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是五岳中的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的城南。大约在距今7000万年时,那时还没有人类,我国境内的地壳运动非常剧烈,使得华山南北两侧各有一条断层线,华山北面的渭河平原,包括华阴市在内断裂下降,华山南侧也断裂下降到深达500米的鸿沟,唯独中间的华山却断裂上升。同时华山的东西两侧,又受到流水的剧烈切割,使得华山像切豆腐块儿似的整体上升。这在地质学上叫做断块上升或地垒式构造。由于地壳运动时断裂的角度几乎接近90度,使整个华山断裂的角度很大,所以华山到处都显得陡坡。又由于华山断裂上升的幅度很大,达到近千米左右,所以华山使显得更高了。华山的主峰南峰海拔达到2160米,既高又陡,不就是险了吗?
再如华山内部,主要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组成,五峰簇拥、峰峰如立,正如古人所说的:华山“远而望之若华状。”在古代“华”与“花”字是通用的。这便是为什么叫做“华山”的道理。古人又用“华山如立”这四个字通俗形象地描绘了华山地形的基本特征。
既然华山如立,登华山就自然艰险了。古人还以“华山自古一条路”来告诫大家,说的是从北到南,共约10公里的路程中,除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到青柯坪是属于峪谷青翠、鸟语花香、溪泉垂挂、风光幽静的地段外,从青柯坪往上直到五峰的所有路段,处处险峻。所以华山的风景总特征主要是”险“了。华山之险,处处存在。然而最险要的莫过于以下的民谣”千尺彤、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上天梯,苍龙岭,码子翻身具危险,长空裁道吓破胆。“因此,游华山要十分注意安全。
古代生产技术落后,登华山全靠自己手足并用,而且自古华山一条路,艰苦而又危险。当时登华山的就是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玉泉院传说是宋皇佑年间隐士陈博所建,到清乾隆年间又重修。至今在西峰的东下边尚留存陈博的避诏崖;东峰的尽处有三茅洞,洞内有陈博像,洞外有甘露池;在东峰之下有一下棋亭,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这里与陈博下棋,棋败,将华山输给了陈博。所有这些传说都告诉我们一点,华山是道教的洞天,是宋代隐士陈博修炼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沿着第二条登山大道上山,也就是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攻克华山的路径上山。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残余部队想据险而居,盘踞华山,我解放军某部战士在当地老乡带领下就是攀北峰而上,控制了北峰的险要处,全歼华山守敌。大家可曾看过电影《智取华山》,就是描写这次战斗的。今天,这里已经有了全封闭式的登山缆车,使我们可以从华山脚下一步登天地进入北峰地区了,但是要登上北峰以及到达其他各个山头,仍需要依靠自己的步行了。有关各个具体的历史典故和传说,到时我再作说明。
§§§第三节水域风光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是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冰川等的总称,只统称为水体景观,是专指由水体本身或以水为主与其他造景因素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主要的水体自然景观类型有海洋景观、江河景观、湖泊景观、泉水景观和瀑布景观。水体景观的讲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水体景观兼具旅游资源和生活、经济、生态资源多重作用
水体景观的生活、经济、生态资源作用尤为明显,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地理实体。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流传“人类源于河流”的说法,这是因为海洋、河流、湖泊为人们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基本生存条件。水流运输功能为人们的出行、信息和物资交流提供了低廉而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自然界中一切固态和液态的物质中,水的热容量是最大的,这一特性对调节气候,绿化美化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这也便是世界上许多河流,如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多瑞河、莱茵河、恒河、长江、黄河等流域成为人类文明史的缩影的原因。教育和引导游员保护水资源,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让水资源的多种功能长久地保留下去也是导游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水体景观的成因和特点
