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343章 谁是V

科技入侵现代 最新章节 第343章 谁是V http://www.ifzzw.com/371/371402/
  
  
    本·布拉德利听着电话那头传来万里之外的声音眉头紧锁。

    电话那头,伦敦《泰晤士报》的总编黑利爵士声音颤抖,语气充斥着难以置信,他刚才传递的信息足以震动整个自由世界。

    胡佛都能是苏俄的人,这个世界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吗?

    “约翰,你确定这是真的?”布拉德利很是疲惫。

    最近整个华盛顿的乱象他都看在眼里。

    现在的阿美莉卡,媒体还是为国家工作,而不是为党派工作。

    像知更鸟计划:某IA被指控的一项大规模计划,靠着收买和影响阿美莉卡国内外的记者、编辑和媒体机构。

    根据相关指控和解密文件,该计划通过在新闻报道中植入有利于阿美莉卡政府的宣传信息,并压制不利于其叙事的报道,从而塑造公众舆论。

    和华国的媒体不同,此时阿美莉卡的媒体希望阿美莉卡能赢得冷战,他们会为了阿美莉卡的未来而担忧。

    本·布拉德利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本,”黑利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这封信是寄到BBC编辑部的,没有寄信人,只有一句简短的话和一盒录像带:‘胡佛一直在为莫斯科工作。’这听起来像是疯子的胡言乱语,但你知道,这周所有人都疯了。

    我们打开录像带看了,是在一间类似于密室的房间里里,胡佛在和多勃雷宁交谈,两人亲密无间,最后分开前甚至还进行了拥抱。

    最重要的是这封邮件的署名是V。”

    V,自由阵营的梦魇,没人知道他想干嘛。

    布拉德利沉默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最近的种种混乱:白宫决定增兵,尼克松总统对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不信任,以及克里姆林宫对多勃雷宁出现在胡佛别墅的否认。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舞台剧,但台词和剧本似乎都出了差错。

    “那个录像带,”黑利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不仅我们收到了录像带,法兰西、德意志、意呆利等所有欧洲的主要报纸都收到了信和录像带。”

    “这是个陷阱,”布拉德利下意识反驳道,“苏俄人想借此抹黑我们的人,让我们内斗。”

    “或许是,”黑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但你知道的,流言和真相的区别并不大。尤其是当它来自V的时候。”

    两人没有再说。

    因为这很离谱。

    一旦资料来自V,所有人就跟失智一样。

    V从出现开始,从揭露肯尼迪总统之死,大家就没有怀疑过他的资料真实性。

    因为每一次的视频都太清晰了。

    以肯尼迪之死为例,视频本身足够清晰,而且拍下的声音和其他影像资料吻合。

    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也自动忽略。

    比如深夜四点,多勃雷宁的脸怎么会那么清楚。

    又比如多勃雷宁和胡佛的见面是怎么被拍的,还拍的如此清晰。

    没有人知道。

    就像没有人知道V的身份一样。

    不知道不代表是假的。

    布拉德利挂了电话,立刻召集了编辑部所有核心成员。

    “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伦敦的匿名信件,内容是,胡佛生前一直在为苏俄工作,并且有录像带为证。”他看着面前一张张震惊的面孔,声音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我知道这很荒谬,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一旦这个消息被公开,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炸弹。”

    伦敦,《泰晤士报》编辑部,黑利爵士坐在他那张堆满报纸的办公桌前,头疼欲裂。

    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刊登了那段录像带的截图,但同时也在社论里提出了质疑。

    “我们这是在玩火,约翰,”他的副主编乔治担忧地说道,“我们可能会成为V的帮凶,去摧毁我们最坚实的盟友。”

    “不,乔治,我们是在向真相靠拢,”黑利爵士解释道:“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就有责任去揭露它,无论它有多么可怕。如果它是假的,我们也有责任去追查幕后黑手,无论它有多么危险。”

    他知道,他们已经成为了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被V所利用。

    但同时,他也知道,这枚棋子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意志。

    “我们要给阿美莉卡人一个机会,一个去寻找真相的机会,”黑利爵士说,“而不是像他们现在这样,被恐惧和猜疑淹没。”

    两天后,整个欧洲被这个消息引爆了。

    巴黎的小报最先刊登了录像带截图,随后消息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照片上,胡佛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异常诡秘,他正和一个被确认是多勃雷宁的男子低语。

    背景是一间充满文件和书架的密室。

    《华盛顿邮报》没有立刻发布新闻,而是在进行内部调查。

    然而,这无法阻止谣言的传播。

    《世界报》《卫报》《法兰克福汇报》等欧洲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并配以头版社论。

