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啊甘蔗,你在哪里啊?”二妮捧着农书翻了好几天了,只是说在南方多地生产,这也太不靠谱了,南方那么大,光一个南淮就够大的了,去哪里找啊。
都不会说哪个州府哪个县城或是哪个镇的,古人真是太含蓄了,哎,真怀念度娘。
找不到只要又去跟钱大夫拿了医书继续找,医书上倒是有“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可治呕吐反胃,宽胸膈。甘蔗与酒共食,生痰;多食,发虚热,引起鼻出血……”等记录,但是有用信息呢……
二妮倒是知道甘蔗在两广、台湾那边有种植,但是为了一个朗姆酒跑到那头去,不让人当成傻子嘛!
哇,好烦躁啊!二妮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俞晟睿他们今日和三兄弟一起出门了,二妮乐得一个人在榻榻米上滚来滚去。
“娘、大姐、二姐,我们回来了!”忽然听到三郎中气十足的声音,二妮趿拉上布鞋,扶在栏杆上,便看见一帮男孩纸急匆匆地打井水、喝井水去了。
“二姐!”三郎眼睛最尖,见到栏杆旁的二妮,忙朝她挥挥手。
“你们回来啦,怎么回来那么晚,中饭在厨房里!”二妮说着便下楼了。
这几天森爹和徐先生几乎每天都会出门,学堂更是交给了童远,想着每天童远回来一副幽怨的样子,二妮就忍不住乐。
家里的孩子见有了偷玩的机会也顾不上头顶的太阳有多烈,哼哧哼哧地往外跑。
二郎一脸求表扬地凑上来,“二姐,我们今天摘到了铁脚梨哦!”
二妮疑惑,“那是什么东西?”
阿焱解释道,“就是野木瓜,是一味难得的药材,有舒筋活络、镇痛排脓之效。”
二郎很神气,“是我找到的哦!”
二妮在听到木瓜的时候还兴奋了一下,又听到是一位药材,顿时兴致缺缺,又不能丰胸,高兴毛线啊。脸上却是一脸的崇拜,看得二郎的心里都满足极了。
二妮拍拍二郎的肩膀,语气真挚地说,“我家二郎就是能干,别人找不到的你都能找到!”
“那是!”二郎一脸兴奋,忽然回过头来,“这话咋听着这么别扭呢……”
“哈哈!”大郎、俞晟睿几个已经不厚道地哈哈大笑起来,手里的草帽还在扇着风,这笑声太放肆,以至于二郎暴走了。
二妮去厨房帮他们把午饭摆出来,就在厨房里把桌子从墙角拉开了,把菜端上来,三郎问道,“娘和大姐呢?”
二妮给他盛了饭,“娘去帮林二婶做点东西,大妮去找秋儿姐做鞋子了。”
三郎虽然不天天跟着跑步,但是大郎现在出门时而会带着他,小家伙的饭量****上升,已经能一顿吃平平一碗了。
他们坐下吃饭,二妮便先回去了。
院子里碰到钱大夫,正一脸埋头苦思的样子,见到二妮便问道,“二妮,家里可有糕饼?”
二妮忙说道,“世叔中午没吃饭么,那正好,我大哥他们刚回来正在吃饭,你快去吧。”
钱大夫面上一喜,走路都生风了,“那好,哎,幸好还有饭吃!”
午饭后,钱大夫便朝二妮问道,“听说你要开蛋糕铺子?”
二妮点头,“对呀,有这想法,但是如今有个大问题没有解决。”
钱大夫认真地说道,“什么问题,说来听听,说不定世叔就能帮你解决了呢!”其实他就是想知道能困扰二妮的是什么问题,这丫头太坏了,三天两头让自己哑口无言,还头一回听说她也有难题。
钱大夫一听甘蔗,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忽然问道,“果蔗可以吗?”
“果蔗?”二妮蹙眉,忽然想起来甘蔗是属,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见钱大夫的样子似乎有眉目啊,二妮忙问道,“是不是可以生吃的那种?”
钱大夫点点头,“对呀,汁水很甜,白石庄那头就有,你要多少?”
二妮眼睛都直了,困扰自己的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不多,只要几斤就够了!”
钱大夫一见二妮眯着眼睛的样子就笑,就跟狡猾的猫似的,“成了,明天我就帮你弄来,当什么大事呢,以后有事就找世叔!”