讲解水体景观是一定要讲解其成因和特点。比如讲解湖泊时一定要讲解湖泊的成因。湖泊是指陆地表面比较宽的天然凹地中蓄积的停滞或缓慢流动的水体。湖泊按成因分:因古代浅海湾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嘴或沙坎封闭而形成的湖泊叫泻湖(如杭州西湖)。因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凹陷盆地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叫构造湖(如洞庭湖、都阳湖),其中因断裂下降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叫断层湖,这是最为常见的湖泊(如滇池、再海)。因火山喷发后,火山口洼地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叫火口湖(如白头山天池、台湾日月潭)。因火山喷发时喷发出来的玄武岩流阻塞了河道而形成的湖泊,叫火山堪塞湖(如镜泊湖、五大连池)。因原有河道淤塞变高,河水渲泄不畅,而逐步淤积而成的湖泊,叫河成湖(如洪泽湖)。因冰川的刨蚀作用而形成的冰蚀湖、或冰川在消融过程中,在冰磺物之间的凹地积水而形成的冰及磺湖,都叫做冰川湖(青藏高原上多此类湖泊)。因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解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叫溶蚀湖(如贵州草海、石灰岩溶洞内的一些湖泊)。因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成湖(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中的湖泊群)。此外,还有因人工建设而成的各种水库,也叫人工湖泊(三门峡水库、千岛湖等)。小规模的人工水库也叫堪塘。
按盐分的高低湖泊有淡水湖(鄙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微咸水湖、威水湖和盐湖(青藏察尔汗盐池是我国的干盐湖,亦称固体盐湖,青藏公路有一段便道过此湖,被称为“万丈盐桥勺。”
湖泊的排水功能也是划分的标准之一,按此标准有排水湖(淡水)和非排水湖(咸水)两大类湖泊。
另外,因为民族、地域和地方语言的差异,湖泊的称呼也千姿百态。内地多数汉族聚集区称为湖泊,太湖一带的人们称湖泊为荡、漾、塘;东北平原称泡子;内蒙古自治区称为诺尔津或海;新疆有称库尔、库勒的;西藏地区则称错或茶卡。
三、水体的景观功能
水和山一样,是构景的基本要素,水体景观给游人的审美功能主要包括形态美、影像美、声音美、色彩美、光象美、味美、功效美等。
形态美体现在水体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有海洋汹涌澎湃壮阔的动态美和“欲把西湖比西子,谈妆浓抹总相宜”的湖泊犹如美女娇媚宁静的静态美,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垂直状和“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平面状。
影像美是指由于水体的清澈透明,在光线作用下,万物映人水中的奇妙景观。宋代菌北处士描写桂林山水诗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袁枚盛赞兴安江景致时分明是在写兴安江的白昼倒影: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声音美则是水体在内营力、外营力的作用下,或受坡度影响而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给人听觉的冲击所产生的美感。这应该是人们游览水体景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导游员应让游人昕涛声依旧,泉水叮咚,溪流潺潺,飞瀑轰鸣,湖水拍岸,感受或清越激扬,或清浊徐疾,或平静、或雄浑、或流畅、或高昂的节奏。让游人在观水体景观时去分辨瀑、溪、泉、潮带来的情与境。
色彩美是指透入水中的光线,受到水中浮悬物或水底沉积物以及水分子的选择吸收与选择散射的合并作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给人以色彩美的享受。如九寨沟的五彩池、五花海和火花海等呈现的令人惊诧的多种色彩。光象美则是水体自身的运动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的美妙光学效果。如外滩的夜晚霓虹灯与黄浦江水辉映成趣,凭添溢色流光和浪漫的色彩。而水味美是指水质清冽甘甜,使水体成为酿酒、泡茶、饮料加工的理想水源。有的水体或饮、或浴、或医、或赏,有独特的功效而发挥出其功效美。
四、水体的风格迥异性
水体类型、自然组合条件、季节、气候等原因的不同,美的风格和具体内容也不同。要让游人懂得欣赏小水域的清秀,大湖泊的浩渺,秦皇岛潮水的温情和钱塘江潮沙的汹涌,欣赏黄河的源远流长,喜欢内陆河的难能可贵。
五、水体与自然、人文景观因素的配合
水体之美不仅源于各类水体景观本身,更在于它与各种造景因素的相互配合。既包括自然因素的地貌、动植物、天气、气候因素,也包括了人文因素中的建筑、历史和人类活动。
如水与地形配合,加上历代文人骚客游览的题记、遗传的诗句和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悬棺之谜结合起来构成的长江三峡景区就是最好的典范。行驶在长江之上,吟诵着“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千古绝唱,听人娓娓讲述白帝城托孤的三国故事,欣赏着两岸雄、奇、险、秀、幽的山体美景,小三峡惊现“两岸猿声啼不住”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状态。仰望悬棺,思索人们希求升天的轮回心理?看三峡库区沸腾的现代化建设场景,这种多种因素的天衣配合,怎不叫人兴叹呢?
