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良久,朱威廉目光看向桌上的手机,几秒后,他拿起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曹胜的号码,拨了出去。
只是,电话拨通了好一会儿,曹胜都没有接听。
朱威廉表情有点意外。
不知道是曹胜不想接他电话?还是正在忙什么事,没听见电话铃声?
他记得曹胜一般上午都是不码字的,上午打电话给曹胜,曹胜一般都会接听,怎么今天不接呢?
想了一会,他给曹胜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曹总,不忙的时候,给我回一个电话,有事跟你商量。”
短信发过去了,曹胜并没有回电话过来。
朱威廉自嘲一笑,随手将手机扔在桌上。
表情有点复杂。
……
徽州。
书房里。
曹胜正在编写《修真聊天群》的大纲。
他以前上午确实没有码字的习惯,但自从麻花藤催他尽快发表新书,他就改了习惯,每天上午坐在电脑前,准备《修真聊天群》这本书的大纲。
经过最近这些天的准备,《修真聊天群》的大纲已经完善得差不多了。
毕竟,这本书他只准备写两百万字左右。
不像原时空的原版《修真聊天群》,写到800多万字。
因此这本书的大纲,他也不需要准备太长。
只是,这种日常流的作品,他没写过,这类作品的大纲,他也没编写的经验,所以写得比较慢。
他需要在大纲中,体现出这本书的趣味性。
他认为趣味性是日常流作品的最大卖点。
因为日常流的剧情推进比较慢,很难通过主线剧情来吸引读者,就只能在日常细节上下功夫。
要力求每一章都有趣。
这其实并不容易。
原版《修真聊天群》是怎么做的?
曹胜记得一些,如:故事开篇,男主角用火锅盆炼丹,并且,通过各种细节描写,让读者相信用火锅盆炼丹能够成功,是合理的。
如:用加速、加固等效果的符箓,给拖拉机加持特效,让拖拉机和跑车飙车,并且还赢了。
如:聊天群里性格上各具特点的修真者,在群聊中,发生的趣事。
等等。
这本书的主要卖点,就在这些细节上。
想要看杀伐决断的修真,看这本书肯定不得劲。
但想要看轻松娱乐向的修真,这本书就是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所以,想要写好这本书,需要很好的耐心,以及思维的发散。
别老想着修真者的对决,也别老想着迅速推进故事的主线,要能慢得下来,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制造各种有趣的事。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曹胜认为塑造一个个形象鲜明、有趣的角色,很重要。
笔墨不能全部落在主角一个人身上。
要分出不少笔墨来塑造书中的一个个配角,只有出彩的配角足够多,这些配角在和主角的剧情互动中,才能擦出精彩的火花。
同时,配角足够出彩、形象足够鲜明,才能让读者们更好地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忽略掉主线剧情推进很慢的缺点。
只是……
想要塑造好众多配角,很考验写作者的笔力。
为了塑造好这些角色,曹胜这次尝试了一种新的写法:先给每个角色贴上一个个标签,让这些角色先变成脸谱化的角色。
脸谱化的角色,在写作中,是一种偷懒的写法。
与之相反的是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角色写法。
而这次,曹胜先将这些角色脸谱化,然后在脸谱化的基础上,给这些角色增加各种细节设定,比如身高、脸型、口头禅、行为习惯等等细节。
当脸谱化的角色,多了各种细节设定,这个角色的形象自然会一点点丰满起来,渐渐就会脱离脸谱化的特征。
当然,这么做,很考验曹胜的耐心。
他需要对每个角色都精心设计。
难倒是不难,就是很考验他的耐心。
这不,每设定几个角色,他就忍不住停下休息一会,此时已经上午10点多,他又停手休息。
苦笑着望着大纲中的一个个角色设定,他莫名的想起高三时期的学习生活。
那时候,他是文科班的。
班上大部分都是女生。
而文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课程,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数学也有一条条公式需要背诵。
等于每门课都有要背诵的东西。
女生们耐心普遍男生好很多。
那时候,他每天都能看见班上不少女生整天整天地坐在座位上背书、做习题,表情普遍都很平静,一点都不见不耐烦的神色。
而他呢?
