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887不背叛工人阶级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最新章节 887不背叛工人阶级 http://www.ifzzw.com/361/361291/
  
  
    “吆,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宣传封建迷信呢?要不这样,您把小刘给召来,上身也成,我跟他谈谈欠债的事,成吧?”被骂的壮汉却不吃这一套,当着围观街坊的面对着老朱就是一顿连消带打。

    “你……”面对这种混不吝,老朱犹如被核桃大的苍蝇堵了嗓子眼,吐吐不出来,咽咽不下去,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恶心的不行。

    “哦,你不会出马啊?那可难办了,要不你帮着把债清了?小刘没了,好几个人惦记着他媳妇呢,你把债给清了,保不齐能抱得美人归呢。”壮汉嬉皮笑脸,压根不管老朱怎么想,调侃是一句接着一句。

    老朱也是要脸的人,一大把年纪被说成惦记寡妇,好悬一口气没上来倒背过去。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说话呢?父母没教你尊老爱幼啊?”围观的一圈人没有吭声的,新任治安员吴大叔看不下去,站出来主持公道。

    “吆,您老这是惦记小寡妇?还是心疼这位?要不您伸伸手,把债给清了?”壮汉一心想追缴钱款,逮谁怼谁。

    说罢,也不再看老吴的脸色,从兜里掏出了刘诚志手写的欠条,两手打开转着圈的示众:

    “街坊们,不是我不讲理,也不是我不尊老爱幼。

    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是刘诚志亲手写的欠条、摁的手印,我来要债没毛病吧?

    说句难听的,就算方圆百里的人都盼着刘诚志出事,我也不会盼着,债还没结清呢。

    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一睁眼就有好几张嘴要吃饭,你们都是讲道理的,不能光看着刘家死了人,就不管我们死活吧?”

    “可小刘刚下葬,你们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门讨债啊?”看壮汉开始讲道理,围观的人群终于有人再度发声。

    “两位大爷,我是个大老粗,刚才我有做得不对的,您大人大量,别跟我一般计较,我给您赔不是了。”壮汉没有立马回答,而是装起欠条,换了一个面孔,朝老朱、老吴拱拱手,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也给了他俩一个面子。

    说罢,壮汉的手没放下,朝四周拱拱,继续说道:

    “讲老实话,我也不想今儿来,我今儿上门,立马矮了一辈,进屋先给刘诚志磕了一个。

    可我不来不行啊,刘诚志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我来晚了,这欠条就砸我手里了。”

    “你来了也没用,丧葬费才几个钱?他家没钱。”刘家以前风光过,但从粮食严卡定量后,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很多街坊都看在眼里。

    “嘿,我昨儿可听说了,有人扫听有没有想要工作的,可以花钱买刘诚志的缺,花钱顶岗。只要他家娘们把工作一卖,钱不就来了吗?”壮汉指了指刘诚志生前单位所在方向,说道。

    “缺不缺德啊,把工作卖了,小楚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啊?”

    “还有这好事?也不知道紧着咱们邻里街坊。”

    有人看不惯壮汉的做法,也有人觉得刘家这事办的不地道。

    “哎~您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又不是我放出来的风?我也是听着音儿过来的。我要是错过了这一波,就得收房子,难不成真把孤儿寡母的赶到大街上?那才是缺了大德。工作卖了,好歹还有抚恤费能过日子不是?”壮汉一边叫屈,一边卖好,就差给自己立牌坊了。

    “你胡说,我刚才在院子里就跟你说了,我没有卖工作的想法,更没有透过这个口风!”楚春雪听到动静从院子里面出来跟壮汉当面对质。

    “那谁知道呢,我昨天听的真真的,说什么早就离婚回老家了,还说什么说只要五百块钱。”壮汉一点都不心虚,说的理直气壮。

    “我没有,这是谁乱嚼舌根子?!”楚春雪跺跺脚,更急了,红肿的眼睛又有了要掉眼泪的迹象。

    “得嘞,您就当我胡吣,左右也不差这三五天。赶头七过完我再过来,您要是卖了工作,咱就把债清了,您要是没钱,我们可就收房了。请街坊们做个见证。”壮汉也不恼,似乎认定这份工作必定会卖出去。

    说完,壮汉朝楚春雪拱拱手,又朝围观的街坊们拱拱手,转身一招手,从墙角处又钻出来两个人,三人一块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三个人一走,人群里就热闹了,有说他们不敢收房的,有劝楚春雪不用怕的,反正话里话外都是认刘诚志留下的债,但没有一个人开口帮着拆东墙补西墙的。

