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黄色的棠梨子,软而甜,还可以泡酒,二妮就开心了,她的米酒工程已经像拉战线似的越拉越大了。
当然目前还是小偷小摸阶段,等着蛋糕铺子落实好,她到可以投入生产米酒,大麦小麦也有了,她有信心酿出啤酒来,即便没有十足像的,九足的也成嘛!
所以如今冬茗就可怜了,让大妮留在后院厨房里一遍遍地讲解、试验。
大妮耐心好,又轻声细语的,托着打鸡蛋的盆子,示范给她看,“……你看,这手是要这样放的,轻轻的还要有力,不能一下子太大力气了,这手肘这里使力,不要光用手心,不然等到晚上你的手都张不开了。”
冬茗是个好丫鬟,涨红了脸势要把这做蛋糕学会,不过悟性不强,垂着头低声地跟大妮说道,“对不起大姑娘,都是我太笨了!”
大妮在丫鬟面前不那么害羞了,摸摸她的脑袋鼓励道,“没事,我刚学的时候比你还笨呢,好好学,学好了跟着春苗一起管铺子,攒下工钱等以后就有新衣裳穿,想吃什么就能买!”
“嗯,大姑娘、二姑娘和太太都是好人!”冬茗是个感性的丫鬟,想到每次吃饭时候那白白的大米饭心里就忍不住发甜。
二妮在门口看到这一幕就想乐,果然摸脑袋什么的谁都喜欢啊。
二妮早就知道落叶山物种丰富了,待见到一种叫八月果的东西时候,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这天几个月是准备上山打板栗的,没成想居然找到了八月果。
样子类似黄瓜和香蕉,略带弯曲,麻黄色的果子,里头的果肉却是洁白剔透,味道甘甜清润,不比荔枝差,一个个足有一只手的大小。
几个孩子兴奋地把成熟的果子摘了放在背篓里,吃了这果子再去打板栗,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
二妮决定把八月果的汁榨成饮品,哎呀,真是太机智!
还有紫黑色的桃金娘,一个个挂在枝头类似迷你版的酒杯,味道也是甜美至极,只不过跟桑果似的容易把舌头和牙齿染黑,倒是成了天然的奶油染色剂,这果子还能放在蛋糕里,嗯,二妮知道自己就是这么敬业,什么时候都不忘她的事业!
许是日子还没到,板栗熟的还不多,孩子们又纷纷下河摘菱角去了。
长水村这边河流多,农家人家里差不多还有小小的木船,挑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大郎带着弟弟妹妹借了村长家的小木舟去河里捞菱角和菱角根茎。
这个时候差不多所有的菱角都长熟了,再不捞就要退化了。大郎领了俞晟睿、二郎和三郎一起,阿焱借了李婶家的小木舟带着童远、夏薇和二妮。
大郎和阿焱是会泅水的,二郎也在这个夏天学会了泅水,不过二妮坐在摇摇晃晃的小船里心里还是忐忑的。
怕她再次溺水,赵氏怎么都不肯她下船,二妮撒娇保证说了一大通才勉强同意,这不岸上还站着大妮、秋苏和赵氏,若是发现一点危险,二妮觉得赵氏会毫不犹豫地跳下来。
“嘿,二妮!”众人回过头去,却见长生也划着船带着吴大宝和英子还有长福在后边。
岸边还有许多小孩儿在凑热闹,大多是和二郎、三郎熟悉的,喊着,“二郎,多摘些菱角!”
“二郎,我也要!”
“好,都有!”二郎大方地点点头。
捞的是长水村的内河,并不是大家平日里打渔的那条,这条河小一些,就在村子后边连通着二妮家后的那条小河。
众人的装备很齐全,什么锄头、镰刀、网兜都带着。
不过这小船里优哉游哉地荡漾,望着上头的日头,看着两岸的绿色,这滋味还真是独特。
“我给你们唱首歌吧。”似乎是被此情此景感染了,二妮轻轻嗓子,慢慢唱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民歌,二妮唱得不悠长,反而唱出了欢快的赶脚,她的声音并没有多大的磁性,但是胜在清新自然,唱得也是没有调的,大家却是很捧场,纷纷叫好。
只有俞晟睿很刹风景地说道,“我们是在摘菱角嘛,不是在采莲!”
众人默默偏过头不准备理睬他。二妮巨汗:少年,这是意境,意境,你可懂!?
