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朗是跟着老板娘一起过来的。
中午在油麻地一家老字号粤菜餐厅席开几桌,算是春节放假前的聚餐。
几个年轻球员开心得嗷嗷叫,说好久都没吃到这么丰富的大餐。
平时都被各种科学规范的健身餐、减脂餐卡得毫无美食体验。
放假终于能大饱口福了。
严谨的外籍教练组还有点莫名其妙,二月放什么长假?
而且十来二十天,他们往返太平洋也很累啊。
不过基本确认春节后,鲁斌和弗雷德带着HK代表队到北美拉练,外籍教练组在那边等着接待即可。
所以对老板每人发个千元港币的红包,还是很开心的。
当然钱也不是白拿。
居然是老板要求他们给这几个内地孩子对症下药,列出春节期间的食谱清单、自我保持锻炼运动项目。
必须给出春节后来报到的体重、体脂标准数据。
换来小年轻们夸张哀嚎。
看来这两三个月的全新环境,确实让他们比鲁斌更能释放调皮。
萧妈妈也听出来:“小让很懂体育的哦?”
还挟菜。
老板娘都斜眼了,只是她不停的在接大哥大,没时间批评。
鲁斌赶紧提醒:“是领导……让卫东同志是上级领导要求我们服从听指挥的领导!”
让卫东嘻嘻乐摆手:“没事没事,内地的专业队模式迟早要改革,斌哥你能带头产生影响,没准儿小眀以后就是你的兵了,我们尽可能让优秀的苗子在HK、在NBA参加高水平比赛,形成强大的海外军团,然后在国家队比赛的时候回国效力,我来保证这种费用和回国比赛的服从命令,你回去可以跟领导汇报下,多带点录像带……哎哟。”
原来是发哥和粱嘉辉到了:“他们是不把我这个教练放在眼里的,换训练地点也不给我说,这怎么搞得好?!”
萧妈妈目瞪口呆,指着说话都不利索了:“这,这这这……许文强呀,真的是许文强呀!”
老萧则注意到旁边:“这,好像是那个棋王哦?”
结果全场几张桌边的球员、教练组都齐声笑着鼓掌,赞扬教练演得好演得好,把球队领导层宫斗的感觉演得入木三分。
沉着脸的发哥才得意笑笑,过来给新朋友打过招呼。
然后给老板报喜:“阿辉这次的电影听说在内地上映反响很不错,没听见什么打压的声音,看看广告播放后的反应。”
他最担心这。
粱嘉辉在沪海到平京带着胶片跟随奔走审批,完成上映后反而马上又带着国际社区的广告片就返回HK了。
让卫东解释:“内地目前还没有票房制度,胶片发到各个省市影院再朝下发放就是轮流上映,钱不会往拍片厂走,只是按照胶片洗了多少套卖给各地影院收钱,一套九千块,我跟胶片厂关系不错,帮忙冲印得多点,看最后能卖多少套拷贝胶片吧,我们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
粱嘉辉点头忙着把餐厅吊挂的电视打开:“还有会儿,听说老大回来,还特意挪到今天开播。”
池世明也是打老板娘电话才找过来:“哈哈哈,销售成绩好不好就看今天的广告了。”
还是有点强颜欢笑的味儿,看得出来压力蛮大。
詹妮嫁鸡随鸡的跟着一起来,也没嫌弃油麻地的餐厅不够档次,但习惯性的要丈夫照料摆筷,吃东西也挑三拣四,更不关心生意。
沈老三都拿手肘碰十一妹看八卦了。
让卫东给赘婿宽心:“自己家的电视台,老子开启轰炸模式每天反复放,不信不深入人心。”
秦羽烨这才放下电话解释:“都从来没听说过异地卖楼花,如果我们这真成了,那不是右岸的、马坎的,甚至东南亚的房产广告都可以来HK打?”
让卫东摊手:“为什么不可以呢?”
后来那些海边地产广告都冲击到了商州这种地级市。
税务大院的老头老太太没少买这种从未听说过的什么海边小城养老房,毕竟对内陆地区的老百姓,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诱惑力太大了。
最后鸟不拉屎的地方,生活方不方便那就是另说,就说有没有海吧。
但这特么可是沪海!
