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查验战果的时候到了。
县电影院大礼堂里,这时候灯光通明,现场传来劈里啪啦的一阵阵的算盘声音。
来自安都全县208名赤脚医生坐在前排。
后面是来自西广省、东广省的卫生部门负责人,各地区、县级的行政负责人,以及各大地区医院、县医院的负责人。
林三七坐在主席台的边上,现场几百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主席台上25名会计那里。
一名会计,算一个公社的赤脚医生账目。
林三七搞了这么一个算账大会,就是要让所有人亲眼瞧瞧,赤脚医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重点还是经济效益。
赤脚医生政策能不能在全国推广,取决于地方上的配合态度。
如果你让地方出钱,恐怕全国没有一个地区能承担得了这个支出,那无论你的计划再好,也实施不了。
相当,你让地方上能看到赤脚医生能赚钱,不会成为地方的负担,那么地方上为了民生问题,一定会积极配合。
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大家很难相信文件上的数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所有人亲眼瞧瞧,现场算账。
林三七又看了一眼会场当中几台摄像机,以及来自全国各大报社的记者们,他们是最好的见证者和宣传者。
此时记者们正在会计当中穿梭,时不时拿起帐本在心里计算,以求证真伪。
全都县25个公社,208个村,一个会计只要计算8、9个村卫生室的账就行,所以动作非常快。
一个多小时后,最后一个算盘声音结束了。
县府的老会计刘爱珍复核了一遍后,这才向众人汇报道:
“林部长,诸位领导,安都县25个公社所有赤脚医生账本结果都出炉了。”
林三七笑道:“刘会计,你跟大伙儿先说说,208个村卫生室,赚钱有几个?亏本有几个?”
刘会计笑着大声对着眼前的话筒说道:
“全县208个村卫生室,全部都盈利了,无一亏本。”
电影院现场轰一下议论纷纷起来,208名年轻赤脚医生们也是一个个脸露喜色,与有荣焉。
年轻人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尤其是这批赤脚医生都是村民们选出来最优秀的子弟,没有懒汉。
所以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村卫生室亏本了,落后了。
那说出去丢的不是他们个人的面子,还有村庄的面子,宗族的面子。
林三七又问道:
“最高盈利和最少盈利分别是多少?”
刘会计看了一眼报表,又大声回道:
“最高盈利是拉烈公社的地竹村,盈利达到53元。盈利最少的是板岭公社的三表村,数字是9元。”
村卫生室的成本,仅仅是算西药部分。
如果是赤脚医生自己采摘的中草药,因为是无本买卖,所以并不计入利润。
林三七心想,地竹村是老子亲自竖起来的试点村,当然要最高了,否则他面子摆哪里?
“好,地竹村的赤脚医生王喜东在不在?”
王喜东激动地站了起来:“林部长,我在这。”
林三七挥了挥手:“上来。”
王喜东有些发愣,旁边的几个赤脚医生催促道:
“王喜东,傻了呀,上台呀,肯定有奖励呀。”
王喜东当然心里明白,只是高兴过了头,于是跌跌撞撞到了主席台上。
林三七拍了拍他的肩膀,像记者一样采访道:
“王喜东同志,你给现场的各级领导们讲述一下自己的经验,你是怎么样做到全县第一的?
要知道你53元的利润,再加上10元的补贴,你上个月收入达到了63元。
知道63元是个什么概念不?城里大医院,一名大学生刚转正,拿的是技术人员13级工资,也只有55元而已。
你这位赤脚医生,没读过大学,没走出过大山,没有编制,但是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学生,超过了全国绝大多数医生。
咱们不以出身论英雄,就以创造的利润来论英雄。
你盈利越多,说明你给病人看病最多,广大老百姓有病得到了医治,你也解决了自己就业问题,那你就是今天的大英雄。”
还没等王喜东说些什么,林三七就将一朵大红花挂到了他胸前。
“来,大家给王喜东同志鼓掌~~~”
哗啦啦~~~
现场掌声如雷,摄像机和相机镜头全部对准了这个年轻的赤脚医生,过几天就会出现在全国各大报纸电台的头条。
这年头的人重荣誉,林三七就主攻这一点。
一个新政策要推广,物质重要,荣誉也不能少,一定要让人人眼红,政策才能深入人心。
林三七这时候又挥了挥手,两个工作人员抬上来一台类似于柜子的东西。
“王喜东同志,这台收音机是奖励你的,这是从香江进口的,价值一千港币。希望你再接再励,继续为村民服务,当好村民们的健康守门员。”
现场哇一声,全部都尖叫了起来。
收音机对这个贫困县来说,绝对是奢侈品,而像台上这台精美的、巨大的收音机,更是大家从来没看到过的。
哪怕是大城市的院长们,局长们,也一个个眼露羡慕。
王喜东更是激动地手都发抖了:
