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488章 特别奖励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最新章节 第488章 特别奖励 http://www.ifzzw.com/367/367671/
  
  
    作为副台长,央视的外购电视剧或节目等这一块,是范台长分管的。

    今天到北电来,范台长对曹阳的纪录片能拍成什么样,期待并不是最大的。

    他来北电,主要是冲着曹阳来的,也就是说,是完全看着曹阳的面子,才亲自来的。

    要不然,一个小小的“纪录片”,怎么可能让他亲自出面。

    这不是摆谱或者其他什么,而是若购买一个纪录片都需要他亲自出面的话,央视有那么多频道,每年采购或合作定制的节目和电视剧之类的那么多,他怎么可能忙得过来?

    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两千万的外购节目或电视剧,都不会报到他的办公室去。

    两千万以上的,不是央视的重点项目的话,他也基本上不会过问,仅仅只是他案头待签字的文件而已。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么多年了,范台长的案头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部纪录片的待签字文件。

    这是因为这年代,一部纪录片基本上不可能卖到2000万以上。

    当然,这么说是有些不恰当的。

    正确的说法是,除了央视之外,没有哪一家民营或其他国营机构,会投资大量资金,拍一部纪录片的。

    有这钱,拍一部电视剧不香吗?电视剧至少比纪录片好卖多了。

    目前为止,单集投资前几的纪录片,都是央视拍摄的。

    对其他电视台或机构来说,拍摄纪录片考虑的可能是回本和收益,但对央视来说,这些反倒不是重点考虑的。

    不过,曹阳拍的纪录片,肯定是例外。

    也就是曹阳没对外放消息,北电仅仅只通知了京城电视台和央视,要不然,范台长相信,今天这里人多的绝对是挤不下的。

    就算在没看纪录片之前,范台长也绝对相信,就算曹阳的纪录片拍的中规中矩,只要要价不是太离谱,电视台是一定能收回成本的。

    曹导的毕业作品、第一部纪录片……就凭这个名头,相信电视台招商的话,绝对能卖出大价钱。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能够借机交好曹阳,这是他亲自来的目的。

    京城电视台的王副台长,肯定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来的。

    范台长哪能想到,今天还真捡到宝了,这是超出预料之外的。

    就算范台长对纪录片不是太内行,但他就算是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也能很直观的感受到《舌尖》的魅力。

    “《舌尖》需要购买吗?购买的意愿有多少?价格怎么定?你们都谈谈想法吧。”

    范台长带着央视的几人来到隔壁的小会议室,也没废话,进来后就直入正题。

    朱同是综合频道总监兼节目采购中心主任,除了范台长,他肯定是第一个发表看法。

    略微思考了一下,朱同就毫不犹豫的说道:“《舌尖》不是传统的纪录片,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一部新型纪录片,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央视必须是第一个播放平台。”

    会议室的几人全都跟着点了点头。

    “至于价格,咱们可以按照市场价的基础上,把开拓性进行必要的溢价,又因为是曹导的纪录片,这就能减少台里收回成本的风险,这个也要给予必要的溢价。”

    会议室的几人觉得朱同说的有道理,又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

    不过,会议室的几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朱同话里的漏洞,这个“市场价”,到底是哪个“市场价”?

    央视采购电视剧,那是分等级的。

    就像98年采购的《雍正王朝》,因金牌编剧、老戏骨阵容和历史题材稀缺性,从而获得超高溢价,以2600万获得了播放版权。

    单集在98年就创下了60万的“天价”记录。

    别觉得这个价格低,这可是当时创纪录的价格,要知道当时一般电视剧的市场价,也就每集8万左右。

    但是,央视采购纪录片的溢价空间就不大了。

    全版权的话,也就成本的2到3倍的溢价,仅仅是播放权的话,别说溢价了,还会“缩”价。

    因为最好的纪录片,几乎都是央视打造的,所以对外采购纪录片,就不是那么热心和重视了。

    “对了,《舌尖》的成本是多少?”

