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俞晟睿、童远、大郎三人的山水画当真是非常不错的,反而二妮觉得他们已经领会到国画的精髓了。
牡丹富贵图颜色绚丽,色彩鲜明,而竹子则是精气神十足,骏马气势凌厉,二妮当真感动了一番,有人能记得你的小情绪还为之调解,好吧,她当时确实矫情了。
二妮很是感动地收下了,吸吸鼻子(其实是刚刚鼻子没通气),不过在三人看来那是相当的感动了。
“多谢了,回去请你们吃菱粉圆子!”
哦耶,三人笑笑对视一番,原来女人也不难哄嘛!
二妮:……姐姐是九岁的萝莉,萝莉!哪知眼睛看到姐姐是女人!怒摔!
回去路上二妮想到了经典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桥段,眼珠子一转就问道,“若有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不知该怎么画?”
这是齐白石老先生的名作,二妮得意地靠着赵氏的后背,看着大郎、俞晟睿几个锁眉凝思。
森爹和徐先生也在细细思索,“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便是蛙在鸣……”莫不是青蛙的嘴巴张开……
很显然无数人都想到了这个答案,最有趣的是童远的答案,“山泉边上,青蛙欲跳过山泉,张大嘴巴鸣叫。”
二妮乐得肚子都疼了,整个人很没形象地埋在大妮后背上,笑得肩膀一耸一耸的。
森爹清咳了两下,代表大家问道,“那你说,此题该如何解?”
“清清山泉湍流不急,几只蝌蚪自由游走。”二妮清清嗓子,“青蛙叫声画出嘴巴也听不到啊,就像花香再香画花也闻不出来可是画了蜜蜂和蝴蝶不就能表现了。”诶,姐姐真是聪明!
徐先生摸着胡子哈哈大笑,饶是钱大夫和阿焱两个不懂这重艺术的境界的也被逗乐了,只有三个少年仍在思考,忽然发现这智力真的要命啊,看人家二妮不好好看书不好好习字可是这脑子一转就把他们玩了一通,哎,忧伤啊!
几人回去的时候是抱着礼物的,大多数人都是送了布匹、红封之类的,到了家,李婶、孙大娘几个也提着鸡蛋、猪肉的来了,嗯,给送开业礼来了。
自然,晚上是要宴客的,幸亏家里帮手多了,整整弄弄就张罗出了四桌饭菜。
两桌男人,两桌女人和孩子,三郎成了孩子王,且看他一个萝卜头怀里抱着小乐儿这个大萝卜头,怎么看怎么和谐。
一旁的虎子怀里抱着安静的小浩子,两个萝卜头让门廊下一坐,整个院子的女人都围过来了,嗯,男版育婴师就这么光荣地诞生了。
二妮走过去的时候凑过去看,别说,两小孩的姿势还怪熟练的,手托着头,两只小短腿架起来,小娃娃就半躺在上面。
二妮拉拉大妮:三郎啥时候转性了?
英子:这是一种新玩法!两人比耐性呢!
众人:……╭(′▽`)╯
****
荷塘里的莲藕熟了,一群小伙伴有了新的副本刷,齐齐背着背篓带上家什赶赴柳树湾村去了。
这些日子一来,张家的变化很明显,不仅张大有好好活着脸色还好看多了,家里也修了大围墙,院子里一溜的腊肠和血肠挂着。
小伙伴们也没怎么吃茶,待到了荷塘就撒欢了。
荷塘的鱼已经都抓干净了,也许还有几条漏网之鱼,满是淤泥的荷塘枯败的荷叶尚在,大郎几个卷起裤腿下去挖莲藕。
二郎和三郎趁着二妮不注意就下去了,小小的身板立刻就混在一堆淤泥中间了,大郎气得要把三郎扔上去,“这泥很松的,把你整个人都埋了都容易。”
三郎就往俞晟睿、阿焱几个身后躲,泥地一踩一个坑,稍不注意就已经一个蹲腚翻在污泥里了。
都已经成了泥娃娃了,二妮索性不管了,反正张家三个兄弟在,也不会让三郎发生危险的。
之前稻田里的泥鳅和鳝鱼已经收获一回了,通通卖给了李掌柜和孙记朝食铺子,二妮的爆炒鳝丝、红烧鳝鱼和泥鳅钻豆腐成了飘香楼的招牌菜,而鳝丝面也成和酱爆泥鳅面也让孙记火了一把。
如今水田已经变成了干田,这项养殖就暂时放下了,不过泥鳅和黄鳝让二妮的荷包又鼓了一次。
黄骨鱼卖的价格也很好,谁让这鱼稀罕呢,一送到飘香楼,李掌柜就暗搓搓地表示不许给其他酒楼了,这是要行业垄断的节奏啊。
不过黄骨鱼烤了吃四文钱一根买的人居然络绎不绝,再呈上两份黄骨鱼的做法,哎呀,这张家人脸上都乐开了。
二妮去鸡舍和鸭舍这边走动了一圈,实在无法直视把采莲藕当成游戏的二郎、三郎,老实的鹏子和牛牛也被拖下去了,二妮摇摇头,这份喜悦还真是难以体会。
