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穿衣是二妮新想的。灵感来源就是三郎的围兜。
农家的小孩子粗布麻衣也很费,皮袄又不容易清洗,二妮便想着给三郎做了一个围兜,绳子系在脖子里,避免了衣服脏。这个围兜一出,附近几户人家都纷纷给孩子这么做了。可见这倒穿衣是个很很接地气的东西。
富贵人家的小孩子本就金贵,这衣服脏了换了兴许都不带洗的,直接换新的了,就算洗也是换的勤。不像农户家里的孩子大了穿好了给小的穿,又怕脏又怕磨的。
即便是小康人家也是用得上这倒穿衣的,毕竟脏的只是这一层布,身上的衣服就能保住了。
二妮便教着英子和大妮、秋儿做倒穿衣,自家的孩子用碎布缝上都不碍事,不然村上还有那么多孩子都光着屁股呢,只是二妮想着能用好些的布做出来到时候放在程记绣铺里寄卖。
几个姑娘家这几日就聚在一起研究这个了。
大妮却是有些丧气,“这一块布卖的也是个新鲜,家里的妇人谁手上不会点针线功夫,咱们这做出来也就是第一次能卖个新鲜,往后大家学了这个法子就能自己做了,家里的破衣服、旧布的都能拆了自己做。”
二妮却是不这样想,“所以,咱们这几天多做点,做好一点,一次性卖出去,若是没有一两银子即便卖个几百文也好啊。”
关键是凭着惠姨的头脑,定是要用上好的布做些精致的出来,有钱人家的孩子图个新鲜也会买些,何况放在新开的铺子里也是好的呀,所以只要她想得出来新活,是不用担心这销路的。
****
第二天大郎是背着满满的背篓回来的,不光把松鼠桂鱼的方子送到了酒楼,更是得到秀春婶的同意,给李茂山送去了生菜。
话说这飘香楼开业以来这新出的火锅着实把城里的人惊艳了一把,这薄片的牛羊肉一烫就好,还非常嫩,以前硌牙塞牙缝而不吃瘦肉的人们这次是尝到好处了。
这肉鲜嫩地紧,还一咬就碎了,是个好东西啊。二妮又让家里不忙的阿忠婶、秀春婶和冬月做起了猪皮冻。这腌制好的猪皮加入整根的辣椒,红彤彤的辣椒,白花花的肉皮,做出来又是一番美味。
二妮自己家是没法做了,就教几个妇人做了来,这猪皮冻原料价格低廉,即便加入了这许多调料,成本也低。卖给飘香楼做个下酒菜再合适不过。而且这猪皮烫在火锅里比肉还好吃的。
一咬起来就“咯吱咯吱”的,还不油腻,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即便是卖十文钱一盘,大伙儿还有得赚啊。
这烤肉那里就更火了。二妮教了佃户张家的三个媳妇做猪肉灌肠和灌血肠,协议了专门提供给飘香楼。
大郎回来说,“这李大叔见了我眉开眼笑啊,你们是不知道这店里的火爆场面。不说那些炒菜的,不是有块地方专门做烤肉么,门前的往来人流就没停过,一文钱的素鸡、一文钱的千张丝菜卷,还有三文钱的烤肠,来来往往的人可多了。”
大郎灌了口水就在那边比划,颇有种二郎附身的赶脚,“这么大的地方一个伙计烤肉串,一个伙计刷酱,跑堂的伙计都不跑堂了,专门在边上收钱。”
大郎又遵赵氏和二妮的嘱咐,带了不少的盐、调料回来,一样一样拿出来,“对了,二妮,李掌柜让我跟你说声,这甜面酱和鲜辣酱都不多了,等过两天小林子来的时候给送些过去。”大郎一拍脑袋,冲二妮说道。
二妮那个得意啊,要不是赵氏和森爹不是那愿意做生意的人,这钱自家赚了,保证比拿飘香楼的红利赚的还多。不过凡是都有两面性,自家不开店就不用忙碌了,安安心心地坐等收钱也不错。
忘了说了,这甜面酱和鲜辣酱都是二妮的自主产品。
甜面酱做起来很简单,面粉加水调成糊状,再加入糖、酱油调匀,锅里倒上油茶籽油,在油没热的时候,将面糊倒入,要迅速搅拌。若是面糊下锅后结块,立刻再添冷水进去。期间一直要用锅铲挨着锅底,不停的搅拌。直到面糊变成略稠的酱。加入少许盐。这甜面酱就做成了。装了小罐子放在阴凉处就行。
而鲜辣酱却是有些难,不是别的原因,这辣椒家里存货也不多了啊。
这红野辣椒眼前山上都摘得差不多了,移植在花盆里的还没结果呢。
看来明天得去山上一趟,踩踩点,若是好好种,这山上的野红辣椒想来也是能种好的。
二妮迫不及待地回屋里去调调料了。秘制五香粉、十三香都得经过一番调配。
当时给李茂山的建议就是打了几个小铜罐子,上面钻了孔,里面的孜然粉、胡椒粉等就从孔里洒出来。
先前家里的几个破瓦罐都是用来种葱种大蒜的,二妮直接用来放了孜然果子和胡椒粒,这东西买一次两次便宜,买得多了还是自家种合适啊。看,她多么勤俭持家啊,典型的农女的典范!