又如扬州瘦西湖,本是瘦小清秀的水体为主要特征,乾隆南巡时,当地盐商在湖两岸竞相构建园林别第,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风景画廊。
水体导游词一例:黄果树瀑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
风景区内有雄奇壮阔的黄果树大瀑布中心区、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潭瀑布景区、坝陵河峡谷访古景区、郎宫景区。外围有关脚瀑布,犀牛洞、观音洞等独立景点。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风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峦叠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琦旋风光。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真实写照。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炕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碍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埠,竞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窟,5个洞厅,3个洞泉和1个洞内瀑布。潺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窟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里彩虹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排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
黄果树附近奇峰林立,溶洞密布,河流纵横。方圆20公里内,分布着18个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即“九级十八瀑”。著名的有陡坡檐瀑布,螺丝滩瀑布,银练坠潭瀑布,星峡飞瀑,滴水滩瀑布等。较大的地面瀑布多达18处,地下瀑布14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是中外罕见的瀑布群。
§§§第四节生物景观类
景点导游服务要点地球上的生物界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它们的活动和产物同人类经济文化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医药和工业原料,同时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保持也有重要作用。
生物类旅游资源是把生物资源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吸引旅游者、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部分称为生物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旅游资源。
动植物在风景区具有美化环境、装点山水、分隔空间、塑造意境的功能,并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讲解动植物景点,导游员一定要突出动植物科学研究价值,让讲解具有科普性;突出动植物景观的珍稀奇特性,使讲解具有吸引力;还要突出它的地域分布特征,引发人们的追逐奇特的游兴;更要突出景观的寓意美,让人们理解国花、市花等的象征意义。
一、科普性世界上动植物资源
种类繁多,并且动植物本身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标志。如大洋洲的低等哺乳动物鸭嘴兽、大袋鼠,植物中的纺锤树、猴面包树。我国特有的熊猫、金丝猴等。这些动植物资源要么向人们展示生物进化过程的梗概和脉络,要么反映着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变迁,要么向人们展示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要么昭示人们面对自己的破坏致使物种灭失时的无奈、哀怨和忧患。
我国是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有陆地脊椎动物约2000多种,占世界全部总数的10%;兽类420种,鸟类1166种,占世界的15.3%;两栖爬行类510种,占世界总数的8%。植物有32000多种,其中裸子植物240余种,占世界总量的30%;被子植物约25000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动植物科普方面的讲解还应包括:动、植物的分类、分布和作为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珍稀奇特性
人们对动植物的关爱主要是喜欢动物形态、习性、繁殖、迁徙及活动的奇特性和逗乐性,注目稀有的、稀少的,甚至濒于绝灭的物种。如台湾高雄的“蝴蝶山谷”和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广西的黑叶猴、武夷山的“角怪”、峨眉山的“弹琴蛙”等。关注植物中极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世刑七石植物”的手遗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琪桐、水松、台湾松等都属于珍稀奇特性的资源。
动植物的奇物还在宗教和图腾崇拜中,一些动植物成了人们尊崇的神灵。如科伦坡的神鸟,泰国之于神象,印度、尼泊尔之于神牛、神猴,菩提树之于佛教等都带有宗教性的神秘与奇特。
三、地域分布特征
动植物因气候带、海拔高低、降水量多少、山脉走向而形成丰富多样的分布特点。这些动植物以其形、色、声、香、古、幽、光、影、奇的景观特征展示着美,让人们欣赏动物中形体高大的象、棕熊,体态典雅华贵的长颈鹿,色彩斑斓的金丝猴、斑马、丹顶鹤、孔雀,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狗熊,动物歌唱家画眉、八哥。欣赏植物的花、果、叶、形。
四、动植物寓意
美观虎给人以王者风范,“沙模之舟”骆驼则给人吃苦、耐劳、坚韧的寓意。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通过植物来寄托感情和理想的民族特性。如“岁寒三友”一松、竹、梅;“园中三杰”一玫瑰、蔷薇、月季;“花中囚友”一山茶、梅花、水仙、迎春;“花中四君子”一梅、兰、竹、菊。他们借苍松表示高洁、刚强、长寿;以梅表达坚骨、孤高;以茹表示洁身自好。人们更是评出传统十大名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或各城市都按寓意选定了自己的省区花和市花。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