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944章 王喜东行医发财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最新章节 第944章 王喜东行医发财 http://www.ifzzw.com/359/359826/
  
  
    但也有部份人反对:

    “这样也不行呀,都是实物,赤脚医生哪来的钱去进货买药?”

    “东西多了,赤脚医生也吃不完呀,像鱼这样的是会死的,死了就不值钱了。”

    “以物易物,这算不算是社会倒退了?有没有违反国家政策?”

    林三七听到大家不同的议论,站起来解释道:

    “给物资抵医药费,这其实是一个无奈的折中办法。

    刚刚如这位同志所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赤脚医生如果收不到钱,收到一大堆粮食或者野味、药材怎么办?

    毕竟赤脚医生进药是要付钱的,加上他们也要生存,也要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如何将收到的物资转变成现金、各类票证,这是一个难题。

    安都县这里不成问题,因为都是少数民族,允许他们将自己的粮食或者野味拿到街上去卖,这是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赤脚医生可以将物资变现。

    但其他地区的赤脚医生如何变现,这需要国家给他们开个小口子,只要证明物资是老百姓抵扣的药费,就要允许赤脚医生上市销售变现。”

    旁边的章副部长笑了,提醒道:

    “三七同志,你这个担心不怕,你不要忘了,城里都有收购站,或者供销社。这些地方都是可以收购农民手里的物资的,虽然价格低了点。

    另外,如果只是农民卖一些自家产的土特产,比如一把菜,或者两个鸡蛋什么,这个其实抓得不严。

    现在抓的主要是投机倒把的小商小贩,职业做买卖的这批人,普通农民并不在此列,一般抓了也会放掉。”

    林三七一听便放心了,心想天无绝人之路,好歹留了一个小口子。

    其实还有一个变现的方法,就像很多同人文里那样,现在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采购部。

    像易中海、傻柱他们的红星轧钢厂里就有“采购处”,因为计划物资紧张,允许工厂自己下乡去收购物资。

    这种厂矿企业的收购,价格会高于供销社,同时还会给予农民一定的粮票布票火柴票之类的票证。

    这其实也是赤脚医生得到变现的一个途径,一个想卖,一个想买。

    李部长则想得更远,若有所思道:

    “等我回首都,跟领导讨要一个政策,在全面推广赤脚医生计划的时候,在文件里正式写清楚,赤脚医生可以收取农民的各类土特产当药费。

    同时,允许赤脚医生将收到的物资平价出售,可以出售给供销社,也可以自己出售给私人。只要限制赤脚医生,不准高价出售,不准投机倒把就行。”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第二个病人上去瞧病了。

    就看到这个病人是被两个壮小伙抬上去的,右腿外侧用一件脏衣服包着大腿,一路走,一路滴血。

    明显是个外伤,而且伤得不轻,病人脸色都有些苍白了。

    “阿东大夫,快,我弟弟上山砍柴摔下来,割破大腿肉了。”

    王喜东一听,赶紧脱了自己身上的白大褂,就怕被污染了,然后直接徒手开始解病人腿上的衣服,也不管污不污染。

    “赶紧躺下,我先看下伤口。”

    本来这个环境医生应该是要载橡胶手套的,但赤脚医生哪有这个条件?

    旁观的医生们还好,见惯了血淋淋的场面,但围观看八卦的群众们却激动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

    脏衣服被解开,血涮一下流了出来,流得满地都是,大家看到了一个大约15公分的大口子血淋淋出现在大家面前。

    村民有经验的人一瞧,一个个都扼腕叹息起来:

    一个老头叹息道:“啊呀,这伤口太大了,愈合不了了。”

    旁边有人无所谓道:“愈合不了就愈合不了呗,大不了留下一个疤,男的还怕难看啊?”

