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山河破碎 第五百零九章:选择

风起明末 最新章节山河破碎 第五百零九章:选择 http://www.ifzzw.com/337/337092/
  
  
    棋盘街上,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练成一片。

    街巷之间叫卖声、谈笑声、车马声交织成一片。

    陈望独自坐在酒楼三楼的雅座,身前是一扇敞开的雕花木窗。

    窗外,挑着担子的小贩在人群中正灵活穿行,妇人在布庄前仔细比对着布料颜色,孩童举着糖人追逐嬉戏,一派市井繁华景象,全都映照在陈望的眼眸之中。

    陈望端着温热的瓷杯,斜靠在座椅之上,目光沉静的投向窗外,俯瞰着街道之上往来行走的人群。

    一路风尘,他已经很久没有办法就这样坐着,安宁的看着这样的景象。

    茶水的热气袅袅升起,在他眼前晕开了一片薄雾。

    “建奴北遁,本应趁胜追击,犁庭扫穴,以竟全功。”

    “不过如今神州未安,西方诸地,一日三变。”

    建奴北遁已是自顾不暇之局面,此时不趁胜追击,一战而灭建奴,只不过是因为国内的局势,以及粮草方面的困顿。

    陈望缓缓将茶杯放回桌面。

    “京师虽好,但却非是久留之地。”

    “现在北国已定,是时候返回中原了。”

    雅间之中,祖泽傅、代正霖、胡知礼、周遇懋四人正恭敬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之上。

    圆桌上摆满了各色佳肴,然而没有一人动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望身上。

    西北、西南两地的乱局还在持续。

    但是西北已经趋于稳定,而西南暂时鞭长莫及。

    所以陈望的准备,是先行返回中原河南的开封。

    随着时局的发展,势力的扩展,如今靖南军的中心也已经从原先的汉中府变成了河南的开封。

    河南的开封位于南北的中线,同时也是中原。

    “关外蒙古如今不会南下,但是蓟州仍然要守,以防可能出现变故,镇领之下百万军民生计也需安排,万万不可使其无所依靠。”

    “我思前想后,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交给你来做。”

    陈望转过了身,直视着周遇懋。

    如今陈望麾下众将之中,能够镇守一方,独当一面的人已有不少。

    胡知义持重谨慎,进退有度,对于线列步兵的运用已是登峰造极,一直以来镇守汉中,数败闯军。

    陈功、曹变蛟两人皆骁勇悍勇,一往无前,可谓骑军双壁。

    左光先、尤世威两人皆是明庭旧将,两人皆为持重之将,熟稔战法,尤善大军调度,在整训新军时颇见成效。

    左良玉昔日为南国诸镇之执牛耳者,军略武功其实早位南国诸将之首。

    其历战多年,经验丰富,统率大军毫无差错,军中威望极高,诸将拜服。

    如今在脱离了朝廷文官的掣肘之后,青州一战,与阿济格正面交锋却也不落下风。

    舍身勇战,一洗往昔之耻辱,大提诸镇之士气。

    高杰锐意进取,陈鸣谨慎有度,胡知礼步步为营,皆可作为一镇大将。

    但是。

    能够稳定蓟州、宣府两镇,收拾残局,重肃防务,整顿地方的人。

    如今,却只有周遇懋。

    周遇懋从汉中府时便追随着他,而后一路跟随着他南征北战,扫定南国。

    在收编湖广六营之后,周遇懋便被陈望一直留在湖广,执掌湖广诸事。

    周遇懋执军湖广期间,郧阳府一应诸事,以及南阳府的安抚诸事也都一并管辖。

    同时因为当时周遇懋所在的襄阳府,处于交通枢纽的原因。

    周遇懋在湖广期间,也承担了联通汉中与河南等地的任务。

    镇守湖广期间,周遇懋不仅要整军经武,还要协调各方势力,平衡地方豪强。

    郧阳山区的匪患,南阳流民的安置,襄阳水陆码头的调度,这些经历都让他对治理地方有了深刻体会。

    “末将,愿为总镇分忧。”

