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九百八十五章 蔡京献计

世子稳重点 最新章节 第九百八十五章 蔡京献计 http://www.ifzzw.com/42/42267/
  
  
    朝堂官员的组成比较复杂,尽管赵孝骞登基后,对大宋做出了各种改变,而且这种改变的影响力,不亚于当年的王安石变法和元丰改制。

    而赵孝骞在对天下做出改变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缓和新旧两党的尖锐矛盾,刻意将朝堂上的党争淡化。

    成果自然是有的,如今的新旧两党倒是争得没那么激烈了,不过现在朝堂的主要矛盾变成了君臣矛盾。

    赵孝骞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终究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无论新旧两党都赫然惊觉,这个皇帝都快成祸害了,这个祸害比党争更严重。

    于是新旧两党的矛盾缓和了,大家一同掉转枪口,对准了赵孝骞。

    赵孝骞并不在乎,还是那句话,如今正是大宋改革的阵痛时期,各种激烈的反对声音都会存在,君臣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这是无法避免的。

    赵孝骞知道,在自己看不见的阴暗角落里,不知有多少人日夜期盼自己这个皇帝突然暴毙,然后人亡政息,朝堂重新回到新旧党争,乌烟瘴气的美好日子里。

    没关系,赵孝骞决定开始养生,大家都盼着他暴毙,他一定要好好保养自己,偏不叫他们如愿。

    不仅如此,赵孝骞还要把朝堂的水搅得更浑,朝堂只有新旧两党多没意思,不如再加入一股奸党吧。

    当初突然把蔡京扶持起来,将他晋升入政事堂,赵孝骞便存了这个心思。

    今日蔡京打着贺寿的名义进宫拍马屁顺便蹭饭,看着文德殿内这些政治投机者,赵孝骞不由暗暗点头。

    朝堂上的人才或许紧缺,但绝对不缺奸臣和投机者,一抓一大把。

    一顿不伦不类的自助餐吃完了,殿内二十余名朝臣仍然老老实实地坐着,表情非常恭敬,而且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看来刚才这顿新奇的自助餐仍令他们回味不已。

    虽然不知道哪里高级,但莫名其妙就是觉得高级,只有顶尖上流社会的人才配得上如此高端的用餐方式,肃然起敬,悠悠追思。

    赵孝骞当然知道这群货今日撒泼打滚进宫,为的不仅仅是献礼和蹭饭,他们都在等待机会,寻找机会,希望官家能够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若能达到“简在帝心”的目的,那么今日就没白来。

    在这个领域,蔡京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当初蔡京就是没事进宫,官家与他奏对,最后撞了大运,突然被提拔进了政事堂。

    蔡京的经历,俨然成了寻求进步的朝臣的榜样和标杆,这也是大家今日进宫献礼蹭饭的主要原因。

    此刻大家吃饱喝足,看似不咸不淡地闲聊,可每个人的身子都微微前倾,一副随时洗耳恭听的模样。

    他们想听的,无非是官家开口说话,而且说的话最好带点干货,比如以朝政国事相询,那时便是他们一展所长的时候了。

    蔡京不就是这么升上来的么。

    赵孝骞目光一扫,自然对众人的心思看得很清楚。

    手里端着茶盏,赵孝骞垂睑仿佛漫不经心地用盏盖刮着茶沫儿,眼神闪动了一下,赵孝骞终于不负众望开口了。

    “诸位,朕有件事甚是为难,在座诸位皆是我大宋栋梁,朕不如说出来,与大家参详如何?”赵孝骞垂着眼皮淡淡地道。

    众人精神一振,脸色顿时露出喜色。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考题走来了!

    蔡京反应最快,当即便起身拱手:“臣等能为官家分忧,正是分内之事,官家但说无妨。”

    赵孝骞耷拉着眼皮,淡淡地道:“诸位认为,我朝重文轻武之习气,妥当否?”

    蔡京毫不犹豫地道:“不妥当!这件事臣很早以前就察觉到了,一直想上疏直谏,可惜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自古阴阳并济,方为浩然正道,世间善恶皆存,文武皆重,国祚方可致远,如今大宋王师虽说数年前在官家的英明指挥筹谋下,打了几场扬眉吐气的大胜仗,令天下人对我大宋王师从此改观。”

    “可天下仍然存在重文轻武的习气,对那些戍边抗敌的王师将士仍然看不起,臣以为,这种风气早应改变了。”

    赵孝骞绽出了笑容。

    蔡京这人,确实是个人才。

    话才刚起了头儿,他便精准地看出了自己的心事,并且说得振振有词大义凛然。

    历史上留名的奸臣,怎么可能是简单货色?

    奸臣只是坏,他并不蠢,至少人家这眼力,这揣度圣意的精准判断,许多所谓的忠臣拍马都追不上。

    蔡京说完后,在座的众人都暗暗撇了撇嘴。

    蔡京能精准揣度官家的心思,他们难道不会?

