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486章 老田的贡献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最新章节 第486章 老田的贡献 http://www.ifzzw.com/367/367671/
  
  
    侯可明等人坐在放映室里,边等着还没来的“客人”,边轻声的聊着。

    所谓的“客人”,是京城电视台以及央视的人。

    倒不是北电或曹阳联系的他们,而是他们听说曹阳的毕业作品是纪录片,又打听到这部作品会做成七集。

    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曹阳不仅用了全球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机,还出动了最前沿的无人机航拍,以及还用了微观镜头、高速摄影等……

    总之,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那真是奢侈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这个“奢侈”,包括据说整个剧组有索尼最先进的CineAlta F35摄影机的全套设备,并且还是整整三套!

    还有阿莱最先进的ARRIFLEX D-21的整套装备,两套完整的ARRIFLEX D-21啊!

    还有一套Phantom的高速摄影机。

    至于还有RED ONE的三套设备,虽然据说RED ONE很不错,性价比很高,但这毕竟是“廉价”设备,倒是没让业内感到多震惊。

    央视以及京城卫视震惊的是,一部纪录片不仅有这么多最先进的装备,居然还组建了六个拍摄小组,每个小组的导演几乎都是业内大咖。

    比如总执行制片人是全球著名的制片人程建业、小组分集导演有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顾常卫,以及最近这半个月引起全球关注的华夏大导演宁昊……

    另外,这部纪录片前后出动数百人的拍摄团队,足迹遍布五湖四海,纪录片的总投资预估超过1500万……

    当然,这个1500万不包括请顾常卫、程建业和宁昊这样的“大咖”的钱。

    因为像顾常卫这样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摄影的大咖,他在好莱坞的报价,1500万人民币还不够请他的薪酬。

    所以在打听到这些“内幕”消息后,无论是央视还是京城卫视,几乎都马上做出了决定: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的话,试试看能不能拿下这部纪录片的播放权。

    于是,央视和京城卫视几乎同一时间找到了北电。

    侯可明虽然觉得这是好事,但肯定要跟曹阳商量,以曹阳的意见为主。

    不过前阵子曹阳从好莱坞回来后,就一直忙着给《舌尖》做后期,侯可明没找到机会给曹阳说这事。

    等到曹阳做好《舌尖》,才总算把这事告诉了曹阳。

    所以在北电这边定好时间第一次在小放映室播放《舌尖》时,才临时决定通知的央视和京城卫视。

    这年代,电视台尤其是上星的电视台都是“大爷”,央视更是“爷爷”辈,但也要看对象是谁。

    若是一般的内容生产商,比如国内的那几个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上星的电视台随便一个“小”购片主任之类的,他们就要费尽心机的做好接待工作。

    这年代像是华亿这类公司,用公司的签约艺人做公关的,不在少数。

    可对于曹阳,电视台那是真没办法“牛”起来。

    哪怕央视也是一样。

    “《宿醉》的北美票房怎么样了?”

    侯可明对左手边的田庄庄问道。

    今天试看《舌尖》,是要决定在导演系的优秀毕业作品展映上,怎么播放才更好一些的,所以作为导演系的系主任,老田坐在了侯可明左手边。

    而像老司徒、谢非、郑东天等导演系老一辈的人,单独坐在了一起。

    听到侯可明提起这个,老田顿时咧开了大嘴。

    《宿醉》的制片人和编剧是曹阳,虽然是老司徒的关门弟子,但实际关系来说,也算是老田带出来的,两人关系自不用多说。

    导演宁昊呢,是老田带过的研究生,算是老田收的弟子。

    所以《宿醉》的大卖,老田是非常欣慰的。

    唯一让老田可惜的是,根据曹阳的说法,这部电影是“低俗”喜剧,瞄准的就是经济危机后的“失意”人群,就是冲着票房去的。

    要是在票房大卖的同时,还能提名几项奥斯卡,老田就更高兴了。

    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可惜啊!

