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416 材料!工艺!卡着哈工大科研脖子了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最新章节 416 材料!工艺!卡着哈工大科研脖子了 http://www.ifzzw.com/366/366638/
  
  
    “时间的精确,关系到高精度的定位,在航天、通讯等领域确实非常重要。”

    一名航天的高级技术顾问如此对李瑞说道。

    随后,他亲自去了找了航天部的林主任。

    对于李瑞的态度,林主任比之前航空航天的负责人好了太多:主要这几年部队对航空航天的支持力度相当大的。

    国家没钱,在航空航天领域投入的就少。

    “北斗系统的试验卫星,按照计划,会在明年4月或5月发射……除了国家跟部队的任务,并没有其他相关项目……”

    林主任不明白李瑞想干啥,知道李瑞的身份,也没有隐瞒,指不定部队还能给更多支持呢?

    35枚东风-3可是卖出了上百亿美元的高价,现在部队已经派出曹副总到大户家进行更详细的沟通,主要是基地建设跟后勤维护保养等具体合作的谈判。

    “哈工大那边也没有其他项目吗?”

    李瑞皱起眉头。

    “哈工大的项目一直都自主立项,并不需要征得部里的同意,这点还是你当初哈工大要的。”

    林主任摇头。

    他算是明白李瑞的来意了:人家哈工大这刚搞点业务,部队就迫不及待地又想往里面塞项目了?

    “林主任,学校卫星等项目,没有上报吗?”

    李瑞依然不死心。

    在他看来,谢威是故意那么说的。

    那么庞大的经费,不往部队未来发展所需的尖端装备上发展,实在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李主任,学校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到目前为止,涡扇-10核心机的研制进度受到高温合金以及制造工艺等影响,使用寿命只有几十个小时;控制系统等,因为芯片等的影响,一直不理想;而目前哈工大的战机团队跟西工大等单位合作,又启动了隐身战机的启动布局等的研制;跟201所合作研制三代主战坦克……这些项目,部队是没给任何经费的!”

    林主任不乐意了,直接提醒李瑞现在哈工大究竟承担了哪些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当初李瑞担任校长时候搞的。

    “就因为这些项目存在,哈工大目前的合金材料、半导体制造工艺等都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你们是一点都不顾哈工大的发展吗?”

    林主任带着怒气的质问让李瑞顿时不吭声了。

    林主任并没有就此作罢。

    李瑞代表着部队的态度。

    “还有,数控方面,这些年哈工大是解决了五轴加工中心联动的问题,但是因为制造工艺等达不到要求,五轴加工中心的精度一直没取得突破,这方面需要投入的经费也是越来越大……基础不投入,即使设计出来更先进的,那又如何?现在哈工大设计的无侦一号为什么制造不出来?他们的机器人车间为什么一直无法稳定控制,你是一点都不关心?”

    “没有先进的材料,没有先进的制造设备跟工艺,一切都是白搭!”

    哪怕对面是李瑞,林主任此刻也是没有丝毫客气。

    哈工大。

    自动化研究中心。

    无人车间实验室。

    谢威正陪在杜国旺等一帮大佬旁边,紧张地盯着整个正在运行的车间。

    车间里安置着大量数控机床,在机床与机床之间,则是安装着一台又一台的机械手臂。

    此刻,所有数控机床都在运行,机械手不断把加工好的零件从机床上取下来,放到旁边的中转台上;随后又从前一个中转台夹住一个零件,装夹到机床上。

    不过,并不是所有机械手都是同步。

    有些机械手取下加工好的零件后,转运台上没有零件,就只能停下。

    等到前面工序加工完成,把零件放到中转台上,停下的机械手要等好几秒才能回转过来取零件。

    “整个过程,还有太多的问题,检测系统反应不够灵敏,中央控制系统的程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距离投入实际生产还远。”

    看着车间里的情况,谢威摇头不已。

    他见过全自动化的无人车间,里面的机械臂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延迟。

    “没办法,这已经调动了两台银河一号跟一台银河二号的运算量了……”

