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主动行礼,王陵也客气还礼,回道:“我等自东方大秦而来,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拜访贵国之主!”
听完翻译转述过来的话,为首之人心道一声“果然!”,这支队伍真是秦人派来的使团。
他又问道:“敢问使者,诸位拜访巴赛勒斯所为何事?”
巴赛勒斯是希腊化时代,希腊化诸国对国王标准的称呼。
秦人派使团前来拜访这种大事,不是他这种小官能做得了主,但在秦人去拜访前,有些事得问清楚,然后呈报上去由总督和国王定夺,随便就放秦人使团过去,那要是出了事,他可扛不住。
王陵笑道:“与贵邦建交,互通有无,我等还要继续往西去,欲借国邦国境通行!”
希扎姆德惊奇道:“使者还要去拜访更西的国邦?”
这些秦人原来不只要拜访他们巴克特里亚,还要去更西的地方,也就是他们想拜访塞琉古、马其顿、托勒密、迦太基等国?
王陵点头笑道:“正是!据闻西方有国,文化风俗、衣食住行皆异于我大秦,皇帝陛下殊为好奇,遣我等为使前往拜访!”
大秦皇帝好奇,倒是的确很可能派使团满足他的好奇心。
希扎姆德又问了几个问题后,说道:“使者的来意,我已明了,然此事非我能决定,我会向总督阁下、巴赛勒斯奏明,在此之前,请使者稍待……”
说到这,希扎姆德顿了下,看了眼整支使团队伍,随后才开口:“有件事还望使者和诸位客人理解!”
王陵道:“阁下但说便是!”
希扎姆德这才道:“诸位客人自大秦远道而来,我等本当尽心欢迎,但……能否请诸位于城外安营?”
这句话说完,希扎姆德又解释道,“诸位客人莫要误会,并非不欢迎诸位,只是最近发生了些事,不便让诸位都入城……”
王陵、郦食其等听了这话,秒懂希扎姆德所言的“发生了些事”是啥:月氏人在这片地区与巴克特里亚人开战。
当然,这只是个借口,实际上就是希扎姆德不想让大秦使团入住城内。
因为大秦使团人数不少,尽管那位秦人正使说的是为友好建交而来,但鬼知道秦人究竟怀着啥意图,万一将秦人全给放进城,秦人把城给夺了,他们到哪说理去?
王陵还未回话,希扎姆德又道:“诸位客人放心,诸位在城外安营所需的物资,都由我等提供。”
王陵等人也明白这个“希扎姆德”的异邦官员用意,就是让他们待在城外,以防备他们别有企图!
但这很合理,他们是异国使团,要是这些人真直接大开城门,欢迎他们进城里去,要么城内已经布好了陷阱,在请他们入瓮,要么就是这些人单纯得可爱,一点防人之心也无。
身在他国之地,大秦大军一时半会儿支援不了,且此番出使的目的也不是与人交恶,自然是选择“入乡随俗”。
王陵毫不在意地笑道:“我当是何事,原来是这事。阁下是主人,我等为客人,自当客随主便!”
希扎姆德心里顿时松了口气,他担心让秦人在城外安营会引得秦人不快,幸好这秦人使者很明事理。
不愧是有文明知礼仪的国家,不是那些野蛮无礼的国邦部族可比。
希扎姆德之所以对使团这般客气,也是觉得大秦和他们巴克特里亚都属于文明之邦,当用对文明人的方式。
换成是西域那些小国小族,可不会这般客气:哪来的蛮人?也想拜访国王陛下?国王陛下岂会见你们这些蛮人?把拜见的礼物留下,赶紧滚!
希扎姆德道:“多谢使者体谅!”
