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国借着电筒光仔细看着地图,上面用铅笔标注得非常清楚,哪里该拐弯,哪里有参照物,哪里需要特别注意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路线看起来不像是凭想象画的,更像是用人或者骆驼一步一步实地勘探出来的。
有了这张图,何卫国感觉心里踏实了一大半。
他抬起头,看着火光映照下老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诚恳地说:
“老根同志,谢谢你!”
“真的,要不是你,我今天晚上可能就陷在那里,彻底抓瞎了。”
“而且……我是真不知道,上面给你派了在这里坚守一个月的任务。”
“这里的条件……你我都清楚,太苦了。”
老根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然后又从烟盒里抖出一根烟递给何卫国,自己也点上一根。
他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看透生死的淡然:
“同志,你说干我们这一行的,谁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来的?”
“从打鬼子那会儿就是了。现在不打鬼子了,可‘斗争’啊,只是换了个打法,一样要紧,一样是你死我活。”
他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
“在这戈壁滩上,我送走过像你这样好几批同志,也接应过从那边带着重要资料或者样本回来的。”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些人,走了,就再也没见过。”
说完这句话,老根的神色明显黯淡了一下,火光在他眼中跳动,映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
何卫国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很显然,路过这片死亡之海的,不止他一个。
不知有多少人,为了那个共同的目标,前赴后继地涌入这片不毛之地,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能遇到接应,能活着走出去。
很多人,可能就无声无息地永远留在了这里。
沉默了片刻,何卫国声音有些发干地低声问道:
“是为了……那一声响动吗?”
老根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在火光中异常明亮:
“对!就是为了那一声响!”
“让全世界都听听,咱们中国人不是孬种!”
“咱们也能搞出最尖端的玩意儿,也能挺直腰杆子说话!”
他用力吸了口烟,语气带着一种朴素的信念和自豪:
“我老根呢,没什么文化,大字识不了一箩筐。”
“但我知道,你们来这里,无论是送来的东西,还是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咱们民族的脊梁!”
“都是为了那一声能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巨响!”
“我老根没啥大本事,能在这最后一段路上给你们搭把手,出点力,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这番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的话说完,何卫国对眼前这个穿着破旧、看似普通的人肃然起敬。
很显然,在这一片危机四伏的死亡地带,他应该是经常在此出没,守护着这条隐秘的生命线。
他随时可能遭遇沙暴、迷路、断水,甚至像他说的那样,某一天就悄无声息地“交代”在这里。
但就像老根说的,为了那一声响动,有太多太多的人,明知前路艰险,依然义无反顾地奔向这里。
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
何卫国又跟老根聊了很久,听他讲了些这片戈壁的脾性和注意事项。
最后,老根执意要把他那个低矮的军用帐篷让给何卫国睡,说自己可以在外面守着,但被何卫国坚决拒绝了。
最终,何卫国还是回到了卡车的驾驶室里过夜。
在这片坚硬的戈壁滩上虽然条件简陋,但心里却比前几天踏实了许多,总算睡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觉。
第二天一早,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何卫国就醒了。
他跟早已起身的老根打了声招呼,再次确认了地图上的路线,便发动卡车,沿着老根指出的那条新路线,朝着最终的目的地出发。
这一次,有了精准的路线指引,有效避开了危险的流沙区和松软地带,何卫国的行驶顺利了很多。
卡车在相对坚硬的戈壁面上颠簸前行,虽然速度不快,但方向明确,心里有底。
终于,根据地图显示,距离最终标记的目的地只剩下大约二十公里了。
在距离目标地点还有十几公里的一片风蚀雅丹地貌区,车辆正小心地在怪石嶙峋的土丘间穿行。
突然!
从两块巨大的岩石后面敏捷地闪出两名持枪的哨兵!
他们手势强硬、明确地示意何卫国立刻停车。
这两名军人面容看起来还很年轻,但皮肤却异常黝黑粗糙,嘴唇干裂,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消瘦。
唯独那双眼睛,锐利如鹰,充满了警惕和审视。
其中一人走到何卫国车门前,敬了个礼,声音因干燥而有些沙哑,但语气不容置疑:
“同志,请出示你的证件和通行文件。”
何卫国点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将早已准备好的证件、介绍信以及特殊通行文件从车窗递了出去。
那名哨兵接过文件,逐字逐句地仔细检查着,反复核对手续上的信息与卡车车牌号。
检查完毕,那名年轻的战士抬起头,对何卫国说道:
“同志,请你稍等,我需要向后方汇报一下。”
说完,他快步跑到不远处一个依托岩石搭建的简易掩体里,那里似乎有一部野战步话机。
整个汇报过程简短、严肃,听不清具体内容,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和高度戒备的气氛。
很快,那名哨兵跑了回来,他对何卫国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语气缓和了许多:
“同志,身份已确认。”
“请跟我来,跟着我的指示行进,千万不要偏离路线。”
何卫国点点头:“明白。”
就这样,那名战士背着枪,开始在前面小跑引路。
何卫国则操控着卡车,压着低速,稳稳地跟在他身后。
车辆在迷宫般的雅丹土林群中蜿蜒前行,七拐八绕。
何卫国虽然看不到其他人,但凭借在战场上磨练出的直觉。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那些风蚀洞穴和岩石缝隙的暗处,有许多双警惕的眼睛正密切地注视着他这辆闯入的卡车和车里的他。
估摸着,这些都是布置在明哨之后的暗哨。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