    在听到陈望提到了自己之后,周遇懋没有犹豫,直接是站起了身来,抱拳行礼道。

    他没有和其他的将校一样直接揽下职责,也没有信誓旦旦开口应承必将完成任务,只是说出了分忧一词。

    陈望微微颔首,周遇懋的性格一贯如此。

    周遇懋从来不会保证,但是却会尽心尽力的竭尽所能做好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总能将交办之事办得妥帖周全。

    而从汉中府走出到现在为止,周遇懋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蓟州镇下虽因北国战事,雕零残破,但是仍有大量的军民。”

    陈望轻晃杯中残茶,茶水在瓷杯中泛起涟漪。

    “九边积弊日久,武备松弛,商路闭塞。如今建奴败退,蒙古退却,内外暂安,正是革故鼎新之时。”

    陈望将茶杯放在了桌面之上,重新定下,而后直视着周遇懋的双眸,目光如炬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周遇懋的眼神微动,他听出了陈望话中的意思。

    “末将,明白。”

    陈望要他赴任蓟镇,主要的目的并非是即刻整肃边防,而是整肃卫所,根除弊病,安定民生,快速的恢复蓟州的战争潜力。

    蒙古不会南下,土默特部已经北归,马上就要在漠南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

    而建奴也没有实力再度入边,长城以内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战事,暂时迎来难得的太平时光。

    “不要犹豫,也不要有任何的疑虑。”

    陈望注视着周遇懋,这一次他没有再有丝毫的掩饰。

    “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治乱世当用重典。”

    “有的时候,雷霆手段却更为有效。”

    陈望垂下了目光,凝视着杯中残存的茶水,手腕轻转,任由茶水倾泻而下。

    “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那些吸食民脂民膏的蛀虫,都是阻碍天下太平的绊脚石。”

    “如今的天下混乱不堪,斩乱麻,须用快刀。”

    “做事的时候,不需要在意反对的声音。”

    “倘若反对的声音太过聒噪……“

    陈望语气骤冷,一字一顿道。

    “那就让这些声音永远消失。“

    既有强兵在手,那为何又要去讲什么道理?

    这个世界,道理其实并不重要。

    起码在现在,并不重要。

    道理是讲给说得通的人。

    “旧屋既已腐朽,不如纵火焚之。“

    “待到烟尘散尽之时,正好重起新梁……“

    陈望的平静,但是听在众人的耳中却是宛若惊雷。

    “我会奏禀朝廷,奏请你为蓟辽总督,总督蓟辽诸地之军事,节制蓟州、昌平、山海、宁远四镇。”

    祖泽傅闻言眉头顿时紧锁。

    山海、宁远两镇向来是他祖氏经营多年的根基。

    陈望要让周遇懋成为新的蓟辽总督,将他放在周遇懋的节制之下。

    祖泽傅下意识的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却在抬头的时候,正好看到了陈望的目光转动而来。

    那双眸子锐利如出鞘的宝剑,寒光凛冽,直刺心底。

    祖泽傅接触的第一时间,心中的惊惧在这一刻瞬息之间便已经是达到了顶峰。

    祖泽傅只觉一股寒意自脊背窜起,恍然惊觉。

    现在已经并非是过往的时候,大明也已经早非昔日的大明。

    如今的天下,执掌着天下最高权力的人,正是坐在他身前的这位靖南侯。

    陈望方才那番关于“快刀斩乱麻“的训示,不只是在指点周遇懋如何施政,更是在从旁侧敲打着他。

    细密的冷汗,渐渐浸湿了祖泽傅的额发,他不由自主的再度低下了头。

    辽东的格局,注定将会改变。

    陈望不是昔日的崇祯。

    虽然陈望在此刻还不是皇帝。

    但手中掌握的权柄,却比昔日那位深居宫禁的皇帝更为坚实。

    崇祯当年面对辽东困局,纵有挽回颓势之心,却无改革之力。

    每年千万两的辽饷,从户部拨出时便已被层层盘剥,待到边关时早已十不存五。

    整个辽饷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利益网,就连身为天子的崇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笔巨款在官僚体系的运作中不断流失。

