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法并不需要完完整整听一遍才能修行。
只要找到了自身能切入的起点,学一段并无问题,就像常人所说学个三招两式。
霍去病赶来较晚,哪怕公孙弘讲解事无巨细,而张学舟也不乏发问,诸多内容并不显得完整。
“他只听了我将阳魄切入境界术的那一小段,这是我难于融入化婴的部分!”
张学舟求化婴手段的时间不算长,只是前后两年而已,但他邀约的人没一个简单角色。
不说众人的个体实力,这些人几乎都称得上是修行的天才。
譬如学什么都很快的镇元神君,譬如修行迅速又有大毅力和恒心融合文武修行的董仲舒,也有在贫困中通达唯我境的公孙弘,又涉及张学舟屡屡拉扯的主父偃。
而这其中还不乏董仲舒不断传播推广,涉及诸多儒生和大儒参与。
张学舟甚至将部分希望放在刘玄身上,想看看刘玄是否有什么‘祖传’的术可以配合。
但张学舟从没想过是霍去病率先发起了冲击,甚至借助这种修行法在调整自身。
“小霍怎么做到的?”
如果说任安然孕育的婴与身体条件相关,张学舟等人很难去模仿生理方面的条件,霍去病则是实打实的男性。
张学舟看着霍去病,只觉脑袋里难于想通这一切。
“船小好调头!”
公孙弘跟着看了片刻,忍不住抿嘴低语了一声。
相较于他们修为的高深,霍去病修为很低,而且对方身体不曾长成,修行精深程度非常低。
这是一种有点修为又很浅薄的情况,对方能满足阳魄内化的修行,又能对自身修行进行修正。
公孙弘对这种情况也很诧异,脑袋确实想不通一个修行的新手如何拥有足够经验来斧正调换。
他屡屡怀疑霍去病在下一刻就会溃败,从而不得不退出这种修行,但他屡屡等待也不曾等到霍去病的失败。
“师兄似乎推动修行完走脉境了!”
刘玄低语了一声。
如果能实现这条修行路的完整变革,刘玄肯定不会去循规蹈矩修行炼气术。
这种类似金丹又并非金丹的修炼术会带来更为深厚的法力和操控精妙,能发挥的术法威能更强,也会带来更为持久的抗衡力和打击力。
这种提升并非单项发挥作用,而是近乎全方位的增长。
正常来说,多一种中转方式会影响个体实力的发挥,但这种手段的巧妙在于婴化的阳魄窍穴全开,修士能直观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所有窍穴。
一切修行的术都可以先依托这个婴化的阳魄修行,而后再切入到肉身。
相较于过往窍穴循环流畅的法力和气血力量,这个婴化的阳魄就像多了一颗心脏,可以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从而引发法力和气血力量发挥更强的效果。
刘玄以往感觉炼气境界术很完整,从走脉境通达真我境的流程没有缺憾,但他觉得加入这种婴化的阳魄后,炼气境界术没有丝毫不适,反而更为完美了起来。
“若我大秦将士可以转换修行,那必然能带来碾压各大圣地的力量,哪怕高天之上的仙人也要颤抖!”
只有先行者才具备优势,一旦等到大规模普及,这种差异便会被抚平。
若不能跟上,被碾压的就会是大秦军团。
刘玄庆幸自己站在了先行者们的一侧,他能最快也最早接触完整的内容,他也有最充足的调整时间,从而后进跟上这种修行。
“病儿这么修行真不会出毛病吗?”
卫少儿求助地看向张学舟,眼神中充满了询问。
正统的修行不应该是这样,小年轻们应该不断奠定修行基础预备入境,而后等待身体完成发育进入炼气术最佳修行的年龄。
走到这一步时就是拼爹妈的时刻,谁家的境界术强,谁家的境界术更适合自家孩子,这种境界术适配什么样的术法,是否强力,又是否在将来有望成为神通,这其中又需要用什么丹药助力,需要多少枚丹药循序渐进推动修行。
这是很典型又正常的贵族和宗门培育,卫少儿觉得只有这么培养才拥有成为大修士的可能。
可在她生病步履蹒珊的这些年,一切都变了,霍去病已经变得不可控了。
这不仅仅是涉及了霍去病自身叛逆,霍去病身后站着的新帝、卫青、张学舟等人都有插手,而病了这么多年的卫少儿哪能比得过这些人。
她说话的份量很低,霍去病甚至看不上她的实力,认为跟着卫少儿学没前途。
虽说事实确实也是如此,哪怕卫少儿不甘心也只能接受,但这确实很伤人心。
她只能寄希望张学舟等人可以正常引领,争取让她儿子正常一些,将来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可不断接触下来,卫少儿只觉愈加走向不正常。
“修行因人而异,有没有毛病不是我们说了算”张学舟谨慎表达道:“你耐心观测便好!”
“只能观测吗?”卫少儿不甘道。
“只能观测!”
张学舟点头回了一句。
霍去病当下的修行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旁观等待结果,一种是强行打断,而后让霍去病遭遇修行失败的反噬。
对方似乎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并不听闻外界的声音。
“他应该是找到了一个改变修行的契机,这种契机是什么引发的,又是如何促进了修行的融合!”
卫少儿不甘止住了各种心思后,张学舟不断观测也不断推导。
张学舟必须说霍去病从小就很聪明,但这种聪明比不得成人,更无需说张学舟等人这个层次,霍去病的特殊在于孕育时种种。
张学舟能在霍去病身上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情况。
譬如东天门太乙画妖所带来的影响,譬如祖龙血潜移默化所带来使唤赤霄剑的因素,又涉及了孔圣画像、孔圣令等宝贝可能启迪的智慧。
这种特殊而妖孽的体质必然存在代价,但这也给霍去病带来了特殊。
张学舟并不会将霍去病当成一个普通小孩。
如果能从霍去病身上学到一些什么,他不会有半分奇怪。
这种观念并非是他,哪怕公孙弘第一次接触霍去病,对方也遵循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儒家宗旨,也没有在乎霍去病的年龄和修为差异。
“我太愚笨,如果仲舒在这儿就好了!”
观测许久,等到霍去病转换修行进入控身境,公孙弘低低发出感慨声。
公孙弘觉得来长安城的应该是董仲舒,若对方在这儿见证了霍去病修行的转变,董仲舒或许就有可能悟通了。
公孙弘的话让张学舟抿了抿嘴。
董仲舒算什么都很灵验,唯独算不了自己。
运术踩踏节点规避了麻烦,也让董仲舒屡屡避开了风险中的机缘。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