事后二妮才弄清楚甘蔗是果蔗和糖蔗的总称,糖蔗多用于炼糖,而果蔗则是一种水果,倒是二妮天天交换甘蔗,竟是出现了这么大偏差。
二妮也没问钱大夫是怎么弄来的,反正他老人家挺有门路的,说是几斤,却是弄了一捆来,夏日并不是吃果蔗的最好时机,二妮也不是为了吃的,索性都用来发酵了。
橡木桶也准备好了,感觉如今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云娘这两日抱着小乐儿来串门的时候,也很是开心,步行街的生意很是红火,基本上每天都有三双左右的订单。
也有混混、地痞之类的找上门,幸好云娘的娘家哥哥有人脉,早就和羊庆集街面上最大的混混有了交情,再加上芳娘感谢二妮救了李琼儿,特意拜托过娘家多照看步行街,这样下来,竟是什么腌臜事情都没了。
如今云娘知道二妮自己要开个蛋糕铺子,直接过来说:我帮你试吃怎么样?
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哦,长福、吴大宝每天下学了都要过来转一圈,生怕二妮做了什么好吃的忘记了他们。
二妮哭笑不得,还特意嘱咐他们不要到处宣传,免得落入有心人眼里多生事端。
李大顺买竹林的事情解决地很快,还是徐先生帮得大忙,那片竹林并不是一户人家有的,还是好几户都有,而其中占据成分最大的那一户有个书痴的独子,家里两老也颇有田产和积蓄,供着独子在县城的茂林书院念书,徐濮存就送了那书痴两本前朝大师的孤本,把那书痴激动地差点背过气去,家里的老人见独子说话也纷纷软了态度,卖给书院先生的交情想想都是面子啊。
于是李大顺就顺利地买下了竹林,李大顺花了大价钱,干脆把竹林边上的几块农田也买下来了,回头给围个大院子,因为大妮说,竹林里养鸡养鸭也不错,天然的养殖场啊。
二妮这边则和大郎一同跑去了镇上,找吴牙侩看铺子。
吴牙侩按着自己手册上记录的,一家家介绍。
镇上的铺子看来看去二妮都不是很满意,二妮骨子里是很小资的,如今她手里有钱,自然是不会苛待了自己。
蛋糕店的格调自然也是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路子,若是边上有个肉铺,有个卖包子,也太掉价了好么。
小资蛋糕店定位高,以后的消费人群才会接受高价格的东西。
吴牙侩和他们有了交情,给出的铺子也都是地段好的,最起码不用担心屋子的质量问题的。
只是无非是二妮嫌这家店的朝向不好,就是挑剔那家冬天冻死、夏天热死。
幸好大郎给吴牙侩的好处费够多,不然吴牙侩定然是怀疑二妮是不是故意消遣他的。
这样子看了几天,看得二妮都没有兴趣了,最后的铺子则锁定在了飘香楼的斜对面,那家本是茶馆,奈何入不敷出准备歇业了,只是它地段好,屋子也是新翻过的,那主人不准备卖。
而二妮又是个不愿意租的,笑话,她在镇上还没有家产呢,怎么也得给自己买个屋子啊。
后来李掌柜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去说动了那主人家,前面是个二楼,后院有四间屋子,这在镇上,也属于屋子大那一类了。
二妮花了八十两银子把铺子连同院子买下来,那主人家见二妮还价都没有这么干脆的,也干脆地把铺子里的碗碟、茶壶的通通送给二妮了。二妮又花了五两银子,干脆连桌椅都买下来了。
买好了铺子,二妮又照着自己的意思,让林二叔几个还把里头进行修整。
因为没有玻璃,隔离的东西只能是白纱布,所以二妮让他们在每个货柜前面都订上一排木桌子,正好可以当柜台。
二楼也是要大整改的,二妮让他们把通往二楼的楼梯设计出旋转感。
林二平、孙阿忠、钱大成和吴永贵四个聚在一起商量二妮的要求到底如何做,商量完事后就问二妮这样和她的意思是不是一致。
总归在二妮还没开铺子之前,一百多两银子已经消失了。
二妮把这种琐事都交给大郎头疼了,自己则是去了柳树湾村。
那边如今养鸡已经有了经验,养鸡场也非常大,二妮去考察一番,主要是为了和他们说好以后定是送鸡蛋的事。
张大嫂几个听说二妮要开蛋糕铺子都是开心不已,她们的心思很实际,东家日子过好了,她们也能跟着沾光不是!
二妮见张家妯娌的姐妹都是老实本分的,就提议,“如今鸡场养大了,鸭舍本来就是为了把鸭子养成老鸭滋补的,但是咱们也能养些肉鸭,养个半年、一年的也能卖了不是,等回头就把鸭舍收拾下,再弄些鸭仔来,或是老鸭自己孵,张大嫂,鸭舍一直是你打理的,你留意下,若是要请人帮忙的话,回头给我个回话!”
张大嫂忙应下了,“成成,我省得,等我晚上跟他爹和妯娌两个商量下明日再去给二娘子说。”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