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东坡斜巷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最新章节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东坡斜巷 http://www.ifzzw.com/379/379886/
  
  
    龙城历史展览馆门口,午后的阳光已带上了一丝慵懒的温度,透过高大的乔木枝叶,在青石板地面上洒下细碎的光斑。参观完毕的法律系几位老师聚在一起,脸上都带着活动结束后松弛而略带疲惫的神情。

    江芸看了看腕表,对众人说道:“好了,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大家都辛苦了,走了这么多路,又参观了这么久,都早点回去休息吧。养足精神,下周还有工作。”

    翁斯桐立刻接口,热情地对陈秋铭说:“铭哥,走,我开车送你回学校吧!顺路的事儿!”

    陈秋铭连忙摆手,语气诚恳地推辞:“别别别,小翁!你这都开车到市区了,再专门送我回志合,太麻烦了,多不好。你直接回家休息吧,不用管我了。我认识路,坐公交回去就行,很方便的。”他不想因为自己再麻烦同事。

    翁斯桐却坚持道:“铭哥,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几脚油门的事儿!”

    正当两人客气推让间,一个温和的女声插了进来:“秋铭、小翁,你们还在这儿啊?”

    几人回头,只见王春雨正从展览馆里走出来。她换下了运动服,穿着一件淡雅的浅绿色连衣裙,外面罩着米白色针织开衫,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整个人看起来清新又温婉。

    陈秋铭看到她,眼神微微一亮,顺势说道:“是啊,刚参观完。我正准备一个人出去随便走走,透透气。你呢?要不要……一起?”他发出邀请的语气听起来很自然,但细心的人或许能捕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王春雨的目光与陈秋铭接触,她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好啊,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干,一个人回去也怪无聊的。”

    一旁的翁斯桐见状,脸上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又带着点促狭的表情,他心领神会地拍了拍陈秋铭的肩膀,挤了挤眼睛:“哦——!明白了明白了!那你们……好好逛,好好逛!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当个锃光瓦亮的电灯泡多不礼貌!铭哥,王老师,我先撤了!”他说着,还对陈秋铭做了一个“加油”的口型,转身就朝停车场快步走去,生怕走慢了似的。

    王春雨被翁斯桐这番话弄得脸颊微微泛红,有些嗔怪地对着他的背影喊道:“小翁!你胡说什么呢!我俩……还没到那种关系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恼,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陈秋铭。

    陈秋铭也感到一阵尴尬,无奈地对着翁斯桐已经走远的方向摇了摇头,笑着解释道:“这个小翁,到底还是年纪小,八卦心太重,口无遮拦的,你别往心里去。”

    王春雨低下头,用脚尖轻轻碾着地面的一颗小石子,声音轻轻地说:“对啊,陈老师眼光那么高,怎么会喜欢我呢。”这话听起来像是自嘲,又带着点试探的意味。

    陈秋铭被她这话说得一愣,连忙反驳:“哎,你也不要胡说了好不好?这都哪跟哪啊?”

    王春雨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睛直视着陈秋铭,带着一丝倔强和认真:“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陈秋铭看着她认真的眼神,一时语塞,感觉这个问题像个烫手山芋。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觉得怎么说都不太合适,最后只好有些狼狈地笑了笑,几乎是下意识地转身,沿着林荫路率先朝公园南门的方向走去,嘴里含糊地嘟囔了一句:“当然不对……”

    王春雨看着他那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了然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她快走几步跟了上去,与他并肩而行,语气恢复了平时的轻松:“好啦好啦,不开你玩笑了。我们一起逛逛吧,这公园环境真好。”

    陈秋铭这才松了口气,感觉周围的空气重新流动起来。他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我知道这里离龙城大学的老校区不远,一直想去看看,没找到机会。今天正好,一起过去走走?”

    “好啊,”王春雨欣然同意,“反正时间还早,我也没去过老校区呢,正好去看看。”

    两人走出龙兴公园的南门,喧嚣的城市声浪稍稍减弱。他们沿着南沙河岸边一条安静的辅路向东南方向步行。河水不算清澈,但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岸边垂柳依依,偶尔有骑行的人从身边经过。

    走了一段,陈秋铭主动打破了沉默:“春雨,最近好像……很少在学校碰到你啊。”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王春雨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语气里带着点淡淡的调侃:“那是你陈老师太忙了,心里装的都是你的四班和你那些‘活宝’学生,根本想不起来还有我这么个人吧。”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陈秋铭连忙否认,语气带着几分真诚,“就是感觉……好像有阵子没像现在这样,好好说说话了。”他这话说得有些含蓄,似乎在为自己之前的“忽略”找补。

    王春雨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转而问道:“你最近怎么样?”她的问题看似平常,目光却带着关心。

    陈秋铭顿了顿,反问道:“你是说哪方面?工作吗?还是……别的?”他似乎在刻意回避什么。

    王春雨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了然:“陈秋铭,你这算不算是在故意装傻?”