    每人发一张卷子公平作答不好吗?非要抢答,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儿啊。

    蔡京已经把大家想说的话说完了,众人只好一连迭点头附和“俺也一样”。

    赵孝骞终于慢悠悠地说到了正题:“待国库恢复元气,充盈起来后,朕将会主动发起战争,灭夏,灭辽,灭吐蕃,黄头回纥……总之,朕不喜欢大宋的周边林立一堆乱七八糟的邻国,不如全部统一了。”

    “如此,大宋未来需要用到我王师将士的地方太多,若是武将士卒的地位不能升一升,将士岂会甘心为大宋效死?”

    “另外,大宋如今不缺士卒,但缺良将,朕还打算在汴京城新设一个讲武堂,为大宋培养将才帅才。”

    “只是大宋重文轻武,积弊久矣,朕若在朝堂上提出这个想法,恐怕会有很多人反对……”

    说着赵孝骞忧心忡忡地一叹:“改变重文轻武的现状很艰难,新设讲武堂更是违了祖制,朕估计大约连政事堂的诸公都不会答应。”

    话说到这里,赵孝骞闭嘴不言了,但未尽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

    蔡京等人自然听懂了,众人面面相觑。

    官家今日说出这件事,当然不是跟大家闲聊,既然说出口了,说明这件事既是考题,也是机会。

    机会给你了,抓不抓得住那是你的事。

    每个人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依稀有一种回到当年科举考场上的感觉,下笔作答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自己的人生前程。

    良久,蔡京突然道:“官家,臣有个不成熟的法子……”

    赵孝骞含笑注视着他:“你说。”

    “讲武堂之设,于国有利,既如此,不妨首先在朝中先造势,种建中将军出征西夏,胜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只待捷报进京,我们大肆庆贺之余,顺手便可造起声势。”

    “在朝野内外宣扬我大宋王师将士如何英勇,战场上出现了哪些英雄,他们浴血厮杀斩获了哪些战果等等,然后再说将士们的艰难,宣扬他们报效家国的赤胆忠心等等……”

    赵孝骞挑了挑眉:“宣传了这些之后呢?”

    “之后,便可话锋一转,直言灭夏之战的种种弊端,比如将领识字不多,不通韬略,排兵布阵种种缺陷等等,尤其是宣扬我王师虽胜,但国朝仍缺乏良将,对未来天下一统恐成阻碍。”

    赵孝骞大约明白了,笑道:“于是,最后顺势提出设立讲武堂?元长先生的法子,就是简单的讲道理?”

    “也不完全是讲道理,设立讲武堂之初,官家可下旨请当世博学大儒来教授韬略学问……”蔡京笑了笑,道:“这些大儒虽然清高,但也不敢抗旨。”

    “官家或许不知,许多大儒虽然官爵不显,但在经义学派方面,却是非常有势力的,有时候大儒们说一句话,就连政事堂的宰相们都不得不掂量,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天下文人士子的领袖。”

    “大儒们进了讲武堂教授韬略,朝臣们想要反对,多少会有些顾忌了。”

    “而且讲武堂设立之初只教韬略,韬略是君子之艺,圣贤亦推崇,讲武堂又有当世大儒坐镇,朝堂上的官员们就算想反对,也要掂量一下后果。”

    赵孝骞也是聪明人,当即一点就通:“先造成既定的事实,待朝臣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后,讲武堂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慢慢增设武科……”

    “如步军科,马军科,火器科等等,最后讲武堂完全成型,朝臣们就算反对也来不及了。”

    蔡京笑道:“官家极是聪慧,臣正是这个意思。”

    顿了顿,蔡京接着道:“待王师捷报入京,朝堂上为将士们造声势的事,臣与在座诸位同僚可为官家分忧。”

    在座的众人像工具人似的,纷纷点头表示愿为官家效力。

    机会又被蔡京抓住了,他们也就只能摇旗呐喊,争取日后再给官家留个深刻的印象。

    赵孝骞含笑看着蔡京,心中愈发欢喜。

    倒不是说蔡京的主意多高明玄妙,而是赵孝骞难得地体验了一回君臣同心,大家劲儿往一处使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朕有元长先生辅佐,实在是如鱼得水,得元长先生金玉良言,胜读十年书啊。”赵孝骞欣慰地道。

    蔡京连忙谦逊地连道不敢。

    “元长先生如此忠诚,与朕同心同德,朕也没啥好奖励的……”赵孝骞下意识摸了摸口袋,打算送个什么贴身的玩意儿,结果今日身上寡淡得很,除了随身的玉玺,啥都没有。

    赵孝骞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这样吧,今日每人交的一千两伙食费,朕原样奉还,算是酬谢诸公了。”

    然后赵孝骞含笑看着蔡京,若有深意地道:“至于元长先生,朕便不赏赐了,先欠着,如何?”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贼眉鼠眼的小说世子稳重点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全文阅读世子稳重点5200世子稳重点无弹窗世子稳重点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贼眉鼠眼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