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泰国曼谷被南华国防军攻陷后,泰国便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势,各地的军阀为了扩张以及手中军队的实力,只能压榨底层群众,民众流离失所。
特别是泰国呵叻高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巴博·乍鲁(老族),他为了购买南华的武器扩充手里的军队,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特别是在知道南华愿意用高价收购自己地盘的土地后,便加大了对农民的压榨,不管是地主还是贫农,只要手里有土地的,都是他的目标。
其中泰族人更是他主要的目标,泰族人掌握了呵叻高原50%以上的土地,70%以上的财富。
获得大量财富、购买了大量南华武器的巴博,最后经过四年残酷的战争和对反抗势力的血腥镇压,成功获得整个呵叻高原(除南华占领的部分)的统治权,统治范围高达10万平方公里。
巴博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弱于泰国曼谷的中央政府军了,不仅拥有21万的军队(由老族、高棉族、孟族组成),还拥有800多门火炮(75mm火炮、60mm/80mm迫击炮),甚至装备了24架P–51野马战斗机(螺旋桨)。
与此同时,在巴博的竭泽而渔的政策下,泰国呵叻高原大量农民破产,只能被迫离开家园,寻找新的生路,大量土地被南华收购,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起一座座集体农庄。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呵叻高原原本500多万的人口,经过战争、疾病的摧残,人口已经降到了260万左右,其中占据呵叻高原50%人口泰族人几乎不存在了。
这些泰族人一部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一部则当起了土匪,靠解决为生,在势力逐渐壮大后,便把主意打到富裕的华人集体农庄上。
大部分的泰族人逃往泰国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大量泰族人的到来,间接增强了泰国曼谷中央政府的实力。
泰国曼谷的中央政府在过去的四年里,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南华军队退出泰国后的,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曼谷中央政府就连续换了5个总理,左翼、右翼、民粹、军阀轮番上台,还是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战争、疾病、饥饿,依旧困扰着老百姓。
到了1954年,军阀彻底成为泰国的主要势力,各种民主势力、主义都黯然失色,枪杆子成为坐上总理这个位置的唯一通行证。
曼谷中央政府更是出现过,在三天的时间内,连换了3任总理的亮丽风景。曼谷的老百姓一觉醒来,发现城头变幻大王旗,总理又变了。这个总理还在宣誓就职,另一位总理就打过来了。
1954年后的每一任军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捞钱,第二件事就是找鹰酱买装备(交保护费),第三件事就是找女人,第四件事……
没有第四件事了,因为另一位大总理打过来了!
这些军阀来到曼谷后,都会在用各种各样的名义大肆捞钱,通过征收重税(如田赋、营业税、厘金)、勒索商人、贩卖鸦片、贩卖军火(中间商)、贪污公款、卖官鬻爵、掠夺土地等方式,积累了巨额财富。
军阀的第一个目标基本上都选了曼谷最有钱的人,拉玛王室和依附王室存在的王公贵族。
泰国王室在南华军队攻破曼谷,并劫掠王室的财富后,王室在军阀的眼里,不再是尊敬的、有威望的国王了,而是一个待宰的羔羊。
对于依附拉玛王室存在的王公贵族,军阀在明面上没有停止支付王公贵族的俸禄,但在暗地里,军阀早已经将这笔钱存进自己在鹰酱的银行的存折了。
对于王公贵族的土地和房子,军阀更多的是直接没收。王公贵族的收入全部断绝,为了维持生活,王公贵族不得不变卖家产。
连拉玛王室也不得不变卖了五百多间房屋和郊外西洋别墅,大量珍贵珠宝被出售,有的王公贵族甚至卖掉了祖先的坟地。
到了最后,有的王公贵族只能靠摆地摊、卖衣服、做短工维持生活,更多的王公贵族因生活贫困,沦为乞丐或罪犯。
直到沙立·他那的上台,才终结了曼谷混乱的局面,曼谷稳定一直维持到现在。
沙立出身军人世家,年轻时就已经加入泰国陆军,1938年参与了銮披汶的政变,成为军政府核心将领之一。1952年,泰国和南华的战争爆发,銮披汶战败后不知所踪,沙立便退出军队。
1954年4月5日沙立率军占领曼谷后,并没有出任总理,而是担任陆军总司令,名义上掌握着泰国所有军队的指挥权,沙立正式成为政府的幕后操控者。
沙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便将佛教定为国教,规定国王是佛教的守护者,要求所有公民尊重佛教教义。
沙立还从政府本就不多的财政中,抽出一部分用于修复曼谷被严重破坏的寺庙,还举办皇家御耕仪式,规定在每年4月20日,国王必须为佛教耕种,祈求丰收,进一步强化佛教的地位。
沙立在得到佛教的支持后,他在曼谷的统治也逐渐稳固下来。