    范台长问了一句。

    “至少应该1500万,这是刨除包括曹导在内的所有导演的酬劳后的估价,若是算是曹导他们的价格……一个亿都打不住。”

    朱同摇着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一个亿?

    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曹导作为总策划和总导演值多少钱?这个可不好计算。

    《舌尖》的执行总制片程建业,是作为执行制片人拿过两次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就算因为规则限制,程建业没法在小金人上刻字,但这成就是得到市场认可的。

    《舌尖》分集导演顾常卫,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两次拿到了最佳摄影的小金人,这可是实打实的两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没有一点水分。

    《舌尖》分集导演宁昊,作为执行制片人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目前还在全球票房排行榜总榜第三位,更何况他执导的正在全球热映的《宿醉》,据说票房能突破4亿美元。

    剩下的柳杉和李明义虽然看起来没有突出的成就,但人家作为曹阳的固定班底,想请他们的价格,那是一点也不低。

    “嘶……”

    会议室一阵斯哈声传来,包括范台长在内,都觉得有些牙疼。

    问题来了,这该怎么算成本?

    还没等范台长想好怎么给《舌尖》算制片成本呢,就听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片三部副主任刘盈小声说道:

    “我听说,《舌尖》拍摄时,那些最先进的摄影设备还有航拍用的大型无人机,全都是免费的。”

    范台长瞪了刘盈一眼,没说话。

    免费?

    难道我不知道吗?

    免费又能怎么样?

    难道因为拍摄设备免费,就不计算进拍摄成本了?

    曹阳用的设备免费,那是人家的本事,是厂家上杆子送过来的,这些肯定是要按照市场租赁价格考虑进去的。

    “行啦,别考虑这些有的没的了,咱们就先给《舌尖》按照1500万的制片成本吧,人工之类的就暂时不考虑进去了,要不然咱们也买不起。”

    说着,范台长自己都笑了。

    听了范台长的话,朱同也跟着笑了起来。

    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监梁虹却没有笑。

    1500万的制片成本,再加上曹导名气的溢价,还有纪录片开拓性以及高质量的溢价……这样一来,怎么算都要上3000万左右了,这还肯定不是全版买断的价格。

    可问题是,梁虹主管的央视纪录频道年预算仅1.5亿元,单项目超2000万需特批,没错,是报上去要特批,而不是审批。

    但对于朱同的综合频道来说,2000万?3000万?毛毛雨啦,小钱而已!

    看着朱同脸上的笑容,梁虹心中有些苦涩。

    她这次跟着来北电,本来还抱有一丝的期望,想要把曹阳的纪录片引进记录频道的。

    可现在看来,想要竞争过综合频道,简直是难如登天。

    唉,朱同这人也是,你综合频道又不缺高质量的影视剧,为何偏偏就来跟自己竞争曹导的纪录片呢?

    纪录片不放在记录频道,真是天大的笑话!

    梁虹一时有些气闷。

    与此同时,北电的几个人也在讨论《舌尖》。

    他们主要讨论的是,《舌尖》究竟该不该打破北电的传统,在导演系优秀毕业作品展映上,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全天用来放映曹阳的《舌尖》。