    杜国旺摇头,“至少,我们已经实现了初步目标。”

    “不!连初步目标都没有实现。哈飞那边的涂装车间、焊接车间要自动化,目前我们的控制技术根本达不到。”

    谢威摇头。

    别看这只是一个无人车间,里面就装着一些数控机床跟机械臂,却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研究项目,涉及到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自动检测、通讯、计算机等一系列的自动化相关技术。

    整个车间,从最初的立项到现在,已经投入超过6.2亿的研究经费。

    “谢主任,目前我们这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优化控制程序,设计更灵敏的传感器等,不过经费……”

    “按原本计划,我们至少需要三台运算速度在20亿次每秒的超级计算机,现在连运行自动控制程序都需要从学校超算中心调用,这对项目的进度有很大影响……”

    杜国旺身边众人纷纷开始诉苦。

    得!

    又是要经费的。

    “这边先给2.18亿经费。”

    谢威想了想,开口说道,“但是我更希望的是能解决五轴加工中心精度问题。航天跟航空对五轴的要求很高我们到目前连5导(0.05mm)的精度都无法稳定控制……”

    谢威知道眼前车间是集成了学校甚至整个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可基础的才更迫切。

    “这不能怪我们啊!哈一机的基础零部件达不到精度要求,滚轴丝杠副的精度不稳定……”

    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无奈地说道。

    “他们也在努力……主要还是控制系统,尤其是在补偿纠偏等方面……”

    杜国旺急忙开口。

    “行了,现在不去追究谁的责任。哈一机那边确实也在努力,说到底还是咱们的材料跟制造工艺太差了。”

    谢威叹了口气。

    哈一机从跟哈工大合作后,其实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至少在小型数控车床的技术上有着很大进步。

    但是,同样也因为他们的技术进步,遭到了国际数控巨头们的围剿,这几年要不是谢威提议加大普通通用机床的生产,提升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国际巨头们不是傻子。

    最早在发现国内能提供数控系统后,确实慌了一阵,甚至当初松了四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禁运。

    后来发现国产的质量一直提升不上去后,直接终止了正在谈判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合作,更是停了高精度三轴、大型三轴、四轴加工中心的交易。

    无论是航空航天,对三轴及以上加工中心的需求很大。

    不是谢威不清楚,也不是学校这方面投入少——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谢威现在不得不把所有资金重点向基础材料跟加工设备领域上投入的原因。

    “还有用于加工刀具的硬质合金,目前用于加工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刀具材料都不够耐磨……”

    “行了,小康,谢主任又不是不知道!”

    杜国旺打断了中年人的话。

    康磊,杜国旺带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现在尚未毕业,却是自动化研究中心的干将,本科在首都大学,研究生在华清大学,放弃了在华清继续攻读博士,也放弃了出国,来了哈工大。

    “我去金属材料所那边看看。”

    谢威没有因为康磊的抱怨就生气。

    学校所有的课题小组,从最初成立到现在,如果不是谢威强行把科研时长跟经费挂钩,怕是都不知道猝死多少科研人员了。

    “六哥,你怎么有空找我了?可别又给我们整项目了,现在咱们金属材料这边一堆项目,全部都要求高、又没有多少经费……”

    张敬研并没有因谢威职务不断升高就疏远。

    依然按照实验班时候一个寝室那样那样称呼。

    “如果我是来给经费的呢?”

    谢威看着张敬研已经生出白花的两鬓,憔悴的脸庞以及布满血丝的双眼,默默叹了口气,“材料不是一天就能突破的,我不催。”

    “加工高温合金的刀具?”

    张敬研知谢威是无事不找自己,甚至都不登金属所的大门。

    无他。

    去了就会被整个金属材料所的领导跟专家们堵住要钱,要人,要设备。

    从前些年上级不准哈工大到处挖人后,谢威虽然又出了一些馊主意,可其单位都防备着哈工大呢,自己培养的人不少都会被部里调走,哪里去搞那么多人?