荷塘边上就有小河,莲藕搬上来以后张老大就带着弟弟去河里把淤泥洗干净了,别说白白净净的莲藕挺饱满的。
过后一称,足有四百斤,这小小的荷塘收获不凡啊。
莲藕二妮是不准备卖的,留了一些给张家和张家的几个亲戚,其他的全让张老大几个帮着挑回家。
不过回家之前,对着全身是泥,就剩下眼珠子是白的三郎,二妮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会儿已经十月了,天气变冷,这个样子回家还不得吃药啊。
张大嫂提议道,“先去家里洗漱下吧,公爹已经在烧热水了。”没错,如今的张大有虽然干不了重活,不过烧个热水让家里淘个米烧个饭的完全没问题了。
来之前是带了衣裳来的,就怕在荷塘里打湿衣服着凉。这下三郎更开心了,泥偶似的娃娃整个往大郎和阿焱身上扑,把他们没弄脏的上衣都抓上了几个泥印子。
二妮忍无可忍,“周明宣,再调皮回家跪搓衣板!”哈哈,这可是全家通用的秘密武器,周家孩子犯错的第一个惩罚是禁足(二妮常被罚),第二个是抄厚厚一本的《史记》,最后一招是跪搓衣板。
果然,这个威慑很有用,三郎立刻老实了,跟个犯错的小媳妇似的,望望二妮低着头不作声了。
大郎几个帮着张家三兄弟把所有莲藕都清洗掉淤泥,二妮则拉着二郎、三郎去换衣服了。
哎,刚刚正常了两天的二郎又恢复了精分,二妮抚额,神的世界凡人是无法理解的!
到了张家,张三嫂已经煮好了大锅的红糖生姜汤,嘱咐下荷塘的几个都灌了一碗才完事。
****
莲藕的做法很多,二妮嗜甜,回家就做起了糯米莲藕。
选了几节老一些的莲藕,一头切下两公分大小。糯米事先用冷水浸泡一两个时辰,随后沥干和红糖一起搅拌,再把糯米用筷子填进藕芯里面,填进去一次就用筷子捅一捅,不过不能塞得太满,因为煮的过程中糯米就膨胀。
塞完米后,把莲藕的头再按回去,可以在四周插上小竹签,确保不会掉下来。
锅子里放水、冰糖和红枣,水漫过莲藕大概一节指头的样子,这样就可以煮了,大火煮开后用小火文烧,一个时辰就够了。
熟了的莲藕不仅香甜还糯糯的,拉出来的藕丝都是甜甜的,糯米莲藕切成片吃粥的时候夹两块特别合适。
当然二妮的目标是做藕粉,藕粉健脾开胃、养血益气,女子吃了更好。
二妮虽然是个吃货,不过该关心的一样不少,赵氏来小日子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苍白的,这种事儿不仅要在月子里调理还要在平时注意休息和养生,而大妮十二岁了也快来那啥了,得提前补好身体啊。
二妮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天天劳心劳力的,活得不容易啊!
不过做藕粉却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得切碎莲藕,把选出来的尚好的莲藕切碎,再用石磨磨成藕浆。这个过程就困难重重,藕段切成碎渣没那么简单,何况磨浆时要边投藕渣边加清水,使磨出的藕浆均匀细腻。藕浆磨得越细,浆液越多,出粉率越高。
家里的十个奴仆这回是派上大用场了,让二妮整个指挥得团团转。磨浆之后,要把磨好的藕浆倒入白纱布袋里冲洗,下面用缸接浆。边倒藕浆边加清水边搅拌,直到藕渣内的浆液洗净为止。
经冲洗过滤出来的藕浆液需要加适量的清水漂一两天,每天搅浆一次。待沉淀紧实后,用瓢把表面的清液和细藕渣除去,取中间的粉浆放在另一个缸中继续用清水搅稀再沉淀。这样反复进行1-2次,务求质量上乘。
其后要把经过漂洗后沉淀的藕粉用清洁的布袋包好,吊放让其沥干水分。之后将湿藕粉掰成两三斤重的粉坨,再将藕粉坨切成一厘米左右厚的藕粉片,摊在竹筛上曝晒,晒至用手一触即碎为止。成品方为白色藕粉。
这个过程前前后后要经过十天左右的时间,而这十天里,大郎受命去县城查看蛋糕铺子的情况,销售可想而知,如今家里已经不另外做蛋糕了,而是铺子的两个丫头和伙计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当然由于路程的原因,芳娘的糕点也并未送到县城的麦香村,这一方面倒是让每天更多量的蛋糕和面包补上了。
格纸哥的话:用户慧兒——香港代購的打赏加更!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