并不是使团所有人都不能入城,王陵、郦食其等被希扎姆德迎进了城。
进城后,王陵等人好奇地打量城中的一切,这只是一个小城镇,面积不算大,但城中迥异于大秦的各种事物依旧让让王陵等人看得十分新奇。
这种风格并不是纯粹的希腊风,而是本地原先便有的一些东西在加入希腊元素后融合出来的。
这也正是希腊化,当地土著文明受传播过来的希腊文化影响,两者发生融合的现象。
希扎姆德在旁为王陵等人介绍,他指着一条萧条的街道,说道:“这条街道原本十分繁华,行人填满街道,商人的叫卖声传响在整条街道,那里的商人售卖从西边运来的皮革,那处的商人售卖从东边运来的宝石……”
如果希扎姆德的讲说为真,那这条街道确实有些繁荣。
使团中一人问道:“既然很繁华,为何现在会这般萧条?”
希扎姆德看了眼说话的人,并未解释,似在以眼神说“咱这变成这样,你们秦人心里没点数?”
说话的使团中人顿时反应过来,这街道或者说这座城镇会变成现在这样跟大秦有些关系。
月氏人在败给大秦后,逃到此处与巴克特里亚人交战,他们确实不是大秦的对手,被大秦打得被迫迁移,可到了此处,那情况就不同了!
就像历史上的匈奴、突厥一样,在东边,大汉、大唐叫我们蛮夷、胡人,我们不敢挑大汉、大唐的理,可到了西边,你们这些西人该叫我们什么?
月氏人迁移到这后,发现:诶,在面对秦人时,咱们好像是不行,但这的人好像比他们更不行,也许不是我们月氏弱,而是秦人太强!
于是乎,月氏人又支愣了起来,且越与当地的交战,越支愣,从秦人那丧失的自信心全给找回来了。
历史上,月氏人被匈奴一顿暴揍,也是打得往西迁移,然后月氏人就把巴克特里亚给变成了自己的地盘。
如今正直巴克特里亚强盛时,月氏人还没法像历史上那样把巴克特里亚吞灭,但抢占些巴克特里亚人的土地还是不难。
之后,王陵等人在这座巴克特里亚的边境城镇待了下来,一封加急密信从此地送出,火速送往阿伊.哈姆依总督之手,后又送往巴克特里亚都城巴克特拉。
巴克特拉的王宫中,欧西德穆斯一世头戴王冠,正召见几名贵族大臣。
一名大臣恭敬道:“伟大的巴赛勒斯,请问您今日召见我等,有何事需我等为您效劳?”
欧西德穆斯一世,原统治巴克特里亚狄奥多特王朝治下的一名总督,通过迎娶狄奥多特家族成员提升地位,后来总督当腻了,觉得自己的位子还能再往上升一升,既然那狄奥多特一世能反叛塞琉古自立,他为何不能?
遂发动政变,推翻狄奥多特二世,篡了那鸟位,自己坐了上去。
欧西德穆斯一世看向这名大臣,未立刻回答,他招手让一名自在殿中的侍者走向几名大臣。
几名大臣看到这名侍者端着一个银盘,盘中放着一张展开的兽皮。
显然这兽皮上记载了什么,也是他们这位巴赛勒斯今日召见他们的原因。
欧西德穆斯一世道:“都看看吧!”
为首的一名大臣从银盘里拿起兽皮阅览起来,随即神色有些惊奇,在看完后,又将兽皮传给下一名大臣阅览。
在几名大臣都看完后,欧西德穆斯一世问道:“有何看法?”
一大臣道:“伟大的巴赛勒斯,秦人当真派了使团过来?”
欧西德穆斯一世道:“此事应当不假!便是那位秦国的巴赛勒斯不派使者前来,我也会择日派遣使者前往秦国。”
在半年多前,他们虽听闻在东方还有国家,但了解不多,也不怎么在意。
东方有国家又怎么样?
估计也就是些小国、小部族,远没有他们强盛、文明,他们可曾是伟大的亚历山大的臣民,世间唯有他们最先进文明强盛。
除了伟大的亚历山大死后,他们自己人分裂建立起的国家,世间没有其他国邦能与他们相比。
所以,即便知晓东方还有他们不太了解的国家,他们也不甚在意。
那东方的国家是能比他们更文明,还是能比他们更强盛?
