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7章 明势

大明世家五百年 最新章节 第7章 明势 http://www.ifzzw.com/375/375358/
  
  
    李显穆并未让众人多等,为了今日,他在皇帝面前费尽了口舌,才算是搭建起这场戏台,又怎么可能错过呢?

    在众人的目视之下,李显穆一步步走到了国丈胡荣面前,胡荣跪着,李显穆站着。

    李显穆盯着胡荣,直到胡荣羞惭的低下了头,才听到李显穆的声音响起,“胡国丈,遥记得当初,陛下和皇后的大婚,迎亲的便是在下,那时国丈还和在下相谈甚欢。

    如今却已然分作两端,有了这样不同的际遇,这又是为何呢?”

    胡荣面目通红,只觉当真社死,被李显穆这样训斥,今日之后他怕是彻底成了笑柄,以后也抬不起头来,可他又能如何,面前的可是李显穆,太祖皇帝的外孙。

    若说谁是太祖皇帝最喜欢的孙子,那答案可能会众说纷纭,但若说谁是太祖皇帝最喜欢的外孙,那就只有一个答案——李显穆!

    太祖皇帝晚年唯一亲自教养的晚辈,哦,对,还有一个,叫朱允炆,大明朝第二任皇帝。

    若是晚辈,他还能倚老卖老,可李显穆连辈分都高,这就让他很难蚌了,除了沉默他没有任何办法。

    此刻安静若素的岂止胡荣一人呢?

    满殿前皆是一片寂静之色,有微微春风拂过,间或有鸟雀啼鸣,除此之外,三间宫阙之下,寂然如墨。

    当猜想变成现实,带给人的震骇是前所未有的。

    皇帝陛下竟然真的同意李显穆,就在这宫阙之下,在群臣之前,在大朝会上,对一位国丈,训斥!

    谁能不知道这是为何呢?

    这是皇帝在赤裸裸的表达态度,这是皇帝在增加李显穆身上的势,这是在昭告天下,此刻的李显穆,到底有多么煊赫。

    在这一刻,不用再多说其余的话,谁都知道了李显穆的威势,以及他对皇帝的影响力。

    朝廷之上,在野之间,所有的政治势力,所有的官员、百姓,从今日开始,面前李显穆的态度,将要再次为之一变。

    从前恭谨,如今要更加恭谨。

    从前畏惧,如今要更加畏惧。

    “先帝的亲家,皇帝的岳父,大明的国丈。”李显穆一字一句,“这些年来,皇室给予你胡氏的难道不够多吗?

    你胡荣是什么出身?又有什么才能,如今却添列为正三品的光禄寺卿。

    你看看你身后的那些朝臣,哪一个不是寒窗苦读十几年、二十几年,高中两榜进士,哪一个不比你天资绝伦,可最终你却凌驾于这些人之上,这难道不是因为皇后,而得到了皇帝的恩典,而让你整个胡氏有了前人不曾有过的荣耀吗?”

    “这些声名难道不足以让你整个家族为之显耀吗?”

    “得到了这些东西,却依旧不满足,竟然去贪墨皇陵的钱两,背弃了皇室的信任,这就是你对陛下的回馈吗?

    今日你跪在这里,向天下、向陛下谢罪,难道有一丝的冤枉吗?”

    “罪臣之过!”

    胡荣本想沉默,可却被李显穆迫然出声,这样的场合,他想要一直沉默,那简直就是做梦。

    既然要用他来当踏脚石,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李显穆就不会留下什么情面。

    “整个皇家都要因为你而蒙羞,你该庆幸当今陛下顾念情分,倘若这是在洪武时代,你便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李显穆厉声呵斥,胡荣的头都要垂到地上了。

    他身侧的其他罪臣,更是惶然畏惧,连国丈都被训的和孙子一样,他们将会迎来什么样的未来呢?

    他们都能猜得到,大概率胡荣和孙光宗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但他们可就不是如此了,大概率会被满门抄斩。

    “孙光宗。”

    李显穆将目光落在孙光宗身上,孙光宗一听李显穆喊自己的名字,顿时身体就是一抖,当日面对李茂,他还敢说两句话,今日面对李显穆,他只剩下害怕,哪里还敢多说一句话呢?

    孙光宗以为李显穆也会如同呵斥胡荣那样呵斥他,却不曾想到,李显穆问了一个让他有些懵的问题,“你很缺钱吗?”

