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听到袁绍的问话后,也是当即掏出刘邈交给他的那封手书。
“奉大汉天子之命,特为袁氏送来书信!”
反正鲁肃,是打死了不承认袁绍的天子身份,也不承认北赵的正统地位!
鲁肃如此不待见袁绍,袁绍自然也不待见鲁肃,不派侍者去从鲁肃手中拿取信件。
不过没关系!
鲁肃自己打开书信,兀自念了出来——
“刘袁两家,本为姻亲。汉赵两国,素为友邦。朕惟偃兵息民,帝王之盛德;讲信修睦,古今之大利;是以断自朕志,决讲和之策……嗯?”
鲁肃怀疑自己念错了。
但翻来覆去,信上确实是这几个字。
鲁肃额头冷汗渗出,却是继续念了下去。
“曩者北兵犯阙,九庙蒙尘,虽缮甲砺兵,终难弭舋。今察舆图之裂,实由德化未敷;睹黔首流离,乃知神器难恃。昔平原割地纾赵难,勾践栖山全越祀。鉴往轨以权变,效曲突而徙薪。”
“兹割中原之壤,北至黄河,西限崤函,东绝海岱,悉奉邻邦,永戢干戈。使兵偃三川,粟安万灶,戴白之老,不识兵革……”
“……”
鲁肃翻来覆去,怀疑刘邈是在先礼后兵。
但翻来翻去,都没有第二张纸。
要不是拿错了?
一定是拿错了!
鲁肃对刘邈的文化素养还是了解的。
什么“曩者北兵犯阙”?“曩”字怎么读他刘邈知道吗?
但仔细去看字迹,却又发现这字迹确实是刘邈所为。哪怕内容不是刘邈自己写的,至少这封信确实是刘邈誊抄的!
不说鲁肃目瞪口呆,就连方才被鲁肃压制的北赵群臣也是呆若木鸡。
但一阵呆愣后,很快就是哄堂大笑!
“刘邈竟然是来求和的?”
“哈哈哈哈!刘邈看着这样硬气,结果却是这样卑躬屈膝?”
“鲁肃!你好好回去问问刘邈,他究竟何故投降?哈?!”
“……”
此时坐在上首的袁绍也是笑了起来。
“刘邈,真想割地求和?”
鲁肃忽然想到,刘邈让他来到袁营的真实意图。
顿时,鲁肃收敛心神:“是!”
这一斩钉截铁的回答再次是让北赵群臣大笑起来。
但也有少数人。
如郭图、逄纪、沮授、田丰等人死死盯着鲁肃,却是不知在想些什么。
鲁肃虽然嘴上说着求和,但目光却始终牢牢盯着袁绍:“若汉军就此退出中原,袁氏会答应吗?”
现在,反倒是鲁肃的气势更像是要求对方割地求和!
“呵!说话算数?”
“傻子才不答应!”
“就怕你这是耍什么花招!”
左右又是嘈杂,而鲁肃也是直接朝说话那人看去。
“若是不信,我军可先交出荥阳、陈留、许昌等地,而袁氏只要领兵回到邺城即可!如何?”
这当然再好不过!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半个中原,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大不了,先答应对方,返回邺城,然后明年再来继续进攻嘛!
今日割大汉五城,明日割大汉十城,迟早就能够将大汉彻底搞垮!
可此时,沮授目光却锐利如刀:“刘邈此举,怕不是缓兵之计吧?”
“陛下,就不能是心怀仁义,不忍百姓遇难吗?”
鲁肃的视线,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袁绍!
此时他也明白了刘邈那封信的用意。
刘邈的这封信,更像是将西施那样的美人带过来扒光衣服塞到了袁绍怀里。
先不管袁绍是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反正袁绍乱不乱,和刘邈半点关系都没有!
可如果袁绍但凡是个正常人,如今这样被蹭一蹭,总该面红耳燥,有些反应。
就算不像北赵群臣那般激动的弹冠相庆,至少也该如沮授一般,思索这娇滴滴白花花的美人背后藏着怎样的险恶用心。
但袁绍,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对于袁绍这种人而言,简直是太过反常!
而鲁肃在看到袁绍的反应后,也是忽然开始怀疑起来。
现在的袁绍,仿佛好像一丝力气都没有了。
形虽在,神却已经宛若风中烛,雨中灯……
鲁肃此时心下大骇,赶紧是低下头去,生怕让其他人看出端倪。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袁绍再次缓缓开口,如此却是让北赵群臣有些错愕。
听这意思……袁绍,是不答应?
