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46章 语言技能(2)

重生在港小小巡警 最新章节正文 第46章 语言技能(2) http://www.ifzzw.com/85/85993/
  
  
    海拔1800米至2000米的地带,是清一色的岳桦林。这里地形坡度陡,土层癖薄,气温低,降水量大,风力强劲,8级以上大风日达200天以上。因而这些岳桦树树枝常随风向而倾斜,形成特殊形状的树冠,分枝和树叶主要在主干背风的一侧。这些岳桦树树干扭曲变形,树皮则一层层被寒风撕裂,使人为它们那种百折不挠、顽强生息的韧劲所感动。

    海拔2000米以上到山顶,则是高山苔原带。这里没有树术,只有绿茵茵的苔薛和贴着地的杜鹊灌木丛,恰如天然地毯一般。

    这一大篇导游词的语言表达层次非常清晰,首先概述了长白山天然自然景观的特征,然后按不同的海拔高度分层叙述了自然景观的情况。而对每一层次又基本上是按自然、气候、土壤等情况说明生长什么样的植物,最后归纳到对人的感受。由此可见,这位导游人员对长白山景观的介绍同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分不开的。

    导游人员的语言要具有逻辑性,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主要的逻辑方法有比较法、分析法与综合法、抽象法、演绎法与归纳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其异同或高下的方法。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对事物有所区分。在导游语言中,应用比较法的场合很多。例如:

    “长江是世界名列第三的长河”就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再如:

    “朋友们,黄山的美名不仅仅在于它的奇峰多,还在于它把中国各大名山的独特之处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像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爆布,雁荡山的巧石,峨眉山的清凉……你都可以在黄山的身上看到,感受到。特别是满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谁见了都会止不住的赞叹。”

    这段黄山导游词通过将黄山同我国其他名山进行比较,集中凸现了黄山的美。

    (二)分析法与综合法

    分析法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综合法,则是把分析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

    “朋友们,我们就快到颐和园了,现在我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分三类:一是皇家园林,我们马上要去的颐和园就属于皇家园林;二是私家园林,大家过几天要去的苏州拙政园则属于私家园林;三是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私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小巧玲珑的建筑来表现其淡雅的色彩。寺庙园林的特点是庙堂建筑置于幽静的园林环绕之中。”

    这段导游词对中国古代园林用分析法进行了分析,首先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三个组成部分,然后分析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若将这段导游词倒过来叙述,即先讲中国园林的各个部分及各部分的本质特征,最后归结到中国古代园林上,这就是综合法的运用。

    (三)抽象法

    抽象法又称概括法,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方法。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你也许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耳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接触到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时,你便能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元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孔子故乡一一曲阜导游词)这段导游词舍弃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其他文化的影响,如道教文化等等,从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理想道德等方面同其他民族不同的根源来自儒家文化这一点,概括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也即儒家文化。

    (四)演绎法与归纳法

    演绎法与归纳法都是推理的方法,前者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中三段论就是演绎法的一种形式。后者是由一系列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这两个方法是相互对应的,如导游人员在介绍石林时说“岩溶地貌在国外称喀斯特地貌,这个名称来源于高原南斯拉夫伊斯的利亚半岛北部与意大利交界的喀斯特高原,是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受到含二氧化碳的流水长期侵蚀,加上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据科学家考证,路南地区在6亿年前的古代到约3.6亿年前的晚古生代是一片汪洋大海,经历了地质史上较大的海漫和强烈的地裂作用,堆积了巨厚(1000-2000米)的石灰岩层。石林位于路南地区,它就是这些巨厚的石灰岩层在漫长的自然变迁中逐渐发育形成的,所以从地质学上说,石林的地貌属于岩洛地貌即喀斯特地貌”。

    这段导游词首先说明岩溶地貌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地貌,然后叙述石林所在地区的地貌特征,最后得出石林地貌是岩溶地貌的结论。导游人员在这里采用的逻辑方法正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归纳法则与此相反,即从特殊到一般。如“桂林的七星岩是石灰岩溶洞,贵州的织金洞也是石灰岩溶洞,它们的地貌都是岩溶地貌,所以凡石灰岩溶洞的地貌都是岩溶地貌。

