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233章 中药就得中国人赚钱,高价值的一顿饭(二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 最新章节 第1233章 中药就得中国人赚钱,高价值的一顿饭(二合一章) http://www.ifzzw.com/366/366150/
  
  
    听到方言这么说,张岚答应下来。

    “好,那咱们下午详谈。”

    接下来饭桌上的气氛因这场务实的对话愈发热络,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赚外汇身上,东北的同志说起他们那边赚外汇的手段。

    这年头赚外汇,其实也就那几样,都是出原材料到国外去。

    王松吃饭的动作慢了下来,眉头拧成个疙瘩:

    “说起来惭愧,咱辽宁的全蝎去年往日本出口了三吨,按理说这东西在咱这儿山林里多得是,结果外贸公司一算账,除去运费和损耗,每公斤才赚丁点。”

    “日本人精得很,说咱的全蝎没去净泥沙,非要压价三成。咱这边急着换外汇买化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买回去用清水冲两遍,装成‘关东全蝎’,转眼就翻十倍卖给东南亚。”

    李建国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也跟着叹气:

    “吉林的人参更别提了。前年往韩国出口了一批六年生园参,本来跟外贸公司谈好的价,到了港口又被挑刺,说参须断了两根,硬是再砍了五个点。那些参农起早贪黑侍弄三年,最后到手的钱还不够买台新播种机。”

    “最气人的是鹿茸!咱鹿场的二杠茸,明明检测报告说氨基酸含量比规定高,非说‘绒毛不够密’,非要按残次价收。后来听人说,他们把咱的鹿茸切片,贴上‘高丽参茸’的标签,在欧美市场卖得比黄金还贵!”

    张岚放下筷子,说道:

    “黑龙江的雪蛤油也差不多。去年给苏联出口了五百斤,他们非要用易货贸易,不用美元结算,最后换回来的全是些锈迹斑斑的拖拉机零件,根本没法用。老药工心疼得直骂,说这是拿咱兴安岭的宝贝,换了堆废铁。”

    她忽然提高了声音:“还有刺五加!咱拿去给东德的药材商看,他们说这东西在欧洲叫‘西伯利亚人参’,能卖高价,结果签合同的时候,非要让咱按‘普通草药’算价,说咱没有国际认证。等咱花了大价钱做了检测,他们又说市场饱和了,把订单砍了一半。”

    王松狠狠灌了口茶水:“说到底还是咱自己没底气。药材从药农手里收上来,要过供销社、药材公司、外贸公司三道手,每层都扒层皮,到了外商那儿,咱连定价的资格都没有。去年沈阳药研所想去参加法国药展,连个展位都申请不到,只能在展馆外摆地摊,让人当假货看。”

    李建国叹了口气:“前阵子听部里同志说,日本津村药业用咱吉林的人参,做了种‘救心丹’,在国际上卖得火,一年赚的外汇比咱三省药材出口加起来还多。咱守着金饭碗,却只能给人家当原料供应商,这窝囊气……”

    他话没说完,赵锡武突然说道:

    “所以我们这边研究院这步棋走得对!把道地药材攥在自己手里做深加工,搞成中成药出口,既保住了药效,又能把利润留在国内。方言他那研究所的开发的药往东南亚出口,比原材料多赚了几十倍!十九天时间就赚了十二万美金。”

    赵锡武说的颇为骄傲,却给还在说赚外汇的众人搞的一愣。

    “十二万?这么高?”王松抹着嘴,刚灌进去的茶水差点呛进嗓子。

    他对着赵锡武问道:

    “赵院长没开玩笑?中成药真能卖出这价?”

    “当然了,我们有侨商的渠道,还有方言这个活招牌,通过他这边经手的卖出去,价格自然就高了。”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程老说道:

    “你不知道外国人是怎么评价他的?”

    听到这话,王松才反应过来,西医的斯普特尼克危机啊!

    只不过这也太多了吧?

    听着这意思,光是东南亚十九天就是十二万,这要是加上其他市场,那不得逆天了?

    李建国和张岚听到这消息,虽然有些准备,但是依旧震惊。

    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除了东南亚市场,还有哪些市场?”

    方言回应道:

    “欧洲,美国,未来可能还有日本本土吧。”

    他喝了口茶水,继续缓缓说道:

    “等咱们的合作铺开了,可以在东北建个深加工基地。人参不光卖鲜参,要做成参膏、参粉;鹿茸不光切片,要提炼成鹿茸精;雪蛤油要制成胶囊。包装上印上‘中国东北道地药材’,咱自己卖到国际上去,和日韩的中药比划比划。”

    张岚眼睛一亮:“要是能这样,咱黑龙江的满山红也能做成止咳糖浆,不用再论斤卖叶子了!”