    陈秋铭沉默了几秒,像是终于放弃了抵抗,低声说道:“好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我个人感情上的事吧。”他的目光投向缓缓流淌的河水,眼神有些复杂。

    王春雨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等待着他的下文。

    “这种事……”陈秋铭斟酌着词句,语气显得有些飘忽,“顺其自然吧。我觉得……感情讲究的是水到渠成,有合适的,感觉对了,自然就会在一起的,强求不来。”他的话听起来理智而克制,带着一种经历过后的淡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回避。

    王春雨听着他的话,眼神微微黯淡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只是附和道:“好吧,顺其自然。”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两人之间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只有脚步声和远处隐约的车流声相伴。

    又走了一会儿,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块略显陈旧的路牌指向一条斜向延伸的巷子——“东坡斜巷”。

    “应该就是从这里过去,”陈秋铭指着路牌说,“穿过这条巷子,应该就能到老校区了。”

    “东坡斜巷?”王春雨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我好像也听说过这个地方。据说以前龙城大学还在老校区的时候,这里可是一条有名的小吃街。那时候学校还不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们课后经常涌到这里,品尝各种美食,可热闹了。”

    两人信步走入东坡斜巷。巷子不宽,仅容两三人并行,两侧是高低错落、带着明显岁月痕迹的老旧店铺。砖墙斑驳,木门古旧,招牌的字体也多是些颇有年代感的样式。只是,与王春雨描述中热闹的景象不同,此刻的巷子显得异常冷清。大多数店铺都紧闭着门,卷帘门拉下一半,门上贴着“出租”或者“停业”的字条。只有零星几家小店还开着门,但也门可罗雀,店主无聊地坐在门口打着盹或看着手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属于旧街巷的潮湿和寂寥气息。

    “好像……到午饭时间了,”陈秋铭看了看手机,对王春雨说,“走了这么久,有点饿了。我们要不要在这里找家店吃点东西?”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关门的店铺,带着一丝探寻。

    王春雨也感到有些饿了,她指了指巷子中段一家还亮着灯、招牌上写着“三十年老店——张记过桥米线”的小店,说道:“好啊,我看那家过桥米线店好像还不错,店面看着挺干净,也还开着门,很有食欲的样子。”

    两人走进这家“张记过桥米线”。店面不大,只有五六张桌子,但确实如王春雨所说,收拾得一尘不染,木质桌椅虽然旧,却擦得发亮,餐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个看起来六十岁出头、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爷爷正坐在柜台后看报纸,见到有客人进来,脸上露出些许惊讶,连忙放下报纸站起身。

    “两位吃饭?快请进,请坐!”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声音洪亮。

    陈秋铭和王春雨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陈秋铭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店面,有些好奇地问:“老板,这都到饭点了,怎么店里……没什么人呢?”

    老板一边给他们倒上两杯温热的茶水,一边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复杂的表情,有怀念,也有无奈:“唉,不瞒二位说,我这家店,在这东坡斜巷开了三十多年了!过去啊,龙城大学的老校区就在旁边,那时候,我这店里从早到晚都是学生,热闹得很!他们都说我家米线味道正,汤头鲜,都喜欢来吃。”他的眼神望向窗外冷清的巷子,仿佛在回忆当年的盛况。

    “后来啊,”老板收回目光,语气低沉了些,“龙城大学搬去了新校区,这边没有学生了。这生意啊,就跟坐了滑梯似的,‘唰’一下就掉下来了!那时候,这条巷子里好多饭店撑不下去,都关门了,另谋生路去了。就我,舍不得,总觉得还能有点老主顾,就这么硬撑着。”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更深的感慨,“不过,这回是真到头了。听说长治集团马上就要启动对老校区的改造开发了,连带着我们这条东坡斜巷,也要整体拆迁改造。今天……今天是我们这家店营业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就彻底关张喽!”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也带着浓浓的不舍:“本来我老伴说,最后一天了,就别来了,不差这一天。可我想想,还是来了。再开一天吧,让我再好好看看这条巷子,守了三十多年了,有感情了……真舍不得啊。”

    王春雨听着老板的讲述,看着老人眼中闪动的微光,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和感动。她轻声说:“老板,那……我们真是太幸运了。要是今天不来,可能就真的……再也尝不到您家这么用心的美味米线了。”

    老板被王春雨的话说得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这姑娘,真会说话!谢谢你们,在我这店最后一天还能来光顾。”

    陈秋铭和王春雨点了两份招牌过桥米线。老板动作麻利地准备起来,不一会儿,就端着两个硕大的、滚烫的砂锅过来了,配料盘里摆着琳琅满目、切得薄如蝉翼的肉片、鹌鹑蛋、各种蔬菜和米线。

    “两位慢用,小心烫!”老板细心叮嘱。

    陈秋铭小心翼翼地按照传统吃法,先将生肉片放入滚烫的浓汤中烫熟,然后依次加入其他配料和米线。他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由衷赞道:“老板,您这米线,汤底浓郁醇厚,米线爽滑筋道,味道真是不一般!果然是几十年的老手艺!”

