局……这知遇之恩,”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我没齿难忘。”
这番话,没有丝毫作伪。
从最初接到这个角色时的忐忑,到拍摄过程中与王盛一次次碰撞、磨合,再到如今作品面世引发的巨大反响,王志纹比任何人都清楚,总舵主给了他一个怎样的平台,又在他演艺生涯的关键节点上,起到了何等决定性的作用。
王盛看着他眼中毫不掩饰的感激与敬畏,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你自己争气。《潜伏》成功了,《假结婚》我看也不错。好好休息几天,后面面对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收敛收敛脾气。”
王志纹微微躬身,诚惶诚恐的应下:“是。”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