    李建国跟着点头:“好啊,看谁才是正宗!!”

    方言说道:

    “单打独斗卖原料,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联合起来搞深加工,才有定价权。你们的药材各有千秋,合在一起就是副好药方!”

    李建国猛地一拍桌子,搪瓷碗都震得跳起来:

    “他娘的!这窝囊气受够了!方主任,您说怎么干,我们吉林全听你的!人参膏、鹿茸精,您要啥工艺,我们也可以立马组织人攻关!您提供渠道,挂您的牌子就行了。”

    “先别急,不是我要啥,是咱得争口气。”方言说道:

    “日本人能把咱的药材做成‘汉方名药’,韩国人能把咱的鹿茸贴成‘高丽珍品’,凭啥咱自己不能挺直腰杆?东北的黑土地养出来的宝贝,凭啥让外人赚大头?”

    他指着窗外:

    “你们去外贸仓库看看,咱的人参用麻袋装,人家的参粉用镀金盒装;咱的鹿茸捆成捆,人家的鹿茸精装在安瓿里,不是咱的药材不好,是咱没把它当宝贝!等咱的深加工基地建起来,人参膏要印上‘长白山原产’,雪蛤油胶囊要标清‘大兴安岭野生’,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些中药在华夏东北生产的,而且和小鬼子小棒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嗯,有道理!”李建国点了点头。

    方言说道:

    “而且不光这样,只要是能进入市场的,咱们都得注册专利,不能给其他人钻空子。”

    接着方言又说起来自己已经开始抢先在国际上注册了。

    并且已经在香江那边告赢了一场官司,让日本的津村制药吃了亏。

    赵锡武在一旁捻着胡须笑了,程老也跟着点头,向在座的这些人确认了这个消息。

    这可给东三省的这几位震惊了。

    这远在京城的方言,居然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和津村制药这种大块头打的有来有回了?

    他们消息还是太滞后了啊!

    “对了,方主任刚才还说未来还可能进入日本?这是怎么回事?”一旁唯一没有合作的王松,对着方言问出了他刚才就想问的问题。

    方言看向一旁的赵锡武,问道:

    “能说吗?”

    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现在还得等小林一雅的消息。

    赵锡武摆摆手:

    “暂时别说了。”

    说完神秘的对着王松他们笑了笑,说道:

    “有些布局我们还不方便透露,不过只要成功了的话,你们在报纸上就能看到了,最近半个月多关注一下报纸吧。”

    看着赵锡武一脸神秘莫测的表情,王松简直好奇的不得了。

    但是方言他们不说他也没办法。

    不过他们还是认为这顿饭吃的比任何会议都管事儿,让他们还知道了这种事儿。

    后面桌上的红烧肘子见了底,溜肥肠的汤汁也被用来泡了馒头,赵锡武放下筷子,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行了,饭也吃了,话也说透了,该干正事了。方言,你带张岚同志去你办公室详谈,我跟程老陪王所长和李所长聊聊别的。”

    “好!”方言点头。

    结果刚起身,王松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掌心的汗打湿了方言的袖口。

    他脸上那点所长的矜持早没了,眼睛亮得像揣了两团火:

    “嘿……方主任,稍微等等!”

    李建国和张岚都停住脚,看向这位刚才还透着点谨慎的沈阳药研所所长。

    王松咽了口唾沫,喉结在松弛的皮肉下滚动:

    “那什么……您跟黑龙江谈合作,可不能把咱辽宁落下啊?”

    “咱沈阳也有药材基地!棋盘山那边的全蝎养殖场,去年出栏五万只,个个都是六龄蝎,比吉林的壮实!还有本溪的平贝母,那药典标准就是按照我们那边定的……您要搞深加工,炮制这块离不了人,老周那三大箱手稿……”

    方言哭笑不得,这家伙是一顿饭被吃的转性了。

    果然是财帛动人心啊!那外汇的吸引力确实太大了。

    关键是看到其他两人要和这边合作,而且方言他们还有那些海外布局,听着他是抓心挠肝的,三省另外两省的人都参与进去了,自己这边要是落后了,那就是继续被日韩占便宜,明明可以卖那么高的价格,结果还被人家压价。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不能不做打算了。

    “王所长刚才不是还说老周是宝贝吗?”方言故意不慌不忙的说道。

    王松脸一红,手却攥得更紧:

    “嗐,那不是没转过弯来嘛!您想啊,老周的炮制手艺配上您的方子,再用咱辽宁的药材,这利润……”他飞快地算了笔账,“我们那边的药材也不错的,按您说的价,一年至少能多赚不少呢……这个是双赢!”