    王春雨也细细品尝着,点头附和:“是啊,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店里这么干净,餐具也跟新的一样。老板,您做生意真是用心。”

    老板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夸赞,脸上露出了欣慰和自豪的笑容:“开店做生意,尤其是吃食行当,凭的就是良心!食材要新鲜,手艺要到位,环境要干净,这样才能对得起客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口碑!这才是最长久的经营之道啊!”

    王春雨关心地问:“那……老板,您这店不开了,以后打算做什么呢?”

    老板笑了笑,说道:“我儿子早就让我回家养老了,说家里现在也不差我开这点店挣的钱。可是啊,我这人闲不住,总觉得还得自己找点事儿做,干呆着浑身不得劲儿。你看我这身体,还挺硬朗!我寻思着,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个地方打更或者看看门房的活儿,也挺好。”

    陈秋铭和王春雨就这样,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美味非常的米线,一边和老板聊着天。老板讲述着巷子过去的繁华和趣事,陈秋铭和王春雨则分享着学校里的见闻。小小的店里,充满了温暖而略带感伤的人情味。

    吃完这顿意义特殊的午餐,陈秋铭和王春雨与和蔼的老板道别,祝愿他以后一切顺利。走出小店,他们按照老板指点的方向,很快来到了龙城大学老校区。

    与新城区的现代化校园相比,老校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锈迹斑斑的校门虚掩着,围墙多有剥落。走进里面,只见一栋栋苏式风格的红砖教学楼和宿舍楼静静矗立,窗户大多破损,爬满了枯萎的藤蔓。宽阔的体育场看台水泥剥落,露出里面的钢筋,操场上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在风中轻轻摇曳。高大的梧桐树依然枝繁叶茂,遮蔽出一条条寂静无人的林荫道,只有鸟鸣和风吹过草丛的声音,更显此地的空旷与荒凉。

    陈秋铭漫步其间,脚步不由自主地放得很轻,仿佛怕惊扰了沉睡在这里的旧梦。他望着那些斑驳的墙壁和空荡的窗口,语气带着深深的感慨说道:“这里……一定也承载了许多人的青春记忆吧。走在这里,我仿佛……还能看到那些年轻的身影,抱着书本,骑着自行车,嬉笑着从这些楼道里、林荫下穿梭而过。”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

    王春雨也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她环顾四周,轻声应和:“是啊。这里虽然老旧,甚至有些破败,但是看起来……比新校区那些崭新的楼房,似乎更厚重许多。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好像都藏着故事,沉淀着时光。”

    两人在这些承载了无数记忆的废弃建筑间穿行,走过荒芜的操场,抚过斑驳的廊柱,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

    陈秋铭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三点半。他转向王春雨,征询她的意见:“时间不早了,接下来……是回去吗?还是……你想再去哪里走走?”他注意到王春雨脸上那意犹未尽的神情,似乎并不想这么快结束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王春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这就回去吗?我觉得……还很早啊。”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然后像是给自己找理由般补充道,“反正今天是周五,明天又不用上班。”

    陈秋铭听出了她话语中那份不想就此分别的暗示,心里微微一动。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看着她,眼神里带着试探和一丝期待,提议道:“那……不如我们去听音乐会吧?我知道今晚五点,龙城大剧院有一场‘西班牙音乐王子’的钢琴音乐会。据说这位钢琴家的演奏风格热情奔放,很有感染力。我们现在从这边过去,时间正好来得及。”

    “钢琴音乐会?”王春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好啊!我有兴趣!我们走吧!”她的反应干脆而欣喜,显然对这个提议非常满意。

    “好,那我们打车过去。”陈秋铭也笑了,为这个临时起意却似乎很合时宜的决定感到高兴。

    两人离开了寂静的老校区,走向主干道打车。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交汇在一起。废弃校园的沧桑与即将响起的琴音,旧日斜巷的告别与此刻并肩同行的默契,构成了一种奇妙而和谐的韵律,为这个漫长的午后,谱写下未完的、充满期待的续章。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伊小塔的小说一叶知秋:龙城故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最新章节一叶知秋:龙城故事全文阅读一叶知秋:龙城故事5200一叶知秋:龙城故事无弹窗一叶知秋:龙城故事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伊小塔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