    老头白了一眼:

    “你瞧瞧这伤口,又大又脏,里面都是泥土和碎叶,这样的口铁定发炎,发炎了就是一个死。”

    轰~~~周围听到这话的人,一个个都激动起来了:

    “对呀,我爹当初就是伤口发炎,拖一个月就死了。”

    “赶紧用清水洗呀,这群人没脑子。”

    “你才没脑子,伤口用清水洗,越洗越会感染,咱们这水里据说都是细菌寄生虫。”

    老百姓们议论纷纷,一个个当起了事后诸葛亮。

    王喜东一瞧这伤口反而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初步检查了一下,发现只是皮肉割开了,但里面的肌肉并没有损伤。

    这种浅表伤口,他有信心处理。

    但为了对病人负责,王喜东还是看向了一旁边的宝安县派过来的指导老师俞医生。

    “俞老师,您给把把关?”

    俞医生蹲下来,用钳子翻看了一下,这才点头道:

    “小王,你的判断没问题,只要缝合起来就行。就算是里面的肌肉断了,一般也可以缝起来,至少有一半成功可能,不要怕。”

    王喜东听了重重点头,然后开始准备工具了。

    就见他拿出一瓶生理盐水,开始冲洗进病人的伤口来,痛得叫得死去活来,但伤口很快便干净起来,鲜血还在涌出来。

    王喜东轻骂了一句:

    “黄浩,忍着点,这还是盐水,后面的碘伏更痛。你想要活命就不要动。”

    黄浩的两个哥哥也赶紧按住小弟,一边安慰道:

    “小弟,你也是运气好,现场全国的名医生都来了,阿东处理不了也不会让你死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林三七听了心想,这农村人也聪明,知道有人保底,不怕治不好。

    但今天是给赤脚医生的公开考试,旁人是不会插手的,否则这“地竹经验”怎么推广全国呢。

    王喜东接着又拿出碘伏,拧开瓶盖,直接冲洗了上去。

    旁边一个院长奇怪问道:“林部长,这个消毒液是什么?我闻了不像是碘酒呀。”

    林三七解释道:

    “这个叫碘伏,更先进,杀灭微生物更给力。不像碘酒里面有酒精,还需要脱碘,还不能用于破损皮肤。大家放心,我们以后会在全国推广的。”

    另一个大院长自嘲道:

    “我们大医院还没用到,赤脚医生先用到了,林部长为这个乡村医生计划真是煞费苦心啊。”

    林三七回头看了这个院长一眼,心想你阴阳怪气啥呀,你的好日子也没几天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只见王喜东拿出一个圆针,一根线,开始串起针来。

    到这一步,大家都知道,这是赤脚医生准备缝合伤口了。

    在山外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大山里的老百姓看来,跟天方夜谭一样,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伤口,是可以跟衣服一样缝起来的?

    黄浩的哥哥也是有点见识的,这时候看王喜东要缝合伤口了,于是问道:

    “阿东,我去过省城,听说缝合伤口的话是要打麻药的?”

    王喜东头也不抬道:

    “麻药我有10支,不过一支麻药要5元钱,你们确定要,我马上用上去。”

    嘶~~~

    黄浩这时候也顾不得疼痛了,连忙喊道:

    “不用麻药,太贵了,直接缝吧,阿东哥,我忍得住。”

    王喜东四周看了几眼,发现旁边有一根小棍子,于是拿过来直接放到了黄浩的嘴里。

    这一幕让众人都轻笑了出来。

    然后王喜东低头,开始一针针的缝起伤口来了,疼得病人差点没被棍子给咬碎。

    其实王喜东的缝合非常不符合无菌操作规范,医生自己双手没有事先消毒,也没有戴无菌手套。

    伤口清创不彻底,没有放无菌巾,持针钳和血管钳、镊子都没有消毒。

    甚至王喜乐这位医生直接用手去捏圆针和线,这要是被后世的质控科主任看到,非疯了不可。

    但那又如何?这个年代就这样的条件,如果用正规医院的标准去要求赤脚医生,那就是掉书袋里去了。

    还是那句话,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

    在病人黄浩杀猪般的惨叫声中,伤口终于被缝合了,尽管缝得歪歪扭扭,很不美观,但好歹不流血了。

    这台清创缝合术也算是成功了。

    指导老师俞医生上前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叮嘱道:

    “手术结束,再用碘伏消毒一两遍,这样就可以用纱布包起来了。”

    李部长在旁边看得眼睛都放光了:

    “好好好,培训一个月就能缝针,王医生的水平高,培训的俞医生水平更高。三七同志,这些手术器械、纱布、消毒液都是你提供的?”