    那时的辽东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任凭朝廷投入多少银两,终究是杯水车薪。

    但是现在,辽东的局势在陈望的手中却不得不发生改变。

    但如今,时移世易。

    北国六部衙门已在战火中倾覆,那些昔日瓜分辽饷的官员们,如今只能在靖南军的刀锋下瑟瑟发抖。曾经威胁大明存亡的清军,在靖南军的兵锋面前一败涂地。

    祖泽傅深深明白,这一次,辽东必将迎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变革。

    而他自己,要么顺应这股洪流,要么被这股洪流所淹没。

    陈望至今仍让他镇守山海、宁远,作为辽东的总兵,恐怕更多是念及旧情。

    当初清军破关南下,他仍率部死守辽东防线,更将陈望的家眷安然护送至南方。

    还有他的父亲祖大寿在锦州城破时壮烈殉国。

    这些情分,就像一道道护身符,让他在这个改天换日的时刻还能保有一席之地。

    祖泽傅低垂着头,他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一切。

    情分再深,也总有用尽之时。

    陈望的野心究竟有多大,祖泽傅的心中其实也知晓一些。

    这位如今已经位极人臣的靖南侯,登临帝位的时机,只是在于其想或不想。

    他派遣亲弟陈功北上经略漠南,以眼下草原的局势来看,蒙古诸部归顺只是时间问题。

    陈望想要的,远远不止安定神州故土。

    或许在这位雄主的宏图里。

    漠南的草原、西域的绿洲、辽东的白山黑水,乃至是更远的疆域,都将成为新朝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陈望所说的一句话,祖泽傅至今铭记在心。

    在前不久的军议之上,谈到朝鲜的问题之上。

    谈到朝鲜可能难以进行粮草上支援,因为他们国内因为清庭的剥削已经十分的困顿。

    “我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和那些胆敢站出来反对我们的人讲道理。”

    “他们无需理解,他们只能接受。”

    陈望用这句话,结束了关于朝鲜问题的军议。

    祖泽傅在心底深深叹息。

    这位雄主对辽东的布局已然展开,周遇懋的任命就是最明确的信号。

    若他还固守着往日的根基与地盘,恐怕在不久之后就会步那些被清算的旧臣后尘。

    陈望注视着祖泽傅,看着祖泽傅变幻的神色。

    祖泽傅不是蠢人。

    能够在乱世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能够执掌一方的,在这个时代少有真正的蠢人。

    陈望相信,祖泽傅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带领辽镇走向既定的道路。

    祖泽傅,也没有选择。

    陈望拿起了茶壶,重新倒了一杯清茶。

    清冽的茶水注入杯中,发出潺潺的水声。

    “蓟辽的事情重要,京畿的事情也同样重要。”

    陈望转目望向胡知礼,缓缓道。

    “我已向朝廷启奏,请设直隶总督,代管保定、昌平两镇,总督京畿、山东两地兵马。”

    “直隶总督的人选,已经议定了。”

    胡知礼微微垂首,双手抱拳,恭声道。

    “末将,领命。”

    直隶总督和如今镇守南京的人都至关重要,自然是要极为可靠的人来管辖。

    所以陈望没有丝毫的犹豫,在一早便定下了有胡知礼来统管。

    胡知礼长时间执掌情报司,作为副手跟随在他的身边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直隶,在胡知礼的手中,很快便会重新恢复安定。

    陈望轻抚手中的茶杯,目光渐深。

    南国虽已在他的掌控之下,但南京朝堂上仍有些许不和谐的声音。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如同暗流般潜伏在平静的水面之下。

    万民军虽几度横扫南国,可江南这些士绅大族,根基之深远超想象。

    他们紧抱着往日的特权与利益,如同守着一座座金山银山,半分也不愿松手。

    这些江南世家,靠着漕运、盐引、田租积累了百年财富,如今虽表面上臣服,暗地里却仍在百般阻扰。

    在大举西征之前,他必须确保后方绝对稳固。

    他要让所有人都明白。

    在这个改天换日的时刻,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

    站在他的身后,选择顺从和支持。

    要么。

    就被历史的洪流彻底淹没。

    但是。

    绝不允许有人站在他的对面!

    茶杯在掌中缓缓转动,令人心悸的杀意在陈望的眼眸之中流转。

    现在已经是时候了。

    是时候,让那些还在观望和犹豫的人,做出……最终的选择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罗小明的小说风起明末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风起明末全文阅读风起明末5200风起明末无弹窗风起明末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罗小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