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青天!”
“知府大人!”
“崔大人您要保重身体啊!”
一阵嘈杂却饱含深情的呼喊声,突然从东市安置点的方向传来。
只见黑压压一大群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推搡着冲破外围维持秩序的衙役,衙役们象征性地拦了一下就“被冲开”。
此刻一大群百姓,呼啦啦地涌了过来!
为首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里高高举着一把巨大的、用各色布条拼接缝制而成的伞!
那伞面虽不华丽,却针脚细密,上面用粗线绣着几个歪歪扭扭却力透布背的大字——“万民伞”!
“青天大老爷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扑到崔知府面前,老泪纵横,
“要不是您……要不是您带着衙门的官爷们没日没夜地救我们……给我们粥喝……给我们地方住……还防着瘟疫……我们这些人……早就死在废墟里,烂在路边了啊!”
“知府大人!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喊着跪下,“您看看您自己……都累成什么样了……您可要保重啊!”
“崔青天!请收下我们百姓的这点心意!”几个老者合力将那把巨大的“万民伞”高高举起,想要献给崔知府。
场面瞬间变得极其混乱,又极其感人。
百姓们真情流露的哭喊声,感激声,汇成一片,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和心灵。
周巡抚和杨总督完全愣住了。
他们见过官员述职,见过百姓告状,却从未见过如此自发、如此汹涌的百姓感恩场面!
尤其是那把粗糙却情意万钧的“万民伞”,更是象征着地方官员能获得的最高民间荣誉!
非深得民心、有大功于民者,绝无可能获此殊荣!
崔知府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他挣扎着想上前扶起跪地的百姓,身体却晃得更厉害,声音哽咽:“乡亲们……快起来……快起来……本官……本官受之有愧啊……这都是……都是本官该做的……”
王明远站在崔知府身后半步的位置,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看着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百姓的感激是真的,他们经历的苦难和获得的救助也是真的。
但……这万民伞出现的时机,这恰到好处的冲破阻拦,这领头老者声泪俱下的控诉……
师父那晚在书房传授的“七分做人”之道,那些关于“审时度势”、“懂得让上面看到你在做事”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他瞬间明白了!
明白了师父为何要提前打听巡抚行程!
明白了师父为何要如此“糟践”自己!
明白了师父为何要自己扮得如此憔悴!
甚至……明白了师父为何要“特意”保留那身沾着狗屎的破官袍!
这一切,都是为了此刻!
为了在巡抚和总督这两位能决定他仕途命运的封疆大吏面前,上演一场最直观、最震撼、最无可辩驳的“苦情戏”和“功劳簿”!
用最狼狈的外表,衬托最赤诚的“付出”!
用百姓最朴素的感恩,证明最实在的“功绩”!
用万民伞这至高荣誉,堵住所有可能的非议和质疑!
这,就是师父的“抬头看路”!
这,就是官场的“证明”方式!
这,才是真正的“三分做事,七分做人”!
王明远只觉得一股钦佩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随即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淹没。
有震撼,有佩服,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周巡抚看着被百姓围在中间、虚弱得几乎站立不稳却还在努力安抚众人的崔知府,再看看那把象征着无上民望的“万民伞”,眼圈终于忍不住红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身边的杨总督感慨道:“杨总督,您看见了吗?这才是真正的柱国良臣!这才是百姓心中的父母官!崔显正……当为我西北百官之楷模!”
杨总督重重点头,沉声道:“有此良臣,实乃朝廷之福,百姓之幸!此等功绩,此等民心,朝廷若不重赏,何以服众?何以安民心?”
周巡抚深以为然,他大步上前,亲自接过那把沉甸甸的“万民伞”,郑重地交到“虚弱”的崔知府手中,然后朗声道:
“崔显正!长安府救灾之功,本官与总督大人亲眼所见!
百姓之心,天地可鉴!这把万民伞,你受之无愧!
本官定当据实上奏朝廷,为你,为长安府所有尽心救灾的官吏,请功!”
崔知府抱着万民伞,身体颤抖得更厉害了,声音带着哭腔:
“谢……谢大人!下官……下官代长安府所有同僚……谢大人!此乃……此乃下官本分……”
说完,他身体猛地一晃,似乎再也支撑不住,软软地向后倒去。
“显正!”
“知府大人!”
“老师!”
惊呼声四起!王明远和旁边的衙役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昏厥”过去的崔知府。
周巡抚和杨总督更是脸色大变:“快!快送崔大人回府衙!传最好的大夫!”
现场一片混乱。
不过他扶着师父的同时,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更荒谬的猜测。
师父他……那身肥肉……不会也是故意吃的……然后每次这样用的???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