    他茫然的抬起头,入目所见的便是李显穆冷然的目光,顿时有些哆嗦结巴起来,“不,不缺。”

    孙光宗这倒不是说谎,他是真的不太缺钱,孙贵妃的受宠程度,光皇帝赏赐的各种田庄等等都花不完,从有了日本的白银矿之后,皇室的内库就没缺过钱。

    “不缺钱。”李显穆嗤笑一声,不等孙光宗反应出来,便被一股巨力袭来,瞬间被踹倒在地,疼的他瞬间哀嚎起来,孙忠见状顿时愣住,却不敢说什么。

    殿前更是噤声,心中却早已风暴乱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元辅大人竟然在皇帝面前,一脚把国舅踹飞了,就那一脚,直接踹出三米远,怕是胳膊都踹脱臼了吧。

    “元…元辅。”

    孙光宗哪里受过这种气,可他依旧不敢说什么,在诏狱的时候,无论是他父亲,还是他姐姐,都明确的告诉过他,不要得罪李显穆,等这件事过去,他就能安全,但要是真的得罪了李显穆,那就全完了。

    他只是纨绔,却不是真的不怕死,欺软怕硬的人最知道谁不能招惹,就算是被李显穆这样暴打,他也忍了。

    “你这样的纨绔,最是败坏皇室声名,好不容易聚拢的一些人心,被你这等人一桩事便败坏的彻彻底底。”

    李显穆满目寒光,“当真以为国法纲纪于你身上不存吗?再有下次,你便一辈子待在高墙之中吧。”

    孙光宗缩着脖子,不敢吭声,他察言观色,感觉今天不太对劲,就算是有父亲和姐姐的保证,他也打算怂一点,别再撞到李显穆的刀刃上。

    一见孙光宗的反应,李显穆就知道他已经被安抚过了,对此他倒是也不太在意,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了,看殿前群臣的目光,今日的威慑相当成功。

    “本官有一问,当初你们在做官的时候,就已经打算贪污受贿,做这样一个受人唾弃的贪官吗?”

    “想必当初你们也不是如此,可最终却走到了这样的境地,是朝廷给的养廉银不够多吗?”

    “还是你们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堕落至此呢?朝廷对你们算是仁至义尽了,可你们却让朝廷失望了。”

    李显穆厉声道:“早在洪武年间,我就曾经问过太祖皇帝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给官员更高的俸禄呢?

    太祖皇帝说:‘给的俸禄已经足够那些官员生活,这俸禄哪里有一个够呢?给再多他们都认为不够用。’

    当初我认为太祖皇帝对臣子过于苛刻,于是先帝问我时,我向先帝提出了养廉银,先帝体谅诸位大臣养家不易,欣然同意,此举便是为了让天下多些清官、好官。

    可最终你们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

    是贪墨皇陵,是贪墨修建先帝陵寝的银子,不杀你们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你们不足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你们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简直不配称之为人。”

    一顿酣畅淋漓的痛骂后,李显穆缓缓收了两口气,又轻呼出去。

    殿前的朝臣之中,陡然响起了怒骂之声,先帝朱高炽的威望的确是高,贪墨献陵之事,也的确是越想越离谱,尤其是那些不曾贪腐的官员,很多就是依靠着养廉银,才坚守住了操守。

    这些人自然对贪官恨得牙痒痒。

    李显穆扶腰在群臣面前站定,指着地上的一众罪臣道:“你们都好好看看这些人。

    记住这些人现在的模样,再想想先帝待诸位如何呢?”李显穆环视着众大臣,厉声喝道:“可谓是仁至义尽了,摸摸你们身上的锦绣绫罗,若不是先帝的养廉银,你们能有今日的宽裕吗?

    不要觉得有人贪了,有位高权重的人顶在前面,你们拿就没有事,就在奉天殿前,就在陛下的面前,我告诉你们,大明对贪腐之事,绝不纵容,无论他是谁,国法之下,纲纪之前,都必然要受罚。

    每一个贪官,都是吸血的蚂蟥,趴在大明的肌体上,损了国家、肥了自己,坚决的、彻底的,和所有贪官势不两立,这是大明永恒的主题。

    澄清吏治,你们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吗?”

    一字字一句句,如同重重击落的鼓声,砸在无数朝臣心中,有人面色惨白,心中发虚,有人则傲然自立,毫不担心。

    李显穆环视而过,将所有人的神情都尽收眼底。

    朝廷永远都要做对的事,反腐就是正确的事,只有让贪官惶惶不可终日,才能让清官卓然向上,如果朝廷都默认,甚至放纵,那清官的坚守还有什么价值呢?

    人常用“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来混淆一些事,但这不代表真的就非要让水浑浊起来。

    今日李显穆在朝廷之上立起了朝廷的这一根标杆,那清正的官员就会自然而然的有主心骨。

    当他们在迷茫的时候,抬起头就会看到在大明的最顶层,有一个人在看着他们,鼓励他们做对天下有益的事情。

    皇帝承担不起这个责任,那就要他来,一个真正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领导人,将会带给整个天下巨大的改变。

    这就不得不再次提起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为什么是古代最有含金量的治世,因为他创造了一个模板,原来君臣关系是可以那样相处的,原来皇帝是可以既有人情又英明决断的。

