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前言

人来寻山山见人 最新章节 前言 http://www.ifzzw.com/383/383946/
  
  
    每座山有每座山的灵秀,我不意外如果有人说你写这么多座山,是为了这个那个……可恰巧,每座山给我的记忆各有千秋。

    是三清山山上的空灵,与山脚下和一路上遇到的人情之间的故事,灵济庙被赠予祈福手绳,酒店阿姨家自制的粉条,不用钢丝球的酒店却让我吃到了酒店采购的农家笋干里的那一丝;是黄山文化和粉墙黛瓦先一步走进我记忆;是庐山几次去身边的人都不同,于是虽言揽山川,实则见自己的心境。

    是明月山久揽久新,泰山日出日落,可曾经同游之人中偶有变故,嫦娥奔月不复返,求遍东岳犹无路,因而不敢再去,生怕那份物是人非。

    是华山人言险绝,略习武术的我有心“华山论剑”,却没做好攻略,囿于时间,被迫上了西峰索道,又吃坏肚子,连山顶都未至。

    是普陀山未问观音禅声,倒见一株九品香水莲出淤泥而不染,不着金银俗味,径自芳香,以至于让我寻根至漳州。

    同样是武当山“盗仙草”,满山的石蒜蝴蝶飞舞、各色蜻蜓之外,还有这一段枯树桩上的树舌灵芝……

    于是,山山自有灵秀,人处其间,或悲或喜,或静或动,就像我与每座山的感受不同,每个人对一座山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这是人与山的共鸣。

    说回庐山,几次去庐山的经历和时间节点,刚好让我联系到了前一段时间三刷的电影《破地狱》,它探讨了生和死与“活人也要破地狱”。很好的一部电影,但我向来不喜欢写这么沉重的题材。

    恰好,庐山给我的感觉更应该是那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内与外,对本山的探寻,也是对真我的探寻。

    去庐山旅游包车遇上的导游阿姨是当地人,和我们一路上聊的故事,凑成了这本书的“内”与“外”:我们想进庐山看看,她们想讲好庐山的故事,也想走出去看看。

    庐山西海当时是坐在包的车上,半途停下来,我们从一个很高的视角整体看了过去。“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在我们去的时候还是单独售票,很多人以为“三叠泉”才是李白诗里面的这处瀑布,实则不然。而2023年之后,秀峰的售票也归入了整个庐山门票里。

    再加上落星墩、星子镇的温泉、大多数山的原住居民全数移走,而庐山牯岭镇依旧有原住民……回程刷到《庐山恋》,看着里面男主画出的未来设想和如今已经建设起来的庐山(就如封面那张图,远处高高矮矮的楼),我遇到的庐山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创作这本书的视角一定也是不一样的角度——追寻那种纯粹的,不为外界所累的情愫,终于追寻到了——自我。

    养人的环境无疑适合创作,可艺术到底是自我,是商业,是高不可攀,还是什么?创作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于是他们创作的对象把答案给了他们。

    于是他们见山、写山、画山、讲山、终于见心、写心、画心、讲心。

    人来寻山山见人,庐山更像是一面镜子,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你看不清它;自在庐山见真我,便看清了自己。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慈莲笙的小说人来寻山山见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人来寻山山见人最新章节人来寻山山见人全文阅读人来寻山山见人5200人来寻山山见人无弹窗人来寻山山见人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慈莲笙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