    “不止这些。”方言摇摇头打断他:“我要的不只是药材还有人!”

    王松眼睛一眨,他咬了咬牙:

    “您尽管说!”

    “能出的人员,我就让他们过来,甚至我可以让所里的人轮流过来帮忙,不要编制,管饭就行!”

    好家伙!

    方言都震惊了,这家伙当初扣扣搜搜的,一顿饭过后突然发狠了!

    不过方言还是保持镇定,对着他说道:

    “王所长这魄力,我记下了。但饭要一口一口吃,合作也得一桩一桩谈……我先跟张同志把黑龙江的事儿敲定,回头咱再细聊辽宁的全蝎和平贝母,如何?”

    这话像是给王松泼了瓢温水,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偏生那“回头细聊”四个字勾得人心里发痒。

    王松手还僵在半空,眼睁睁看着方言转身朝张岚点头:“张同志,走吧?”

    张岚忍着笑,跟上方言。

    路过王松身边时,脆生生道:

    “王所长别急,好饭不怕晚嘛。”

    两人刚走出食堂,屋里就炸开了锅。

    李建国指着王松直乐:

    “我说老王同志,你这脸变得比翻书还快!刚才吃饭前还跟护犊子似的,这会儿倒恨不得把老周打包送过来?”

    王松悻悻地收回手,在裤子上蹭了蹭汗,梗着脖子嘴硬:

    “你懂个啥?这叫审时度势!没听方主任说吗?津村药业一个月赚的比咱三省一年加起来还多,再抱着老一套不放,等着喝西北风?”

    正说着呢,方言又从外边走了进来。

    刚好听到王松的话。

    这下给王松整挺尴尬,不过方言像是没听到似的,说道:

    “刚才忘了把东西给李所长了。”

    说完他把苏悦给他的流程图递给了李建国。

    李建国见方言还记得这事儿,赶紧拱手说道:

    “哎呀,都说我来抄嘛,方主任费心了!”

    方言摆摆手,混不在意然后就告辞了。

    等方言再次离开,赵锡武慢悠悠地开口:

    “王所长,你刚才说津村药业一个月赚的比三省一年还多,虽然方言有机会带你们走出一条路,不过我看你还是趁着这段时间,想下具体合作的事儿,想办法把想法落地才行。”

    听到赵锡武这话,王松回过神来。

    他连忙说道:

    “赵院长说的是,光想没用,得拿出真东西来才行!”

    说完他赶忙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本子,然后拿起自己的笔开始列举起来。

    ……

    另外一边,方言和张岚去秘方研究所那边聊合作的事儿。

    张岚的想法总结一下,和吉林那边做差异化,发挥他们黑龙江的优势。

    具体方案是要方言他们定向采购、派技术员驻教炮制。

    方言要求必须经研究所立项、国营药材公司中转,按照吉林那边的模式做就行了。

    双方本来就是想着双赢的,所以也并没有向对外那般锱铢必较。

    当然了,主要是方言在这块儿放的比较松,毕竟是张岚来求他,方言也没宰她。

    很快他们初步的意向就谈好了,然后张岚对着方言说道:

    “那按照规矩,我们是不是也该出是三个研究员?”

    方言笑了笑说道:

    “这个看你们自己,我不强求。”

    张岚想了下说道:

    “这样吧,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派四个人过来!保证都是中药类的好手。”

    “我马上去发电报给研究所。”

    方言说道:

    “四个会不会太多了?到时候你们研究所可别停转了。”

    说完他顿了顿,讲道:

    “这样吧,还是三个!”

    方言算了下,其他两个人再各自叫三个,那就加起来就是十个人了,东三省直接占了十个人,三分之一的人都占了?到时候其他地方的人就要不了几个了,九个已经够多了,方言甚至还得给上头打个招呼才行。

    准确的来说,方言只给他们准备了六个席位。

    只不过出了广州,其他地方带人都不怎么积极,方言才想着多点也无妨,反正可能其他地方都要出幺蛾子。

    张岚没想到方言居然还为自己考虑,刚才她说四个的时候,已经是咬牙了,准备就被方言敲竹杠,结果没想到方言说了只要三个。

    这意思让她有些意外了。

    接下来就是拟定合作的书面材料,到时候就像是吉林那边一样,需要和赵锡武个字才算是生效。

    方言看着张岚一样一样的写好过后,一笔一划地在合作意向书的末尾签下自己名字。

    方言看了后,对着张岚说道:

    “那您这会儿去发电报,我们这边有设备,我就拿着这份意向书去找领导过目。”

    张岚点了点头,然后方言让苏悦带她去给黑龙江那边发电报过去,他就去找赵锡武去了。

    离开的时候,方言还把事情给曾路泉说了一下。

    这可给曾路泉乐坏了,一顿饭功夫就谈这么大个道地产区供应商来,不光是给药材直供,还能提供对应的药材专家?