    “北美上映十四天,1.3亿的票房,还行吧。”

    老田表面上波澜不惊,很随意的说道:“嗯,是美元。”

    要不是他微微翘起的嘴角,要不是老侯还算了解老田,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老田不在意呢。

    “装!”

    老侯在心底暗自啐了一口,这货以前还是很有艺术家风范的,不知道何时起,居然也变得这么会“装”了。

    难道我还能不知道是美元?还用得着你特意强调?

    以老侯对老田的了解,主要是对禁导期之前的老田的了解,要是这家伙那时候带出的学生拍的电影,只追求票房而忽略了艺术,这家伙绝对能把人骂死,甚至动手都有可能。

    老侯对田庄庄的事,了解的很清楚。

    2000年左右,提起国内的大导演,大多数人肯定不自觉的想到老谋子和陈凯哥,最多再加上一个小钢炮和江文。

    但要在1990年左右,提起国内活跃的电影大导演,那绝对是田庄庄、老谋子和陈凯哥三个人。

    可惜92年的一纸禁令,让田庄庄消失在公众视野。

    但老侯知道,若是说国内谁对文艺片的贡献最大,既不是拿奖拿到手软的老谋子,也不是一部《霸王别姬》封神的陈凯哥,而是局外人绝对想不到的田庄庄!

    甚至可以说,田庄庄是第六代导演的核心推手。

    这并不是侯可明乱说的。

    目前来说,要说国内最活跃也是知名度最广的几个文艺片导演,除了曹阳之外,那肯定是贾章可、王晓帅、娄耶、路学常等人。

    贾章可的处女作《小武》,筹拍时遇到各种困难,没钱没人没设备……

    是田庄庄亲自担任了监制,通过私人关系联络香江投资人,解决了影片的资金困境。

    而事后,为了电影能过审,田庄庄更是连监制都没署名,虽然最后还是没过审……

    就算这样,田庄庄还是通过私人关系,将影片拷贝送抵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促成该刊以头版刊发《发现贾章可》长文,引发国际关注。

    在2000年,田庄庄以“艺术指导”身份,协助贾章可的《站台》申请到合拍片资格,使影片获得官方立项,开创“跨国资本规避审查”模式,为第六代导演集体转型提供了范本。

    贾章可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从《小武》开始,田庄庄对现实主义叙事的坚持,也就是保留非职业演员的方言原声,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理念。

    王晓帅在93年筹拍他的第一部电影《冬春的日子》时,同样面临着没钱没人没设备的窘境。

    于是,他找到了田庄庄。

    田庄庄当时还在北影厂,并且正处在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那时候他刚接到禁导十年的书面通知没多久。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田冒险给王晓帅提供拍摄设备,要知道当时胶片摄像机属严格管控资源,更何况他还刚被禁导,不说人人踩一脚,但日子绝对不好过。

    除此之外,老田还私下安排自己的灯光师、录音师给王晓帅,又介绍了香江的投资人,帮助王晓帅制作《冬春的日子》。

    然而,由于当时《冬春的日子》绕过了国营厂的制片体系,违反了电影管理条例,又违规参加了国外的电影节,王晓帅继老田之后,喜提禁导套餐。

    王晓帅还不只是喜提禁导套餐,同时被吊销了导演资格5年,他也成为国内首位被公开吊销了导演资格的电影人。

    在王晓帅被禁止导演资格期间,生活那是相当拮据,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是老田通过非公开渠道,为其介绍广告拍摄工作维持生计。

    到了2000年,王晓帅筹拍《十七岁的单车》时,老田再一次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把农民工与城市少年的冲突具象成一辆自行车,让道具成为叙事发动机”,这句话就是老田给王晓帅的剧本的建议,也成了电影所有矛盾的核心。