    三、导游语言的生动性

    导游人员向游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时,游客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听导游人员说话,所以导游人员的语音除了语音、语调、语速及要有准确性和逻辑性之外,生动性也至关重要。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力求与神态、表情、手势动作及声调和谐一致,使之形象生动、言之有情。如果导游人员语言表达平淡无奇,和尚念经般的单调呆板,或者十分生硬,游客听了必定兴趣索然,甚至在心理上产生不爱听、不耐烦或庆恶的情绪。反之,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幽默诙谐、发人深省的导游语言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会起到情景交融的作用。为此,导游语言的表达应力求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使用鲜明生动的语言,以增加语言的情趣性;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要使语言具有生动性,除了把握好语音、语调之外,在语言表达上还要注意修辞。主要方法有:

    (一)比喻

    比喻俗称打比方,即用某些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从而使表达更加鲜明生动。比喻是修饰语言的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形式有:

    1.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比喻。如”苗家姑娘特别喜欢唱歌,她们的歌声就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清脆动昕。“这里歌声是抽象的,而将其比喻为百灵鸟的声音就形象化了。

    2.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如”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乘船到湖中漫游。

    当你坐在船上,环顾四周,千山耸翠;俯视水中,碧水照得群峰绿,人面桃花水映红,你好像就在一幅翠绿的山水画中漫游。我想,天上王母娘娘的瑶池也不过如此吧!“(武陵源导游词)这里将湖、山景色描绘成一幅山水画,使之栩栩如生。

    3.使语音有简洁明快的比喻。如”长白山春看金达莱(杜鹊花)一片殷红;夏赏云雾松捧一片绿色海洋;秋观金色白桦、枫叶红叶加苍松翠柏,五色斑斓;冬看银装素裹,好比广寒仙境。“(长白山导游词)这里将起伏的松涛比喻成绿色海洋,将冬雪覆盖的大地比喻为广寒仙境,语音十分简洁。

    4.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如”孔子的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饮食几乎无所不包,千百年来数不清的中外名人给予了孔子许许多多至高无上的评价,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和‘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中外游客来曲阜不仅是参观游览,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崇敬心情来朝圣。“(孔子的故乡一一曲阜导游词)这里将孔子比喻为千古圣人,引来千千万万的朝圣者,使孔子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5.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如”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深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游人称之“银雨酒鑫街飞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缮从岸顶上拉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洋洋洒洒,如绸缎飘舞。”(黄果树导游词)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无穷遐想。

    (二)比拟

    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音中,比较常用的是将物拟作人的比较,例如:

    1.”黄浦江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浦东,另一个叫浦西。新中国诞生前,她们母子深受三座大山压迫,母亲河身上停泊着的尽是外国的军舰和商船,‘两个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上海外滩导游词)这里将黄浦江、浦东、浦西人格化,既贴切又符合实际,因为正是黄浦江哺育了浦东和浦西。

    2.”大家注意看,那两只抬头张望、注视周围的静的大雁,就是雁群的‘哨兵’,它们非常警惕地担任站岗放哨的任务,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会马上惊叫报警,通知雁群转移栖息地。“(洞庭湖万鸟鸣导游词)与例1的区别是,本例的比拟显得更为形象生动。

    导游人员在运用比拟手法时,一要注意表达恰当、贴切,要符合事物的基本特征。如例2将两只抬头张望的大雁说成在寻觅伴侣就牵强附会了。二是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场合。比拟多用在对景物的描述或故事传说的叙述中,而在景点介绍和回答游客问题时一般不用。

    (三)夸张

    夸张是为了启发听者或者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语言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言中运用这一手法,既可唤起游客的想象力,又能较好地表现导游人员的情感,增强导游语言的感染力。例如:

    1.”你听,山号如老山春雷,雄浑嗦亮;大三弦像大叠水瀑布,轰鸣传响。入夜,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天上繁星闪烁,地上火龙游动,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与各族群众手拉手,擎火把,围着熊熊篝火,踏着大三弦的旋律载歌载舞、彻夜狂欢,千里彝山成了歌舞的海洋,欢乐的世界“0(彝族火把节一一石林导游词)这里用歌舞的海洋来夸张地表现各族群众在火把节上载歌载舞,彻底狂欢的情景,给人以精神振奋之感。

    2.”远处,博格达三峰并立,白雪皑皑,直插云峰,阳光照耀下,峰顶光芒闪耀,犹如一位神气威严的天神。“(天山导游词)这里将山峰夸张地比喻为天神。

    导游人员在运用夸张手法时,一要注意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使夸张具有真实感;二要叫人一听就明白。

    (四)映衬

    映衬是将相反的事物并列,以形成鲜明对比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言中,映衬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予以运用。

    1.在内容上运用映衬,可以增强语音的表达效果激发游客的情趣。例如”走近瀑布,水声如一群姑娘在嬉笑追闹,‘咯咯’不停,远离瀑布,瀑声变得轻细,似情人私语,没完没了。“(猛洞河导游词)这里从远和近两种距离来对比瀑布水声不同。

    2.在形式上运用映衬,可使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例如”欢迎大家来岳阳看八百里洞庭,领略湖光山色,一起走进沙鸥翔集,平沙雁落,鹤鸣九天,鸳鸯戏水的水禽自然博物馆。H(洞庭湖万鸟鸣导游词)这里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了四种不同鸟类的动态。

    (五)引用

    引用是在自己的语言中用别人的话语、材料或做过的事作根据来说明问题,在导游语言中经常被采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用分为明引、意引和暗引。

    1.明引。

    明引是指直接援引原话、原文。明引又称正引,其特点是保持原文,出处明确,说服力强。例如:作家贾平凹1987年借夫人游石林,把石林喻为“上帝的盆景”,说“对于石林,一个字也不写,也无法写出来,天下无聊的文人几乎把石林每一个小石子都写上了,可他们哪里知道大美者不能言啊!气石林导游词)这里以无言胜有言展现石林的美。

    2.意引。

    意引是指引用原话或原文的主要意思的引用,同样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例如”有人称石林是‘中国风景之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淤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早在公元前300余年,屈原在《天问》中就提到石林,《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游记》等都有记载。明代,石林已是著名景区。1982年,石林首批被列为国家名胜风景区。H(石林导游词)这里没有引用原文,而是用中外有威信的记述来说明问题。

    3.暗引。

    暗引是把别人的话或语句融入自己的言语中,而不注明出处的引用。例如“西湖荷花,种植面积最多时达27公顷,栽培品种有西湖红莲、绍兴红莲、玄武红莲、如莲、青莲等30多种,主要分布在北星湖、岳湖等10多处。盛夏季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了西湖夏季一道独特的景观。”(杭州西湖导游词)导游人员在运用引用手法时,一要注意为我所用、恰到好处,不能断章取义;二要注意语言中不宜引用过多,更不能滥引。

    §§§第三节导游交际语言要领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导游人员主要是同游客和相关接待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接触,而接触过程中,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语言表达方式、方法和技巧对接触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同游客(主要接触对象)及相关接待单位和谐合作,导游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导游交际语言技能。

    导游交际语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见面时的语言,交谈时的语言,致辞(欢迎辞、欢送辞)的语言等。导游与游客交往中若想达到良好和谐的效果,应针对不同的情形应用不同的交际语言方式,这里仅叙述导游人员同游客交往中需要对游客进行劝服、提醒、拒绝、道歉四种情况下语言方式。

    一、劝服的语言方式

    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导游人员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对旅游者进行劝服,如旅游活动日程被迫改变时需劝服旅客接受;对游客的某些越轨行为需要进行劝说。劝服一要以事实为基础,即根据事实讲明道理;二要讲究方式、方法,使游客易于接受。

    (一)诱导式劝服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少年神父的小说重生在港小小巡警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在港小小巡警最新章节重生在港小小巡警全文阅读重生在港小小巡警5200重生在港小小巡警无弹窗重生在港小小巡警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少年神父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