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月这个在家里不怎么干活,也不去学校再次当漏风小棉袄的人,她窝回房间里,琢磨起她的金手指。
只见面前的字迹还是字字清楚,意思明确。
【今日提醒1:下乡虽然已成定局,但是去哪里落户还可以变动。今晚六点十六点,去六道口大街从左往右数第六个小巷子,数到出来的第六个人,可以和他家的孩子调换下乡地点,那里天气寒冷,深入山林,可是适合你,你会在寻山屯过的风生水起。】
【今日提醒2:有空何不去黑市转转,卖布的手里有大把票据急等出手,他只等三天,过期不候。】
【今日提醒3:你的五哥平小虎血气方刚,正酝酿着为你下乡打抱不平,要是你不在明天上午以前拦住他,只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他。】
第一个是让她去寻山屯,而且说明寻山屯的环境适合她。
第二个是去黑市准备下乡的票据,粮票布票糖票......这是个没有票据就不能购买日常用品更别说贵重奢侈用品的年代,票据必不可少。
第三个对于有着前世记忆的平月来说也不难明白。
前世她最小的哥哥,平家老五平小虎是从学校里听说妹妹报名垦荒,原本想报名的他立即退缩想对策,还真的让他想到一个办法。
他有他的消息来源,知道街道张主任有办法更换下乡名单上的名字,平小虎没有停顿的去街道找张主任。
只是张主任不在办公室,平小虎更不知道张主任家在哪里,就等在街道办的外面,想着可以第一时间遇到回来上班的张主任说上一说,把平月的名字换成他的名字。
由他下乡去,留下平月在城里。
这会儿去街道办外面,一准能找到平小虎身影。
平月对着外面走去。
......
平家住的房子在机械厂家属院里面,一个小院子里有四户人家,每家肯定都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
家家做饭都是自己在院子里找块空地,一般都是紧挨着自己家房子,自己买材料另起一个棚子,在棚子下面弄些石头或砖起个台子,就在上面洗菜切菜,再在旁边放个煤炉做一日三餐。
南城没有普及自来水,只有单位和工厂,再就是一些有分量的住宅区加入了供水系统,其余的家庭要么去公共水站打水,或者旁边有井。
平家也和别人家里一样,备两个缸储存水,等到用完了再去井里打水回来储存备用。
院子里,平家的简易厨房下面,于秀芬带着儿媳们忙忙碌碌。
她在切菜。
大儿媳乔素和二儿媳吕红面前各摆着一个盆,两个人蹲着身子在地上洗菜。
平月走出来的时候,又和拎水回来的三嫂曹群、四嫂尤兰走个顶面,她们两个各提着两个水桶,里面装着满满的水。
井倒是不远,就在合住的小院外面,家属大院的里面。
尤兰盯着她温柔的笑:“小妹是出去吗?”
于秀芬赶快抬头看她不省心的闺女,嚷道:“在你爸爸回来以前,你可不许再给我到处乱跑。”
“妈,我去找小哥,我也不一个人去,四嫂和我一起去呗。”平月乖巧的说道。
被提醒的于秀芬嘟囔一声:“可不,还有一个不省心的,”
她和平常光顾着平月去了,竟然忘记平时捣蛋事情也不少做的小儿子平小虎。
当即让尤兰陪着平月去找。
于秀芬愤愤然:“要是家里这次有两个不打招呼报名下乡的,我才不管市里有多重视,非去闹一场不可。”
尤兰连声答应,和平月出去了一趟,带回一个瘦高个子的少年。
平小虎今年十七岁,正是拔个头的年纪,男孩子经常在外面跑动,小麦色的肌肤看着很是健康。
他们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平常父子已经在家里,正和于秀芬说着在学校找不到负责的人,还没有下班的老师们也都说已经去向市里做过汇报,下乡的名单也一起报给市里,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这份名单不能改动。
于秀芬听完未免伤心,她加快做饭速度,指望着平常和平月父女吃过晚饭出去看看,能不能带个好消息回来。
她是坚决不愿意让平月下乡,但是时间点卡在这里,晚上下班的时间就算平家再着急也做不了什么,要是真能调换一下,那是意外之喜。
......
三月的晚六点,天早早的黑了,预报明天不是雨就可能有雪的原因,夜晚雾沉沉的笼罩下来,压得街道上黑漆漆的,路灯都像是黯淡几分。
平月带路,和平常在六道口大街从左往右数的第六个小巷子外面停下,一脸笃定的说就在这里等。
穿堂风从小巷里蹿出来,横冲直撞的像醉汉酩酊,平常拉着女儿到背风的地方,继续一路上的说教。
“你怎么就这么大胆的去报名了,就不知道没有先问问我和你妈,你自己就不能胡乱办事吗?”
平月盯着他半明半暗的面容看,突兀来上一句:“爸,你一点也不老,真的不老。”
看到还在壮年的父亲,平月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内心的幸福感又添了无数重。
她说的不是半开玩笑的话,而是发自内心的大实话。
“呵呵,是吗?你从小就会说话,长大也是尽会说好听的。”
平常明知道女儿这话没头没尾,还是被哄的很开心,他笑了出来。
“所以爸呀,我都长大了,你还当我是小孩子这样就不好,不能因为你一辈子都不会老,你就当我还是抱着怀里的孩子可不行。”
平月摇头晃脑的回到当前场景里:“我已经是革命战士,热血青年。”
平常明白上当,他很想沉下脸,可是看着平月一副淘气模样,他还是接着笑了笑。
用这笑容给了女儿的话一些颜面以后,他接着絮叨起来。
“你才十五岁,你下乡还没有锄头高,你就别去捣乱了,明天爸请假找找有没有能和市里说上话的熟人,不是咱们家不进步,而是要送人下乡也送合格的过去,送可以完成农活的人过去,这样才合适,也是对国家建设的负责任。”
平常就差明说接受平月报名的人,都是不负责任。
温润平和的声调一直是平常的为人和风格,平月特别贪恋的聆听着,每一个字经过她的耳膜都带来数倍以上的幸福之感,这是数重幸福之外的新增幸福。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