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很快就到了二月二十六,卯时,天才微微亮,古方街上一阵“劈哩啪啦”的爆竹声后,“孙记食铺”隆重开张。
孙阿德穿戴一新,在铺子门口拱着说道,“今日小店开店,凡是来店里吃饭的客人一律打八折,大家走过路过的都来看看,保管样式新颖,老少咸宜,而且价格公道。今日进铺子的前一百位客人还有机会每人额外收到小店送出的独家煎饼一个。”
“恭喜恭喜啊!”
“恭喜开张,大吉大利啊!”
“财源广进啊!”
“孙记食铺”就在古方街上,原本老旧的宅子焕然一新,墙壁刷白了,房顶牢固了,里头的桌子、椅子也是各个新的。
靠街的大门一打开,就见到三个炉子上放着三个锅子,一个煮着五香卤鸡蛋,一个煮着茶叶蛋,为什么一看就能知道呢,因为走过就有一种鸡蛋的香味飘来,还隐隐约约地有茶叶的香味。只是这锅子和往常见到的不一样,它的底是平的,从底上高起来的地方是直的,不像平日里见到的瓷罐是圆的。上头还盖着木锅盖。
另一个锅子似乎没有点着。这事这个锅子却是和大家所有见过的锅子大不一样,因为它整个都是平的,只有边上镶着的两个把手。
门外被爆竹声吸引住的客人不由得纷纷靠近一看,就觉着这个店里真是干净得很。
原本的厨房拆了,和大堂并在一处,显得这个屋子格外的大和亮堂,摆下了只够四个人两两对面坐的小长桌,一边两个圆凳。
桌子上放着一块白布巾,上头倒扣着小茶碗,边上放着两个茶壶,不过这里面盛放的可不是茶水,而是酱油和醋,竹制的筷筒里,崭新的竹筷放在里头,竹筒下面还垫着白布巾。
一位妇人正在铺子里忙着和面、看火。她的头上戴着现代版天青色厨师帽,因为在这里脑袋上戴白色是不吉利的,嘴上围着口罩,身上带着同色的围裙,手上带着袖套。因为这厨房是搁在大堂里的,大家伙儿看到这个样子的厨师还有些吃惊。
这妇人便是金花婶了,她背对着大堂,面前就是一个小灶台,上头有两个锅子,一个上面蒸着蒸笼,时不时冒着热气,另一个似乎只是烧着热水。
走进去就见到一副对联,莫笑阳春供一饱,须知风味有三鲜。横批:财源广进。
墙上还贴着红纸,上面是菜单和价格。这些菜单又唬住了一群人,大伙儿纷纷想着:这鸡蛋灌饼是什么?杂粮煎饼又是什么?油条又是什么?皮蛋粥瘦肉粥是什么?还有被蛋卷?这个名字太新鲜了,听都没听过。这朝食铺子除了包子、馒头、馄饨和面条是他们熟悉的,其他的他们都没听说过呢,看来里头大有名堂啊!
有人进来就能察觉铺子里不同以往的变化,一律小长桌,切每一排空出的距离都一样,没有大圆桌和方桌,有人就忍不住问老板了:怎么没有圆桌和方桌呢?老板笑着回答:有,在屋里呢,是单独的包厢,价格比大堂的贵一些。
南来北往的总有几个富人是不愿意和别人在一个大堂里吃饭的,二妮便想到了这个法子,反正这个房子买下来之后就是自家的了,怎么用都行。
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新鲜,反正大家伙都纷纷在大堂里坐下了,有试试粥和杂粮煎饼的,还有尝试鸡蛋灌饼的。
就见那妇人在那个平锅子上放下长面饼,锅子“呲呲呲”地着起来,一个鸡蛋打碎了灌进去,动作娴熟,大家伙儿都纷纷好奇这灌饼是怎么做出来的……店铺里的客人渐渐多起来!
赵氏一大早就带着儿女五个,雇了张把式的驴车到了镇上,也给送来了贺礼。
赵氏曾问二妮:这样当着大家伙儿做灌饼,不会让大家学去这门手艺吗?
二妮很自信地说:能学去的还能是手艺吗!这面粉加多少,水加多少,盐加多少,都是都定数的,哪里真的是那袋面粉就能做了!而且这刷的酱呢,他们觉着好吃是因为不知道这酱料的配方。若是有人学,没有我的秘制配方,想必就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一天开张,孙氏和长生奶奶也在店里帮忙,孙氏在灶窟里烧火,长生奶奶在大堂后面的屋里子洗碗、洗菜。
村上相熟的人都来捧场了!二妮吃着美味的鱼片粥,心情特别好!这种带领大伙儿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成就感是独一无二的!