    林三七知道老太太的意思。

    因为就算是协和医院这样的全国最牛医院,他们的手术器械也是奇缺,非常缺。

    以国内六十年代的冶金水平,以及制作工艺,压根就没办法制作这些什么持针钳,手术刀之类的。

    就连纱布都是严重缺货。

    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饿怕了,于是大量的农田全部种庄稼了,棉花产量急剧减少。

    棉花都没人种了,哪来的纱布棉布之类的,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而林三七要在全国推广赤脚医生,不仅需要的药品是天量,需要的手术器械同样是巨量,难以弥补。

    “李部长,你放心吧,所有手术器械和纱布都由我来提供,不过我只能提供一批,以后想要更换就难了,这需要我们国内药厂纺织厂想办法了。”

    几十年后,医用纱布都是一次性的。

    换一次药,换一次纱布。

    但在六十年代,纱布是要反复利用的,具体就是清洗干净,再高温煮一下,晒干后继续用。

    李部长一听,内心非常感动:

    “三七同志,那这样你个人,你们宝安县不是亏本了嘛。”

    林三七笑道:“那,您给我钱?”

    李部长像见鬼一样闪开了:“我哪来的钱?我的经费还是你们宝安县提供的呢。”

    王喜东做完手术,小心翼翼将宝贵的手术器械收了起来,准备回头好好清理一下。

    这才开口道:

    “黄浩,回头我再给你6粒头孢消炎,你不要碰到水,隔一天来换一次药,估计你这条命是保住了。”

    黄浩和两个哥哥一听,都想跪下来给王喜东磕一个了:

    “阿东,你看,这要多少钱?”

    王喜东也没有狮子大开口,说道:

    “挂号费5分,6颗头孢6角钱,缝合稍微贵一些,要2元钱,你们给我2元6角5分吧。”

    黄家兄弟掏空了钱包,发现三家加起来只有1元钱,真够穷的。

    这时候黄家父母也赶过来了,手里拎着一只野鸡:

    “阿东,我们钱不够,你不是说可以用东西抵的嘛,两只野鸡是我们刚抓的,能不能抵扣药钱?”

    王喜东有些挠头了:

    “叔,两只野鸡拿到城里可以卖3块钱呢,你们这不是吃亏了嘛,要不这样,我拿一只野鸡吧。”

    林三七这时候已经在流品水了,他就特别有爱心,特别喜欢吃小动物,尤其是野味。

    黄浩父母一听,毫不犹豫扔下两只野鸡:

    “阿东,这野鸡不是家养的,不就是费点力气,你救了阿浩一命,我们本来就要感谢你。野鸡你拿着,就当是抵扣后面换药和拆线的钱了。”

    王喜东一听也是,于是乐呵呵接下了两只野鸡,交给了身后的妻子:

    “那叔,我就不客气了,呵呵。”

    林三七对旁边的李育杰低声说道:

    “这两只野鸡你去买过来,给王喜东5元钱,然后让他婆娘马上给我煮了,咱们中午喝鸡汤,放点蘑菇进去,这个鲜美哦。”

    旁边的金县长一听,连连摆手:

    “林部长,你们这么多大领导来我们安都县,我们肯定要招待好,你放心,什么野猪野兔野鸡的,我们都准备好了,大家放开了吃。”

    林三七心想,你这个县长是懂得招待的。

    果然,午饭的时候,整个地竹村飘荡着的都是肉香味,整个村的妇女们都在忙着做菜。

    而男人们则忙着杀猪宰牛,遍地都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尸体。

    安都县的小动物们也是遭了大难,全县所有的猎户都上山了,那真是挖地三尺啊。

    那些大城市来的院长们、局长们,一个个都吃得满嘴冒油,肚子都鼓起来了。

    等所有人吃完,林三七站在了一张桌子上大声喊话道:

    “大家中午吃得爽不爽?”