    好家伙,谈判天才!

    让曾路泉不要这么崇拜自己,方言就离开了。

    等到了赵锡武的办公室里,这边王松已经在等着了。

    方言没有理他,反倒是把手里的东西拿给了赵锡武过目,顺便还特别说了一些上面的内容。

    听到张岚他们乐意提供的一些政策和药材上的便利,王松一时间有些挠头,他来之前也没想过这事儿,这么大的决策张岚肯定是和研究所的还有当地管药材的领导谈了的,现在他就没办法做到张岚这个样子。

    于是王松偷偷的把写好的东西往身后藏了藏。

    这边方言看到他的小动作,也没戳破,和院长汇报完了之后,方言才对着王松问道:

    “王所长您刚才吃完饭说的话,现在考虑的怎么样了?”

    “方主任……”王松咽了口唾沫,把笔记本往前推了推,声音透着点底气不足,“我这方案,可能还得再改改。”

    方言接过后,扫了眼笔记本上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比较一般的条件,他笑了笑没说话。

    赵锡武却捻着胡须开口了:“王所长,黑龙江那边承诺,雪蛤油采收期由林场统一管控,参农按标准交货能多拿两成补贴,这可不是简单的药材供应,是把整个产业链的规矩立起来了。”

    “你这个想半天就想了这些,你要不还是发个电报回去,或者和你们卫生局的同志聊一聊?”

    王松尴尬的点点头说道:

    “有些事儿我确实做不了住,本来想先把这个签了后面慢慢改的。”

    “都是自己人嘛……”

    赵锡武放下手里的搪瓷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

    “王所长,自己人更得拿出实在章程。你以为张岚拍板给两成补贴是拍脑袋?那是人家来之前就想好的,你瞧瞧人家这些,订单、深加工的利润、还有参农的收入账一笔笔算清楚了人家是带着政策来谈合作的。”

    王松喉结动了动:“那……我现在就给沈阳打电话?”

    “不急。”方言突然开口,把笔记本推回给他:

    “你这方案里写‘全蝎按六龄标准筛选’,可没说怎么筛。是看尾节数还是体重?去年出口日本时,人家就是拿‘未明确标准’压的价,咱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

    他翻开黑龙江的合作意向书,指着其中一页:

    “张同志把雪蛤油的泡发率、水分含量都标得清清楚楚,甚至附上了老药工的鉴别口诀,这才是能落地的标准。你让人把手稿里的全蝎炮制法子摘出来,哪一步去泥沙、哪一步脱水,都写成规范,这比空口说‘保证质量’管用。”

    王松说道:

    “对六龄蝎的尾刺弧度有讲究,我这就加上去!”

    赵锡武笑道:“政策可以慢慢谈,但专业上的东西不能含糊。你们沈阳药研所的药典标准,不就是靠一代代人攒数据攒出来的?把这股子较真劲儿用到合作上,比啥都强。”

    王松“啪”地合上笔记本:“好,我这就回招待所打电话!让所里把标准弄一下,再让药材局的同志带上账本过来,补贴多少、怎么筛蝎、检测标准,咱一条条捋清楚,在大会前就给你们这里新方案!”

    说罢,他起身抓着笔记本就往外走,风风火火的。

    赵锡武看着他的背影,对程老笑道:“这火烧得差不多了。”

    程老捻着胡须:“还是方言这法子管用,不催不逼,只点要害。这个人性子,就得用实打实的道理撬动。”

    方言说道:“等东三省的合作都理顺了,咱就办个‘道地药材标准展’,把人参、全蝎、雪蛤油的种植、炮制、检测全亮出来,让津村药业想模糊都模糊不了。”

    吉林的参茸、黑龙江的雪蛤油,还有王松未来得及完善的辽宁方案,像是三块拼图,就是方言能够拼凑出来的中医药材大后方,改开前的几个月,方言也算是办下一件大事儿了。

    PS:更完这章晚点还有加更。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凤山鹤鸣的小说重生1977大时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全文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5200重生1977大时代无弹窗重生1977大时代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凤山鹤鸣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