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见面冷如冰的雍正出现,除程如斯外,皆忙跪了下来,向雍正行大礼。
程如斯则瞪着王廷杨,没有说话。
雍正也是因为想看看自己的皇孙们,再加上知道弘历今日宴请了许多汉臣,顺便也想来看看这些汉臣的表现。
所以,雍正也就微服悄悄的来了这里,连值南书房的张廷玉、刘统勋等都不知道他要来。
但雍正没想到,他刚来,就听见王廷杨揭发程如斯,编排他的长孙是大阿哥允褆一样的人物。
而大阿哥允褆是什么货色。
雍正自然比谁都清楚。
尽管,王廷杨只是口供,拿不出实证。
但汉人士绅在大清朝地位本就不如以前,,只要皇帝知道他程如斯有不忠不臣的可能性,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所以,程如斯接着已渐渐脸色发白。
弘历只是冷笑。
他没想到,他抛出来的诱饵这么快就见效,更没想到,雍正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而恰好知道了这事。
但弘历对雍正的突然出现不感到意外。
毕竟,在大清就没有皇帝不能去的地方。
而弘历也不得不承认,都说富长良心,穷生奸计。
但在面对利益争夺的时候,这些属于富户的汉官,可比穷苦百姓要敏锐与果断的多,也狠辣无底线的多。
他们不仅仅可以出卖国家,连勒死自己的绳索也是可以出卖的,更别亲友乡党了,自然也谈不上真正的齐心。
尽管,这些汉官接受的都是“重义轻利”的儒家教育,但在面对利益时,圣人的话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程如斯过了一会儿后,才面如水洗的跪在了地上:“圣上息怒,圣上开恩!”
说着,程如斯就抖如筛糠一般。
他不能不承认,因为,他要是不承认,按照雍正的规矩,会直接抄他的文字书籍,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有不臣之心。
而他实在是保证不了自己家族有没有谁在文字书籍记录了敏感的东西,所以,他现在只能认罪,这样至少不牵连家族。
雍正哼了一声,就让众人起了身,但让程如斯继续跪着。
接着,雍正就走到了永琳这里来,朝永琳伸出了双臂,带着祈求的口吻,笑着问道:“让汗玛法抱抱?”
永琳朝雍正走了过来。
雍正便抱起了永琳,随后才看向了程如斯:
“你从哪里看出来朕的长孙跟允褆一样的?”
“朕的长孙,朕将来肯定着重培养,岂会是蠢笨之人?!”
“回圣上,臣该死!”
砰!
程如斯说着就把头往地上重重一磕。
“拿了!”
雍正只吩咐了这么一声。
“嗻!”
程如斯便被拖了下去。
而程如斯在被拖下去,面如死灰的瞅了王廷杨一眼。
王廷杨依旧神情凝重。
“汗阿玛,儿臣请旨先特准宗人府丞王廷杨家,为可去厄尔口与罗刹国通商的第一位皇商。”
“因为,儿臣已经看见了他对朝廷的忠诚!”
弘历回道。
雍正点首:“准!加王廷杨三级调用!”
王廷杨这里立刻跪了下来:“奴才谢圣上隆恩。”
“加三级调用改为加两级!”
“称臣为宜。”
雍正板着脸,改了口,且还特地解释了一下改口的原因。
王廷杨后背一凉,随后再次叩首:“臣知罪,谢圣上开恩。”
弘历这里忍不住嘴角微扬。
虽然,王廷杨挺无耻的,但治国可不是以德治国就正确的。
所以,弘历才会在这个时候,立即请旨给王廷杨的家族一份天大的富贵。
而在场的汉官们见此,也开始不禁跃跃欲试,也想取得一皇商身份,而皇商身份有多赚,看看为清朝立下大功的晋商就知道了。
但他们到底没敢像王廷杨这么直接冲动,而是决定回去上密奏,这样就不用把自己虚伪的一面,对外暴露的太明显。
王廷杨也是怕回去后就上密奏,就显得说服力不足,才立即冒险揭发的。
毕竟,眼下他就和程如斯坐在一起。
弘历不得不承认,汉人士绅还是很好笼络的。
办法很简单。
无非就是给更大的好处而已。
所以,弘历只拿了专营对俄贸易这块新做大的蛋糕出来为诱饵,就笼络住了这些汉人士绅,让他们既变得更加力量分散,又不得不更加感激朝廷。
即便,他们当中的很多汉人士绅大户不能成为皇商,但也能因为参与某一产业链而分一杯羹。
而弘历还表示,会请旨这些新皇商提供低息贷款,也将请旨特许他们去景德镇购买官造瓷器,去各织造局购买官办织品,以购买次品的名义。
这让汉人士绅们都很感激弘历,觉得弘历是真愿意为他们着想。
“四爷一主管内务府,就想到增设皇商,让利于民,可谓是贤明至极!天下人必感四爷恩德!”
王廷杨在领了内务府皇商凭据,来向弘历谢恩时,就也如此奉承起弘历来。
弘历对此只是淡淡一笑。
他倒不是不想让朝廷直接垄断贸易,不让商人参与进来,而设立什么市易司,让官府把货物征购过来再卖给罗刹国。
但这不是无数历史经验证明,让朝廷官员什么都管,就会把什么都管死嘛。
还不如,官府只负责收税,贸易让有背景的商贾去专营,同时也能扩大基本盘。
而弘历接着也说道:“我不要你们感我的恩德,只要你们能感大清的恩德就行!”
“四爷说的是,臣曾祖时就选择了归顺大清,效忠大清,臣自然不敢背叛大清,背叛大清就是背叛祖宗。”
王廷杨为此谄笑着说了起来。
弘历听后点了点头。
在这没多久,弘历就又被雍正叫了去。
当弘历来到圆明园雍正这里时,就见雍正明显心情不怎么好,而对他说道:“内务府今年上半年的收支账目出来了,盈余减幅比去年还严重!再这样下去,朕总不能为维系宫廷开支,去向户部要银子吧!”
“内务府的那些狗奴才,织造、瓷器、茶叶、盐铁、钱庄当铺,他们都有在参与,结果让开支越来越大,采办诸物也越来越贵。”
雍正说到这里就叉起腰来,呼吸也渐渐变得有些沉重。
弘历对此只能感叹,雍正对内务府要求真是越来越高,之前只是让内务府补足亏空,现在又要内务府的盈余增加。
当然,弘历觉得雍正不是不知道内务府这种垄断性官营机构的弊端。
而如今,雍正在他面前表现出如此激动的样子,不过是希望他这个兼管内务府的皇子不要觉得是他这个皇帝太会花,进而在将来他成为皇帝后会因为发现内帑不够多而更加埋怨他而已。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