只有岸上的赵氏黑了脸,算了,大庭广众的批评她总归不好,但是等回来再慢慢说吧。
如今的菱角大多是黑色的两角菱,还有少许的绿色的四角菱。看大郎把船停到离浮萍不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划过去,让俞晟睿用竹竿撑着船,自己和二郎则是用铁耙叉着一大堆叶子往船上提。
“哎,这个根要了干嘛啊!”童远原本还在构思怎么作诗,忽然让阿焱甩上来的水草溅了一身,却不知道这水草还要放在船上做什么。
Out了吧!二妮嘿嘿乐,“这是菱角的根茎,菱角茎清炒还是凉拌都是一道好菜,而上面这胖胖的叶子却是喂猪的好东西。”
“喂,你们快点呀,快跟上来!”二妮还在解释的时候,三郎已经在兴奋地朝他们喊,原来大郎和二郎动作迅速地摘完了附近的,要去更深入的地方,后面赶来的长生也不甘示弱,只有悠悠荡漾的二妮这艘小舟彻底被抛在了后面。
“阿远别往外面趴,我要快些滑了!”说完,阿焱的两手撑着竹竿,快速地赶上去。
水边的波纹漾开,二妮想起了徐志摩的诗,“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真是好意境啊!
“哈哈,二郎,我跟你比比,看谁摘的菱角多!”吴大宝挑衅地看着二郎,岸上的几个穿着肚兜的小屁孩儿一个劲儿地喊二郎最棒,这种明星似的划船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想不到二郎的追随者这么多。后面纷纷出来了几个大些的孩子看着旁边也要往河边蹿的小孩儿。
毕竟是水边长大的孩子,长生、吴大宝还有大郎、二郎扯菱角茎、拉水草都是一把好手,动作又快又准。
而三郎和长福则各自在小船里跑来跑去,整条船都晃荡晃荡,这条河的水并不深,夏日每天傍晚大郎和二郎还约了长生、小水几个在这里泅水来着,不过手中拉着的水草拽着人往前,船也跟着往前,而晃动的船像是不倒翁似的。
“三郎,你给我坐下!”忍无可忍的二郎拿出了哥哥的气势,狠狠地瞪了一眼三郎。
三郎撇撇嘴,听话地不动了,却不停地朝二郎和长福做鬼脸。
二妮捂着额头,这个调皮的小鬼不会是真想去河里游泳吧。
不过他们船上很快就让各种水草堆满了小船,三郎没有施展的地方,用帕子摘着菱角和俞晟睿两人面对面坐着,俞晟睿剥了他吃,分工明确。
大郎说了两次,俞晟睿连说没事,三郎卖萌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呵责他,幸好在听到几声重重的咳嗽之后,三郎恢复正常,一个人守着水草剥菱角吃。
“二妮,你坐后面去,别让水弄湿了鞋子!”阿焱回过头见二妮正埋着头扯着水草,忙说道。
阿焱和童远两人一个拉耙一个拉水草,夏薇就在后面堆水草。
“哦!”二妮应了一声,不过这菱角茎上的嫩四角菱真是嫩,而那种两角菱是不适合生吃的,放太阳下晒了,晒到干涸,一摇就可以听到里面“扑通扑通”的声音的时候,砸开来,把里面的菱肉磨成粉,用菱粉做圆子吃,甜软爽滑。
三条小船拉了不少的水草,上岸的时候,大郎几个忙着把这些装进箩筐里挑回家。
菱角茎吃着美味,收拾却是一向大工程,上头的小刺似的杂毛要拔光,真的只剩下光秃秃的茎才能,林二婶、李婶几个搬着小板凳跟赵氏一起择。
采来的菱角二妮吩咐秋苏给洗干净后放在楼上阳台上晒,只有四角菱是几个小伙伴分着吃的,嗯,抠门的二妮动作就是这么神速。
据说捞到的那种一张张荷叶似的大浮萍叫芡实,又叫鸡米头,还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的功效,反正二妮是不管的,她有菱角茎和菱角就成了。
二妮要做一道菱粉糕,便是用菱粉和糯米粉混合加白糖一起蒸出的,还有菱粉粥,益脾胃,是养生的吃法。
“二妮,二妮!”吴大宝喊着前来,二妮应声迎上去。
只见他拎着一个篮子来了,里头都是菱角,“这个给你,做成了菱粉糕请我吃!”
哈哈,又多了一篮子,二妮笑着应了,她就从没有吃独食的习惯。
晚上的清炒菱角茎很是沁口,糖拌菱角也是让大伙儿一扫而空。
柳树湾村那边则捎信来,说是荷塘里的莲蓬也到摘的时候了,再不摘就要老了。因着之前二郎兴趣浓厚,二妮特意跟张诚交待的,摘的时候捎信来。
第二天大郎三兄弟加上俞晟睿和童远一起去柳树湾村摘莲蓬了,那种黑乎乎的集中在一起的眼珠子似的东西二妮一见到就头皮发麻,索性就不凑热闹了,安安分分在家里画图纸。
阿焱一听说二妮不出门,捧着钱大夫改良了的清凉油找二妮献宝去了。
没错,钱大夫的清凉油问世了,一罐十五文钱,在各个他占股的医馆或药铺都有出售,而且钱大夫为了大谢二妮提供的医书和薄荷,给了二妮两成的红利。
对于钱大夫这么上路子的表现,二妮自然是无比高兴的,不用怀疑,她就是个财迷,眼睛里只看了铜钱,耳朵里只听到铜钱“叮当叮当”的声音。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