    北电的毕业作品展映,可以说是影视行业年度重要人才选拔与产业风向标活动,其运作逻辑远超普通学生成果展示,核心目的是打通新人导演以及人才的上升通道等等。

    每年展映时,国内一些民营或其他电影公司,都会来到现场,挖掘人才以及购买展映上感兴趣的短片版权。

    侯可明等人怕因为曹阳的《舌尖》,而让来的那些人产生对比。

    哪怕只是画面上的对比,也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

    因为若是看了曹阳的《舌尖》,就算是知道不能跟其他人比较,但也会不自觉的产生对比……然后就会发现,北电的其他优秀毕业作品,不过如此。

    这是下意识的对比。

    最后商议决定,专门开放一个场馆,不让《舌尖》跟导演系那些毕业作品放在一起,尽量的减小影响吧。

    北电导演系的几个老资格教师,不约而同的在心里产生一种想法,跟曹阳赶巧碰到了一起,也不知是这些北电的优秀毕业生的荣幸,还是不幸。

    曹阳没有亲自参与跟央视还有京城电视台的谈判,这些交给北电的人去处理就好,他没必要出面干这个。

    毕业作品的事情既然搞定了,曹阳也暂时松了口气。

    只是暂时而已。

    再过几天,也就是6月21日父亲节这天,帮助他拿到欧洲三大三金大满贯最后一块拼图的《如父如子》,就要在国内上映了。

    虽然曹阳不指望这种文艺片能拿到太多的票房,但相应的宣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忙着《舌尖》时,吴奇华、黄波与陈虹等人,已经开始宣传了。

    李晓苒在拍摄小钢炮的《非诚勿扰》,最近这两天也会赶过来参加宣传。

    毕竟是一部对曹阳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电影,众人的宣传还是非常卖力的。

    6月19日,《如父如子》在京城举行了首映礼。

    不仅场地上,在其他方面,也都做到了牌面。

    就像之前说的,这部电影对曹阳,对华夏电影,都具有特殊的意思,所以,首映礼这天,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来了。

    之所以是半个,剩下的那半个因为名气或名声的原因,被排除在外了。

    不仅仅明星,国内电影制片厂、影视公司的老总、还有非常多的导演,也全都来了。

    曹阳本来不想这么高调的,现在这些表面的功夫对他来说没意义。

    但不是曹阳不想高调就可以不高调的,还是差不多的意思,《如父如子》的意义不同,所以可以适当的高调一下。

    嗯,毕竟还活着的欧洲三金大满贯获得者就曹阳一个,适当的时候,就要适当的“展示”一下。

    没毛病。

    有了共识,中影和青影厂就把这次《如父如子》的首映礼往大了搞。

    央视六公主进行的直播,而央视的《新闻联播》,居然也用了十几秒,播报了《如父如子》首映礼的消息。

    这个可不是曹阳安排的。

    也不是中影和青影厂安排的,当然,也没那么大能量可以安排进《新闻联播》打广告。

    是的。

    别看主持人只说了一句:“据本台消息,获得了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如父如子》,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礼……”

    但这应该也算是广告了吧?

    也只有中宣等才有这个能量。

    这么一搞,前阵子的宣传就显得有些多余了,砸再多的钱进行宣传,也不可能跟这个全方位的宣传相比较。

    当曹阳得知这个消息时,他都有些懵了。

    事先也没人跟他说呀,这都有点算是惊吓了,获奖时播报还好说,但首映礼还播报,真就有点吓人了。

    “这阵仗有点吓人啊。”

    曹阳跟侯可明感叹道。

    就是侯可明过来,把曹阳拉到角落里,神秘兮兮的告诉他这个消息的。

    侯可明也眼神负责的看了一眼曹阳,新闻给你打广告,这他妈传出去都没人信。

    但这种似乎没人信的事,就这么真实的发生了。

    只能说,曹阳这些年对电影的贡献,再加上《如父如子》的特殊意义等多种因素结合,才会有了这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吧。

    “是有点大,这种事……只能说是国家对你的信任和看重吧。”

    侯可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换成其他人,他肯定张口就是大道理,就是他的政治素养,可对曹阳,也就只能这么说吧。

    曹阳原来是不对《如父如子》的票房抱有太多希望的,毕竟现在不是前些年,那时候只要是获得了欧洲三大奖项的电影,几乎都能大卖。

    若是获得了欧洲三大最高奖的电影,大卖是必然的。

    这几年国内电影票房的上限不断突破,但文艺片的票房,增长的却不多。

    有选择的情况下,观众还是更愿意看令自己精神愉悦的商业大片。

    可新闻这么一宣传,票房就难说了。

    如今的智能手机还不太智能,还无法跟电视“争宠”,这年代的新闻,还是秒杀一切的存在。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择日北飞的小说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最新章节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全文阅读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5200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无弹窗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择日北飞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