大家你要一个包子,我要一个灌饼的,让孙阿德忙得团团转,脸上的笑容却没消失过。
因着铺子里很忙,人也很多,赵氏领着吃完饭的孩子们就走了。
因为家里起屋子,他们都好久没来过镇子上了。
一行人先去了飘香楼。
这门口拍着长队买烤血肠的队伍真是让大家伙吃惊不已。想当初从大郎那里得知了飘香楼的火爆程度,大家因为不曾身临其境地感受过都不曾想到这场面!
不过生意伙伴生意好,对他们来说只有好的结果。一行人又去了程记绣铺。
绣铺里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常去周家的伙计一见她们来了,立刻迎了上去。
“周娘子,我们掌柜的在楼上呢,你们随我来。”
月底了,惠姨正跟伙计们在对账,见他们来了,一旁的两个伙计识趣地朝他们打了招呼下去了。
惠姨引着他们入座,倒了水,说道,“今日怎么想起来来镇上了,还是全家人一起来的,很难得吗!”
赵氏抿了口茶水,说道,“邻居在镇上开了个朝食铺子,今日开业,我们是在捧场的,好久没来了,也来看看。”
惠姨看了他们一眼,笑着说,“就是,也得出来走动走动!”坐下来,说道,“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朝食铺子?我们朝食来不及吃的时候也是去铺子里买,不过每天除了包子就是馒头,偶尔换个馄饨、面条的,都吃厌了。”
赵氏:“那你倒是可以去尝尝,就在古方街上,叫孙记食铺,那妇人是常在我家帮忙的,我家上梁那天你应该也见过,见了就有印象了。”
“行,明早去看看,我和他爹都忙,家里的孩子都说吃不到好吃的饭菜所以长不高,真是……”惠姨摊开手,摇着头说道。
二妮从荷包里拿出来几张纸:“惠姨,这是下个月的花样子和布偶样子。”
惠娘接过,细细地摸着上头的线条,脸上笑容止不住地溢出来,“哟,这好可爱啊,叫什么啊?”
二妮指着那几张纸介绍道,“这是叮当猫,它前面的袋子是有魔法的,可以从里面掏出很多东西,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且它很贪吃,最爱出烤鱼,所以最后一张是嘴里还塞着一条太大了吞不下的鱼!”
惠娘想象着这鱼卡在嘴巴里的情景,想不到画出来是这么有趣,“哈,这么逗的猫,二妮子办事就是牢靠,这才月底呢,就把下月的送来了,铺子里新进了松江布,很软实,等下拿两匹回去做个衬衣,睡觉穿很舒服的!”
睡觉穿……睡觉穿……对呀,睡衣!可爱版的睡衣,还有连体的睡衣,她怎么就忘了呢。
二妮急切地拉着惠娘的手,“惠姨,你这里可有空房间?”
惠娘点点头,“有啊,怎么了?”
二妮说道,“我想到了一种新的可以做出来的衣服,还是我现在思路有些乱,您找个空房间让我单独待一会儿,我想我能画出来!”
惠娘一听,眼睛都亮了,二妮说能画肯定是能行的,忙点头道,“那去我的休息室吧,我累了的时候就在那里小憩片刻,就在这走廊的尽头,离楼梯远着呢,没人打搅!”又说,“我就让伙计给你拿笔墨过去。”
二妮便站起身来,“行!娘,我去去就来,大姐,你和惠姨把丝线买了吧!”
二妮到了那屋子里,关上门。想来是临时的休息室,所以大多放着布和线,里头能睡觉的也就一张小榻,找了一个从门口望进来看不见的地方闪进了空间,她需要那张神奇的书桌。
她脑子里已经有了睡衣雏形,主要针对小孩子的连体毛绒动物睡衣。因为没有毛绒这种布料,所以这睡衣也只能做这里的布。但是一只小老虎、小狗、小白兔穿在可爱的孩子身上,不是很萌吗!
特别是四到九岁的孩子,前面开一长排口子或是背后开扣子,把人塞进去后,就扣上。
衣服是套头样式的,后面还有一个帽子,帽子上得大做文章。二妮又画了一张,主要是针对帽子的设计的。
虎头帽上得有老虎眼睛、鼻子、耳朵和虎须,这么萌化了的器官组合在衣服上除了可爱也没别的形容词可以修饰了。
一件衣服从前面、后面、帽子三个方面来设计,二妮想象着三郎穿着这个衣服跑来跑去的样子,顿时心都快化了——萌得难以名状啊!
空间这张书桌画出来的东西很是逼真,二妮笔触下的小老虎和小白兔栩栩如生,二妮知道这东西是要卖给有钱人家的,毕竟穷人家的孩子连外衣都是打着补丁的,还能有钱去买睡衣?
但是这是一个新思路,二妮握拳她都能想象小孩子爱死这睡衣的样子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