这时候,沙立打出了反对毛熊的旗帜,并与鹰酱积极联络,主动申请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
沙立政府通过东南亚组织,获得了鹰酱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这极大的提升了沙立嫡系军队的战斗力,靠着这支全美械的军队,沙立多次击败想要拉他下台的“同僚们”。
还有,沙立积极参与对日谈判,获得了日本一亿美元的赔款,和两亿美元的有息贷款,这极大缓解了沙立政府严重的财政问题。
沙立政府同意鹰酱在泰国建立军事基地(前提是这些地盘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作为鹰酱支援缅甸的前沿阵地。
曼谷的军事基地不仅成为鹰酱援助南缅的中转站之一,也成为沙立军队接受鹰酱训练的重要场所。
沙立再军事基地旁边,建立一座现代军事学院,并聘请鹰酱现役军官为军校的教官。在这之后,要是成为沙立的嫡系部队的军官,都需要通过这所军校,没有其他途径。
同时,沙立政府通过《公共秩序法》等法律,禁止一切未经批准的集会、游行与示威活动,同时查封多家批评政府的报纸,逮捕左翼知识分子与学生领袖。
沙立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左翼组织进行严密监控,关闭其活动场所,逮捕有嫌疑的成员,遵循鹰酱的意识形态教育。
沙立全面亲美全力得罪毛熊的政策、强大的军事实力,让鹰酱感到非常满意。
作为回报,鹰酱向泰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的资金)与贸易优惠(如泰国商品进入鹰酱市场的关税减免)。
1955年2月,沙立正式担任泰国总理一职,并强行修改宪法,赋予总理绝对权力,新宪法规定,总理有权签发任何命令或履行任何行为,无需议会批准。
这一条款使沙立这位总理成为“无冕之王”,彻底架空了议会的立法权与监督权,君主联邦制彻底崩溃,不过沙立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总理,还需要打败其他军阀,但他已经获得“”合法性”。
1955年3月,沙立和曼谷地区商业联盟(买办、财阀)联姻,获得了商业联盟的大量资金援助和人才支援,让停摆了三年的中央政府正常运行起来了。
1955年4月,沙立率领四万大军(全美械)对泰国东部地区发动统一战争。在东部地区的战争中,沙立用美元和官位收买了敌军的手下,使他们在决战的时候,倒戈相向,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沙立便统一了泰国东部地区。
1955年10月,沙立的嫡系部队休整后,向西部地区发起进攻,在沙立的的美元攻势下,敌军大量部队倒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清理了不服从管理的少数民族武装势力,把西部地区也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
1956年1月1日,沙立政府停止战争,开始休养生息,大量东北地区泰族移民的到来,刚好可以填补西部地区的空白。
沙立开始通过财政手段削弱统治区内的势力,避免新的军阀产生。
控制税收:沙立通过国税与地方税的划分,将东部和西部的地方税收划归中央,这削弱了地方势力的财政来源。
发放军饷:沙立通过发放军饷的方式,控制地方上的军队,收编的地方军队虽然也会发放军饷,但发军饷的权限只能在沙立政府手里。
沙立还成立了自由党,把嫡系部队的军官和政府效忠他的官员都拉了进来,虽然自由党没有任何纲领,但是还是拉拢了一批忠于沙立的军官和官员,形成了核心的统治集团。
沙立手上的军队,已有26万人,大多数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沙立在逐步消灭了曼谷、西部和东部军阀的主力的过程中,还会对已经投降的军队进行收编、提拔嫡系将领,进一步扩大嫡系武装的规模。
到了1956年,沙立的嫡系部队已占全军总兵力的60%左右,成为其统治的核心。
南华洛阳总统府总统办公室
“这位沙立的风格很像蒋校长啊!”
李崇文觉得这两位如果认识的话,一定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
“巴博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巴博的势力已经开始向泰国中部地区开始渗透,另外,这位巴博大帅还希望我们出售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火炮不能低于105mm火炮。”沈磊说道。
“给他,让这场战争打得更激烈些。”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不知道这次伤的会是哪一只老虎?”
“只要不被吃掉,对南华来说都是有利的。”
南华在泰国的所有行动,在本质上还是为了让呵叻高原并入南华的国土,250万的少数民族人口,完全在李崇文的接纳范围内。
看来,集体农庄的计划要加快了,只要能保证华人德数量超过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口,呵叻高原就是囊中之物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