“奖励给我的?啊呀,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治病,一定不让领导和村民们失望。”
一台进口收音机绝对震憾眼球,但更让卫生系统领导们关注的,则是安都县全县的账目。
林三七这时候也坐下来了:
“好了,奖励了最高分,接下来了为保证公平公正,请刘会计将全县208个村卫生室的盈利情况向在场诸位汇报一下。”
刘会计点点头,拿起手里的统计表,用播音腔开始汇报:
“诸位领导,我先汇报一下高岭公社的情况,板买村15元、光隆村20元、板庆18.5元、板旺21元、隆涧……”
随着一个个村盈利数据出炉,电影院里的领导们心里都有了一本账。
总体来说,安都县赤脚医生的平均盈利大约是20元左右。
平均下来,一天是7角钱,这个数据在内行人看来,没有问题,不会造假。
再加上宝安县补贴的10元,在安都这个贫困县,一个月30元的收入,妥妥超过了大多数干部。
关键是医生这个行当是不可能倒闭的,因为人是一定会生病的,生病是一定需要医生的。
也就是说,这个收入是很稳定的,完全可以自我生存,根本不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任何压力。
就算赤脚医生本身一分钱不赚,光是靠10元钱的补贴就绰绰有余好过日子了。
那还说啥?必须支持。
接下来几天,全国各大报社的头条新闻,全部都是安都县赤脚医生的事情。
尤其是王喜东戴着大红花,抱着那台巨大的收音机的照片,更是刊登在各大报纸上,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轰动。
第二个月,东广省,西广省的赤脚医生计划全面推广开去。
新成立的农村医疗司负责人赵逸,以及宝安县人民医院院长兼顾问团团长沈秋水接手了省级试点工作。
林三七作为大领导,当然不可能长期在基层调研,重新回到了宝安县。
罗湖口岸东边,深圳河沿岸,这时候已经耸立起了一大片建筑群,最高建筑达到了20层。
20层可能对香江人来说稀松平常,但是对于此时的内地来说,绝对是最高楼之一了。
建筑群当中,一个是做为宝安医科大学校舍使用,另一个则是宝安国际医院。
林三七和沈国明两人先来到了宝安医科大学(筹)。
沈国明这时候讲解道:
“宝安医科大学的校园现在已经算正式建成了,总面积达到了1100亩,最多可以容纳学生3万人。接下来,就看那两所学校能不能顺利搬迁了。”
林三七一边在校园里走着,一边回道:
“四军医那边没有问题,我免费给部队培养人才,他们是求之不得,现在部队的日子更难过。我们利用他们的教学力量,多余的医科大学生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这是双赢。
另外,东广省药学院、东广护理女校也已经答应搬迁到宝安县,到时在校总人数将达到1万2千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医学院校。
我也跟香江大学医学院、伦敦大学医学院、哈弗大学医学院联系好了,他们会定期派遣教授过来都给我们教学上课,让我们的学生接触到全世界最前沿技术。”
林三七邀请外国专家过来,就是培养华国医学生的国际观念,与世界同步。
而宝安县吸引各国教授的条件,是支持和赞助他们的医学研究,当然出成果了,宝安医科大学和外国教授平分。
当一片片成果出来,一篇篇论文出炉,宝安医科大学的名字将频繁出现在各类医学杂志期刊上,这个知名度马上就上去了。
如果只是华国论文,人家未必愿意发表。
比如当年林三七的肺结核论文,只能发表在国内报纸上,因为外国杂志不收。
但如果利用洋人教授,那就两样了,这也是一个互相利用,同样是双赢。
两人在参观了一圈医科大学校园环境后,又步行来到了旁边的宝安国际医院。
这家医院同时也将成为宝安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一条龙。
沈国明看着眼前这个巨大医院大楼,内心也是挺自豪的,这可是他主导的项目。
想不到一个退休老头还能重发第二村。
目前他是国家承认的宝安管委会的主任,级别虽然仍是正厅,但这可是实权正厅,手里握有几亿美元那咱,全国谁能比得上?
宝安医科大学和宝安国际医院的建筑图纸,全部都是林三七从现代社会带过来的,自然是最先进的。
沈国明介绍道:
“目前宝安县医院装修已经差不多结束了,目前准备开放2000张床位……”
宝安国际医院,林三七是准备吸引“外资”的,就是赚香江人和外国人的钱。
到时外国人只要是治病的,可以通过罗湖口岸免签入境,直接进入医院。
当然医院是封闭的,外国人进入后是不准出去的,治病所产生的费用,也是根据香江标准来收取。
至于怎么让外国人心甘情愿赶到宝安来治病,那必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科室,权威科室。
最少就是别人没有,而只有宝安国际医院才有,具有不可替代性。
沈国明还在继续介绍:
“小七,现在医院的硬件快完工了,欠缺的就是医生了,你准备怎么处理?”