    唐植桐站在人群外面看了这么一出,咂摸出点味道来。

    这三个人今天是故意过来的,也是故意放出口风说要收房的,至于卖工作的的事嘛,估计也是真听到风声了。

    同样品出味来的还有老朱,老朱冷不丁的在人群里问了一句:“老吕呢?今儿好像没看见他露面。”

    “从公墓直接去厂里了,他说有批零件要加工。”楚春雪下意识的回道。

    “该不会……”楚春雪说完也反应了过来,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想把眼睛睁大,但眼睛已经哭肿,看上去有些滑稽。

    “去厂里看看吧,你不露面,保不齐有人会当真。”老朱说的很直白,一点都不顾有其他人在场,完全是为楚春雪考虑的模样。

    不仅如此,老朱还点了唐植桐的名:“桉子,等小楚走过去,那边就下班了。你有洋车,陪小楚走一趟?”

    唐植桐全程一声没吭,压根没想到老朱会点自己的名,但当着街坊的面也抹不下脸说自己要回去给媳妇做蒜蓉辣酱,只能应下,痛快的说了个“行”。

    于是乎,楚春雪坐上了唐植桐自行车的后座,不过她没有小王同学的待遇,只有硬座,没有软垫。

    路上,楚春雪又跟唐植桐道了谢,唐植桐除了客套几句,没有再说其他的。

    等来到刘诚志生前单位,俩人一路打听,先去了工会。

    “你们没离婚?”工会主任看到楚春雪身穿孝衣心中就有了猜测,听完她的自我介绍,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证实了壮汉口中的传言。

    “没有,我跟诚志就是吵架,赌气回娘家住了几天,没想到就……就……”楚春雪说着,又当着工会领导的面拿出手帕擦起了眼泪。

    “这是我的证件,我和刘诚志两口子是街坊,我能为她作证,他俩没有离婚。今天来得急,没有带结婚证过来,如果必要,下次让楚同志带过来。”唐植桐这次没有装聋作哑,掏出了自己的四九城代表证。

    赶紧把这事处理利索,自个还得回去做蒜蓉辣酱呢,就算今晚吃不上,也得做好小王同学尝尝咸淡。

    “哎呀,唐同志好。这事怪我们没有严格核查,老吕说小刘离婚了,又说什么孩子跟着小刘,小刘这一走,老的、小的生活没了着落,就想着找个小刘的亲戚顶上来,也好把孩子拉扯大,给老人养老。老吕怎么说都是小刘的师傅,他说啥我们就信了。”工会领导一看唐植桐的代表证,不仅站起来握了手,言语上也客气了三分,不光不怀疑楚春雪的婚姻状态,还捎带手把吕德贤卖了个干净。

    “理解,人心隔肚皮,善良的人难免会被骗。”唐植桐伸出了手,说话也很客气,没有揪住不放的意思。

    “咱们先去一趟人事科,把这事也跟人事科的同志说一声。”工会领导松了一口气,立马领着两人去了人事科。

    “这个老吕,简直乱弹琴!”人事科这边听完立马表达了强烈的不满,顶岗的事是工会那边牵头,但人事不好直接说工会,只能拿老吕开刀。

    得了人事科的保证,楚春雪接班的事情也就定了,就差过两天来补手续。

    整个过程,唐植桐虽然都没怎么开口说话,但楚春雪在回去的路上又跟他道了一遍谢。

    “春雪姐,你回去后跑一趟派出所,把赌债和房子的事情跟汪所长说一下。”唐植桐冷不丁的嘱咐了楚春雪一句。

    老朱之前就跟唐植桐说过,他怀疑万老四盯上了刘家的房子,如今工作的事情已经应验,房子自然成了追债人的焦点。

    甭管老吕之前怎么跟工厂说,楚春雪接班的事情已经基本定局,那楚春雪也就成了工人,是工人阶级,而唐植桐又是个不愿背叛工人阶级的人,看在阶级情谊上还是打算拉她一把。

    更何况,赌债的背后还有个万老四,而万老四的背后则是老万,唐植桐还记着老万逼债迫使自己跑了一趟孔孟之乡,大冬天的睡了好几天野外呢。

    至于吕德贤,唐植桐刚才没有揪住不放,回去也不打算为楚春雪打抱不平,顶多刺挠他几句。

    实事求是的讲,因刘诚志身亡停工、检修给工厂带来的损失远大于他自家的损失,工厂之所以答应刘家亲戚顶班,这里面离不开老吕做的工作,楚春雪能顺利接班多多少少都沾了老吕的光。

    不过老吕接下来的日子不一定好过,工厂的追责和街坊的唾沫星子都够他喝一壶的。

    回到家,小王同学的笑脸就迎了上来:“这是加班了?”