    社论内容大多倾向于怀疑和震惊,质疑阿美莉卡政府的内部安全,并猜测这是否是苏俄的离间计。

    在阿美莉卡,媒体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纽约时报》呼吁政府进行彻底调查,《洛杉矶时报》则批评这是苏俄的又一次“虚假信息行动”。

    一些小报则大肆渲染,将胡佛描绘成一个双面SPY,甚至编造了各种情节。

    华盛顿,白宫西翼,椭圆形办公室外

    基辛格从欧洲返回,连轴转的谈判让他疲惫不堪。

    他看到尼克松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的报纸铺了一地,每一张的头版都印着同一张模糊的照片:胡佛和多勃雷宁。

    总统的脸深埋在阴影里,像一尊凝固的雕塑。

    “亨利,”尼克松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他们相信了。”

    他终于知道林登·约翰逊离职前最后一次在白宫和他谈话,语气中的轻松不是装的,是真的。

    这个位置是真不好坐啊。

    动不动就给你来点你怎么都想不到的大惊喜。

    PS:林登·约翰逊对胡佛为苏俄工作有所怀疑,此事在前面提到过,但他没有把相关情报共享给尼克松。

    基辛格没有说话,只是将手里的公文包放在桌上。

    他知道总统说的他们不仅仅是民众,还包括那些动摇的欧洲盟友。

    在巴黎,法兰西情报部门负责人暗示,他们对阿美莉卡的信任已经动摇,这也是法兰西日常。

    在伦敦,首相更是直接询问,华盛顿是否已经成为一个被渗透的筛子,伦敦问华盛顿,可见胡佛事件的冲击之猛烈。

    “这不像KGB的手法,亨利。

    他们过去只会偷偷摸摸地搞破坏,但现在他们直接把武器扔在了我们的大街上,”尼克松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困惑和不解,“他们想让我们自相残杀,而我们正在如他们所愿。”

    基辛格站在那里,脑海里浮现出在巴黎和伦敦的场景。

    欧洲的报纸就像饥饿的鬣狗,对于每一个流言都不放过。

    他知道,这不只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心理战,一种在信任基础上进行的核打击。

    堪萨斯州,一个小餐馆的柜台,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农场主,将那天的《堪萨斯城星报》拍在了柜台上。他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和人争吵了。

    “这一定是假的!”弗兰克用他粗糙的大手拍着报纸,“胡佛先生是这个国家的英雄,他为我们和socialism人战斗了半个世纪!”

    他对面,一个年轻的退伍士兵,名叫约翰,正喝着一杯冰茶。

    他刚刚从安南回来,满身的疲惫和困惑。他指了指报纸上的照片,声音平静:“那你怎么解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还有,为什么总统不让麦克纳马拉留在白宫?这些事,都不是空穴来风。”

    “你听听你在说什么?你是为这个国家流过血的,现在却相信报纸上的鬼话?”弗兰克愤怒地站了起来,他无法接受自己一直信仰的英雄竟然是叛徒。

    “我就是因为流过血,才更要搞清楚,”约翰的声音里坚持道:“如果他真的是叛徒,那我流的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被叛徒操纵的战争机器?”

    餐馆里的人们都沉默了,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但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个谎言,也不愿面对那个可能的真相。

    林燃人麻了,我什么时候有这段视频了,我怎么不知道?

    他一下就知道,这是苏俄人放出来的录像。

    “总统先生,我想现在这些都不重要,战场上的好消息最重要。

    新闻是能被掩盖的,大家早晚有一天会把它给忘了。

    但我们不能失败,我们不能再容忍越战前线的失败。”

    “教授,你听过一个叫布拉格之春的笑话吗?”尼克松突然开口转移话题道。

    林燃愣了一下,他知道尼克松的思维跳跃,但还是接了下去:“当然,苏俄人在布拉格横冲直撞,把杜布切克的尝试碾得粉碎。”

    “没错,”尼克松深吸一口雪茄,吐出烟圈:“但你知道当时全世界的反应吗?除了谴责,就是谴责。

    华盛顿对莫斯科的强硬保持了克制,没有越过任何红线。

    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苏俄不直接威胁我们的利益,我们就可以保持一种可控的对抗。”

    他将雪茄压灭在烟灰缸里,看着那团熄灭的火星,眼神变得冷峻。

    “但这次,他们没有用坦克,甚至没有用导弹。他们用了一个幽灵,用一个早已死去的人,来挑拨我们自己的内斗。

    不管是苏俄还是V,都是我们的敌人。

    这不是可控的,亨利。

    这是直接打进了我们的神经系统。”

    尼克松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白宫的草坪。

    “他们让我们怀疑自己,怀疑我们的英雄,怀疑我们的信念。

    如果一个国家的根基开始动摇,那么再多的胜利也只是空中楼阁。

    越战失败只是战术上的,胡佛事件的失败却是信仰上的。

    一个国家的信仰一旦崩塌,就再也无法重建。”

    他转过身,直视林燃。

    “所以,战场上的胜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赢回来。

    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无论克里姆林宫抛出怎样的谎言,阿美莉卡都不会被分裂。

    我们要把胡佛塑造成一个被共产主义诽谤的烈士,把多勃雷宁描绘成一个卑鄙无耻的骗子。”

    尼克松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重新找回了方向。

    “这不是一场新闻战,教授,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我们要赢,不只是在越战,更要在这里,在华盛顿,在每一个阿美莉卡人的心里。”

    尼克松语气坚定。

    林燃心想,哦天哪,你知道胡佛和莫斯科的合作有多亲密无间吗?