大郎却让赵氏拉住了问镇上看铺子的事。大郎挠挠头,“今天把镇上的几条街都走遍了,倒是在古美街上又发现了一家铺面,房子比较大,前面的铺子就和咱家以前的院子差不多大,后面的屋子就有四五间,是独家独户的院子,还有现成的水井,房子保存的也不错,只是屋顶得修葺下,不过这房子的主人只是在外头贴了告示,还没去牙行,所以我们去问的时候,他给的价也比较实诚,买下来是六十两,租的话七两银子一年。”
“没直接说要不要,倒是那房子的主人说急着去蜀地,若是要就五十八两直接给房契。大明哥说是两家人所以还要再去看一间,但是另外一间却是怎么都没找到合适的,不是地方太闭塞了就是漫天要价,后来我们商量了一下,找吴牙侩问问。”
“吴牙侩在他随身的小本上查了一番,在古方街上有个铺面,租金便宜一些,前面的铺面也挺大,有两间屋的大小,后院还有仓房和库房,加一起也有六间屋子了,不过这屋子有些老了,不过价格也便宜,才四十五两。”
大妮急着问道,“那后来呢?”
“阿德叔中意古方街上那个铺子,因着古方街赶集的人多,他开朝食铺子,就是得有人来吃饭啊,而且那边挨着石桥,来往停泊拉货的小船也多,搬运的货工来吃个饼子什么的也方便,铺子能开起来。吴牙侩就说那屋子旧了,要是开铺子指定还得修缮还得花钱,就做主免了五两银子,花了四十两买下。”
“大顺叔和大明哥还是喜欢那个五十八两的铺子,我们过去和老板说话,我就跟老板聊天,一边聊一边还价,给磨到了五十两,不过那家不用中介费,直接领了房契就行。”
“……中午就在飘香楼和吴牙侩一起吃了饭,阿德叔又给吴牙侩二百文辛苦费。对了,吴牙侩说鸡仔和鸭仔都弄好了,明日就送到柳树湾村去!”
没过一会儿,李婶提着篮子上门来了,送了刚从地里摘的几样菜蔬来,表达了一下感谢之前。
金花婶倒是提着一篮子鸡蛋来了,赵氏没收,“你家自己都要开铺子了,哪还能白要,都存着回头卖个好价钱!”
金花婶执意留下了,“馨娘你就收了吧,这几个鸡蛋可不能省,我还得找二妮好好问问几种饼子的做法呢,这得学会啊就得交学费,就当我交学费了。”
二妮从屋里出来,就教她做油炸鬼和油团子,这两东西没啥技术含量,农家人不做的原因无非是太耗油而油耗不起。
二妮想着那种铁桶烧饼的做法,便说道,“婶子你刚开业的时候肯定忙,让阿德叔管着一个炉子煮面条什么的,你才能做煎饼,但是咱不能贪心,做得种类太多了,家什也要多,倒是这油炸鬼和油团子做好了放在边上,别人要吃再现炸一下弄热就行。”
金花婶点头,“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到时候一碗面里加个卤蛋的不也是赚钱么,这茶叶蛋我就下晌去石桥边上摆摊,来往的人呢饿了花两文钱买三个蛋肯定觉得比买两个肉包子合算,先开业的时候价格不能高了,高了别人不愿意来,而煮面条、馄饨的只要做好了让你叔煮就行。”
二妮:“对,就是这个道理,我之前给你拿的辣椒酱还有吧,到时候再用个小茶壶分别放着麻油、醋和鲜酱油,大家想吃什么口味就让他们自己倒!”
金花婶有些犹豫,她也去镇上的面馆吃过,哪里有人把调料放在桌上放客人自己放的啊,“这样好吗,会不会有人乱放,太浪费啊!”
二妮掰着手指算得很清楚,“婶子你想啊,这面条是他们要吃下去的,怎么能随意加呢,不然毁的这面条钱还不是他们自己出,放心吧,以后要是铺子做大了再多几个别的煎饼啊什么的,目前最重要的是吸引客人,得有人来吃才能赚钱啊!”
“对,丫头,你说的太对了,放心,等婶子赚了钱亏不了你,你对婶子的这份好婶子记得,将来要出嫁,婶子也出一份大嫁妆!”
二妮无语了,能不这么扯吗!她很严肃的好伐!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