    “嗐,别提了,从押运处回来,在水房看了会热闹,被拉壮丁了……”随后,唐植桐将挎包摘下来给小王同学,一边投毛巾擦把脸,一边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真没看出老吕是这样的人,自己徒弟一家子的便宜也沾。”张桂芳听完感慨道。

    “嘿,老吕之前没少接济刘家,这是想趁机把掏出去的钱收回去呢。”

    “这两家人也是,一个图钱,一个图人,这下人财两空了。”对于刘、吕两家的爱恨情仇,铁辘轱把这边早就有传闻,一直是街坊们饭后的谈资,不过没有人当着两家人说罢了。

    “吆,妈,您这语文水平突飞猛进啊,都会用成语了。”唐植桐朝张桂芳竖了个大拇指。

    “去!整天见你们学,我就是再不开窍,也能学会一两个。吃饭。”张桂芳羡慕那些能识文断字的,前几年街道也组织过扫盲,但当时自家事情多,根本顾不上,现在有进步,被儿子一夸,却又不好意思起来。

    “嘿嘿。”唐植桐笑笑,老人的脸皮就是个谜,有时候可以唾面自干,给人一种脸皮能挡子弹的感觉,有时候却又很薄,一句夸赞就能让他们脸红。

    坐下准备吃饭前,唐植桐还不忘跟小王同学说道:“吃完饭再给你做蒜蓉辣酱。”

    “那个不着急,以后再说,先吃饭。”小王同学向丈夫露出两个小酒窝。

    尽管小王同学说不着急,但唐植桐饭后还是拉上凤芝当了一回扒蒜小妹。

    一边扒蒜,唐植桐一边将粮食定量即将降低的事情说了出来。

    “唉,又是两斤。那咱家的粮食恐怕撑不到年底了。”张桂芳听后叹了口气,有些担忧,儿子去年带回家的粮食除了补贴两边以外,还给了张永祥那边一些,剩下的自然就少了。

    虽然之前娘俩商量着在家里严卡定量,但并没有全程贯彻执行,别人家卡定量是没办法,唐家卡定量是让凤珍、凤芝体验一把挨饿的滋味。

    两三个月下来,俩孩子已经切身体会到了粮食的珍贵,窝头渣掉在桌面上都得扫手上舔舐进肚子里。

    “可着七八分饱吃吧,我马上就放暑假了,到时候出去转转,争取再倒腾些回来。”从母亲的一声叹息里,唐植桐能听出她对降低定量有一丝无奈,但这种事又有什么法子呢?

    好在唐植桐空间里还有不少玉米,随便出去一趟就能带回来,所以他对储备粮食并不着急,只是一味说着安抚老母亲的话。

    张桂芳毕竟是妇道人家,除了让儿子不要为难以外,只能暗自决定以菜代粮,平日里多省点粮食出来。

    扒完蒜,唐植桐并没有拿出蒜臼捣,而是将蒜放在案板上。

    小王同学喜欢吃到嘴里的颗粒感,所以唐植桐将蒜一个个都用刀面压碎,切成臊子状,鲜辣椒也是切的丁。

    蒜蓉辣酱有好几种做法,如果按照老津门的传统做法,恐怕腌制好后还得发酵一个月才能吃。

    唐植桐嫌麻烦,就选了个简易速通版,当天做完当天就能吃。

    半斤油下锅,先把蒜末请进去爆香,中火炒直花生油冒泡,接着下辣椒丁,大概有个五六分钟,把水分熬干后再下调味料。

    明面上只放了酱油、盐,但唐植桐暗地里又加了自己储备的古法酱油、蚝油和一把海肠粉。

    搅拌两分钟,让各种调味料充分溶解在辣酱里就可以出锅了。

    “尝尝?”唐植桐用筷子挑了一丢丢,投喂给旁边直咽口水的小王同学。

    “好吃,就是油太多了,浪费。”小王同学对爱情牌蒜蓉辣酱很满意,同时也抱怨丈夫太舍得放油。

    “粮食定量降低,油的定量又不降。再说咱家不是还有高脑油嘛,偶尔给你做一次还是能承受得住的。这一锅你最少能吃个把月,划算。”唐植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清楚,粮食定量已经确定下调,那食用油也快了,无非晚两三个月而已……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工具超人的小说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全文阅读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5200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无弹窗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工具超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