    “爽~~~”

    “爽的话,麻烦大家把粮票和肉票都交一下,安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咱们是来学习取经的,可不能让人家县里破产不是?”

    所有人都是一愣,大家原本以为野味嘛,肯定是白吃的。

    只有去城市各大单位食堂吃饭才要自掏粮票。

    说白了,还是有些轻视农村,到了县里,一个个都摆上了官老爷的谱,林三七才不会如他们的愿。

    李部长一听,第一个站了起来:

    “三七同志,我个人掏5斤全国粮票,另外肉票是地方性质的,没办法在安都县使用,我额外再出5元钱当补偿,你看够不够?”

    林三七竖起一个大拇指:

    “李部,您大气,行,那我就替安都县收着了,老金,你来做会计。”

    其他干部们一瞧,得,部长都自掏腰包了,他们没有一毛不拨的道理,于是一个个都排阶开始付饭钱。

    这年头的干部果然要脸。

    这要是几十年后的干部,什么钱?给你写一张白条,以后再说呗。

    中午,等大家休息够后,大家围坐在地竹村的晒谷场上开始总结上午经验。

    李部长,林三七坐在中央,一人一个板凳,而王喜东做为主角,也分到了一个板凳。

    其他所有人都围在四周,保证人人都能听到。

    现场跟《撸豫访谈》似的。

    林三七问道:“王喜东同志,今天你一上午看了几个病人?”

    王喜东:“一共看了5个病人。”

    林三七:“你觉得看病有没有什么难度?或者心里没底的病人?”

    王喜东这时候露出憨厚的笑脸道:

    “要说没底,其实个个没底,我一个月前还是村里的文书,一个月后就当上了大夫,这个转变一直让我诚惶诚恐,说实话昨晚一夜没睡好。”

    呵呵呵~~~大家都轻笑起来。

    “但是我记得林部长在培训的时候跟我们说过,我们赤脚医生不用太好的技术,重要的是一颗责任心,能解决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就行。

    所以我后来胆子越来越大,我心里就想,这些村民如果今天不治病,明天可能就会死。那我尽我所学给人瞧病,他们至少有一半以上机会活下来,这就足够了。”

    林三七心想,其实何止一半的治愈率啊。

    就像之前那个外伤病人,如果没缝合,没药物,那感染的可能性极大,死亡的概率也极大。

    但是缝合后,这个死亡率就会下降一半。

    如果再配上抗感染的神药头孢呋辛,这个死亡率还要再降八成,四舍五入,这个病人几乎死不了。

    不过为了不让赤脚医生骄傲自满,林三七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林三七又问道:

    “王喜东同志,你今天一上午赚了多少钱?”

    一说到钱,王喜东就兴奋了:

    “我算过了,我一共赚了2元钱,还多了两只野鸡,一把晒干的药材,所有加起来起码能在5元钱以上。

    如果按这样的速度赚钱,哪怕平均一下,再加上国家补贴的10元钱,我一个月收入超过40元是铁定的。”

    林三七转而问金县长道:

    “金县长,你们县医院的医生,一个月收入是多少?”

    金县长不好意思道:“大约是20元左右,我们的发放标准达不到城市的标准。”

    众人一听便哗然了,这样算来,一个只经过短暂培训的赤脚医生收入,远超县医院的医生。

    40元的收入,已经是大城市一位中级职称医生的收入了,这可真是倒反天罡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烤饺的小说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最新章节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全文阅读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5200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无弹窗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烤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