    并且,老田再次给王晓帅引荐了香江的资金,虽然最终没谈成,但跟弯弯那边却谈成了,让《十七岁的单车》有了投资。

    除此之外,《十七岁的单车》拍摄期间,王晓帅在京城取景遭到了驱逐,拍摄胶片被扣留等问题,全是老田帮忙解决的。

    还有电影的主演李斌因为逃课拍摄电影,被学校做了退学处分,又是老田出面,以北电名义发函称“教学实践”,让李斌的学校撤销了处分。

    王晓帅当时在柏林电影节接受采访时说过,没有田老师兜底,这片子早死在胡同里了。

    与贾章可和王晓帅相似,娄耶和路学常也同样得到过田庄庄的帮助。

    这也是当初老司徒把田庄庄介绍给曹阳的原因。

    别看老司徒经常大骂老田,但对老田的办事能力,他还是相当放心的,毕竟老田对文艺片导演的帮助是有目共睹的。

    在国内文艺电影圈,至少在当时那个年代,说夸张点,老田就类似于“救世主”的存在。

    只要你拍的是文艺片,只要你的剧本能得到老田的认可,就算你不是北电的,也一样会得到老田的帮助。

    就事论事,侯可明对于老田其实还是蛮佩服的。

    “听说《宿醉》只有3000万的投资?”

    侯可明问道。

    “没错,3000万的预算,北美那边根据这两个星期的票房走势,做了最新的预测,好几个权威机构都认为,《宿醉》在北美的票房,能冲上2.5亿。”

    老田笑呵呵的说道。

    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美元。”

    侯可明很想翻白眼或撇嘴,但这不符合他的身份,就没做这些出格的举动。

    “青影厂投了吗?”

    老侯问道,同时心里忍不住感叹,谁能想到30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居然能在北美拿到2.5亿美元的票房?

    换算过来,这是多少?将近20亿人民币!

    就这还只是北美的票房,还没计算全球票房呢。

    若是按照经验,北美的2.5亿美元票房,全球怎么着也能有4.5亿美元左右的票房。

    这就是超过30亿人民币的票房了。

    要知道去年国内的总票房也就40亿多点。

    “投了,因为是曹阳主导的电影,青影厂按照惯例,就跟着投了一点,不算多。”

    这次说话的是坐在侯可明右边的谢晓静,他是学校的副院长,又是青影厂的厂长。

    老田看了自己的老同学一眼,撇了撇嘴,他跟谢晓静都是78级导演系的学生,是同班同学。

    “他呀,就是看《宿醉》是一部没有思想内涵的喜剧片,才投了一点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老田毫不客气的说道。

    随后又小声道:“还不如尽早把青影厂厂长的位置交给我,我保证青影厂能跟着赚大钱。”

    侯可明和谢晓静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很滑稽的感觉。

    这可是田庄庄啊,国内第六代导演的幕后推手,文艺电影圈的核心人物,从他嘴里说出“赚钱”两个字,总觉得是对艺术的背叛。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这是老田在嘚瑟,在开玩笑,在炫耀。

    两人决定暂时不理田庄庄了。

    正巧,这时央视人和京城卫视的人,跟着曹阳一块走了进来。

    曹阳走在最前面,落后半步的是两个中年人,以及更后面跟着四五个不同年龄的人。

    侯可明作为主人,站起来迎了上去。

    来的人他认识,落后曹阳半步的,是央视的一个副台长和京城电视台的一个副台长。

    从来人的身份也能看得出来,两家电视台对于曹阳的纪录片,那是相当的重视。

    这里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众人简单的寒暄了一下,便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怎么的,央视的副台长跟京城电视台的副台长坐在了一起。

    “王台长,你们也对曹导的纪录片有兴趣?你们打算放哪里播放?京城卫视的黄金时段,应该不会专门空出时间播放纪录片吧?如果不上星,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央视的范台长坐下后,就小声的说道,也算是提个醒吧。

    嗯,没有恶意,就是这样。

    “我们当然有妥善的安排,这就属于机密了,播出前,我一定亲自给范台长打电话。”

    京城电视台的王台长笑着回道。

    京城电视台的王副台长按照级别来说,肯定是没有央视的范副台长高的,但京城电视台也是自带首都光环的,对央视一点也不怵。

    范台长笑了笑,没说话。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择日北飞的小说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最新章节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全文阅读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5200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无弹窗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择日北飞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