为何不答应?
哪怕真的是刘邈的什么阴谋诡计,但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吃下半个中原!这样的生意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而且无论从军事,从政治角度来看,袁绍都应该答应!
军事上,强攻荥阳等地必然会让袁军损兵折将。若是让西线某处战场受了损失,那里的将士难免会抱怨。
政治上,如今刘邈白送土地都不要,这让中原的百姓会怎么想?会不会以为袁绍完全没有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子民,从而让中原的百姓产生抵触心理,帮助汉军与袁军作战?
无论怎么看,袁绍此时都应该答应刘邈这请求,与刘邈讲和吗?
至于刘邈为何会讲和?
在北赵群臣眼中,刘邈讲和不是很正常吗?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以北征南,南方永远都是必败的那一方。
就算是之前的昆阳之战,在北赵复盘之后,也以为那场战败不过意外而已。
加上当时攻下了许昌,得到了刘协,袁绍属于又赢了一次!挫败了刘邈将朝廷带到江东的战略!
南方的大汉政权,本就弱小!如今王师前来,割地求和,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
可袁绍,为何不答应?
“鲁子敬,转告刘邈。事已至此,就不用再想些什么花招拖延战事。”
袁绍语气清淡,显然是认同沮授的看法,认为刘邈所谓的割地求和不过是一块藏着剧毒的蜜饯。
“本来朕今日是想杀你的。”
显然,鲁肃那些挑衅的话,全都被袁绍听了进去。
“但看在刘邈这次还算知道进退,朕这次便先饶了你。”
袁绍方才说要杀死鲁肃的时候,鲁肃确实感到脖颈忽然冰凉了一下。
不过听到后面的话后,鲁肃又是醒悟。
倘若刘邈真的写信将袁绍痛骂一顿,那他这个汉使怕是真的走不出袁营了。
“刘邈若是真想求和,就让他自负双手,亲自来到朕跟前。到时朕自会留他一条性命……其余之事,全都免谈!”
到了此时,鲁肃已经打探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自然收敛了许多。
快步走出行帐,走出袁营,全然不像来时的从容。
等脱离了袁营弓箭手的射击范围之后,鲁肃更是直接小跑起来,还惹得袁军将士忽然大笑!
袁绍营帐内。
郭图、逄纪等人还在奇怪:“刘邈是得了失心疯吗?为何要忽然送来这样的东西?”
“若是陛下真的答应,难道他还真的会给吗?”
袁绍也是坐在原地,多用出一份心力去思考刘邈的举动,可死活都思考不出来原因。
沮授则道:“兵以诈立。刘邈派遣鲁肃前来,大抵是要试探什么。”
试探?
可就那么点时间,鲁肃试探出了什么?
袁营的军阵?
袁军的作战计划?
这些机密,可都没有透露半分!
就算大汉在袁军中有探子,可自打鲁肃进来到出去,都有成千上万个人盯着他!哪里有空隙让他去接触情报?
几人也是奇了!
沮授道:“兵法,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鲁肃此来,显然并非刺探此三者。”
那剩下的,无非就是将、法。
将,都是老熟人。
法,鲁肃也没机会接触。
所以刘邈和鲁肃的举动,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而此时默默听众人谈话的袁绍终于是想到什么!
他忽然站起身来!脸色闪过一丝不正常的红晕!身上的鳞甲也齐齐碰撞发动声响,犹如雷鸣!
“速去追回鲁肃!”
“若不能追,直接将其射杀!”
众人都不知袁绍为何忽然如此激动,却也赶忙前去追逐鲁肃。
但一路小跑的鲁肃早已登上舟船回到对岸的定陶,哪里还能被袁军看到踪迹!
袁绍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完全是一脸铁青!
只因他大概已经知道,鲁肃从自己这里带去了多么重要的情报!
而这情报,如今也落到刘邈耳中。
刘邈听到鲁肃汇报完自己在袁营的所见所谓后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朕果然没猜错,袁绍那老小子确实活不长了!”
不过刘邈此时眉头却不见半点欣喜。
“娘的!这就是寿元将近的大帝忽然携帝兵出山吗?”
“陛下说什么?”
“没什么!”
刘邈夸赞鲁肃:“好消息!袁绍大抵是真的快死了!而且子敬在袁营骂的太好了!估计能把袁绍那老小子的受命再气少一两天!”
“坏消息!咱们都重新做庙算,判断袁军的动向!”
“一个袁绍,和一个快死的袁绍做出来的战术,那完全是两码事情!”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