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469章 大兴岭北!国家战略大计!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最新章节正文 第469章 大兴岭北!国家战略大计! http://www.ifzzw.com/376/376601/
  
  
    庆功宴的喧嚣尚未散尽,奉天殿西侧的暖阁里已燃起新的炭火。

    老朱卸下了龙袍上的玉带,只穿着件素色便袍,手里转着那枚刚缴获的蒙古汗印;太子标坐在下首,正对着一幅岭北舆图细细勾勒;朱高炽则捧着一杯热茶,听着太子标与老朱商议后续章程。

    “草原的威胁算是暂时剪除了,”朱标率先开口,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和林旧城,“脱古思帖木儿与也速迭儿被擒,黄金家族的气焰已灭,现在该把心思全放在岭北了。高炽规划的那些商路、榷场,得尽快落地——我的意思是,朝廷从明年起,把三成的漕粮、五成的铁器配额,都往岭北倾斜。”

    他抬眼看向老朱,语气恳切:“不能再让岭北当‘输血包’了。得让它自己能造血,自己能挥拳。粮草要自足,不能总指望关内转运;贸易要生财,用茶叶、盐铁换草原的牛羊、皮毛,让榷场的税银能养住驻军;铁骑要镇场,十二座烽燧得配齐兵马,谁敢闹事就敢打回去。这三样环环相扣,才能让岭北真正立住脚。”

    老朱“嗯”了一声,将汗印往桌上一搁:“标儿说得在理。打下来的地盘,守不住就是白搭。当年徐达拿下元大都,要是早早经营,何至于让北元残部苟延残喘这么久?”

    他看向朱高炽,“炽儿,你在和林定的章程,细化得怎么样了?”

    “回皇爷爷,”朱高炽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商路的驿站、榷场的税目都已拟好,只是缺一样——民心。”

    “民心?”朱标有些疑惑,“朝廷出粮出铁,派军护送,还怕没人去?”

    “不是怕没人去,是怕人去了不安心,是怕关内人觉得去岭北是‘发配’,不是‘建功’。”

    朱高炽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皇爷爷,大哥,岭北这地方,在百姓眼里是蛮荒之地,苦寒之所。咱们得改改这印象。”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通政使司不是管着天下奏章、民间舆情吗?让他们动起来——把建设岭北写成故事,编成活本,让说书先生在茶楼里讲,让戏班子在戏台上演。就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是历代中原王朝都没做到的大事,去岭北拓荒的是英雄,去经商的是豪杰。”

    “还要引用一些历史名人,比如投笔从戎的班超,靠着三十六人纵横西域,让西域五十余国归附汉朝,那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气,就得让百姓知道;还有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借吐蕃之兵横扫中天竺,凭一人之力扬我华夏声威,这等胆识最该大书特书。”

    “再往前数,张骞出使西域,被困匈奴十余年仍持节不失,终开丝绸之路,让中原的丝绸茶叶远播异域;傅介子孤身刺楼兰,仅凭一把匕首震慑西域诸国,让蛮夷不敢轻视大汉;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康居,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听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还有唐朝的郭元振,在西域经营十余年,恩威并施让突厥、吐蕃不敢妄动;明朝开国的冯胜,西征河西走廊,将嘉峪关纳入版图,为丝绸之路筑牢屏障。这些与外邦蛮夷打交道的英雄豪杰,有的凭智谋,有的靠勇力,有的以忠诚,共同点都是敢走出中原,敢与异域交锋,敢为家国拓土开疆。”

    “把他们的故事编进话本,写进告示,让说书先生讲得唾沫横飞,让学童们背得滚瓜烂熟。告诉百姓,去岭北拓荒不是去受苦,是像班超一样建功立业;去草原经商不是去冒险,是像张骞一样打通商路。让他们觉得,能踏上岭北的土地,能与草原部落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种荣耀,是在续写这些英雄的故事——当年英雄们做到的,今日的大明子民一样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老朱的眼睛亮了:“你是想让天下人觉得,去岭北是荣耀?”

    “正是!”朱高炽点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要是去岭北能被写进地方志,能让官府给家里挂‘拓荒英雄’的牌匾,哪怕苦点累点,也有人愿意去。通政使司要天天喊,月月讲,让老百姓觉得,不去岭北看看,都算不得真汉子。”

    朱标抚掌道:“这法子好!光靠朝廷强推不行,得让百姓自己愿意去。只是光有虚名还不够,得有实利。”

    “丧标说得是。”朱高炽接着道,“对去拓荒的子民,朝廷要给实实在在的好处:分田,每亩地给十年免税期;发耕牛,每户一头,不够的发农具;路上的粮草,朝廷全包,按批次派军护送,保证安全抵达。到了岭北,住的帐篷、过冬的棉衣,都由榷场统一发放。”

    他看向老朱:“至于商贾,更得给甜头。他们去岭北经商,关内的商税全免,只在榷场交三成关税。要是能带动十个以上的商户同去,还能授予‘冠带小吏’的身份,见了地方官不用下跪。皇爷爷您想,江南的茶商、山西的盐商,见了这好处,能不动心?”

    朱标补充道:“还得加几条。拓荒的百姓要是能在三年内亩产超过一石,家里子弟可优先入军户,免徭役;商贾的货物在运输途中若遇劫掠,朝廷照价赔偿,还派军帮他们追讨。另外,岭北的学堂、医馆,也得同步建起来——让人能安家,才能留住人。”

    老朱听着听着,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

    他拿起汗印,在手里掂了掂,忽然笑道:“好啊,你们两个一唱一和,倒把老夫的心思都说到了。标儿主政稳当,高炽敢想敢干,这岭北的事,就按你们说的办!”

    他看向朱高炽:“通政使司那边,你去打招呼。让他们把调子定高些,就说‘大明拓土岭北,功盖汉唐’,怎么提气怎么来。”

    随后又对朱标道,“漕粮、铁器的配额,你明日就让户部拟文,后日早朝我就批。”

    “儿臣遵旨!”

    “孙儿遵旨!”

    暖阁里的炭火越烧越旺,映得三人脸上都泛着红光。

    老朱看着两个后辈,忽然觉得腰杆都直了些——当年打天下时,他只想着推翻暴元,让百姓有口饭吃;如今儿子、孙子却在谋划着如何经营草原,如何让大明的疆域真正长治久安。

    “高炽,”老朱忽然道,“你那个中军都督府的差事,可得给朕当好。岭北的铁骑,得牢牢攥在手里。谁敢破坏商路,谁敢欺负去拓荒的百姓,不用请示,直接打!”

    朱高炽起身躬身:“孙儿明白。商路通,民心聚;铁骑硬,江山稳。这三样,孙儿拼了命也会护好。”

    朱标看着小胖墩,眼中满是欣慰:“有你在,我也能松口气。将来岭北建成了,咱们就从那里出兵,把西域也纳入版图,让丝绸之路从头通到尾。”

    老朱哈哈大笑:“好个‘从头通到尾’!朕等着那一天。”

    “到时候,朕要在和林建一座比南京还气派的宫殿,朕要让岭北恢复曾经的荣光,让那些草原部落看看,什么叫天朝上国!”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朕闻上古的小说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全文阅读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5200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无弹窗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朕闻上古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