    “只是一方面。现在的高温合金所承受的工作温度,还是有些低,涡扇-10那边长试车时间出来了,只有68小时,一直无法突破……根据那边研发团队的设计,至少需要把进口温度提升到1680℃……”

    “之前不是说1460℃就够了?”

    张敬研眉头皱了起来。

    作为合金材料方面的青年骨干,从79年转到金属材料所后,他一直都跟合金打交道,即使有着谢威提供的基础配方,可依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测试里面各成分的比例。

    合金所,同样是哈工大经费的巨大消耗之一。

    没等谢威开口,张敬研就说道:“这么说来,我们的路子错了?”

    “路子没错。加稀土元素是必须的,配方跟工艺需要调整。另外,可能跟加工也有关系……表面粗糙度一直都靠着手工打磨,根据吴总那边的分析,各方面因素都有……”

    “能给多少经费?”

    张敬研问道。

    谢威单独找自己出来,肯定是经费不足。

    “只能先给2600万,不能挪用。另外,粉末冶金工艺、气相沉积的涂层等技术,也需要重点攻关……”

    谢威有些不敢看张敬研的眼睛。

    他很清楚,张敬研从79年到金属材料所开始,一直到现在,没有休过一天假,甚至学校给他分的房子,他一年去住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不少了啊!”

    张敬研有些意外,“这事情找咱们所长也没问题吧?”

    “别提了,你们所去年申请的是3.4亿经费,要搞更大的高温炉等的配套等,还有各种超硬金属的基础研究啥的,被学校直接砍到6200万……这事情……”

    张敬研没说话了。

    难怪谢威找自己呢!

    感情这笔钱不是补所里向学校申请的经费,而是额外提供用于高温合金、超硬合金等的配方改进。

    “后续还有经费吗?”

    “理论上有。”

    张敬研瞪大了眼睛看着谢威。

    “有一笔合同,不少钱,目前合同还没签下来。如果合同出了问题,后续经费又会出问题……还是那句话,老大,其他大佬他们道理讲不通的时候要动手,我这也不敢还手啊……省着点……”

    “……”

    张敬研无语地看着谢威。

    特么的,怕老教授们动手,就一点都不怕自己动手是吧?

    与此同时,一场谈判正在中东沙漠的某处秘密军事基地进行。

    谈判的氛围此刻已经变得非常紧张了。

    “……诸位,不是我们为难贵方,我们军队的官兵文化水平跟军事素养有多差,你们也都看到了……必须一对一进行指导,否则很难让他们学明白。”

    加西亚·阿卜杜拉义正言辞。

    坐在他对面的中方代表们都是满脸无奈。

    一对一培训!

    这就意味着,一个基地需要多少人中方就得派出多少的人来指导。

    按理,这也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对方要求守备部队也是如此。

    这就很要命了。

    都已经明确拒绝了驻军,对方居然用这样的方式来要求中方提供人员……

    “将军,守备部队就没有必要了吧?操作人员,一对多也没有问题……”

    杜子腾一脸无语,“最多,各种武器,我们提供一个营的教官。”

    “不行!亲王殿下说了,我们买多少个营,就必须提供多少个营的教官!一对一!”

    法拉赫勒曼咬牙说道,“只要你们同意,我们的合同立即盖章,钱随时可以打过去。”

    “最多两个营!”

    吴立军咬牙说道。

    他也没想到,其他条件都没有任何问题,结果对方在培训团队的人数上做文章。

    这特么的不是变相要求中方提供部队保护他们的基地么?

    原本谢威都交代了,把培训人员控制在800人以内,结果,对方要求一对一!

    包括守备的士兵。

    理由就是这些士兵使用的武器全部都是从中国采购的,要求中国教官一对一培训,而且培训都是三年起步,等到三年后,他们这些受训的官兵很多又要退役了……

    这样的要求,完全超乎了他们的预期。

    可是那么庞大的合同,谁能放弃?

    要是没有那一批大东风,谢威谈的这合同的金额,比国家外汇储备还多!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葫芦村人的小说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全文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5200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无弹窗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葫芦村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