背着背着,他就感觉自己的耐心被耗尽了,恨不能把书撕了,却总是被理智制止。
一次次强迫自己耐下心来继续背书,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拿出数学习题来做,所以,他数学成绩在班上能排前几,可政治、历史、地理这几门课,他永远排不进全班前十。
那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文理分科的时候选错了。
只是,错误已经造成,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学,继续和女生们比背书。
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简直不堪回首。
而现在,他竟然要开一本日常流的作品……又到了考验我耐心的时候了啊!
好在他学文科的那两年,到底还是把耐心磨炼出来了。
——不就是考验耐心嘛,男频没那么多女写手,我就不信我一个学文科出身的,和其他男写手比不了耐心。
电脑前。
曹胜脑中闪过这个念头。
刚刚有点心浮气躁的情绪,果然慢慢平静下来。
同时,他突然想到男频和女频的一大区别。
男频,世界观一个比一个大,主线剧情普遍杀伐决断,动辄打生打死,塑造出来的反派角色,基本上全是为了给主角杀的。
打起来的场面一个比一个宏大,打碎一两颗星球都不罕见。
而女频呢?
普遍是披着各种题材外衣的言情故事。
为了在爱情上写出新意来,有些女频已经不把爱情局限于人类,有作品把毛毛虫塑造成男性妖怪,和女配角谈恋爱。
有作品把龙写成男主角,和女主角谈恋爱。
有作品甚至让太监也爱上某个女角色,成为某个女角色的大舔狗。
等等。
女频的这种写法,在网文圈,备受男频读者的嘲讽。
但……
曹胜记得原时空当网文改编成影视剧成为流行风向以后,披着各种题材外衣的女频,普遍更受影视圈的青睐。
改编出来的影视剧,也更容易出成绩。
相比之下,作为网文起源的男频,在改编影视剧这一块,却频频折戟沉沙。
纵然是男频中的顶级作品,在改编成影视剧后,也是频频扑街。
只有少数文青向的男频,改编成影视剧后,才能在收视率和口碑上,有不错的表现。
比如:喵腻、烽火的作品。
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曹胜作为男频的写手之一,自然多次思考过这个问题。
一开始,他认为是拍摄成本的问题。
因为女频,普遍是披着各种题材外衣的言情故事,精彩之处,主要集中在感情戏部分,所以拍摄的时候,不需要多少投资来做特效,偶尔穿插一点打戏就够了,其它时间,剧中的人物谈谈情、说说爱,就完全足够了。
所以,女频更适合改编成影视剧。
相比之下,男频的精彩之处,普遍在宏大的世界设定、修炼等级,以及打戏上。
特别是那些有资格出售影视改编权的大热作品,卖点几乎全在这些地方。
想要拍摄好这些卖点,必然要投入大量特效镜头,特效这一块的投资,将会大到吓人。
而影视公司投拍任何一部影视剧,都要严格控制成本。
这就出现一个巨大的矛盾:男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做特效,影视公司却要极力压缩投资成本,最终拍摄出来的自然是五毛特效的影视剧。
而五毛特效的影视剧,怎么让观众沉浸式代入那个故事?
代入感严重不足,又怎么会为这样的影视剧而感动?
后来……
曹胜想到了另一个原因。
女频的写法,其实是传统的写法。
而男频的写法,是反传统的写法。
但在改编影视剧的时候,找来的编剧却普遍是传统编剧,他们很擅长改编女频,却完全抓不住男频的爽点所在,把反传统写法的男频,硬生生扭转过来,往传统、影视剧的方向去改。
改出来的东西,还能是什么好东西?
但……
曹胜忽然觉得《修真聊天群》这种日常向的作品,其实挺接近女频的写法,虽然不像女频那样,以爱情为主线,但日常向的作品,如果改编成影视剧,其实也用不到多少特效镜头,投资成本也会比较低。
不过,原时空这部好像没有改编成电视剧?
是因为这部的热度不够高?
还是作者的名气不够大?
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曹胜不清楚。
他只是忍不住想:现在这本书由来我写,以我现在在网文圈的名气,以后能改编成电视剧吗?
如果改编成电视剧,收视率和口碑会怎么样?观众会喜欢看吗?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