林三七笑道:
“干爹,这个我早就有安排了,我在香江有一家大型医院,目前通过高薪已经挖到了500位医生。
香江岭南医院和宝安医院,我准备实行统一管理,相当是一个医疗集团,到时两家医院的医生可以互通,也就是会有部分香江医生过来宝安国际医院工作。”
沈国明惊讶道:“香江医生愿意到这边来工作?”
林三七耸耸肩:“不愿意来,那只能说明钱没到位,当在宝安工作的收入,是香江的3倍时,你猜香江医生愿不愿意过来?”
只要钱到位,哪怕你去非洲马达加斯加,也有得是人报名。
沈国明点点头,又问道:
“那医生还是有缺口,宝安国际医院按你的标准要求,起码要有1200名临床医生,而且要是高水平的那种。”
林三七叹了口气,好半天才悠悠回到:
“1200人,不够,如果可能,尽管多招人,上不封顶,有多少要多少。”
沈国明有些惊讶地看着林三七:
“你要这么多医生干嘛?这就一家医院,你要那么多医生怎么养得活?”
林三七解释道:
“我们的宝安国际医院规模比较大,主要工作人员还是以内地医生为主,我准备将全国所有出国留洋过的医生都召到宝安县来。”
“又是留洋医生?”
沈国明咂咂嘴,有些不安道:
“小七,留洋医生之所以不吃香了,有他们的特殊原因,这批人比较敏感,你全部招过来,是不是容易生产麻烦?”
聪明的人,现在都跟这批留洋医生敬而远之。
原本的历史上,这批留洋医生几乎很少活到八十年代改开后。
这也导致了整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医疗一块跟国外几乎是断档似的落后,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直要等到九十年代,我们才重新开始追赶,非常吃力,因为基础几乎是一穷二白。
一直等到21世纪才慢慢追上来,可惜一直差一个身位,没办法超越。
尤其是科研这一块,跟国外完全没办法相比,吃亏就吃亏在基础没打好。
如果六十年代这批留洋医生,特别是现在三十四岁,正值壮年的这批留洋医生能好好干事业,能利用国外的先进医术和技术加强医学科研这一块,那我们就不会失去那15年。
等几十年后,我们国家同样能屹立世界医疗强国之列。
如果完全靠林三七一个穿越客,能改变的不多。
“干爹,我是这么想的:留过洋,学过医,能拿到文凭的,不可能有水货,水平摆在那里,绝对是顶级医学人才,不可多得。
而且当年这批留洋医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愿意回国来建设新中国,我觉得这批人的思想觉悟是不用怀疑的。
我知道大家都对这批人有疑虑,觉得里面会不会有特务,有敌对分子,想要来破坏我们的安定社会?
其实我觉得这种真是杞人忧天。
一个医生怎么当特务?他们整天哪细菌病毒打交道,又接触不到核心秘密,那何来的泄密呢?
而海里那部分特殊医生,全部都是组织自己培养的,绝对过硬,也不可能给外面医生什么机会。
所以我觉得留洋医生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让他们回老家种地,或者在城市扫马路,这是人才的浪费。
别人不用,我们宝安县用。”
沈国明狐疑地看了一眼林三七,觉得事情绝对没有他说得这么简单。
这是要将全国全部留洋医生一网打尽,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留洋医生总数加起来绝对不一个小数目。
至少不是一家医院吃得下的。
沈国明坚信林三七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人才过剩,人浮于事的弊端,那他为什么坚持这么做呢?
“噢,对了,干爹,除了留洋医生外,我还准备在宝安县成立一个中医研究所。”
沈国明眨眨眼,奇怪问道:
“宝安国际医院是走西医路线的,我们研发和生产的也是西药,你这搞个中医研究所又是为什么?”
林三七心想还能为什么?为咱们的传统中医留个种子呗。
“干爹,你可是首都中医院院的前院长哦,你看现在的中医是越来越没落,大家有病更愿意瞧西医,你就不觉得心痛吗?不想改变吗?”
沈国明冷笑了两声:“说人话。”
林三七尴尬了一下,看看四周无人,于是低声说道:
“现在国内的中医师不受欢迎,另外,解放前能学中医的,后来成为中医大家的,几乎没有普通人家,这批人同样敏感。
像我萧龙友萧师父的大徒弟卫苑博,因为父亲是旧军阀,他堂堂国家级中医师被分配去蓝田农场种草药,这就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所以我想把目前全国名中医都安排来宝安县,如果这点做不到,至少要把我的师兄师姐们全部安排到宝安县来。”
沈国明沉吟了半天,没头没脑问道:
“要起风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