    在往后唐朝的两百年中,无数人都在孜孜不倦的想要恢复贞观之治的辉煌,他们所要辉煌的不仅仅是那个所谓的万国来朝,而是那种让人目眩神迷的文明。

    明君、贤臣。

    既而天下大治,这样的政治传统,深深影响着唐朝。

    大明则从不曾有这样的政治传统。

    很可能,从洪武时期开始,君臣关系就是一团糟,如今的大明很强盛,可若是问起,有什么值得纪念和效仿的,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来。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王朝建立初期,所正常出现的盛世,他并没有太多可以流传于后世的,让无数人为之津津乐道的政治传统。

    反而只会让人记住,下西洋、永乐大典。

    待众人默默消化完李显穆所说的话后,李显穆再次开口道:“前几日我曾经进宫向陛下禀告此事,而后同陛下商议,决定成立一个新的衙门,挂在都察院之下,受右都御史的管辖。”

    这番话顿时让在场的官员精神一抖擞,竟然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而且又是在都察院之下。

    如今的都察院,可当真是兵强马壮。

    十九个从二品的巡抚都御史,都是挂在都察院之下,现在又要成立一个新部门。

    都察院本来就位置极重,现在权责再次变强。

    “这个新的衙门叫做‘反贪司’,由反贪司长所领导,正三品,反贪司长再由右都御史直接领导,从名字上,想必你们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专门处理贪污之事的衙门。

    在京城为反贪总司,在各省、府之中,分别建立分司,接受朝野之中的投告,专门处理贪污之事。

    大明和所有的贪污分子,永远不共戴天,希望诸位都谨记。”

    右都御史眼中又惊又喜,惊的是他自己也不太干净,喜的则是这次他的权力大大增强,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为了让他有和左都御史对抗的能力,反贪司只受到他的辖制,左都御史没有过问的权力。

    李显穆自然不会白白给右都御史送权,这个反贪衙门终究是挂在都察院之下的,右都御史想要真正和左都御史对抗,那就势必要靠近内阁。

    况且,如今的右都御史,李显穆下一步就打算拿下他,然后扶持他这一派的人上位,如今的左佥都御史,执掌反贪衙门,才能在后续澄清吏治时,发挥最大的作用。

    殿前朝臣更是神情各异。

    先前李显穆的一番政治宣言,虽然让人不安,但历来也有很多人发出豪言壮语,但实际上想要撼动一个庞大的官僚队伍,是非常难的。

    但现在李显穆竟然专门成立了一个反贪的衙门,这就有点不一般了,甚至堪称恐怖。

    实际上如今大明拥有反贪职能的衙门还真不少,理论上任何有办案权限的都可以处理贪污事件,譬如在这一次皇陵贪腐案中出场的锦衣卫、大理寺、都察院,甚至就连刑部都可以。

    但权责不明,有时候就意味着谁都不管。

    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证据,或者某一个高级官员的强力推动,朝廷一般是不会去处理这种事情的。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案件,都是偶然之下被人举报,而后皇帝雷霆震怒,组织各衙门去联合办案。

    这种效率自然是极为低下。

    可现在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衙门,那这个衙门若是想要出政绩,就只能抓贪官,否则就是办事不力,至于没有贪官的说辞,那就是搞笑了。

    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个衙门一旦成立,日后所抓到的贪官数量,必然呈几何级的增长,尤其是这个衙门,还接受投告,这必然将成为政治斗争的新通道。

    很多人是心虚的,根本就不敢真的让这个衙门建立,但又能用什么理由去否决呢?

    根本就想不到!

    况且,看看跪在地上的胡国丈和孙国舅吧,皇帝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难道还看不出来那坚决的决心吗?

    想来是皇陵贪腐案,让皇帝太过于愤怒,才有了今日之事。

    一切都如同李显穆所设想的那样,对胡荣和孙光宗的践踏,向所有人都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让他们不敢多言,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等到今日之事传遍后,会有磅礴的大势落在他身上。

    反贪司就像是一把刚刚出鞘的利剑,悬在所有人头顶,谁都知道它一定会见血,可到底斩在谁的头上,那就说不准了。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而这就是李显穆将一切快速铺开的机会。

    “诸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皇帝发出了第一道声音,声音古井无波,带着深深的漠然和冷肃。

    在温煦的春天之中,刮起了一股寒潮,让许多大臣都不由打了个寒战,深深低下了头。

    无人出声,无人应答。

    ————

    “皇陵贪腐案”直接促成了“反贪总司衙门”的建立,这是大明政府部门走向精细化的一大进步,明朝官府持之以恒的要求对官僚队伍进行管控,对基层官吏加强控制。

    自秦汉时期以来,中央朝廷所一直赖之以运转的一整套衙门,已然渐渐不能适应明朝时期的发展,于是自永乐时期开始,明朝陆续建立了一些高品级的衙门,而这种态势,在宣德时期,形成了共识。

    在这种态势的背后,有内阁的不断推动,分散各部衙门的绝对权力,继而形成内阁的超然地位,这其中之博弈,以内阁逐渐权重而归于结束。——《明朝政治制度变迁》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花非花月夜的小说大明世家五百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大明世家五百年全文阅读大明世家五百年5200大明世家五百年无弹窗大明世家五百年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花非花月夜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