    你怎么敢这么说?

    你怎么能这么做?

    林燃觉得这出戏从克里姆林宫选择用V的名义丢出胡佛来降温开始,就已经失控了。

    华盛顿,白宫新闻发布会

    “我再次强调,关于胡佛局长的指控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白宫新闻秘书罗纳德·齐格勒站在讲台上,汗珠从他的额头滑落。

    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台词,面对台下数百名记者的质疑,他的声音显得越来越无力。

    “录像带是伪造的!文件是伪造的!这是克里姆林宫为了破坏我们内部团结而精心策划的假新闻!”

    台下的记者们对此并不买账。

    《纽约时报》的记者举手提问:“齐格勒先生,这些录像带不是来自V吗?白宫方面是否掌握了它是来自克里姆林宫的证据?

    以及如果你所说是真的,这些都是伪造的,请问为什么克里姆林宫会选择多勃雷宁大使作为主角?为什么地点会是如此隐秘的密室?二人之间会如此热切?他们有什么能交流这么久的吗?”

    齐格勒无法回答。

    他只是为了践行总统的意志而出现在这里。

    总之我们就是不承认。

    我们不能承认,我们也没有办法承认。

    在台下记者们看来,沉默成了最好的证据。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多勃雷宁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的茶杯早已凉透,他已经回到了莫斯科,暂时结束了大使任期。

    在克里姆林宫做出要曝光胡佛身份的决定后,就把多勃雷宁紧急调回国了,避免阿美莉卡狗急跳墙,把多勃雷宁强行请去接受“调查”。

    如果现在做个民调,多勃雷宁绝对高居阿美莉卡仇恨榜榜首。

    第二是V。

    他看着从华盛顿发来的电报,嘴角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他们还在否认,”他对坐在对面的尤里·安德罗波夫说道,“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他们越是否认,民众就越怀疑。”

    “下一步我给他们准备了更多惊喜,是时候拿出我们的第二份礼物了。”安德罗波夫笑道。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多勃雷宁:“这是新的录像带,它记录了胡佛把林登·约翰逊上台后所做的人事安排告诉我们。”

    新的录像带有声音。

    “这会彻底摧毁尼克松的信誉,”安德罗波夫微微一笑,“他们无法反驳,而我们,只需要在欧洲继续通过我们的‘喉舌’放出这些消息,就可以让他们自顾不暇。”

    正如安德鲁波夫所说,新一轮的证据泄露开始了。

    这一次,不再是只有画面的录像带,而是更加真实的,有清晰声音的录像带。

    录像带被匿名寄给了欧洲和阿美莉卡的小报,带着V的署名。

    它们详细描述了胡佛到底说了什么。

    《卫报》和《世界报》等欧洲主流媒体这一次不再只是转发,他们开始深入分析这些文件。

    在阿美莉卡,媒体的立场开始分化。

    但没人敢否认这些证据的真实性。

    有的媒体开始站出来公开指责白宫,为胡佛这样的背叛者辩护。

    尼克松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本·布拉德利坐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前是最新一期的《华盛顿邮报》,头版标题是《胡佛:英雄还是叛徒?》。

    他知道,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我们不能再等了,本,”他的副主编卡尔焦急地说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不能让这种分裂继续下去,我们必须去揭露真相,无论是哪一方的真相。”

    “卡尔,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些是假的,也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些是真的,”布拉德利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我们现在就像走在一根钢丝上,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深渊。”

    “我们去寻找V,”卡尔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无论是苏俄人,还是阿美莉卡政府里的其他派系,还是第三帝国的幽灵,我们需要找到这个泄露情报的源头。

    只有找到这个源头,我们才能揭开整个谜团。

    否则,这场舆论战,我们将永远是失败者。”

    布拉德利看着他心里已经无语了:“?我们能找到V?”

    不需要找,林燃受够了被苏俄当枪使的感觉。

    他打算让V现身,把这把火浇得更加旺盛。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鸦的碎碎念的小说科技入侵现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科技入侵现代全文阅读科技入侵现代5200科技入侵现代无弹窗科技入侵现代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鸦的碎碎念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