是无数HK中产文人的祖籍老家、
资讯台十二点半准时播出的“轻松健身”前,节目预告的时开始插播广告。
开篇就是民国时期的沪海镜头。
作为那个时代最先进,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各种欧陆风情的街道、建筑大厦到琳琅满目的挂墙招牌,绝对都不输当下的HK老街道。
港片里最有HK特色的那种到处都是横跨街头招牌,在旧沪海已经很常见了。
甚至HK就是学的沪海那套。
有轨电车丁零当啷的慢悠悠滑过镜头,斯蒂庞克也有闪现,更多还是黄包车在忙碌奔波。
BGM就是民国广播那种咿咿呀呀的舞女歌声,加上偏黄的黑白画面很有怀旧范儿。
不过只有几秒钟就切换成了彩色,还是这些沪海街道,却明显是现在循着那些老片子去找的同角度拍摄。
路人穿着比较单调,但明显没有褴褛枯瘦的,还带着沪海城里人常见的自信傲娇。
建筑街道少了以前的花里胡哨凌乱,更整洁清爽点。
主要是几十年前的道旁树现在已经蓬发如盖,非常有情调的营造出文艺氛围。
背景音乐则用了这几年HK都没沪海流行的《漫步人生路》。
“在你身边路虽远未疲倦……”
粱嘉辉在这个时候,穿着西装,手臂搭风衣,提了小皮箱出镜。
走在不同街道。
可他仅凭发型的些许变化跟西装款式调整,就能在不同场景演绎出民国味儿跟现代游子归乡的不同形象。
让人看了就不由自主恍惚,他到底是走在民国还是现代。
眼神更是在踌躇满志和感伤怀念中切换。
色调和光影把时代气质和诗意美学融为一体,最后走在已经成型的徽派社区主干道上就成了细腻大气。
似乎已经有些千山万水归来的感叹中,坐在石桥边的长椅上静静微笑。
终于在柔美的淡淡歌声中,响起唯一的画外音台词:“我的家,在沪海”。
这时才滑出“沪海江港地产.国际社区,仅余700席,抢购热线……”
三十秒,很漂亮的广告拍得就像是时光电影。
既有当初发哥那条百年润发广告的文艺味儿,又带着更强调的色彩美感。
粱嘉辉低声给发哥比划解释整个地产项目的意义。
算是沪海现在对外开放的展示,更是换取外汇的重要渠道。
三位沪海宁也看呆,小盆友是关注电视上那个沧桑俊秀的帅哥就坐在旁边吗。
老萧夫妇则主要是惊奇:“沪海,那是沪海的街道吗,最后那个没见过?好漂亮……”
“国际社区呀,听说是斩洋葱头的哦……”
池世明讪讪:“哪里有斩,沪海现在商品房买卖都没展开好不啦,我们都没进入沪海市场。”
因为沪海的公房体系太大了,如果立刻自由买卖房屋,整个体系都可能要崩。
所以目前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允许交换。
不多的商品房新村销售都在郊区。
主力放在对外销售的电子产业园公寓楼卖一千美元的房价,两三栋秒空。
现在是更有社区氛围的卖两千美元,能卖掉吗?
让卫东还是大力鼓掌感谢粱嘉辉的演绎:“既然是商业广告,还是要谈钱的,最后根据销售提成吧,哈哈,你们几个篮球打好了也能打广告,坎仔先来,这次去东南亚巡回赛,黎小妹的比赛怎么样?”
这下终于有粱嘉辉翻译。
坎普简直哀怨:“水平好差,她应该去洛杉矶,去夏威夷比赛!”
滑浪风帆总会会长哈哈大笑:“可以可以,弗雷德可以先回去联络相关比赛,兼顾下帆板赛事。”
黎月娥的培育才刚刚上路,十八岁的小姑娘着什么急,先把这届的篮球搞定再说。
但说起他从沙田经过时候看见的海面帆板,粱嘉辉就比发哥会玩,知道那边的风向和水面更适合水上运动,港府这边一直有考虑要不要在沙田那边建设新的水上运动中心。
毕竟HK体育学院就在沙田马场旁边,好些体育总会的训练基地也都在那边。
钱串子夫妻俩立刻心领神会:
“申请,马上向港府申请新的滑浪风帆训练中心,由我们来承担建设费用,阿明、发哥你们分头提前申请拿地,朗叔再敲敲边鼓,这沙田附近随便修点房连住带卖就保证大家有得住了。”
水上项目的训练基地能花多少钱,所有场地都是天然的大海水面,岸边修个漂亮的会所之类建筑就行。
但在原本荒芜没人的区域,搞这么个训练中心就能迅速改变地块价值。
哪怕吸引来的游客、玩家、从业人员不会人潮汹涌,但原本就很低成本的地块,顺着港府扶持体育项目的名头拿下来就很便宜,稍微涨价就能赚不少。
起码篮球队,电影公司的各位都能跟着有宅子了。
从电视台这趟拿地建设搞懂规则的让卫东,觉得这办法比炒股简单多了。
自己就是庄家,涨跌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程朗也跟池世明他们一样领命点头。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