但这种情况在那帮自称“月氏人”的该死蛮族到来后,发生了改变。
原本他们认为能够和他们成为对手的只有曾经同为亚历山大臣民的那些自己人,从未想过会在其他人手中吃亏。
然而现实打破了他们这种观念,他们在那帮月氏人手中吃了大亏。
月氏人,他们原来也是知道的,只是同样不怎么在意,月氏人嘛,东边一群野蛮落后的蛮族,以游牧为生,跟他们没得比。
因此,他们知道月氏人,却知道的不算多,未主动了解清楚。
等被月氏人毒打一顿后,巴克特里亚上下才终于正视起月氏人,认真去做了解:月氏人为何会这么厉害?月氏人不应该在东边放牧嘛,怎么跑来了他们这里,跟他们抢起了土地?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据得到的消息,月氏人会跑到他们这里抢掠他们,是因月氏人在东边被一个叫“秦”的国家给击败,被迫迁移。
秦国,他们原先也知道一点,也是从东边来的消息,说东边有一个秦,秦国人征服了东边的六个国邦,将六国的土地人口占为己有,成为了一个疆域更广、人口更多的国家。
但听到这些消息时,欧西德穆斯一世等人依旧没太在意,不就是征服了几个国家嘛,能比亚历山大当年率军征服的国家多,占领的疆域广?
那秦国应当是征服了几个不值一提的小国,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关注。
但在月氏人那吃了亏后,由不得他们不关注!
很简单的国家强弱不等式,他们在月氏人那吃了大亏,月氏人被秦人打得弃土逃跑,他们比月氏人弱,月氏人又比秦人弱,那岂不意味着……
尽管欧西德穆斯一世等人并不愿承认月氏人比他们强,只认为他们会在月氏人那吃亏,是他们以前不了解月氏人,被月氏人打了个出其不意,他们早晚能击败月氏人,一雪耻辱,但击败月氏人的秦人必定不弱。
等更多有关秦国的消息传回,他们更加认为秦国是一个能与他们平起平坐的文明国邦。
现在,那个秦国竟然向他们派出了访问使团,传闻中的秦人真来了!
欧西德穆斯一世道:“几位以为秦人此次派来使团,是好是坏?”
虽然不愿意承认秦国比他们强,只愿意承认秦国是一个能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文明强国,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很清楚秦人应该强过他们。
如今,秦人使团来了,他们怎么可能不慎重对待,理清楚秦人的来意。
几名大臣未说话,都在思索,欧西德穆斯一世又道:“或者说,秦人的来意为何?真会如他们所言那般,要同我们和平建交,互通有无?我等又是否要允许秦人访问?”
这也是他们担忧的点,秦人比月氏人还厉害,要是秦人别有企图,那产生的问题也将比月氏人严重得多。
秦人使团人数不算多,他们可以调遣大军剿灭,可是剿灭之后呢?秦人若发大军至,他们要怎么抵挡?
许久后,一大臣道:“伟大的巴赛勒斯,我以为当接受秦人的拜访请求!秦人此次前来拜访,当没有恶意。”
欧西德穆斯一世看向这名大臣,“说说你的意见!”
大臣道:“一、秦国位于极东之地,离我等很远,秦人便是想出动大军攻伐我等,也并不容易。”
“二、秦人并非月氏人那样的游牧蛮族,秦人在他们的国土上有宫殿、有剧院、有神庙,秦人不可能像月氏人一样放弃这些,迁移到我们这。”
“三、秦人肯定知晓西方有国,然这么多年,秦人一直未向西征伐,证明此国之性并不喜向太远处动兵,更喜于就近征服。”
从这些话里,秦人好像确实不太可能出动大军来他们这,距离太远,出动大军属于费力不讨好。
一大臣反驳道:“秦人以往不西征,也许是因为其等要先征服周围诸国,像被秦征服的那六个国家,很可能便是其等位于秦人周围,阻碍了秦人向更远处征服,而非秦人未曾想过。”
“今秦人已将那六国征服,已有余力向更远处征服!”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